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准备妥当,我发现我们骑的马上还有一些蒙古人挂件,李大爷帮我们把马上所有蒙古人的东西全部卸下来丢进树林里。
我对李大爷说。
“我是大少爷,丁姑娘是二少爷,你是我们的爷爷,你看怎么样?”
李大爷说。
“可以,就这么办。”
我们一行三人熄灭了篝火,走到了大路上,幸亏我们提前装扮好了,大路上一队队蒙古士兵在骑马奔驰。
整个大路可热闹了,我们在路上看到了一些流民,我问他们去哪,他们说,去临安,附近蒙古人一直在攻打,战事太多,不安全。
我看到了很多大户人家,坐着一辆辆马车,拖着全部家当,匆匆往外逃,和我们行走的方向完全相反,估计也是去临安的。
很多做生意的小摊贩沿着大路边兜售各种杂货,很多聪明的老板专门卖一些逃难专用品,比如衣服、雨伞、水囊、火折子、陶瓷灯盏、青铜灯具、刷牙子等。
刷牙子就是宋代的牙刷,青铜灯具和陶瓷灯盏就是宋代的油灯,宋代已经使用植物油作为燃料。
我在路边居然发现了一个旱罗盘,这个是古代风水先生所用,但可以起到指方向所用,虽不适用于航海,但挺适合陆地的。
天上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要下雨了,我问李大爷,带了几把伞,李大爷说。
“出来时匆忙,只带了一把伞。”
丁玲燕买了两把伞,没过几分钟就下起了倾盆大雨,路边的泥水开始流入大路,我们撑着伞走一会,发现前面有一个茶铺,外面停了很多马车,很多小商贩在茶铺门口和外面屋檐下躲雨,我们赶紧进去。
说是茶铺,不如说是一个大型休闲餐厅,这是一个很大的院子,有3层楼,还有几个楼台亭宇。
我们在二楼靠近窗户的位置,找一个桌子坐下,小二热情的过来了,我们点了一壶酒、一壶茶、一份炒鸡、一份清蒸鱼还有几个炊饼。
不知道为啥,我对南宋这个炊饼情有独钟,比星愿舰队食堂的好吃。
下个不停的大雨让火热的天气凉快了很多,雨滴把窗外的树叶打得啪啪直响。
我观察一下四周,旁边的座位坐着一个老大爷和一个漂亮的女孩,老大爷估计和李大爷年纪差不多。
这个女孩估计18岁出头,五官精致,皮肤白皙,大致1.68米高,身材凹凸有致,但面无表情,她警惕地看了我几眼,眼神冷酷。
只见她左手端着茶杯,右手放在桌下,伸进一个长条形的包袱里,我隐隐约约看到她右手握着一把长剑的剑把,估计是藏了把剑在桌子下。
丁玲燕见我盯着那个女孩,嘟起嘴巴对我说。
“卫哥哥,她有那么好看吗?”
我发现我刚才失态了,忙对她说。
“哪有你好看,我觉得这个女孩比较奇怪?”
她仔细端详了这个女孩说。
“她好像在提防什么人”
这个冷艳女孩见我们都在看她,瞪了我们一眼,朝我们走了过来。
我问丁玲燕。
“她想干什么?”
丁玲燕说。
“不知道,小心为妙。”
她走过来后,坐在我们桌子空余的座位上。
她冷酷的对我们说。
“你们为什么总盯着我们看?”
丁玲燕机灵地对她说道。
“没有其它原因,就是觉得你好看。”
李大爷忙解释道。
“姑娘请不要误会,我的这两个孙子,自小和我一起在山里长大,不懂规矩。”
她问我。
“请问公子是去哪里?”
丁玲燕说。
“我们去钓鱼城。”
她惊讶道。
“别人都要逃出来,你们却要进去”
她以闪电般的速度,从腰间掏出一把短剑抵住我的腰后说。
“老实说,你们到底干什么的?”
我说。
“真的是去钓鱼城的。”
老大爷说。
“姑娘,我们素不相识,我们不会害你。”
我问她。
“你们此行去哪里?”
她说。
“不关你们事。”
我心想。
“我去,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正在这时,一队蒙古士兵上了我们这层楼,我和李大爷都紧张起来。
二哈放下了嘴中的骨头,开始警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