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衣库:经济衰退期的二十年增长奇迹
- (日)月泉博
- 7412字
- 2022-06-22 10:36:34
第一章 这是一家没有“弱项”的公司
2011年10月12日,迅销集团在东京召开了2011年8月期的决算说明会 。
如表1-1所示,前一年迅销集团的销售额为8203亿日元(同比增长0.7%),经营利润为1163亿日元(同比减少12.1%)。2010年8月期曾取得了高达两位数的大幅增长,创下了决算的最高纪录,可2011年的财报却以销售额微涨、收益减少而告终。要知道,集团的上一次收益减少还是四年之前的事。
国内优衣库事业销售额占据集团整体销售额七成,它的低迷拖了整体业绩的后腿。而“海外优衣库事业”却势头正劲。因此,迅销集团董事长兼社长柳井正在说明会的演讲台上宣布:“今后优衣库将把增长重心转向海外。”
表1-1 日本迅销集团销售额·经营利润与集团分类业绩
2012年8月期的预测为2012年4月12日发表的最新数据
本次决算的数据给优衣库的发展蓝图亮出了黄灯。柳井正在此前公开宣布过,要在十年内,也就是2020年之前,将集团销售额提高到5万亿日元、经营利润提高到1万亿日元,将优衣库打造成世界第一的服装企业。
这个目标定得实在太高,说好听点是胸怀大志,说难听点则是痴心妄想。因为要实现这一目标,优衣库必须保证每年20%以上的增长率。
柳井正曾在2000年时提出过“销售额1万亿构想”。当时他也给自己设了一个十年的期限。如表1-1所示,2012年8月期的销售额预测值达到了9415亿日元。也就是说,虽然比原计划迟了两年,但柳井正终究还是基本实现了当初的目标。
2000年正是优衣库的全盛时期。当时的销售额为2290亿日元,而且摇粒绒系列红极一时,销量翻了一倍又一倍,用“井喷”来形容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然而尽管在那样的时期,可世人还是觉得“让销售额突破1万亿大关”是柳井正不自量力,痴人说梦。
说到底,优衣库销售的终究是均价一两千日元的服装产品。这样的服装零售企业,能在十年前的零售业界里,达到年销售额2000多亿日元,本就是史无前例的壮举。
一般来说,零售业企业成功抢占市场之后,通常会转攻为守,先构筑好稳定的基础,再进入下一个阶段。这种做法也是较为符合常理的经营战略。优衣库也不例外,2002年11月,40岁的玉塚元一接任优衣库社长一职,他就想用防守的方式抵御飞速增长与“通货紧缩”给企业发展造成的不稳定影响。
然而,激进的柳井正是最厌恶守势与稳定的,所以玉塚只做了三年社长,便被柳井正本人取而代之了。
柳井正,迅销集团董事长,1949年2月7日生于山口县。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之后进入吉之岛(JUSCO),即现在的永旺株式会社工作。1972年进入小郡商事株式会社,即现在的迅销集团。1984年,柳井正在日本广岛市开设休闲服装商店“优衣库”,并在日本各地迅速扩张,将优衣库打造成日本最大规模的休闲服装连锁店。2005年11月,迅销转为控股公司。除了优衣库,迅销旗下还有GU、Link Theory Japan等公司,形成庞大的服装制造零售集团。柳井正的目标是实现迅销的口号——改变服装,改变常识,改变世界。
柳井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歼灭大企业病,寻回原来的冒险精神”。
事实上,优衣库是一家没有弱项的公司。因为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利润,所有能提升的地方,都会得到最大程度地开发。换言之,优衣库拥有完完全全的冒险精神,愿意承担风险,只要前方还有路,它便会勇往直前。这也正是优衣库精神的真髓。
即使成为“1万亿企业”之后,优衣库还在不断自我否定、自我推翻,革新过去的成功经历,并将其视作理所当然。
“永无止境的冒险”——要读懂优衣库的与众不同,就必须牢记这个词。
优衣库诞生于日本本州岛最南端的山口县,并且还不是在山口县的大城市,而是一个叫宇部市的小地方。它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企业。现在优衣库总公司的注册地仍在山口县。
1984年,作为家族企业第二代领导人的柳井正,在广岛市开了第一家优衣库门市店。那么在这不到30年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个乡下小公司会摇身一变,成为日本第一的服装连锁店,进而走上了称霸世界的道路呢?
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我们可以在这里简单设想一下:如果优衣库是来自东京、大阪这些大城市的零售公司,如果柳井正继承的是市中心商业区的高档精品店……恐怕也就没有今天的优衣库了。其实正因为优衣库的起点是小城市随处可见的服装店,它才能发展到问鼎世界的地步。原因有三:
原因一:本地市场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地方小城市没有巨大的市场。如果地方城市的企业要发展,就只能不断地向外扩张。纵观优衣库发展的20多年就是如此。从广岛、冈山、北九州到福冈,优衣库的市场逐渐扩大,之后又转向了关西、关东,直至日本各地,最终走出日本。
优衣库20多年的历史,正是开店范围不断扩大的历史。所以对现在的优衣库而言,“进军世界”并不是什么大难题,不过是将惯用手法应用到日本之外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优衣库的最大竞争对手H&M(Hennes & Mauritz,瑞典)与ZARA(西班牙),这两家公司也是因为本国的市场规模有限,很早便进军世界,最终成了毫无争议的国际零售业巨头。
原因二:出身于地方小城市,更能催人奋进。下面引用柳井正受邀参加倍乐生株式会社(Benesse Corporation)纪念大会时的演讲来说明这一点。
地方企业不会面对过于激烈的竞争,因此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何为企业”“何为企业的本质”“何为经营”等问题。正因为我们是地方企业,才更应该志存高远。我们要将企业的理想与热忱传播给全世界,就是成为“世界企业”。
优衣库明文规定了企业理想与企业理念,而这也成了优衣库的力量源泉。而且,这些明文理念大多是柳井正本人在山口时代 起草而成的。正因为优衣库身在市场状况相对简单的地方城市,才能不断升华其特有的“理念重视型”经营。
最重要、现实、鲜明的因素是——原因三:出身地方小城市,给柳井正带来了强烈的自卑感、渴望感及焦虑感。柳井正本就是个自尊心强、不愿服输的人。在这些因素的催动下,他自会抖擞精神,化自卑为动力,化焦虑为能量,引领优衣库勇往直前。
柳井正有这样的口头禅:“日本是世界的边远地区。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进军世界。”也正是“山口是日本的边远地区”这一几近“心灵创伤”的自卑感,让他产生了那样的想法。
近来有不少人宣称,“贱卖与打折”是导致通货紧缩越发严重的元凶。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下跌。一开始消费者会举双手欢迎,但各个公司会陷入价格的消耗战中,把制造业也拖下水,导致日本企业逐渐疲软,最终引起全体国民收入的下降与企业雇佣率的降低,形成恶性循环。”然而,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陈旧观念。
月刊《文艺春秋》在2009年10月号刊登了经济学家滨矩子女士的文章,题为《优衣库荣而国灭》。2010年1月的《文艺春秋》更是变本加厉,刊登了滨矩子女士与经济评论家荻原博子女士的对谈录,题为《优衣库型通缩,导致日本沉没》。这两篇文章都引发了读者的广泛讨论。
这两篇报道都以优衣库为例,打出了引人注目的标题,但内容不免有失偏颇。报道的主旨是:“降价的连锁反应会引起通缩的恶性循环,破坏日本经济。而引起这一现象的先锋,正是‘利己主义’的代表——优衣库。”
但这个结论却有一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没有考虑到“新市场的创造”。如果各家公司不改变商品的价值和功能,单纯以降价为手段夺取市场份额,那的确会加速通缩,导致市场和经济不断萎缩。
那两篇报道的确有些道理,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恶性通缩”。
但优衣库与之前提到的H&M,还有近年在日本备受追捧的宜家(IKEA)、开市客(Costco)都是新型的低价格企业。它们的商品与销售方式让新的市场浮出了水面,孕育出了新的消费观,还扩大了内需。从这个角度看,它们分明站在通缩的对立面上,至少它们绝非简单的降价贱卖。退一步讲,它们所带来的也应该称为“良性通缩”。
那两篇报道中,作者将优衣库这类公司与那些高喊“无理由降价”口号的零售商混为一谈,这可是莫大的误会。
“无理由降价”的典型代表,正是各家大型综合超市不断推出的廉价牛仔裤。
最先开拓出这片市场的是迅销的子公司GU。它于2009年春天推出的“990日元牛仔”取得了空前成功。于是,各大综合超市纷纷尾随其后:980日元(华堂)、880日元(永旺、Daiei)、850日元(西友)……定价一家比一家低,可谓是“向优衣库看齐”。虽然它们也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迫不得已,可是它们能这么恬不知耻地“盗版”,真是一点点创意都没有。
总而言之,这种只会照搬照抄的传统零售商不会创造新市场。而现在,它们被通缩压得动弹不得,正是典型的“失败者”。
近年来,日本经济与企业的颓势越发明显,而中国、韩国等国家的经济却飞速发展,还制定了扩大增长势头的下一步路线,与日本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近日本的经营者们也“无精打采”,个个得过且过。日本也曾有过人才辈出的岁月,松下幸之助(松下)、本田宗一郎(本田)、盛田昭夫(京瓷)与井深大(索尼)……可那个时代早已经结束了。
在如今的日本经济界,缺少愿意承担风险、挑战世界的“野心家”。经营者们没有霸气,也没有魄力。
这种现象令柳井正极为费解,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早在几年前,人们就意识到了亚洲将成为世界的成长中心,而且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敲开了世界的门户,但日本人与日本企业并没有积极地进军亚洲。日本是亚洲的一员,也是亚洲第一发达的国家,为什么不去发挥其中的优势呢?现在的日本企业只知道考虑本国的经济,经营者都太过保守。所以在这20年里,日本经济没有丝毫长进。可以说,整个日本都面临着经济上的失败。
总而言之,柳井正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已降低了企业进军世界的壁垒,现在正是进军亚洲、走向世界的绝佳时期,机会是十分难得的。当然,这背后也有柳井正的焦虑与无奈——“照日本现在的情形,继续留在日本国内发展是徒劳的。”
人口老龄化和总人口数减少导致消费市场不断萎缩,而严重的财政问题、税制问题、政治问题堆积成山。柳井正认为,如果仅仅留在日本国内,企业所要面临的风险更大。也许他的心里话是——我可不想跟日本经济一起死去!这便是优衣库急于开发其他国家市场的一个原因。
2010年1月,柳井正荣获全美零售业协会(简称NRF)颁发的国际企业奖。每年NRF都会把这个奖项授予一家业绩卓越、广受国际社会好评的公司。日本曾有吉之岛的冈田卓也(1985年)与华堂的伊藤雅俊(1998年)获此殊荣。而柳井正是第三个获得该奖项的日本人。
优衣库对日本的经济、企业和消费市场抱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乍看之下,它也许是孤军奋战,以一己之力挑战全世界,可是它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这件事本身不也在暗示安于国内市场型零售业的“穷途末路”吗?
面对日本经济的“战败”,柳井正开出的处方简单而又直接:
应该明确认识失败,一切从头再来。日本没有资源,什么都没有,却因为赚到了些小钱,就变得保守,安于现在的小小幸福了。而且卑劣的政治家与官僚们还在逐步蚕食那本就所剩无几的幸福。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经营者,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不良结构,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彻底改变那种安于现状、毫无上进心的“小市民心态”。
几十年前,“小中产”一词成为流行语。小中产就是对“有点小钱,安于现有体制的势利小人”的蔑称。不知不觉中,日本人沦落到了“1亿人全是小中产”的地步。可见经济衰退已是显而易见的了。
而柳井正曾说过:“优衣库的目标是成为二战之后的索尼与本田这样的企业。”
这些制造业企业在二战后白手起家,从“满足需求型”企业做起,依靠日本特有的商品开发力和技术,以及破釜沉舟的觉悟和热忱,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成为了优秀的跨国企业。柳井正放出话来,“要成为第一家走这种模式成功的服装零售业公司”。
正因为优衣库是地方城市出身的小企业,才能发展到如今这样的地步。同理,正因为优衣库处在低科技产业的代表——零售业,而且是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服装市场,才能成功掀起一次大革命。
许多人深信,“自己所处的行业是不会被淘汰的”,这其中有对市场乐观的预估,但更多的只是无谓的幻想。对于这样想的人,柳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没有一个行业能连续发展几十年。所以应该根据当时的市场状况,改变自己所处的行业与市场。即使是巴士公司与铁道公司,也不可能在完全不改变的情况下存活下去。那么,该怎么办呢?只能“自行构筑新产业”了。
优衣库的服装销售方式不同于日本传统零售业与制造业的模式,也不同于其他服装销售企业的模式,而是优衣库独创的新方式。
说起“革新型企业”,大家总会联想到IT或生物科技等这类处于科技前沿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随时随地都需要革新,所以它们才是“前沿”。但如果在竞争对手较少的低科技行业发起革新,其冲击力便会更大。柳井正认为:
我们虽然是低科技零售业,但走的也是科学经营的路线,并能将经营效率提高到和高科技企业一样的水平。前沿技术并不只为高科技企业服务,受惠最大的反而是较为落后的行业或企业。只要能充分活用这些技术,就能让生产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正因为优衣库身处成熟的传统行业,才更有革新的价值、意义与机遇。
“早在创业初期我就想彻底颠覆这一产业了,论这种念头,没人比我更强。”正是柳井正的这些坚持与理想,才使得处于服装零售行业的优衣库以极快的速度追赶世界的步伐。
柳井正将经营管理学泰斗彼得·F.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视作精神导师。他学习了德鲁克的理论,并在商场中加以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他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思想、理想与理念,而这也成了他经营优衣库的理论基础。
优衣库的经营理念
1.满足顾客的需求,发现潜在顾客。
2.用好创意,推动世界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为社会作出贡献。
3.不受任何企业的管辖,保持独立自主。
4.直面现实,顺应时代,主动改变。
5.每位员工都应不断自省,在灵活的组织中尊重其他人,尊重团队协作精神。
6.使用全世界的人才,且保持人才独立自主的精神。开发年轻人支持率第一的商品与企业,实现真正的国际化。
7.牢记“与顾客的直接沟通唯有通过商品和卖场”,确立以商品和卖场为中心的服务精神。
8.不断优化企业,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各部门紧密配合。
9.高效、紧迫感、革新、执行力,缺一不可。
10.公平公正,赏罚分明。
11.提高管理能力,彻底杜绝浪费,将损益时刻放在心中,实现高效率与高分配。
12.具体且彻底地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作为下次实践的参考。
13.积极面对挑战,不逃避困难与竞争。
14.贯彻专家意识,以经营业绩为考核标准。
15.全体员工须保持一致的奋斗目标,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到最后。
16.顾客购买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企业的态度。企业须提高市场敏感度,看清事物的本质。
17.经营管理的思路要积极向上,进行先行投资,对未来抱有希望,促进企业活化。
18.全公司的团队和员工都要拥有明确的目标、目的和理想。
19.对本公司的事业和自己的工作提出最高级别的思考。
20.做自己最大的批评者,不断进行自我革新,改善自己的行为与态度。
21.摒除对人种、国籍、年龄、性别等的各种歧视。
22.发现1+1>2的新视野,并在该领域争当第一。
23.深刻理解“组织为工作而存在”“员工为顾客的需求而存在”“公司为客户而存在”。
优衣库的经营理念,足有23条之多。这也被称为优衣库的“宪法”。据说它的初稿是在柳井正30岁左右时完成的,理念起初只有8条,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理念也越来越多,最后便成了23条。
企业越大,就会有很多有不同想法和价值观的人进入企业。然而柳井正的一贯主张是:“对公司的概念、对人与工作的思路,必须让全体员工达成共识。”换言之,经营理念规定了公司的经营目的、行动方针、工作的推进方法和企业的态度。
柳井正之所以如此重视经营理念,也是因为受了德鲁克的影响。“社会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存在,而社会要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力量。”这是柳井正本人最喜欢的德鲁克名言,他常在各种场合引用这句话。
从某种角度看,这些理论显得太过理想化,但柳井正十分认真地将其付诸实践。这些理论与时代完美结合后,成为优衣库“井喷”的隐性要素。
柳井正曾在接受《思考者》杂志的采访中如此说道:
我们要不停思考:“人为何工作,公司为何存在?”随着优衣库被社会所接纳,并持续不断地发展,我们能越来越清晰地发现优衣库存在的理由。
人为何而活,为何消费?满足人类最根本的,也是实际的需求,才是21世纪买家主导型市场的本质,也是最关键的成功要素。至少,绝不在21世纪卖家主导型销售模式的延长线上。
在此,我们不得不感叹德鲁克的先见之明。柳井正在“德鲁克热潮”到来之前就对他的理念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也可以说,柳井正的经营观与市场观也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改变服装,改变常识,改变世界”——这是迅销集团的企业理念。打开迅销集团的网页,便能在极其醒目的位置看到这句话。“改变服装,改变常识”也就罢了,可最后一句“改变世界”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恐怕有许多人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不过,下面的这个例子能够帮助读者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010年7月,优衣库宣布将在孟加拉国开展一项新事业。优衣库与专为贫困人群提供贷款的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 展开合作,在孟加拉国成立了一家制造、销售服装的新公司,取名为“格莱珉优衣库”。该公司是所谓的“社会企业”,主要面向孟加拉国的贫困人群,T恤的均价不过1美元,还有各类廉价内衣。
在该项目的记者招待会上,时任格莱珉银行行长的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 道出了心中的理想,“有许多人因为买不起防寒服,没法在冬天出门。有了这项事业,就能帮到许多因没有衣服穿而烦恼的人了。新公司的收益用于再投资而非分红,并计划在三年内,为当地创造1500个就业机会。”
优衣库计划在不远的未来,将孟加拉国建成仅次于中国的优衣库第二大生产基地。之所以在孟加拉国开展格莱珉优衣库项目,也是因为柳井正认定,“必须先成为这个国家人民心中的优良企业,否则就无法在这个国家生存下去”。
后文中会提及的东丽集团常务董事小川彰称:“柳井正是孟加拉国的大红人,有非常高的声誉。在产品开发层面上,东丽与优衣库是合作伙伴,而东丽正忙于在孟加拉国建设专供优衣库使用的大型工厂。对急于振兴生产行业的孟加拉国而言,优衣库带动了整个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引领了大规模设备投资的趋势,所以备受孟加拉人的感激。”
优衣库虽是一家私营企业,却在孟加拉国开展了“国家项目”级别的事业,而且还与之前的社会事业相辅相成,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那个国家。
当然,这些企业活动的目的不光是为社会做贡献,也不光是为了提升跨国企业的形象。
柳井正曾说:“在孟加拉国确立的商务模式定能推广到全世界。”
优衣库在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生产、销售超低价服装,并通过这一实验摸索出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办法。眼下全世界仍有40亿贫困人口,而这些人的消费,才是最广阔的市场。优衣库的尝试,与这一远大的商业构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正是优衣库的经营理念——“改变服装,改变常识,改变世界”的最佳实践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