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方法

梁启超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被称为两千年来最具百科全书式学问的大师。梁启超先生青年时期和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变法失败后出走日本,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一度加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其学术专著《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等,都有奠基性意义。梁启超先生的文章《少年中国说》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广有影响。他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是文学政治学名作,对小说这一门类作出了独特的评价,让“不入流”的小说,登入了大雅之堂,影响深远。梁启超民国时为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另三位为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其卓越的学术成就,使清华大学国学院声名远扬。

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钞[3]录或笔记。

我们读一部名著,看见他征引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动辄伸着舌头说道:这个人不知有多大记忆力,记得许多东西。这是他的特别天才,我们不能学步了。其实那里有这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从铢积寸累困知勉行得来。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钞下。(短的钞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叶数。)资料渐渐积得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他,便成一篇名著。想看这种痕迹,读赵瓯北的《二十二史劄记》、陈兰甫的《东塾读书记》,最容易看出来。

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做动植物的人,懒得采集标本,说他会有新发明,天下怕没有这种便宜事。

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钞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当读一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他钞下,这件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个资料和这个有关系的,又把他钞下,那注意便加浓一度。经过几次之后,每翻一书,遇有这项资料,便活跳在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去找了。这是我多年经验得来的实况,诸君试拿一年工夫去试试,当知我不说谎。

先辈每教人不可轻言著述,因为未成熟的见解公布出来,会自误误人。这原是不错的,但青年学生“斐然当述作之誉”,也是实际上鞭策学问的一种妙用。譬如同是读《文献通考》的《钱币考》、各史《食货志》中钱币项下各文,泛泛读去,没有什么所得;倘若你一面读一面便打主意做一篇《中国货币沿革考》,这篇考做的好不好,另一问题,你所读的自然加几倍受用。

譬如同读一部《荀子》,某甲泛泛读去,某乙一面读,一面打主意做部《荀子学案》,读过之后,两个人的印象深浅,自然不同,所以我很奖劝青年好著书的习惯。至于所著的书,拿不拿给人看,什么时候才认成功,这还不是你的自由吗?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浏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彀用,不能博搜资料。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入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他,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钞录的随读随钞。另外指出一时刻,随意涉览:觉得有趣,注意细看;觉得无趣,便翻次叶;遇有想钞录的,也俟读完再钞,当时勿窒其机。

诸君勿因初读中国书,勤劳大而结果少,便生退悔,因为我们读书,并不是想专向现时所读这一本书里讨现钱现货的得多少报酬,最要紧的是涵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磨炼出善读书的脑力。青年期所读各书,不外借来做达这两个目的的梯子。我所说的前提倘若不错,则读外国书和读中国书当然都各有益处。外国名著,组织得好,易引起趣味;他的研究方法,整整齐齐摆出来,可以做我们模范。这是好处。我们滑眼读去,容易变成享现成福的少爷们,不知甘苦来历。这是坏处。中国书未经整理,一读便是一个闷头棍,每每打断趣味。这是坏处。逼着你披荆斩棘,寻路来走,或者走许多冤枉路。(只要走路,断无冤枉。走错了回头,便是绝好教训。)从甘苦阅历中磨炼出智慧,得苦尽甘来的趣味,那智慧和趣味却最真切。这是好处。

还有一件,我在前项书目表中有好几处写“希望熟读成诵”字样。我想诸君或者以为甚难,也许反对说我顽旧,但我有我的意思。我并不是奖励人勉强记忆,我所希望熟读成诵的有两种类:一种类是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一种类是有益身心的格言。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须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柢。不知不觉会“发酵”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上形成共同意识,我既做这社会的分子,总要澈[4]底了解他,才不至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方面我们应事接物时候,常常仗他给我们的光明。要平日摩得熟,临时才得着用。我所以有些书希望熟读成诵者在此,但亦不过一种格外希望而已,并不谓非如此不可。

导读

所以我很奖劝青年好著书的习惯

梁启超先生生长在清末民初,当着国家衰退、混乱,艰难时世,他心怀救国之大志,不仅从事政治活动,而且研究创作一刻不停。在那个用毛笔手写的时代,他的著作竟达千万字之巨,而且很多部专著都是开创一番新天地的名著。他的阅读态度和写作方式,自然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研究。

一个人要打好学问基础,总是离不开阅读和写作这两项。而阅读又各有妙招,正确地下功夫是很重要的。

梁启超先生首先提倡“抄书”,我们今天可以说是做笔记。每次读书,看到有趣的地方,有心得的好词句,就把它抄下来。短的文章全文抄录,长文则摘其重要信息。这样长年累月地积累,忽然某一天就会发现自己的阅读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和规模了。所以我提倡中小学学生备一个漂亮的笔记本,读完一本书,记录一下。

最简单的记录:只记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如果是外版书,要注明译者。

稍复杂的记录:抄录若干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意思的句子。

更好是归纳:简要归纳这本书的内容。

最佳的做法:写下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梁启超先生是大天才、大学问家,他竟然说:记忆力好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而有智慧者“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这真是为我这样的人做了很大的解脱,我总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好,而且为此感到惭愧,没想到这倒不是一个人不可挽救的缺点,而只是一种特点。我们完全可以下功夫——抄录,理解,记忆,来积累知识,提升智慧。而且,反复有得,反复启发,也是抄录可能带来的好处。

梁启超先生另外提倡多写作,带着写作的目的去阅读,会印象更深,阅读更有效率。写作是最好的表达训练,不管你最终写成什么样,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形成对文字的感受,逻辑思维也会在写作中逐渐形成。不写作的人,读一本好书后,聊起天来可能也有不错的观点,也能发表有意思的妙论,但如果你想对这本好书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从中得到大启发,那么为这本书写一篇读后感、评论文章,是很有效的办法。写作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然后返回去翻查书本,重新思考,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时,你对这本书的阅读就是真正的精读了。这不是泛泛浏览、浮光掠影之辈能媲美的。

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光阅读,不写作,终是隔了一层,容易眼高手低。

孙婧妍是2013年北京语文高考状元,她也悟到了阅读和写作的紧密关系。她说:有效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写作训练,可以提高表达能力;然后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考试答题技巧,就会考出高分。这么说虽然是功利的,但也道出了高效率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少是靠着呆头呆脑死记硬背炼成的,都需要长年累月的阅读积累和写作训练。

但也不是阅读什么书都需要抄,梁启超先生说:“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这就是做分类。经典的名著,需要熟读,需要抄写;而流行作品,只为娱乐的,可以一目十行,看过了,找些乐趣即可,不必花力气、时间过分钻研——专门研究流行文化的学者除外。

梁启超先生说:“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彀用,不能博搜资料。”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

我从小在乡村小学、乡村中学读书,缺乏名师引导,没有养成读书时做笔记的习惯。到现在也做得不好,所以自己想了一个办法,凡读到值得分享的好书,我都尽量写一篇书评文章,或读后感,这就算是逼自己“做笔记”了。写读后感会生出很多新问题,因此需要反复阅读,从而加深印象,也加深了理解。虽然不是很严谨的做法,但也算是一种自我补充。因此,至今我读了很多书,也写了很多文章。

思考

读完这篇文章,你会立即去找一个本子,从这本书开始做抄录吗?

胡适之和梁启超先生都强调写作的重要性。胡适之先生说:“发表是吸收知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梁启超先生认为——青年学生“斐然当述作之誉”,是鞭策做学问的一种妙用。

你做好准备动手写一篇文章了吗?

延伸阅读: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