第二节 人体运动的轴——关节

第一节我们谈到了人体最基本的运动器官——骨,这一节我们再来说说骨与骨之间一个特别的传动装置——关节。之所以称为传动装置,主要是由于它让骨骼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在运动时展现出更流畅的动作;同时能够保护骨,使其免受巨大的负荷与冲击。人体骨骼形态各异,相应地,各个关节也是各式各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根据骨骼之间连接组织的结构不同,我们可以将关节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纤维性关节,也叫作不动关节。

在这类关节中,骨与骨通过致密结缔组织进行连接。连接方式决定了这一类关节不能进行活动,比如我们头部的八块颅骨就是这样的结合方式,相互嵌入、严丝合缝。这也和颅骨的稳固功能一致,试想一下,如果颅骨之间都能运动起来了,那脑髓还能安稳无恙吗?

第二类关节是软骨关节,又叫作微动关节。

这类关节的活动范围有限,只能进行小幅度的活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一类关节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每块脊椎之间的关节就是软骨关节,说到这儿,有的朋友会有疑问,都已经说了是微动关节,为什么平时看起来我们的脊柱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活动呢?这是因为人体有26块椎骨,这些椎骨运动的叠加最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大幅度屈伸。

第三类是我们要重点了解的一种类型——滑囊关节,也叫作可动关节。

这类关节没有关节盘,或是有残存的软骨盘(例如我们膝关节当中的半月板)用于填补关节面之间不对称的地方。顾名思义,这一类关节周围有滑囊包裹,同时可以进行大范围的运动。下肢各个关节当中,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足趾的关节都是滑囊关节。在我们的运动当中,滑囊关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滑囊在包裹骨时会形成一个腔隙,解剖学上将这个腔隙称为关节腔。关节腔的存在不仅为滑囊关节进行大范围的运动奠定了基础,同时关节腔内布满了由自身形成的滑液。各位跑友们,可千万不能小看了这些滑液,这些滑液可以保证骨与骨之间的运动能在磨损最小的情况下进行;在奔跑、落地的时候,这些滑液还可以吸收各种冲击力。以跑步为例,如果没有这一类的关节存在,我们将无法完成蹬地、迈步、前进的运动。就算能够完成运动,没有滑囊关节的存在,下肢各关节处将承受多达3~5倍自身重量的冲击。长此以往,关节将严重受损,到头来,本能放肆奔跑的我们,却只能在轮椅上形影相吊。相信各位跑友在看完这段文字后会对我们的滑囊关节肃然起敬,没有它们的存在就没有我们协调、完美的运动能力。

那么关于滑囊关节我们还需要了解哪些呢?

首先来了解滑囊关节在我们运动时是如何保持稳定的吧!一般来说,关节仅靠自身的结构是无法应对运动中甚至是静止时的稳定的,所以我们聪明的人体生长出了很多结构来帮助关节稳定下来。这些稳定装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静止时保持稳定的结构——静态稳定结构,主要由韧带、软组织构成;另一类是在运动中保持稳定的结构——动态稳定结构,一般由关节周围的深层稳定肌构成。对于广大跑友来说,跑步时动态稳定结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一旦起稳定作用的深层稳定肌没有按时“启动”,损伤的风险就会陡增。所以在热身时一定不要忽略对这些小肌群的激活,以及平时的力量训练噢!这些内容我们会在之后的章节有所提及,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如果关节稳定性这么好的话,那何来运动一说呢?我们不得不提关节的另一个特性——柔韧性。柔韧性对于一个关节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没有柔韧性我们就无法在奔跑时达到完美的步幅,甚至无法释放出应有的肌肉力量。每天进行的伸展性训练会维持、提高我们的柔韧性,同样在跑步、训练之后的伸展会加快肌肉中乳酸的代谢。除此之外,我们利用伸展训练,还可以重塑可能出现排列紊乱的肌纤维。

最后希望通过这一节的内容,让各位跑友对于关节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