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抑郁了吗:抑郁者自救指南
- 于玲娜
- 4734字
- 2022-06-17 19:32:44
第3节 抑郁者的情绪感受
情绪和思维经常存在对应关系,对照前面的那些“内在想法”,你也许已经能猜到抑郁的人经常会有哪些情绪感受。另外,有些情绪感受并不容易形成明晰的思维观念,所以这里补充一部分。来看看都有哪些:
(1)内疚感。
“是我不好,是我不对。”
内疚感是一种让人的自我向内紧缩甚至坍塌的感受,在缓慢而艰难的呼吸中,悔恨和自责涌起。多么希望事情没有发生,或者可以重来一遍。做错的事情,就算没有人知道,没有在外人眼中留下“道德污点”,也在抑郁者心里留下了良心上的疤痕。
内疚感带来的紧缩,让我们无法再舒展自己,无法允许自己享受,无法释放并满足自己的欲望——当我们压抑这种内疚感的时候或许可以做到,但当它再度出现时,我们又会为前一刻的享受和舒展感到内疚:“都做了这样的事,我居然把它抛到脑后,还跑去大吃大喝了,真是无法原谅。”
(2)自责感。
自责是从内疚发展而来。你断定自己做错了事,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股对自己感到愤怒、攻击自己、责怪自己的力量。你常常能在内心听到这个自责的声音,它像极了一个气急败坏的家长或老师对“熊孩子”的责骂:“你怎么这么让我失望!为什么别的孩子都好好的,就你这样!一点也不懂事!简直是个笨蛋!……”
自责不像内疚那样内收和坍缩,它在焦虑、愤怒和痛苦中来来回回,有时很有力量,甚至有行动力。一个内疚的人也许会抱着头坐在黑暗里很久,而一个自责的人则有可能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嘴里咒骂自己,掐自己身上的肉,最后逼自己坐到桌前好好工作,有点像那些看到孩子成绩单后变得暴躁的家长,一顿打骂之后,还是要逼着孩子回书桌前学习。
(3)羞耻感。
羞耻感是一种和他人目光(或想象中的他人目光)有关的感觉,觉得自己不得体、不合适、不体面、不被他人接纳,或者会被他人耻笑。它经常伴随着脸面红耳赤和一种想消失掉的愿望:“真想找个洞钻进去。”以及希望把这件事抹掉的愿望:“要是没有人知道就好了。”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羞耻感,就是一种无伤大雅的尴尬,很快就会过去,多年后甚至会成为一种笑谈和趣事,比如女生上厕所时走进了男厕,在镜子前遇到熟悉的男生,觉得是对方走错了,为了不让对方尴尬,还冲他笑了一下。或者男生第一次去女方家见家长,把女生家的马桶堵住了。但严重的羞耻感,会导致社交回避、离开某个圈子、辞职、搬家,甚至“离开这个世界”。在生活中,一些有“不伦”行为的人,或者误入传销组织还拉了很多亲人朋友下水的人,当事情被公之于众或者自己突然醒悟时,常常会暂时“消失”,他们可能就是为了摆脱这种羞耻感,而选择从他人的目光中逃离。
(4)自卑感。
自卑感是一种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甚至低人一等的感觉。前面说到的内疚、自责和羞耻,最初常常是“对事”的,但如果累积起来,就会变成一种“对人”的整体感觉:“我就是这么差劲的一个人。”
自卑感会让人遇事缩手缩脚,裹足不前:“既然我做不好,那还是不要去丢人现眼了吧。”就像课堂上那些仿佛也在认真听课,但从来不举手的学生。自卑感会让人错过很多验证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机会,影响到学习、工作的结果和别人对自己的反馈,进而变得更加自卑,陷入恶性循环。
自卑感的持续,会带来一种“低价值感”。自卑的人经常能感觉到自己对自己评价过低,这种反思能力,意味着他们心中还有一个部分是相对客观的,知道自己“也许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糟”。比如,面试失败了,他们有时也会说:“我明明知道该怎么回答,但就是太自卑了,觉得自己说不好,然后就真的说不好了,如果我再自信一点,说不定就能过。”
而在“低价值感”中,人不会有这种不协调的感觉,他们会觉得自己拥有的就是自己应得的,别人得到的那些更好的东西,不属于自己,自己配不上。虽然在很多营销软文中,“低价值感”已经等同于“舍不得花钱给自己买贵的东西”,而“消费升级”则被吹捧为治疗“低价值感”的最好方法,但其实,低价值感在生活中有更广泛的呈现。
家庭中,低价值感在那个一直吃剩菜、刷马桶且从来毫无怨言的人身上;公司里,低价值感在那个能力又强又乐意加班还从不主动要求升职加薪,就算被升职加薪也会再三推辞,觉得受之有愧的人身上;婚恋市场上,低价值感则可能在那些每次找到的对象在旁人看来都明显“配不上”他们的人身上。
(5)匮乏感和被剥夺感。
匮乏感是因为无法得到一些东西而产生的难受。被剥夺感则加了一层难受:这种“无法得到”背后有一些不公正的因素。
匮乏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感觉。人类历史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各种自然灾害、贫穷、物资短缺。在某些时空里,“匮乏”甚至成为一种常态,它带来的痛苦成为一种背景里的钝痛,但我们还是可以间接感受到它。在许多童话故事和民间故事里,主人公开头总是个不名一文的穷小子,而在故事的结尾,他得到了一笔财富,甚至还有一位佳偶。这类故事在很多文化和民族里都能发现,可以看作一种对逃离匮乏感的美好幻想。
被剥夺感带来的痛苦可能非常频繁地出现在青少年身上。“他有而我没有”,是因为“他比我优秀”吗?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他更幸运”。这种“仿佛自己本该拥有却没有得到”的感觉,常常会让人感到“郁闷”。
(6)孤独感。
抑郁者的孤独感,和“寂寞”很接近,就是一种“要是有人在我身边该多好啊”的感觉。他们渴望和人产生情感联结,但出于各种原因,这种联结很难发生,他们只能不断体会求而不得的痛苦。比如,一个人去看电影,周围都是情侣;一个人去吃火锅,其他桌都是三五成群的。这些总是令他们五味杂陈。
对一部分抑郁者而言,孤独与否和社交生活是否丰富没有必然联系,即便身处聚会中心被众星捧月,他们仍然会感觉孤独(甚至会感觉更孤独)。此时,感觉孤独不是因为缺乏基本的陪伴和人际互动,而是因为觉得“没有人能看到、听到真实的我,没有人会真正接纳、喜欢真实的我。”
(7)分离感。
在我们这个时代,分离感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痛苦。比如,几乎所有留守儿童都深深体会过分离之痛。春节假期结束时,他们站在村口哭泣着目送那辆载着父母的中巴渐行渐远;放学回来,爷爷奶奶出去打牌了,家里没什么吃的,他们可能会伤感地想“要是爸爸妈妈在就好了”;被同学欺负时,他们也许会本能地想“等爸爸回来我告诉他”,随即又难过地想到爸爸也许还要大半年才会回来。
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太多,等待的感觉每日煎熬着孩子,但终于到了那一天,父母回家时,他们自己也是疲惫不堪,只想休整一番重新上路。可以说,他们自己也是飘荡在外的“游子”,是回来“充电”的,哪里还顾得上孩子的需要。
于是,下次父母回家时,孩子开始变得冷漠、无所谓了。人都不需要先学会语言,就能学会“既然期望总是落空,那不如不要怀有期望”这样的道理。他们看上去“更坚强”“更独立”“更懂事”,其实是因为不再信任父母,心里已经把父母当成了一年见几次的远房亲戚。
类似的感觉也常出现在异地的情侣和夫妻之间。起初,彼此还能凭借书信、电话、视频维持情感联结,相互牵挂、担忧、安慰、鼓励。但当生病、争吵一类事情发生时,分离的痛苦就呈现出来了:亲自倒杯热水端过来,胜过一千次“多喝热水”的口头叮嘱;本来可以彼此拥抱一下就化解的龃龉,却能吵来吵去升级到说分手。
分离,就是你需要的人介于“在你的世界里”和“不在你的世界里”之间。他们仿佛在你的世界里,因为你能听到他们的声音,甚至能看到他们的影像;但他们又不在你的世界里,因为他们不能在你需要的时候真实地出现在你身边,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得完全靠自己。而由于他们若有若无的存在,你很难作为一个真正失去和他们之间联结的人,去寻找其他人建立替代性的关系。
(8)丧失感。
很多事情会带来丧失感:失恋、亲人去世或宠物死亡、丢了工作、退休、衰老……人们也会用很多方式试图掩饰、否认或冲淡这些丧失感。比如,迅速进入下一段恋情来缓解失恋之痛;投入忙碌的工作来转移亲人去世带来的痛苦;用各种驻颜术来否认衰老带来的丧失感……
丧失有时会引发否认:“不,这不是真的!”有时会引发不理智的愤怒:“都怪那个救护车司机,他如果路上开快点,我爷爷就不会死!”有时引发自责和悔恨:“我要是一直和爷爷住在一起,他就不会出这种事了!”而当我们直面丧失感时,不仅要面对当下失去他的痛苦,还要接受不再拥有他的未来。如果一个桌脚坏了,我们需要找另一个东西来作为支撑;而如果爱我们的人离去了,则意味着或许在几年之内,我们都只能依靠自己了。
(9)无力感。
抑郁的人经常有的一种感受,就是无力。它最初可能是种“无奈”的感觉:“这件事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但当这种无奈反复出现,堆积起来时,弥散到整个内心世界的无力感就出现了:“对任何一件事情,我都已经无能为力了。没有什么是我可以改变的。”
无力感有时会伴随一种不甘心,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力感并不会让我们自动变得“无欲无求”,反而会让我们充分体会“求而不得”之苦。还想要,还有目标,甚至脑子里认为自己还能做到,或者还可以去努力。
但什么也不会发生。在心里,我们就是感觉到了深深的无力,就像陷进泥沼中,任何一次挣扎,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无力。当然,别人看不见你的泥沼,他们只能看见你年轻力壮、身体健康,却在一个天气晴好的上午躺到十二点,起来吃点东西又默默躺了回去,仿佛一切理所当然。
无力感,是最容易被外界误解为“懒惰”的感受。
(10)绝望感。
在绝望感中,人要么觉得眼前的痛苦实在难以忍受,看起来没有尽头,要么觉得未来灰暗、毫无意义、不值得去经历,比眼前还要糟糕。在绝望感中,自杀会是一个看似理性甚至对自己仁慈的想法。想象一下你年老之后身患多种疾病,毫无治好的可能,而你一时半会儿也死不了,还得忍受几年甚至十几年漫长的病痛折磨。疾病剥夺了你的乐趣,让你吃不了好吃的,出不了门,甚至不能说话、不能阅读、不能看电影,却带给你没完没了的身体疼痛、大小便失禁、皮肤溃烂……照顾你的人也离你远远的,对你只有责任和义务,而无法产生任何怜爱与深情。这种时候,你是否会觉得自杀更好呢?你是否会想象,如果知道自己最后会这样,你年轻时一定会为安乐死合法化奔走疾呼呢?
很多人都能想象这样的老人为什么不想活着,却难以想象抑郁的人为什么要自杀。其实在抑郁者的内心世界里,每天经历的痛苦遥遥无期,未来也看不到一丝希望。在他们的内在体验里,心灵的世界的确就像这些重病老人的身体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痛苦地坍塌。
(11)对他人痛苦过多地感同身受而无法消化。
一些抑郁的人在感受层面,对外界是种“敞开”的状态,他们很能体会别人的悲惨处境,并对之感同身受。比如,他们在街上遇到一个乞讨的人,就会感觉他好可怜,无家可归、饥寒交迫、没人关心、孤独凄苦……感受到这些,他们忍不住拿出钱包,甚至流下眼泪。这种感受,常常有一部分是自己的想象和投射。有时,几个小时以后,他们进了同一条街上的一家小吃店,想着这世上还有很多乞丐和吃不饱饭的人,那晚上就吃简单点吧,不要浪费。点完清粥小菜正要动筷,看到邻桌虽然一个人吃饭,却叫了大鱼大肉和酒,再仔细一看,正是那乞丐。
当然,更多的时候,他们其实没有机会如此直接地看到真相。他们只是更容易感受到别人的痛苦,却很难感受到别人的快乐。经过这层滤镜,这个世界很容易被他们感受为一个满目疮痍、遍地苦难的修罗场。
这个世界当然有很多痛苦,每一个关心它的人都会留意到,并愿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而付出努力。但如果抑郁者把这种感受放得过大,认为这是世界唯一的真实面貌,他们反而会陷入无力感和绝望感,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甚至会希望这个世界早点灭亡,以结束这一切苦难。在这一点上,经常被看作“老好人”的抑郁者,非常意外地和反社会人格者达成了共识。他们可能都想毁掉这个世界,只不过反社会人格者是以此为乐,而抑郁者以此为解脱。
说完了情绪感受,接下来的一节要谈谈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一个层面:身体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