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亲属网络及居住格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属网络是研究农村社区组织结构的重要方面。亲属关系可以大致划分为两类:有血统关系的(如父子、兄弟和叔侄——或称“父系亲属关系”及其扩展)和通过婚姻联系起来的(如翁婿、舅甥和连襟——或称“母系亲属关系”及其扩展)。图4表示的是1989年夏天府村72户居民户主之间的亲属网络。大写英文字母(如“A”)用来表示一个范围较宽的网络,包括以婚姻联系在一起的家庭。跟在英文字母后面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范围窄一些的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网络。例如“A1”“A2”“A3”和“A4”表示“A”组是由4个血缘家庭通过婚姻而构成的一个亲属网络,标志同为“A1”的6户通过婚姻而与标志为“A2”和“A3”的居民户成为亲戚。图中的“A”组和“B”组是蒙古族,标明其他字母的均为汉族。

图4 府村村民之间的亲属网络

在仔细地把村中全体住户按亲属关系分组以后,我们发现“A”组是蒙古族主要的亲属网络,村中87%的蒙古族住户属于这个网络。与此同时,“C”组是汉族主要亲属网络,包含村中61%的汉族住户。通过两桩婚姻,“A”组与“C”组又成了亲家,两组加在一起占了全村户数的2/3,另外,“F”组3户也通过婚姻与“A”组成了亲家。这样全村2/3以上的居民之间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都可算是某种亲戚。当笔者被告知某些婚姻是经过仔细考虑以便在家族之间建立联系时,笔者觉得那是完全可能的。

除了“A”“C”两大组之外,“B”组(蒙古族)是由两兄弟与妹夫3家组成,“D”组由父亲、3个分家的儿子和女儿女婿组成,“E”组由叔公和3个自立门户的侄子组成,“G”组是三兄弟,其余或是父子或是独户。总之,蒙古族和汉族在村中各有一个在户数上占绝对优势的“大姓”,这一点与中原地区汉族村社是很相似的。

汉族和蒙古族从传统上都是十分重视家庭和亲属关系的,都具有“血缘社会”的特点。府村是一个由移民逐步形成的村落,并经历了民族构成上从以蒙古族为主到以汉族为主的重大变化,这里虽然不像中原地区那样有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宗族势力,但人们仍然逐步形成了广泛的亲属网络。这也反映出府村在许多方面仍是一个传统的农村社区。许多人之所以能够迁来此地并落上户口,就是因为有本地亲戚的协助。外地亲戚迁来依傍,成年子女分家成为独立户,在子女的婚姻中又与邻居们结成亲家。日久天长,在这个移民社区中就逐渐生长出新的广泛的亲属网络。与中原地区和南方不同,这里的亲戚们之间关系比较松散,没有严格的长幼次序和族长(或家族元老)的权威性。虽然如此,人们头脑中关于“亲戚”“非亲戚”的界限还是很清楚的。当向我们介绍一个村民时,除了姓名、年龄、家中人口数等之外,他们一定不会忘记详细地介绍他在村中的亲属关系。当选举村干部时,候选人的家族背景和社会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了解村中的亲属网络和村民们相互的关系往往是理解人们的日常行为和对各种事件态度的关键。

图5 府村居民的居住格局

图5是府村的居住分布图,所有的房子(一般是坐北朝南的三间或间间房)按住户的亲属关系网络(参见图4)标出符号,蒙古族又加上了额外的标志。从图5中可以看出除个别户外,蒙古族居住得比较集中。蒙古族最集中的两排住房就是府村的“老住宅区”,随着移民的迁入和成年儿子分家,新房子就从“老住宅区”向南和向北两个方向扩展。由于府村是黑塔子嘎查办公室所在地,村东南的路边有大队部和小学,村西北的路边是供销社,路的另一侧是卫生所,成为一个功能相对完备的村落。

我们在村里发现许多父子、兄弟住房相连的现象,这样一是建房时施工方便,二是平时可以相互照料门户,有事打招呼也方便。但有些年轻人在分户时,父母房屋旁边已没有空闲的宅基地可供建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只好到村边空地上盖房子,这样就出现了各家族混杂居住的情况,如图5中村北、村西住户分布。但总的来说,各家族所属户在居住上相对集中,是府村明显的特征。居住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村中的亲属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