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中原祸作边防危(六)
- 南北泪(第二部):黄金甲
- 明月怀寒
- 1759字
- 2022-06-14 16:02:17
蓝月和蒙守南沙盘推演,耗时良久,天色已晚。中书省那边吵得不可开交了好几回,在用晚饭之时,才暂且休息。
正如蓝月所料,中书省在商议换主将之事。若寒等认为蒙博照蒙卫北将军已死,应该马上派蒙守南前往北境,接掌蒙家军;有一部分却认为蒙守南年纪太小,军衔不够,军功薄弱,缺少实战经验,军威不足,难以统帅大军。且其父兄新丧,治丧尚需要时日,朝廷不能如此不通情理。
军威不足……若寒将袖中的拳头握紧。军威太盛,蒙家便有谋反之心;军威不足,便不能统帅蒙家军。还有那些以治丧需要时日为由,打着朝廷仁义的旗号反对让蒙守南出战的更是无稽之谈。自古上阵父子兵,若其中有人以身殉国,从来没有遣还服丧的先例,哪个不是只想着报仇雪恨手刃仇敌?这些只会磨嘴皮养在富贵温柔乡的无用闲人远离边关,从来没有经历过战场,却对边事指手画脚,侃侃而谈。
在北塞,除了蒙博照,若叙这样从南北大战中厮杀出来的老一辈将领,年轻将领中纵使军衔有高低,在军中时间有长短,其实都没经历过真正的大战。有朝臣建议让奉华侯若叙出山,但考虑到若叙已故夫人与章含黛的关系,还是被若羽驳回了。蒙家军的主帅一直举棋不定,若琼主动请缨带领新操练的镇远军代替蒙家军,由于章王后和章可敦的关系,为了避嫌,他举荐封汝陵作为主将。封汝陵是几年前的武举状元,之前从属于蒙家军,跟随在蒙博照将军的左右。后来若羽组建镇远军拨付给若琼,封汝陵才被调到了镇远军。封汝陵不仅有能力,也熟悉蒙家军,若羽认为如此安排也合适,若果镇远军真堪大用,蒙家军就能逐步裁撤了。
若寒坚决反对:“蒙家军的主力一直镇守北境,且组建日久,骁勇非常,队伍中的军士大部分是北人。镇远军成立时间短,且一直驻守于天音城一带,军队中以南人居多,不惯北境的苦寒气候,寒认为不妥。”
若琼道:“可依照太子这么说,蒙家军为何被多伦压着打,无力反抗,只能频频向朝廷救援?”
“军队无主帅,有如虎无爪,马无蹄,没有威力,又如一盘散沙,难以统一调度,如何能胜?”
自从边疆战报传来,若羽和若寒不知道为了大大小小的事已经争执了多少次,若寒常当面驳斥若羽,据理力争。若羽时而妥协,但有时也会训斥若寒,固执己见,所有人都看出了他们王和太子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其中不乏煽风点火之徒。
若羽最烦若寒这副模样,有的时候让他觉得若寒才是他老子。但他自知理亏——是他写信,派彭隽前去一番说辞,用软刀子逼死了蒙博照,间接害死了蒙卫北。
他不希望蒙家掌军权太盛,不希望太子和蒙家走太近,但也不希望蒙博照和蒙卫北死,不然也不会有今天在中书省吵吵嚷嚷的局面。
“可照太子这么说,那蒙守南也只是带领着蒙家军的一支驻守在王城南部,和镇远军没什么不同,如何能被派往北境?”
“蒙守南驻守王城之南,是近两年之事,之前也是一直随蒙博照将军镇守着北境。”
“蒙守南年纪本就不大,两年前不过黄毛孺子,纵然长期跟在蒙将军什么,又能知道些什么?”
若羽被吵得脑壳疼,朝臣诸将你一言我一语,本就聒噪非常,何况所有人说话都是火药味非常,更令若羽糟心。若羽长袖一拂,下令明日再议。
“前方十万火急,哪里能明日复明日地拖下去?”若寒出言阻拦:“今晚一定要议出结果,马上执行。”
“太子这是想逼大王下令任命蒙守南?”有人出声道。
逼,古来君王都怕一个逼字,尤其忌讳——逼宫。
若羽不再理会,大步往中书省外走去。
脚还没跨出中书省的大门,就有人来报:“启禀大王,雁门关失守!”
“启禀大王,苍狼关失守!”
“什么!”若羽一个趔趄,站立不稳:“这两个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怎么丢的!”
“回大王。多伦人……劫掠了我们的粮草。守关将士没有粮,只能出关把多伦手里的粮草抢回来,顺带抢了多伦人的一些牛羊,但将士们吃了那些牛羊后……全都……”
繁峰说多伦牛羊可能发了疫病……
此时若寒已是又急又气。是他没日没夜精心准备的粮草,他也推荐了牢靠的押粮官,被若羽驳回,另外任命了押粮官。结果不仅粮草丢了,将士被多伦可能携带疫病的牛羊所害,丢掉了最险要了两个关口。
雁门关,苍狼关,那是北塞的四大门户之二!若多伦士兵乘胜追击,再拿下黑水关,玄鹰关,和背阴山,就能势如破竹,直下京师了!
多伦这么多年固守草原,逐水草而居,一是因为眷恋故土,而是由于不擅耕种,想着让北塞人帮他们种着粮食,到时候直接送来便是。但经历此次罕见的天灾,多伦肯定知道手中有耕地的重要性,便不可能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