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距离

伊塔洛·卡尔维诺著 张密译

作者简介

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意大利新闻工作者,小说家,毕业于都灵大学文学系。卡尔维诺奇特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说家之一。卡尔维诺早期曾参加反法西斯运动,后宣布退出意大利共产党。1947年出版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径》,用非英雄化的手法反映游击队的生活。20世纪50年代出版《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包含《分为两半的子爵》(1952)、《树上的男爵》(1957)、《不存在的骑士》(1959)三部,使卡尔维诺获得了世界性声誉。其后发表《宇宙奇趣全集》(1965)、《看不见的城市》(1972)、《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1979)等想象奇特、风格奇妙的作品,拥有明显的卡尔维诺语法,是世界文学中无可替代的文学杰作。《意大利童话》(1956)是卡尔维诺长期搜集、研究意大利各地区童话而加以重新思考、整理写成的,是一部带着浓郁意大利文化风情,充满幽默与谐趣的童话集,媲美《格林童话》。本篇选自《宇宙奇趣全集》。

张密,曾用名张宓,1950年生于天津。1976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前身北京外贸学院并留校任教,20世纪80年代初赴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和罗马大学进修,1997年起任教授。于1999年和2005年两次获得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颁发的荣誉勋章,现任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会长。翻译作品有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宇宙奇趣》《分成两半的子爵》《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叉的城堡》,以及《达里奥·福戏剧选集》等。

据乔治·H.达尔文先生所说,从前月亮曾经离地球很近。是海潮一点一点把它推向远方的:月亮在地球上引起的海潮使地球渐渐失去了自身的能量。

“我知道,”老Qfwfq喊道,“你们都无法记得,可我都记得清清楚楚。那时月亮就在我们头顶上,其大无比:望月时,月光如昼,那是一种奶油色的光,巨大的月球似乎要把我们压倒碾碎。新月时,它在空中滚动着,恰似风持着的一把黑伞。那蛾眉月的尖垂得那么低,好像要穿透礁石让月亮抛锚停泊。那时候,什么都跟现在不同:由于离太阳的距离不同,运行轨道、倾斜角度都不同于今日。地球和月亮紧挨着,不难想象,这两个大家伙怎么也找不出不互为对方阴影的办法,结果随时都会发生月食。”

你问运行轨道吗?椭圆形的,当然是椭圆形的。一阵子压在我们头顶上,一阵子又旋转着飞开。而海潮呢,月亮压低时就涨潮,谁也拦不住。有些满月之夜,天低低的,潮高高的,月亮只差一丁点就要被海水浸泡湿了,顶多也就差几米吧。难道我们就没有想过到月亮上去吗?哪能呢!只需划着小船到月亮下面,支上一架木梯就能爬上月亮。

月亮离地球最近的那一点是金礁湾。我们划着舢板,就是一种圆身平底的软木小船,到达那个海域。船上的人还不少,有我、武贺德船长和他的妻子、我的表弟聋子,有时还有小希恩息,她那时也就是十二岁的样子。那几夜,海面极其平静,银光闪闪,如同一池水银。那些经受不住月球引力的小蟹、墨斗鱼、透明的海带、小珊瑚等,跃出海面,升空落到月亮上,吊挂在那抹了灰浆似的月亮表面上;还有的小东西悬浮在半空中,成为一群发光的流体,我们不断用芭蕉叶扑打着驱赶它们。

我们的工作是这样进行的:我们在船上带了一架木梯,一个人扶着梯子,另一个则爬上去,还有人划桨,把船划到月下,所以需要几个人的配合(这是几个主要人物)。爬在梯子顶部的人在小船靠近月亮时吓得大叫道:“快停住!快停住!月亮要撞破我的头了!”那种感受真是难以言表:月球这庞然大物,表面上满是尖尖的凸起和深深的凹裂,好像就要压到自己身上。现在肯定会不同了,而那时的月亮,确切讲是那时月亮的肚子,就是离地球最近的、几乎要擦边相碰的那部分,表面覆盖着一层尖头鳞片。那样子很像一条鱼的腹部,连那种味道都很相似。在我印象里,若说它不像是鱼,是因为鱼是软的,而月亮更像熏鲑鱼。

其实,站在梯子顶部最高一层横栏上平衡直立,只要伸出胳膊,正好可以够到月亮。我们原先的估计是正确的(当时我们还没有怀疑到月球会渐渐远离地球而去)。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上手登月。我选择一块稳固的鳞片(我们这一组五六个人都要依次上去),先用一只手抓紧它,另外一只手也抓住它,这时立刻感到脚下的梯子和船都逃掉了,而月亮的移动则使我得以摆脱地球的引力。是的,月亮有一种撕扯你的力量,当你从地球向月球过渡时会感到这种力量。你必须迅速抓住鳞片,像翻跟头一样,纵身一蹿,两脚就落到月亮上了。从地球上看,你是头朝下倒挂着的,可你自己却是和平时一样正常站立着,唯一奇特的是头顶上看到的是一汪海水波光闪闪,小船上的伙伴们都手足倒置,像是葡萄串倒挂着。

在这种登月的跳跃中表现超群的是我的聋子表弟。他粗糙的双手一触到月球(他总是第一个爬上梯子),就立刻变得非常柔软、特别准确。他总能一下子就找到最理想的登月点,甚至双手一按就全身妥帖地附着到这个地球卫星上。有一度,我甚至觉得当他伸出双手时,月亮就向他迎面而来做接应。

他从月亮返回地球时也同样非常灵巧机敏,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跳高:伸开双臂,尽最大努力往高跳(这是从月亮上讲,如果从地球上看,那样子就更像跳水,双臂向后张开,一个猛子扎下来),总之,跟在地球上跳高一模一样,因为月亮上没有什么能支撑梯子。而我的表弟可不是双臂前伸纵深一跃,他像要翻跟头一样,低头蜷身,靠手撑月面的反弹力腾空而起。我们从船上看他在空中翻跳起来,真像要用双手擎起月亮这个巨球。当他双手用力撑月面时,整个月球都在颤动,直到他落到我们上方,大家才能抓住他的踝骨,把他拉回船上。

现在,你们会问我们去月亮上究竟要干什么,我这就解释给你们听。我们是去取奶的,用的是一把大勺和一个大木桶。月乳是很浓的,像是一种凝乳。这种月乳是当月球掠过地球上的草原、森林和沼泽地时,受月球吸引而飞到月亮上的那些东西在鳞片之间发酵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有植物汁、蝌蚪、沥青、兵豆、蜂蜜、淀粉晶体、鲟鱼子、苔藓、花粉、凝胶质、小虫、树脂、胡椒、矿物盐、燃料等。只要将勺子伸进鳞片之间,就能盛出满满一勺这种珍奇的乳液。当然,它不是纯净的,含有不少沉渣。在发酵过程中并非所有物质都能溶解,有些东西还直挺挺地混在乳浆中:指甲、钉子、海马、榛子、花梗、陶瓷碎片、渔钩,偶尔还有梳子。这种乳浆在盛上来后还要撇去皮,再过一遍滤勺。做到这些都不算困难,难点在于如何把它送回地球上。我们是如此操作的:每盛上一勺,我们就双手握把,用力将它像发弹射弹似的甩向地球。只要投掷力够大,这一勺乳浆就能被甩到海面上。一旦到了海面,它会浮在水面,把它捞到船上就很容易了。在这种投掷运动中,又是我的聋子表弟大显身手。他很有臂力,又极善瞄准,能一下子把乳浆甩到船上人端着的木盆里。而我则屡遭失败,往往因为无法战胜月亮的引力,投出去的一勺乳浆又回落到自己脑袋上。

我的聋子表弟超群出众的表现还远非这些。对于他来说,在鳞片之间掏月乳是一种游戏:他有时根本不用勺子,只用一只手,甚至一个手指头伸进鳞片缝隙中。他没有一定的运动路线,只是从一点跳到另一点,像要跟月亮开玩笑,出其不意,甚至是给它搔痒。说来也怪,他的手到之处,乳浆竟像从膨胀的母羊乳头上向外喷射而出。我们这些人就只好跟随其后,拿着勺子收集他“开发”出的乳浆。他时而往东,时而向西,没有明确的路线,显得十分随意。有些地方只是因为他觉得有味道才去,比如一些鳞片之间裸露着的软软的褶皱。有时,表弟连手指都不用,而是用他计算精确的跳跃去踏,用大脚趾(他是赤脚登月的)戳出月乳来。从他发出的欢叫声和随后的一连串跳跃来看,这似乎是他开心取乐的极点。

月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鳞状,有些地区是光滑裸露的淡色黏土。对聋子来说,这种柔软的空地给了他翻跟斗或几乎像鸟儿一样腾飞的想象,他真想全身都浸泡在月亮的乳浆之中。就这样,他跳来跳去,到一定时候就看不见他的影子了。月球上延伸着大片我们绝无任何好奇或任何理由去探险的地方,表弟就消失在那里。我想,他在我们眼皮底下所做的那些翻跟斗之类游戏不过都是一种准备活动或开场序幕,他一定要去隐蔽的地方做什么秘密活动。

在金礁湾的那些夜晚,我们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快活,但有一种悬念,就好像脑壳里面不是大脑,而是一条鱼,一条受月亮吸引而浮上来的鱼。我们唱着,叫着,耍着。船长的妻子弹竖琴,她的胳膊极长,在夜光下像鳗鱼一样闪着银光,腋下则是像刺海胆一样神秘的深色。她的竖琴声甜美,但嗓音尖厉,到了几乎无法忍受的程度。我不得不发出长长的喊声,与其说是为她伴声,不如说是为了保护听觉器官。

透明的海蜇浮到水面上抖动着,有的离开水面,飞向凹凸不平的月球。小希恩息以抓在空中飞行的海蜇为乐,但这并非易事。有一次,她伸着胳膊想抓住一只海蜇,向上一蹿,自己也飘了起来。因为她瘦小,还差几个盎司的体重才能战胜月球引力,被地球引力再拉回来。于是,她就和那些海蜇一起在海面上空飞了起来。这可真让她害怕了,她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后来索性开始在空中抓甲壳类和小鱼,放进嘴里嚼起来。我们忙着追赶她:月亮沿着椭圆形轨道开始远去,后边拖着一片海洋生物,像流星云一样在海天之间飘动;有一片弯曲的长海带,小女孩就悬浮在那些海带中间。小希恩息有两根小辫子,这两根辫子也在飞舞,朝着月球翘起来;她又蹬又踢,给空气一定的力,好像要战胜那股看不见的气流。在飞行中,她丢了拖鞋,袜子也从脚上拖拉下来,受地球引力的作用而挂在空中,我们站在梯子上努力去抓回它们。

抓住空中浮游的小动物吃掉确实是个好办法,希恩息越吃就越增加体重,也就越向地球坠落,而且因为她是那些浮游物体中最大最沉的,那些软体动物、海带和浮游生物就向她集中起来,很快就给她披上一层二氧化硅的壳、壳质的贝、龟甲壳,乃至海草。她在这些七七八八的杂物中逐渐摆脱了月亮的引力,直到落到海上,泡在水中。

我们划船去救援:她的身体还颇有磁力,我们费了很大气力才把她从附着在身上的那些杂物中解救出来。柔软的珊瑚缠在头发里,我们用梳子每给她梳一下,就有小鱼小虾纷纷落下;她的双眼被帽贝壳糊住了,帽贝的吸盘吸住了眼睑;乌龟的触手从她的胳膊缠到颈部;她的衣服几乎是海带和海绵的织物。我们只能先除去最大的异物,其余的东西,如那些小贝壳和鱼翅,就靠她自己在以后的一个星期之内继续摘净。她的皮肤上沾了很多小硅藻,而且是永远不脱落的,若不仔细看,她身上总像有一层薄薄的灰尘。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两股力量相互较量就是这样的,我说还有甚者:从月球落到地球上的物体在一定时间内还保持着月亮的磁力,拒绝我们这个世界的吸引。我够大够重了,每次上去再回到地球上都要有一个重新习惯的过程,同伴们都得抓住我的两只胳膊用力拽,他们在颠簸的小船上,而我则继续头朝下脚朝天好一阵子才行。

“你抓住,用力抓住我们!”他们向我喊着。在这乱抓乱摸中,我有时抓住武贺德太太的乳房。又圆又挺的乳房,接触起来感觉良好,心里踏实,她的引力与月球的引力相当,甚至更大一些。在我头朝下的降落中,我能用另一只胳膊搂住她的腰,更便于重新过渡到这个世界来,一下子摔落到船底。武贺德船长为了让我醒来,还要朝我泼一桶水。

就这样,我开始爱上了船长夫人,这也是令我痛苦万分的事。因为我很快就发现船长夫人的目光总是盯着一个人不放:我表弟的手一稳稳地碰到地球卫星表面,我就能从她的目光中看到对聋子与月球之间彼此信任的情感的反馈;当表弟去做那些神秘的月球探险而消失时,我看见她惴惴不安,如坐针毡。对于我,已经是一切都十分清楚了:武贺德夫人正在嫉妒月亮,而我正在嫉妒表弟。武贺德夫人有钻石一样的眼睛,目光之中燃烧着烈火,她看月亮时几乎像在挑战,就好像在说:“你不会占有他!”而我觉得被完全排斥在外了。

对这一切最不理解的就是聋子。当人们帮助他降落时,正如我已经解释过的,大家都拉他的腿,武贺德夫人每每不能自制,整个人都毫不吝惜地身心投入,伸出她那银白色的双臂去迎接他。对此,我心中袭过一种痛楚忧伤(她降落时我也抓过她,她的身体是顺从的,但没有像对表弟那么感情投入地扑来);而他却满不在乎,还沉浸在对月球的陶醉之中。

我看看船长,自问他是否注意到妻子的举止表现;但他那张布满皱纹的盐渍重重的紫红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流露出来。由于聋子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月亮,他的降落就意味着开船起航。那时,武贺德做出非常友善的姿态,把丢在船底的竖琴拾起来递给妻子,我便合着唱起忧伤的曲子:“每条银光闪闪的鱼在水面游呀游,每条模糊不清的鱼在海底沉呀沉。”大家都和声而唱。

每个月,地球的这个卫星刚一到那里,聋子就进入他那隔绝于世的境地,只有到望月接近时他才醒来。那次,我故意不去参加登月,得以挨着船长夫人留在船上。表弟刚一上梯子,武贺德夫人就说:“我今天也想去那上边!”船长夫人还从未登月过,但武贺德并不反对,甚至把她推到梯子上,喊着:“你去吧!”于是,我们大家都动手帮助她:我从后边支撑她,我感到她在我的双臂之上,圆圆的、软软的。为了撑住她,我的手掌和脸都紧紧贴着她,直到她升到月球时,我感到一种失去接触的痛苦,以至为了能跟随其后,便扑过去说:“我再上去一点,好扶她一下!”

我像被一只钳子夹住一样给拉了回来:“你留在这里,这里有你该干的事!”武贺德船长并没提高音量,对我命令着。

那时每个人的意图都已经很清楚了,而我却没有理解,甚至现在也不见得把一切都弄清吃透。船长夫人肯定一直怀着与我表弟共同登月的愿望(或至少不让他一个人出现在月亮上),而她的计划很可能有更加远大的目标,甚至是得到聋子的理解而共同谋划的:一起藏在月亮上面待一个月。但是也许我的表弟是道地的聋子,对她所试图解释的一切都没有理解,甚至连自己是夫人所期望的对象这点都毫无察觉。船长呢?他期望摆脱妻子,我们看到,她刚一到月亮上面去,他就变了模样,于是我才明白为什么他根本不设法挽留她。然而,他能从一开始就知道月亮的轨道在变化吗?

我们谁也没有对此有过疑问。聋子,也许只有聋子在朦胧中知道些什么,预感到那晚将要告别月亮。为此,在他的秘密地方藏了起来,再没有露面。船长的妻子则一直跟着他:我们看到她多次穿过鳞片间的开阔地,突然停下来,望着我们这些留在船上的人,似乎是问我们是否见到过聋子。

那夜肯定是有些不正常:海面不像以往月圆时那么紧绷绷的几乎向天空拱起来,而是显得很放松,很柔和,好像月亮的磁力不再发生作用了。连月光也不同于其他满月之时,好像在黑色夜幕中变得更浓了。那月亮上面的同伴们应该也发现了正在发生的情况,向我们投来惊慌的目光。我们双方不约而同地叫出声来:“月亮远离地球而去了!”

喊声未落,月亮上露出了我的表弟,他奔跑着,显得并不惊慌,也没被惊呆:他手扶月亮地面,像以往一样翻个跟头,而这次他却只能跳到空中悬浮了起来,像上次小希恩息一样,在月亮与地球之间停顿了一会,他转过头,用力像游泳时战胜水流的样子挥臂朝我们的方向以从未有过的缓慢速度游来。

月亮上的其他水手都急忙模仿他的样子,没有人想到把采集到的月乳带回船上,船长也并未为此而斥责哪个。由于时间过得长了些,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不再容易穿越,无论他们怎样模仿表弟或飞行或游泳,都是在半空手舞足蹈胡乱比画而已。“互相抓住!笨蛋!你们互相抓住呀!”船长大声叫着。听了他的命令,水手们试着相互抓住,形成一团,一起向地球引力区前进:突然一下,扑通一声就落入海里。

小船奋力打捞他们。“等等,还差夫人呢!”我叫了起来。船长夫人也试图跳过,但她只在离月球几米的地方飘动,划动着她那银白色的双臂轻柔地飘动着。我爬到梯子上,想把竖琴伸过去让她抓住这个机会。“你到不了那里!要去抓住她才行!”我挥动着竖琴想纵身跃起,而我头顶到月亮的距离不再是先前那么近了,那巨盘似的月亮显得小了,而且越来越小,好像是我们的目光把它盯得越来越远。天空像个无底深渊,只有星星越来越多,夜空在我们头上泻下一条空洞洞的河,使我陷入无比惊恐和头晕目眩之中。

“我害怕,”我想,“我太怕跳下去了!我是胆小鬼!”而那时节我竟跳了下去。我在空中拼命游动,把竖琴伸向她,而她非但不迎我而来,反而自转起来,朝着我的一会儿是脸,一会儿是后背。

“我们拉到一起呀!”我喊着,已经快赶上她了。我抓住她的腰,手臂和她握到一起。“我们一起落下去!”我集中全力要跟她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体验搂着她的全部的滋味,以致较晚才意识到虽然在拉她摆脱月球,却使她又重新回落到月球上。难道我没有意识到吗?还是我从一开始就有了什么想法?我无法理出自己的思想头绪,却从喉中冒出了一句:“我跟你在一起待一个月吧!不,我靠着你待一个月!”我喊着,无比冲动,“我在你身上待一个月!”就在那时,我们落到月亮上,我撒开了手,我们一东一西摔在凉凉的鳞片上。

我抬起眼,以为就像前几次登月时那样,一定会看到我头顶上面的汪洋大海像一个无边的巨大屋顶。然而,此次虽然见到了它,却要高得多了,还有海岸线、礁石、海角;至于那几只船,就实在小得可怜;同伴们的脸已无法看清,他们的呼喊声也极其微弱。只有一个声音从近处传来,那是武贺德夫人的声音。她找到了竖琴,正抚摸着它,弹出如泣如诉的一支悲曲。

漫长的一个月开始了,月亮缓缓地围绕着地球转动,在这个悬在空中的星球上,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熟悉的海岸,而是其深无比的汪洋大海,炽热的火山砾形成的荒漠,冰川覆盖的陆地,偶尔闪现出爬行动物的森林,飞流直泻切成的陡峭山石,沼泽地上的城镇,凝灰岩的大墓地,陶土泥浆的帝国……距离使一切都涂上一层相同的色调:从外边看去,每个形象都显得陌生。大象群和蝗虫群在平原上都显得一样铺天盖地,一样浓稠密集,以致无法区分它们。

照说我应该非常幸福:终于如愿以偿,只有我和她在一起,独享与武贺德夫人的亲密,而表弟所羡慕的月球成了我独占的领地;这一个月的日日夜夜,月球毫不间断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月球表面的乳汁以其酸甜可口的味道滋养着我们。当我们举目望去,那个养育我们的世界终于在我们眼前展现了它多变的形态,没有哪个地球人能看到如此景色;我们凝望月球那边的星辰,大大小小的,像是被天穹压弯了的枝上挂满的成熟了的亮果。然而一切都在更光明的希望的那边,对于我,这却是一次流放。

我只是在想念地球,是地球使我们每个人成为自己而非他人;而站在这个远离地球的地方,我自己似乎不是原来的我,她也不是原来的她。我渴望回归地球,担心会失去它。我的爱情之梦也是在地球与月球之间翱翔游动时就完成了,没有了地球的引力,我的爱恋只能集中在我对深感缺憾的一切的思念之情上,那个地方,它的周围,它的过去和未来。

这是我的感受。她呢?我一对此自问,就担心害怕。因为,如果她和我一样只知思念地球,就是一个好迹象,是我们终于达到相互理解的标志;但是,也可以是一切都枉费心机的表现,说明她心里惦念的只有聋子。然而,全然不是。她从未抬眼看过我们那个地球,只是在荒野中面色苍白地嘟嘟囔囔,没完没了,抚弄着竖琴,好像与月球这个临时条件颇相融合。这能是我战胜了对手的标志吗?不!我输了,输得毫无希望。因为她明白我的表弟的爱只在于月球,她所想的就是变成月亮,成为他所爱的物体的一部分。

月亮完成了它围绕地球一周的旋转,我们又再度回到金礁湾上方。当我认出这个熟悉的海湾时,真是惊恐万状:即使最悲观的预想,也没料到它会因距离加大而变小到如此地步。我的伙伴们在那一湾水面上又划船过来了,他们没有带梯子,因为实在是用不上了;但是几条船上伸出了一片长长的矛,每人挥舞着一支,每支长矛的顶端装了一只齿叉或四爪钩,也许是想最后一次抓住月亮的鲜乳酪,或者是给在这里的我们一点帮助。很快,事情变得十分明显,竿子不够长,不足以伸到月亮上;于是,竿子纷纷落下,显得那么短小,那么沮丧,漂在海面上;有几只船在这番混乱之中失去平衡,翻了个个儿。就在此时,一条船上开始伸出一支更长的竿子。要竖起它来需要非常缓慢的操作,因为竹竿很细,操作中的抖动会使它们折断。这种操作要有很大力气,而且要技艺精湛,才能使所有的重力垂直,不让小船倾斜失衡。

看啊!这竹竿的顶尖果真触到月球了!我们眼见它探过来,戳到鱼鳞片片的月球表面,并且停顿了片刻,似乎是给月球一点小小推力,而这推力大到甚至能使月球离地球再远一些,然后再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好像先完成一个弹跳,再度反弹远离开。我认出来了,不,我和武贺德夫人都认出来了,是我的表弟,只能是我的表弟!是他在最后一次和月亮做游戏。他用此雕虫小技,使月亮在他的竹竿上就像在靠他支撑平衡。我们发现,他的这种才干绝无任何其他目的,绝不打算得到什么实在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是要把月亮推开,把它送上更远的运行轨道。也就是他,他不会接受违背月球的本性、行程和意愿的观念,如果月球现在要远离地球而去,是他在享受这种远离,如同当初享受它的邻近一样。

面对这一切,武贺德夫人该做何反应?只有这个时刻才显出她对聋子的爱绝非任性的轻佻之举,而是义无反顾的。如果表弟爱的是月亮,她宁愿留在这里,在月亮上面。我产生这种看法,是因为看见她并没有向竹竿迈进一步,只是举起竖琴向地球伸去,并且拨动起琴弦来。我所谓“看见”,只是用眼角余光看见她的形象,因为竹竿刚一触到月球,我就跳上去抓住了它,像一条蛇爬在竹竿上,用双臂双腿之力,在空气稀薄的空中轻飘飘的,感受到一种回归地球的命令对自然力量的控制,全然忘却了我之所以登月的原因,或许是对这动机的不幸结局有了空前清醒的认识。我顺着竹竿爬到某一点就不再需要用任何气力便被地球吸引着头朝下跌落,竹竿被摔断了,我也落入海中。

回归地球是甜美的,重返祖国是幸福的,但我的心中仍为失去她而痛苦,我的眼睛一直盯着月球,望着永远无法追得上的她。我用目光搜索,找到了她。她仍在我离去的那个地方,在我的头顶上的一片滩地上,一言不发。她是一片月色,手持竖琴,轻轻拨弄。我还能清楚地看出她的胸脯、手臂、腰身,完全与我记忆中的形象吻合。现在,月亮变成了一个又扁又圆的远远的银盘,而只要天空中有月亮出现,我的目光就投向它。月亮越是变得大些,我就越想象在不同的视角中看到她,或者她的什么东西。是她使月亮成为月亮,每逢月圆就使狗们整夜叫个不休,而我也在其中。

导读 想象月亮的N种办法

月亮是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谈到月亮,它不再是那个现代天文学家眼中“荒漠”的球体——陪伴了地球几十亿年的老伙伴。中国人看到的、想到的月亮,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天体,而是寄托思乡与传说的、情感浓郁的神秘世界。

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曾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在长期观测月球正面和背面后,认为远古天上曾经有过两个月亮——一大一小两个月亮。后来两个月亮相撞了,小月亮撞偏大月亮的轨道,在月球背面形成三千米的深坑。小月亮被撞碎,碎片在空中飘飞,历经亿年,逐渐被吸落于大月亮和地球上,天空重归于无边的宁静之中。这个报道,让科学变得文艺起来——科学也可以很文艺的;同时,文艺也可以很科学,如卡尔维诺这篇《月亮的距离》。

《月亮的距离》是一篇奇妙的作品,但我说不出它究竟有多奇妙,你必须自己阅读,并且把整篇作品完整地读完,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这篇卓越的小说,无论你怎么夸赞都不为过。卡尔维诺有着这个星球上最精致、最奥妙的头脑,他的精妙洞察力,穿透了浑浊时世,而进入了最纯粹的文学世界。

读这篇作品,要抛开你此前所有的成见,你要相信,很久以前月亮离地球真的很近,像小说写的那样,有些灵巧的人把船撑到海面上就可以跳到月亮上。他们去月亮上收集“月乳”,还在月亮上散步。但是,现在月亮已经远离地球,人们再也去不了月亮上了。

小说最后写到月球突然加大了和地球的距离,武贺德夫人留在了月球上。这个细节,似乎是从中国神话《嫦娥奔月》中得到的灵感,但卡尔维诺的叙事方式完全不同。

《嫦娥奔月》是中国神话,这个神话告诉我们,月亮上居住着人类和动物,除了嫦娥、吴刚,还有兔子和蟾蜍。《嫦娥奔月》很文艺,很神话,也很感伤——嫦娥趁夫君羿不在家,偷吃了西王母赐予羿的仙药,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月亮的距离》这篇小说里有很多奇思妙想,尤其是描写当时月亮离地球很近,近到可以在某一时刻,从海上跃升而起,跳到月亮上,去采集月亮上特有的月乳。这个细节生动、活灵活现,是语言叙述上最佳情景呈现的典型。

小说里有“我”“武贺德夫人”“聋表弟”,有奇特的想象,画面感极强。例如那段写小女孩因为瘦小而飘浮在地球和月亮之间,如同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她就和那些海蜇一起在海面上空飞了起来。这可真让她害怕了,她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后来索性开始在空中抓甲壳类和小鱼,放进嘴里嚼起来。我们忙着追赶她:月亮沿着椭圆形轨道开始远去,后边拖着一片海洋生物,像流星云一样在海天之间飘动;有一片弯曲的长海带,小女孩就悬浮在那些海带中间。小希恩息有两根小辫子,这两根辫子也在飞舞,朝着月球翘起来;她又蹬又踢,给空气一定的力,好像要战胜那股看不见的气流。”

在阅读这段文字时,我脑子里浮现的是一个动画片的美丽效果。也许应该是宫崎骏先生那种手绘风格的动画片,如《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姬》等,如果你们能用笔把在空中和鱼一起游动的想象画下来,该是多么令人震惊的美好画面啊。

谁能想到,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文学让我们看到未曾看见的东西。

延伸阅读

《宇宙奇趣全集》、《我们的祖先》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