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实用手册
- 李笑主编
- 8227字
- 2022-06-24 15:26:59
二、怎样提高理论修养,保持政治坚定清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新形势下,广大国企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在政治上清醒坚定,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经得起风浪考验。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解放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科学世界观完整的理论形态,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40年代,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体系,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正确的科学思想的结晶,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马克思主义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的古典哲学和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成果,才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这个科学理论,研究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批判地吸收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学说和成果,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彻底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露了工人阶级利益和资产阶级利益尖锐对立的经济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创立,使无产阶级认清了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作用,认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根源,懂得了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使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得到彻底解放。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因而他们能对社会历史和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分析。他们在分析社会历史和社会生活时,批判地吸收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思想精华,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目的、性质和条件的学说,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阶级斗争问题、无产阶级革命问题、国家政权问题、无产阶级政党问题和战略问题等。100多年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战斗旗帜和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共产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2.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
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直接冲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地说,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与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国家甚至单独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胜利的理论,并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的实践、国际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实践、社会主义的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列宁主义同马克思主义一样,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列宁主义武装了一个时代的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帜。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先后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逐渐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作了高度评价,强调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明确宣示,再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政治态度。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指导性。
1.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它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毛泽东思想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在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毛泽东同志又继续把毛泽东思想推向前进,使它又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宝库,它具有多方面的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不仅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而且也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它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它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完整准确地掌握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毛泽东思想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奋斗的崇高事业。而以什么样的路径实现这样的梦想,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鸦片战争以后,包括许多仁人志士在内的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和探索,但都没有成功。对此,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若要救亡图存、改变民族命运,就要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担当起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重任,担当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历经千辛万苦,付出最大的牺牲,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又领导人民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接力探索的历史进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党和人民长期艰辛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伟大事业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迈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央特别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绝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绝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绝不能动摇,就是因为我们党长期奋斗的根本方向、根本目标是有机联系、一以贯之的。
总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继承了前人,又创新了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因此,广大国企党员干部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必修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们都围绕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四个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而展开,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必须使学员从整体上全面把握这一科学体系。
第一,国企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真学。真学,就是要真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来学习,紧密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自觉主动地学,认真踏实地学,带着问题学,持之以恒地学。一个不学习的政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政党;一个不学习的政党,是一个没有出路的政党。一个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不善学的“五不”干部,绝对不是一个保持和发展党员先进性的干部,也绝对不是一个能够带领群众在实践中作出成就的干部。学习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学习也是一个国企党员干部成长和进步的重要途径。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我们的国企党员干部只有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永不自满、永不停滞,才能不断地提高领导水平,确保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二,国企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真懂。真懂,就是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真正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观点,深刻理解这一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达到了真懂的程度,才能自觉做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提高全党的政治理论水平;才能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解放思想,大胆地进行理论创新;才能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第三,国企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真信。真信,就是要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真理,进一步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自觉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
第四,国企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真用。真用,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学习的理论同研究解决国企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企业本部门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切实把党的政治思想、政治路线、政治主张内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陶冶道德情操的自觉行动。
总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真学是基础,真懂是根本,真信是关键,真用是目的。每一名国企党员,特别是国企的领导干部,都应该在建设学习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和做“学习型党员”的过程中,在真学、真懂、真信的基础上,努力做到真用。即真用到个人的党性修养和道德修炼上,真用到全心全意为国企服务的实际行动中,真用到做好本职工作、带领人民群众实现科学发展和共同富裕上。唯有如此,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党员”,才能为建设学习型政党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科学理论是引领时代的精华,先进政党的灵魂,人民实践的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全局,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改革思路、战略决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
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论述,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党中央高度重视,作出全面部署,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加以推动。党的干部要按照中央要求,把学习讲话精神摆在突出位置。要在紧跟、深学上下功夫,在实干、笃行上下功夫,更好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深化改革,从而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全面准确把握讲话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时代主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展开,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要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在读原文上下苦功夫,原原本本地学,逐字逐句地读,做到学懂、学通、学透。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把讲话精神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把握,在全面把握基础上加深对讲话科学内涵的理解。
当前,国企党员干部的学习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理解不准确、把握不全面的情况。比如,对待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忽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忽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此种种。这些片面理解同学习不够全面有着直接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入学习中,不仅要深刻理解讲话精神的由来、形成和发展,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加深理解,而且要从整体上理解讲话精神,结合历史经验和其他理论观点的联系来理解讲话精神,努力把握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防止在理论学习和应用中出现主观主义和片面性。
同时,还要把学习讲话精神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全面把握,增强理论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切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2.全面准确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
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仅要掌握讲话的丰富内容,而且要掌握其思想精髓和精神实质,把握讲话贯穿的坚定理想信念、强烈责任担当、真挚为民情怀、鲜明问题导向和科学思想方法。
“革命理想高于天。”讲话始终贯穿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高度一致、高度统一这条红线,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问题上界限清晰、态度鲜明,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和鲜明政治立场。通过学习,筑牢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责任重于泰山。”讲话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么来的、将怎样往前走,我们党在中华民族文明进步史上处于怎样的历史方位、担负着怎样的历史责任、要沿着怎样的历史轨迹继续前行,充分体现了历史厚重感和时代现实感,充分体现了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历史的责任担当。通过学习,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进取意识,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开拓进取,勇攀高峰。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讲话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人民群众要有真感情,永不脱离群众,充分体现了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通过学习,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业绩,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讲话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学习,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讲话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善于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结合点上,在历史、现实、未来的契合点上,总结规律、明确方位、把握大势、开辟未来,充分体现了科学思想方法的威力。通过学习,要在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有大的提高,在提升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上有大的进步,更好地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3.更加自觉地用讲话精神指导新的实践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我们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真信”“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要真正把学习同解决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结合起来,同筑牢反腐倡廉的高压线、防火墙结合起来,自觉划清重大是非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更好地用讲话精神深化认识、改造思想、武装头脑。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实际,着力用讲话精神指导推动改革发展的实践,把学习讲话精神的成效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和举措,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政策和实际行动,转化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迫切问题的新进展,转化为解决“四风”问题、转变工作作风的新成效,使学习过程成为解放思想、破解难题、提升工作水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