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百家争鸣—代表性国家的设计发展

20世纪初,自德国开始倡导工业设计的活动之后,其他如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工业进步的国家也纷纷开始推动工业设计的政策,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传到美国、加拿大及亚洲的日本和韩国。20世纪中叶,工业设计已渐渐地立足于当代的工业社会,它应用了工业生产的技术与新型材料,并考虑使用者本身的需求,为使用者的各种需求条件量身定做。一般以强大工业为基础的国家,发展工业设计的脚步就非常快,因为当时的设计产物,都以量产的方式,也就是以工业制造生产商品和生活用品。近代各大工业国的工业设计特色现况如表1.3-1所示。

表1.3-1 近代各大工业国的工业设计特色

img

(续表)

img

德国设计史三个阶段:德国制造联盟(Der Deutsche Werkbund)、包豪斯(Bauhaus)和乌尔姆设计学院(Ulm Design School)。

1.德国设计

德国素有“设计之母”的称号,为催生现代设计最早的国家之一,德国也是全世界先进国家中最致力于推动设计的国家。德国设计史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德国制造联盟(Der Deutsche Werkbund)、包豪斯(Bauhaus)和乌尔姆设计学院(Ulm Design School)。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制造联盟在1907年开始发展设计,借助强大的工业基础,将工业生产的观念带进了设计的标准化理念,成功地将设计活动推向现代化。

到了包豪斯时期,将工业设计的理念延续并融入了艺术元素;将美学的概念带入设计,除了改进标准化之外,更加强了功能性的需求。德国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努力复兴他们先前在设计上的努力。在工程方面,机械形式加速标准化和系统化,是设计师和制造商的最爱。技术美学思想发展最有力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其确立了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新机能主义”的基础。该校师生所设计的各种产品,都具备了高度形式化、几何化、标准化的特色,其所传达的机械美学,确实继承了包豪斯的精神,并将功能美学持续发展。除此之外,他们还引入了人因工程和心理感知的因素,使设计出的产品更合乎人性化的原则,形成高质量的设计风格。

由于受包豪斯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设计活动复苏得很快,并秉持着现代主义的理性风格,以及系统化、科技性及美学的考虑,其产品形态多以几何造型为主。

德国的设计教育理念影响到世界各地。由于受包豪斯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设计活动复苏得很快,并秉持着现代主义的理性风格,以及系统化、科技性及美学的考虑,其产品形态多以几何造型为主。德国的设计对工业材料的使用相当谨慎,不断地研究新生产技术,以技术的优点来突破不可能的设计瓶颈,并以工业与科技的结合带领设计的发展与研究,此种风格也影响了后来日本的设计形式。

半个多世纪以来,博朗(Braun)公司以现代设计思想为主导,因其产品功能优质、品质卓越,生产领域涉及个人护理、食品加工、视听等,从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奇迹”期间对社会做出独特贡献的企业。1951—1967年,博朗设计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与巨大成功,其产品“以人为本”的功能与外观“纯粹到极致”的创新统一,主要归因于企业家、工程师和乌尔姆设计学院(1953—1968年)以及众多设计师在不同领域所做出的努力。博朗设计是乌尔姆设计学院教学思想及系统方法的现实呈现,两者的成功合作确立了工业设计在德国的地位。代表了第二现代性“颜值”的博朗设计,依据马克斯·比尔(Max Bill)“好的造型”要求,倡导一种永恒的设计:通过功能性、实用性和美学上的有效设计,创造出超越时代精神的事物,为现代设计提供了美学准则。如图1.3-61所示为博朗公司的产品设计。

可以说,没有一家公司的设计像博朗设计那样受到如此多的赞扬、如此多的审视、如此制度化。博朗设计的产品可以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产品设计师。作为德国设计的典范,其在设计界的地位可以说无可替代。

img

◎ 图1.3-61 博朗公司的产品设计

2019年10月29日,“第二现代性的颜值:博朗设计1951—1967”展览(见图1.3-62)在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成功开幕。这是博朗设计在中国的首次全面展示,通过追溯影响博朗设计发展至关重要的起源与根基,介绍其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第二现代性)典范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与乌尔姆设计学院合作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设计及设计方法;探讨了博朗设计理念及乌尔姆教学模式对未来可持续设计的影响的可能性,可谓承上启下,意义重大。

由乌尔姆设计学院带领的理性设计理论,将数学、人因工程、心理学、语意学和价值工程等严谨的科学知识应用到实务设计方法上,这是现代设计理论最重要的改革发展,欧美各国深表赞赏,并纷纷采用。至今,德国所设计的汽车、光学仪器、家电用品、机械产品、电子产品,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使用,这都要归功于早期设计拓荒者对于德国设计运动的贡献。

img

◎ 图1.3-62 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第二现代性的颜值:博朗设计1951—1967”展览

德国的工业企业一向以高质量的产品著称,德国产品代表优秀产品,德国的汽车、机械、仪器、消费产品等,都具有非常高的品质。这种工业生产的水平更加提高了德国设计的水平和影响。意大利汽车设计家乔治托·吉奥几亚罗为德国汽车公司设计汽车,生产出来的质量却比其在意大利设计的汽车要好得多,因而显示出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产品质量对于设计水平的促进作用。德国不少企业都有非常杰出的设计,同时有非常杰出的质量水平,如克鲁博(Krups)公司、艾科公司、梅里塔(Melitta)公司、西门子公司、双立人公司等,德国汽车公司的设计与质量则更是世界著名的。这些因素造成德国设计的坚实面貌(见图1.3-63)。如图1.3-64所示为德国工业企业的产品。

img

◎ 图1.3-63 德国设计的典型特征

img

◎ 图1.3-64 德国工业企业的产品

德国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临进入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德国的设计虽然具有以上那些优点,但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德国设计在以美国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为中心的消费主义设计原则造成的日新月异的、五花八门的新形式产品面前,已经非常困窘了。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独立设计事务所,为企业提供能够与美国、日本这些高度商业化的国家的设计进行竞争的服务,其中最显著的一家设计公司是青蛙设计。这家公司完全放弃了德国传统现代主义的刻板、理性、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发挥形式主义的力量,设计出了各种非常新潮的产品,为德国的设计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对于青蛙设计的这种探索,德国设计理论界是有很大争议的,其中很多人认为:虽然青蛙设计具有前卫和新潮的特点,但是它是商业味道浓厚的美国式设计的影响下的产物,或者受到前卫的、反潮流的意大利设计的影响,因此青蛙设计不是德国的,不能代表德国设计的核心和实质。这个问题依然在争论之中,而德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走两条道路:德国式的理性主义,主要为欧洲和德国本身的市场服务;国际主义、前卫、商业的设计,主要为广泛的国际市场服务。

青蛙设计公司完全放弃了德国传统现代主义的刻板、理性、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发挥形式主义的力量,设计出了各种非常新潮的产品,为德国的设计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德国杰出设计家奥托·艾舍主张平面设计的理性和功能特点,强调设计应该在网格上进行,才可以达到高度次序化的功能目的。他的平面设计的中心是要求设计能够让使用者用最短的时间阅读,能够在阅读平面设计文字或者图形、图像时拥有最高的准确性和最低的了解误差。

在平面设计方面,德国同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德国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的平面设计也是从乌尔姆设计学院时期发展起来的。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奠基人之一、德国杰出的设计家奥托·艾舍在形成德国平面设计的理性风格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主张平面设计的理性和功能特点,强调设计应该在网格上进行,才可以达到高度次序化的功能目的。他的平面设计的中心是要求设计能够让使用者用最短的时间阅读,能够在阅读平面设计文字或者图形、图像时拥有最高的准确性和最低的了解误差。1972年,奥托·艾舍为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设计全部标志,他运用了这个原则,设计出了非常理性化的整套标志(见图1.3-65~图1.3-68)。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他的平面设计理论和风格影响了德国和世界各国的平面设计行业,成为新理性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基础。

img

◎ 图1.3-65 奥托·艾舍为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设计标志(右上为被拒绝的第一版设计,左上是由Coordt von Mannstein完成的最终设计)

img

◎ 图1.3-66 奥托·艾舍使用网格设计的180个图标中的一部分

img

◎ 图1.3-67 奥托·艾舍使用运动员的图形设计海报,表现聚集在奥运会上的不同的国家

img

◎ 图1.3-68 慕尼黑奥运吉祥物Waldi

在慕尼黑的这届奥运会上,充分体现了德国的功能主义的核心价值,标志设计明显受到了光效应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奥托·艾舍在色彩的运用上特意回避了德国的专色—红与黑,而是用冷静而不乏活力的蓝绿搭配贯穿。这届奥运会的系统设计可以说是瑞士国际风格的最辉煌的代表,也是奥托·艾舍最得意之作。从这届奥运会的门票设计就可以看出奥托·艾舍所提倡的“功能至上”和“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通过色彩、图表和网格对各类信息进行规范和系统管理。奥托·艾舍实现了从平面视觉体系到场馆规划、指示系统等全方位的整合。

德国的几个重要的设计中心,如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科隆、法兰克福等,都有非常强有力的平面设计集团。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科技的应用,无论汽车还是家电工业产品,皆有更新的突破。

2.美国设计

美国在20世纪初期的工业设计发展中,追求一种物质文化的享受。20世纪30年代,美国设计事业上有几个重要的突破:率先创造了许多独立的工业设计行业;设计师们自己创立工作室,保留自由的立场而为大型制造公司工作。这些美国新一代的设计师专业背景各异,不少人曾经从事与展示设计或平面设计相关的行业,如橱窗设计、舞台设计、广告牌绘画、杂志插画等,不少人甚至没有正式的高等教育背景。他们设计的对象也比较繁杂,在他们承接的工业设计事务中,从汽水到火车头的设计都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力突起,工业引领了设计活动,而经济的进步带领了美国人的消费。在电子科技引入商业策略方面,美国Sears Robebuck公司率先提供邮购及电视购物的服务,促进美国人大量的消费行为。

在美国的许多郊区,盖了一些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见图1.3-69),不仅提供大量的产品消费来源,也带动了国人的休闲风潮,以逛购物中心作为重心的休闲方式提升了美国人的整体生活水平。而在设计策略的规划下,整个社会倾向物质文化,重视休闲与家庭的团聚,设计的产品攻占了家庭生活圈,其中电视是当时美国人家庭生活的重心之一。而由于美国人喜欢聚集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和幽默感,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厨房则成了谈话、聚集的场所,这与日本人完全以工作为重心的生活形态相比较,有很大的差别。

img

◎ 图1.3-69 大型购物中心

雷蒙·罗维的设计理念为“设计就是经营商业”,且其相当注重产品的外观,对后代设计师的影响非常深刻。

另外,在建筑方面,20世纪初期,美国人带领建筑界发展所谓的摩天大楼(Skyscrapers),在各大都市盖起以商业办公为主的高楼大厦,如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见图1.3-70)、芝加哥的沙利文中心(见图1.3-71),这也导因于科技的进步所带领的美国建筑设计发展。美国人的求新与冒险精神,使设计活动在美国本土大量地发展,并扎下很深的根基,促使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产品消费市场。由于美国政府与民间企业极力投资高科技的研究,计算机、电子技术、材料改良、太空计划、医学工程、工业技术、生产制造、能源开发等,都在刺激设计整合行为的发展,也因此,美国的工业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急速进步,并使得美国成为世界强国。

img

◎ 图1.3-70 帝国大厦

img

◎ 图1.3-71 沙利文中心

美国的工业设计理念倡导简单和品质,并鼓励居民在工商业方面的消费,20世纪50~70年代是美国设计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一位来自法国的设计大师雷蒙·罗维(Raymond Loewy),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到美国,为美国各大企业(Coca Cola,Grey Haund,PennRaid Road,NASA,General Motor)设计了大量的商品及交通工具,成为家喻户晓的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为“设计就是经营商业”,且其相当注重产品的外观,对后代设计师的影响非常深刻。雷蒙·罗维最先从事杂志插画设计和橱窗设计,在1929年受到企业家委托设计格斯特耐(Gestetner)复印机而开启了他的设计生涯。他采用全面简化外形的方法,把一个原来张牙舞爪的机器设计成一个整体感非常强、功能非常好的产品,得到了极佳的市场反应。1955年,雷蒙·罗维重新设计了可口可乐的玻璃瓶,从图1.3-72中可以看出,新瓶子去掉了瓶子上的压纹,代替了白色的字体。2000年,作为后起之秀的苹果公司,经过设计师重新诠释了电子产品的接口,创造了在全世界大受欢迎的iBook、iPod及iPhone(见图1.3-73),成功转换了工业设计的新思维理念,打破了传统黑盒子式的电子产品形象,成功地奠定了Apple在计算机市场的地位。

img

◎ 图1.3-72 1955年雷蒙·罗维重新设计了可口可乐的玻璃瓶

img

◎ 图1.3-73 苹果公司的设计师重新诠释了电子产品的接口

3.英国设计

英国的设计因其一直执着于工业技术主导设计,无法接受美学的论点,其设计的特点如图1.3-74所示。

img

◎ 图1.3-74 英国设计的特点

英国的设计风格在设计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主要因为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而后又有抗争工业革命的美术工艺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但到了20世纪之后,其设计文化与技术有了相当大的改变。

由于受到19世纪的美术工艺运动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萧条的影响,英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并无显著进步,尤其在20世纪50~60年代,其设计的发展并无现代社会、文化的融入,乃是学习美国和意大利的流行设计风格。虽然英国也是最早发起工业设计运动的国家之一,但是受到保守的古老文化传统影响,英国工业设计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工业一蹶不振,传统的制造业与冶金工业无法与美国和德国的新兴工业(精密电子、计算机科技)国家相比,所以无法以技术带领设计的发展。

英国在设计行业中较有成就的有建筑和室内空间设计。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设有世界级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在行政管理、估价、施工、材料、设计流程、设计法规等方面有系统性的组织。一些早期的设计方法论、设计流程、设计史等设计理论,都是由英国的许多学者着手创始的。英国出现了几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如设计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的Richard Rogers、设计中国香港上海银行(见图1.3-75)的Norman Foster,以及设计德国斯图加现代艺术馆的James Stirling等。在产品设计上,英国的设计以传统的皇室风格为他们的设计守则,其特色多为展示视觉的荣耀感、尊贵感。从他们的器皿、家具、服饰都可以看出,精美的手工纹雕形态及曲线和花纹的设计,仍存在保守的作风。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年轻的设计师出现,他们有了新的理念和方法,才渐渐地放下多年来的包袱,开始追求现代科技的新设计。

意大利的设计概念来自美国产品的流线型风格,细腻的表面处理创造出一种更为优美、典雅、独特具高度感雕塑感的产品风格,表现出积极的现代感。

img

◎ 图1.3-75 Norman Foster设计的中国香港上海银行

4.意大利设计

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政局稳定,而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使工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经过短短的半个世纪,其从战争废墟中蜕变成一个工业大国,而它的设计在国家繁荣富强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45—1955年,为奠定意大利现代设计风貌的重要阶段。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在设计中崛起。由于来自美国的大规模经济援助与工业技术援助,顺带将美国的工业生产模式引入意大利,进而出现了一系列世界级的设计成果,如汽车设计、时装设计、家具设计、首饰设计等,创造了意大利独特的精巧设计风格,是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直到今天,众多产业如服装、家具、生活用品、汽车等,意大利设计已经是全世界顶尖设计的代名词。

意大利的设计文化与德国设计理念完全相反,意大利人将设计视为文化的传承,其设计的依据完全以本国文化为出发点。

美国的流线型风格对意大利设计有重大的影响,使意大利的设计通过细腻的表面处理创造出一种更为优美、典雅、独具高度感和雕塑感的产品风格,表现出积极的现代感。意大利多年来盛享设计王国的美名,从流行服饰、居家用品、家具、汽车等,都有惊人的成果,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风格,更是独占世界设计流行的鳌头。如Studio Alchymia和Memphis两个设计工作室创作了许多知名的作品。意大利拥有其他各国所没有的古文化艺术遗产,然而这个具有相当历史意义的国家,因接二连三受到战争的摧残,必须承担接踵而至的家园重建工作。故1950—1970年,意大利的设计师便将重建工作中最重要的建筑学推崇为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著名设计师有Ettore Sottsass、Jr.、Paola Navone、Alessandro Mendini、MarioBellini),以“形随机能”的理念,建立设计产品的特色,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而意大利许多生活用品在设计时以塑料材料模仿其他材料,发展了独特的美学工业产品风格。如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意大利阿莱西设计公司(以下简称“阿莱西”),以设计家庭厨房用品闻名于世。他们聘请了许多知名设计师,使用了不锈钢和塑料材料,发展出了有欧洲文化风格的创意商品。

意大利的设计文化与德国设计理念完全相反。意大利人将设计视为文化的传承,其设计的依据完全以本国文化为出发点,所以其设计风格不像德国的理性主义化,为使用几何形状和线条来发展商品的形式。意大利的设计师自理性设计中寻求变化、感性的民族特色,这可以从意大利的汽车充满流线造型和迷人的家具设计中看出,尤其是家具的风格设计,更是意大利的设计专长。意大利的设计风格并未受到太多的现代设计主义影响,其充满了国家的文化特质,以鲜艳的色彩搭配中古时期优雅的线条,仿佛回到了古罗马时代。而在后现代时期著名的阿及米亚(Alchymia)设计群、阿莱西(Alessi)梦工场和梦菲斯(Memphis)设计群,大多为意大利的设计师,他们以颠覆传统设计原则的理念为出发点,设计出令人难以忘怀的前卫性作品,利用大众文化的象征性表现了他们对设计的另类看法和一种对设计的自我想象力。由此可见,意大利的设计与文化是分不开的。

每逢米兰家具展开幕,人们总是期待阿莱西又会带来什么惊人设计。号称“设计引擎”的阿莱西总是不负众望,每一次都以完美的细节和独特的设计理念令众人折服不已。

阿莱西是由铁匠Giovanni Alessi在1921年创办起来的公司,历经百年的发展,从铸造性、机械性的制造工厂转型成一个积极研究应用美术的创作工厂。它闻名世界的手工抛光金属技艺、繁复的零件组合,至今无人能及。从早期为皇室打造纯银宫廷用品,到波普风格的塑胶生活用品,阿莱西跨越了近一个世纪,记录着当代艺术的精华。历经工艺美术运动、包豪斯运动之后,阿莱西渐渐悟出属于自己的设计理念:在不同的产品类型、风格和价格水平上最杰出的当代设计。成熟理念的形成一方面与阿莱西三代经营者的孜孜以求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则要感谢与阿莱西签约的众多知名设计师,他们深刻地领悟了阿莱西的设计理念与设计风格,在结合自我特点的基础上,将每一件作品都制作成一件艺术品,无论大小。一些经典产品如斯蒂凡诺·乔凡诺尼(Stefano Giovannoni)和乔托·凡度里尼(Guido Venturini)设计的“Lttle Man”系列镂空篮子,亚力山卓·麦狄尼(Alessanfro Mendini)设计的Anna肖像系列家居用品、菲利浦·斯塔克(Philippe Starck)设计的榨汁机等都已写入了设计学教科书中,成为设计经典范例。如图1.3-76~图1.3-79所示为阿莱西的经典产品。

img

◎ 图1.3-76 菲利浦·斯塔克为阿莱西设计的柠檬榨汁机

img

◎ 图1.3-77 理查德·萨帕为阿莱西设计的会唱歌的开水壶

img

◎ 图1.3-78 亚力山卓·麦狄尼为阿莱西设计的Anna G男版开瓶器

img

◎ 图1.3-79 卡洛·阿莱西设计的八边形咖啡壶

在2011年的家具展上,阿莱西开始尝试将产品扩展到照明领域,推出了“Alessilux”系列灯泡(见图1.3-80)。这些形态可爱、富有个性又充满故事的小灯泡立刻受到追捧。

阿莱西一贯的设计风格:注重生活创意,颠覆传统家具,在每件产品背后都蕴含着诗意的感性体验和充满幽默的戏谑趣味。

img

◎ 图1.3-80 “Alessilux”系列灯泡

这个系列共包括10个灯泡,蕴含着10个小故事。名为“U2Mi2”(you too.me too)的机器人小灯泡源自设计师小时候对机器人的喜爱。设计师Frederic Gooris说,在他小时候,机器人就是新技术的代言人,是未来美好生活的象征,但是现在他要用这一形象结合LED技术来展示社会对可持续性的关注,使用更少的资源维护地球的环境。

而另一款“vienna”小灯则形如维也纳歌剧院吊灯上的一颗水晶,令人想起莫扎特和施特劳斯的音乐(见图1.3-81)。灯泡的出现为世界带来希望之光。设计师意图通过“vienna”重回灯泡设计的原点,再次赋予灯泡新的造型。该灯泡系列延续了阿莱西一贯的设计风格:注重生活创意,颠覆传统家具,在每件产品背后都蕴含着诗意的感性体验和充满幽默的戏谑趣味。

img

◎ 图1.3-81 “vienna”小灯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意大利设计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美学面貌与文化风格,其中也保留了传统的文化风貌和精致手工艺,这可以从他们的家具、玻璃和流行设计中看出,在工业设计的功名史上,意大利总算走出自己的风格了。

5.北欧设计

北欧国家如瑞典、丹麦、芬兰,全部都具有强烈的本土民俗传统,他们非常热衷于追求本土的新艺术风格,并应用于陶瓷、玻璃器皿、家具、纺织品等传统工艺领域。北欧的现代设计展现出了来自大自然的体验。如图1.3-82所示为北欧设计的理念。

img

◎ 图1.3-82 北欧设计的理念

北欧设计风格带有拥抱自然、体贴入微的幸福风味,且设计的作品范围很广,包括超市、地铁站的艺术走廊、美术馆、旅馆和医院等。

“设计的动力来自文化”,是Volvo首席平台设计师史蒂夫·哈泼(Steve Harper)对于设计的观点。Volvo的品牌形象都与安全相关,方方正正、强壮的肩线一再加深消费者对安全的想象。这强烈的风格其实延伸自瑞典的价值观—“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瑞典讲求均富,国家应该照顾每一个人,也是全世界唯一把国民应该拥有自己的房子写进宪法的国家。Volvo车企的出发点是希望让处于工业化高潮的瑞典人,能够拥有安全耐用、环保性高的国产车,这是Volvo的设计传统,也是传承至今的设计核心价值。如图1.3-83所示为Volvo XC90 2013款。

img

◎ 图1.3-83 Volvo XC90 2013款

设计师img是瑞典声望最高的设计师之一,他的作品横跨各品类,如杯子、袖扣、BD系列现代家具等。他为Playsam设计了兼具摆设及玩具功能的摇摇兔(见图1.3-84),可爱的兔子造型、生动的表情、皮革材质的长耳朵,加上Playsam一贯抢眼的色彩呈现,为童年回忆中的“玩具木马”做了一番新的诠释,并因此得到了Excellent Swedish Design的大奖。充满童趣的设计不但适合小孩,也适合大人收藏。摇摇兔是一款需要自行组装的产品,不但能让您体验亲自动手的乐趣,更能透过自行组装的过程带领孩子学习,并增进亲子感情。

img

◎ 图1.3-84 摇摇兔

木头小猴(见图1.3-85)可以说是将木制玩具发挥到极致的设计品,于1951年完成,可以摆出各种不同的可爱姿势,可站可坐、可倒挂在树上、吊单杠等,随你的想象来摆设。它采用柚木与林巴榄仁(Limba),由丹麦技术高超的木匠手工制作。可爱的造型加上灵活的肢体变化,在丹麦人心中是知名度最高的“宠物”之一,无论拿来当摆饰还是纯粹把玩,都可以感受到它的魔力。

img

◎ 图1.3-85 木头小猴

北欧人不太在意什么是流行,不会紧张竞争对手是否也走这样的设计路线。来自丹麦的设计师Georg Jensen,成长于哥本哈根北部一片美丽的森林区,大自然是他灵感的沃土,花草、藤蔓、白鸽都是他的创作主题,而有机线条的自然流动、不对称和曲折缠绕,则是他的设计语汇。在他的设计作品里没有细节,只有简单的线条,再加上强调立体、明亮阴影的对比处理,使他的作品呈现一种历久弥新的永恒感(见图1.3-86)。Georg Jensen的想法是:“我们走这条路是因为我们相信这样的价值,相信设计的精髓是不花哨、不炫耀的,要寻找、回归到物体及人的本质,这也反映了丹麦人和北欧人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我们的根本。”

img

◎ 图1.3-86 设计师Georg Jensen的作品

宜家品牌始终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

北欧的设计师秉持着天时、地利的优良条件,开创了独特的自然风格,也为设计界立下了绿色与环保的典范。

瑞典人的骄傲就是宜家家居,用家具输出北欧式的生活美学。宜家家居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一直努力的方向。宜家品牌始终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在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的同时,宜家努力创造以顾客和社会利益为中心的经营方式,致力于环保及社会责任问题。今天,瑞典宜家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销售主要包括座椅/沙发系列、办公用品、卧室系列、厨房系列、照明系列、纺织品、炊具系列、房屋储藏系列、儿童产品系列等约上万个产品。

在产品营销方面,宜家紧跟互联网科技发展的步伐,除了传统的实体店营销模式,还建立了自己的官网,并使用了最新的App营销和微信交流手段(见图1.3-87)。

img

◎ 图1.3-87 宜家的App营销和微信

丹麦进入现代设计的时间晚于瑞典,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丹麦室内设计、家庭用品和家具设计、玻璃制品、陶瓷用具设计等,都达到了瑞典的水平。他们的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常流行,尤其是家具设计,结合工艺手法的诚实性美学与简洁的设计受人赞叹,设计作品的表现大量使用木材的自然材料,表现了师法自然、朴实的特殊风格。

6.日本设计

日本的设计艺术特点如图1.3-88所示。

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似乎看到了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深深地感受到一种东方式的抽象。与意大利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进行重建。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出口便成了它的重要经济来源。此时,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以致日本设计受到政府的关注。

日本的设计以其特有的民族性格,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特殊风格。他们能对国外有益的知识进行学习,并融会贯通。日本的传统中有两个因素使它的设计往正确的方向走(见图1.3-89)。

img

◎ 图1.3-88 日本的设计艺术特点

img

◎ 图1.3-89 促使日本设计往正确方向走的两个因素

原研哉以纯真、简朴的意念提升了无印良品简约、自然、富有质感的生活哲学,提供给消费者简约、自然、基本,且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生活相关商品,不浪费制作材料并注重商品环保问题,以持续不断地提供具有生活质感的商品。

日本设计师善于和本国的文化相结合。例如,福田繁雄是日本当代的天才平面设计家,他总是弃旧图新,开启了新概念的设计风格。原研哉以纯真、简朴的意念提升了无印良品简约、自然、富有质感的生活哲学,提供给消费者简约、自然、基本,且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生活相关商品,不浪费制作材料并注重商品的环保问题,以持续不断地提供具有生活质感的商品。如图1.3-90所示为原研哉的作品《白金》。

img

◎ 图1.3-90 原研哉的作品《白金》

img

◎ 图1.3-91 深泽直人为无印良品设计的挂壁式CD播放器

img

◎ 图1.3-92 深泽直人为无印良品设计的2013款挂壁式播放器

另一位设计大师深泽直人为无印良品设计的挂壁式CD播放器,已经成为一个经典(见图1.3-91与图1.3-92)。他不但延续了“少即是多”的现代精神,在他的作品中你还能找到一种属于亚洲人的宁静优雅;他喜欢放弃一切矫饰,只保留事物最基本的元素,这种单纯的美感却更加吸引人,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融会贯通。

日本的工业设计历史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早由一群工艺家和艺术家开始,他们使用简单的机器设备,制作一些家用品。到了1950年,日本渐渐有了自己的设计风格,并且可以大量地销售商品到国外。他们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开发现代化的新工商业契机,并不断地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点。先以欧洲各国的设计为其学习的对象,并从中研发更新的技术,由模仿到创新、由创新到发明,使日本跃升为世界七大工业国之一,使其设计渐渐地达到国际水平。日本的设计也采用了意大利文化直觉的美学,不像英国那样因为执着于工业技术,仍然以怀疑的眼光,不能接受新文化直觉的美学,而导致设计出的产品无法获得大众的喜欢。日本的模仿与学习的价值观,使日本在设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由于其与民族性的结合,使日本的产品活跃于国际舞台,特别是在电子商品与汽车工业方面。

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工业化高速发展,使得大批各具特性的新设计产品诞生。短短不到50年,日本的设计已真正跨上了国际设计的舞台,名扬世界,无论在建筑、工业产品、家电产品、生活用品、视觉媒体或者包装设计上,都有其特色。日本人的设计理念来自意大利,以知觉和美学的人性文明为发展基础。日本人的民族意识很强,设计重建从基础科技引导开始,以相当严谨的态度处理各种设计问题。质量就是他们的精神标杆,尤其在家电产品设计上,其产品的市场是全球化的。世界著名的日本家电公司索尼更是以一台随身听(Walkman,1979年,见图1.3-93)改写了整个世界的家电历史,使随身听产品在一夜之间深受年轻人的青睐。

img

◎ 图1.3-93 索尼的随身听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产品更是东方文化的主要代表,其卡通动画、电玩产品、家电产品和玩具(电子宠物,见图1.3-94)带动了全球的流行走向,不得不让科技强国如美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另眼相看。

img

◎ 图1.3-94 电子狗

优良完整的管理系统是日本设计整合的精神,无论是在科技的发展还是文化的保持上,日本人都不遗余力。所以日本的各种设计产物都保有相当周到的设想,使其产品的推出,不只是考虑到市场的远景,也考虑到产品的生命力,其管理系统整合了技术的规格化与文化艺术的自由创意,使设计的商品真正达到了所需的“科技美学”的概念。

已故日本设计大师柳宗理(见图1.3-95)将民间艺术的手作温暖融入冰冷的工业设计中,是日本现代工业设计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较早获得世界认可的日本设计师。

1915年出生于东京的柳宗理是第一批被西方认同并载入设计史的亚洲人,他的经典设计“蝴蝶凳”是西方科技与亚洲文化完美结合的里程碑式的象征。此作品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重建的时代背景中。在拜访设计大师Eames夫妇的工作室后,柳宗理对其“压模夹板”的技术印象深刻,遂使用这种技术设计了蝴蝶凳,由山形县的天童木工生产。1957年,蝴蝶凳(见图1.3-96)与他的白瓷器等作品在世界最重要的当代设计博物馆之一—“米兰三年会展中心”展出,并获得第11届米兰设计展金奖,令他自此跃上国际舞台。

img

◎ 图1.3-95 柳宗理

img

◎ 图1.3-96 蝴蝶凳

柳宗理认为,美不是被制造出来的,而是浑然天成的。他设计的用具带有含蓄的美,它们不着痕迹地融入你的生活,你越是使用,越能发觉它们悠长的意味。

柳宗理认为,美不是被制造出来的,而是浑然天成的。他设计的用具带有含蓄的美,它们不着痕迹地融入你的生活,你越是使用,越能发觉它们悠长的意味,这份含蓄与传统日本民艺的美感相一致。民艺不出于任何知名艺匠之手,只是为一般的日常用途而制造,但民艺之美正存在于这几乎没有刻意的造作与修饰之中,因其朴实无华故而能够真正贴近人的需求与生活的最本真面目。

“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而“传统本身即来自创造”。在柳宗理看来,好的设计脱离传统是不可想象的,他的设计都带着本民族的美学,不断从本民族的根源文化吸收养分。“真正的设计要面对现实,迎接时尚、潮流的挑战”。他从民间工艺中汲取美的源泉,反思“现代化”的真正意义,将西方的现代主义与东方的淡然含蓄完美地融为一体。他的很多作品仍然非常时尚、现代,摆脱了“民艺=过时”的刻板形象。如图1.3-97所示为柳宗理的作品。

img

◎ 图1.3-97 柳宗理的作品

7.韩国设计

韩国产品逐渐在世界设计舞台占有一席之地,如三星、LG、现代重工业等。韩国在服装、汽车、消费电子产品方面的设计,已经能够自己经营、规划品牌及营销。

韩国政府于1993—1997年全面实施了工业设计振兴计划,韩国的本土设计师和设计公司的数量因此呈现爆炸式的增长,5年间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增长了一倍之多,也促使中小企业对设计方面加大了投资。韩国设计能够提升起来,设计振兴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设计振兴院是韩国中央政府下属的官方机构,它接受政府预算来推动韩国整体的设计意识和能力。设计振兴院致力于发展韩国的设计基础设施,建立了一个数据库,为设计信息交流提供了基础平台。为了确立21世纪韩国设计在国际上的地位,设计振兴院还推动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1993—2007年,它总共推动了三次工业设计振兴计划,其中一次是历经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韩国的企业面临转型,必须提升设计的质量而不仅止于量的增加。

以韩国生产信息科技产品最大量的三星公司为例。三星公司是亚洲第一家能够善用设计力量成功跻身世界一流国际化企业的代表,其强调不断创新、讲究效率的西方管理风格。

分析指出,三星电子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在全球持续的领先地位,为其品牌价值的提升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

智能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而市面上的智能手机品牌多如牛毛。三星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深入发掘用户需求,2019年发布的三星Galaxy Fold可折叠屏手机(见图1.3-98)采取独特的翻折式设计,将手机屏幕拓展到了7.3英寸(约18.5厘米),对折内屏,背部还拥有一块4.7英寸(约11.9厘米)的屏幕。考虑到有些用户可能会反复翻折屏幕,用以减轻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三星给背面和转轴增加了多种色彩,帮助用户在减压的同时,间接地展示机主的品位。

img

◎ 图1.3-98 三星Galaxy Fold可折叠屏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