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闻问切的不藏之秘(全新彩色升级版)
- 来要水 来要良
- 1160字
- 2024-11-28 17:55:33
第六节 “脾”病可以看出来
一、鼻子
鼻子有“面诊之王”之称,故而又叫“面王”,中医里有“上诊于鼻,下验于腹”的说法,可见在面部望诊中望鼻的重要性。鼻子位于面部正中,鼻子上边即根部,主心肺,周围有六腑包围,鼻子下部又是望生殖系统好坏的部位。所以,鼻子及四周的皮肤色泽最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疾病。
鼻子是脾胃疾病的“预报员”。《黄帝内经》中记载:脾热病者,鼻先赤。临床上也常见到有些人鼻子上长个红红的青春痘,或者有人老爱鼻出血,其实这就属于脾热,治疗就要用专药来专治脾热,而不是一派寒凉药去泻火。
《伤寒杂病论》中记载: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为什么老祖宗观察人都那么细心呢?只能感叹这些中医实践中的知识真是国宝。大家不妨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或者观察一下办公室里谁的鼻子颜色是青黑色的,看看她敢吃凉的东西吗?是否一吃凉的就闹肚子,或者肚子疼,或者经常抱着热水袋,都可以一一印证。鼻头色黑的人,一般患有肾病;鼻头色黄的人,多为脾虚或者脾虚湿盛,大便也比较难;而鼻色鲜明,一看上去就感觉肿肿的,是体内有水饮。水饮这个词是中医的专有名词,是水液停积不行的意思,说明脾胃阳虚、失于运化、津液凝滞。通俗一点说就是,这个人的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水液滞留了,就要用点温脾化饮的中药来调理啦。
二、面黄为何般
我们脸上的气色应当是由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组成的,如果只剩下一种黄色了,那是病色,一般多为脾胃虚弱或者脾虚湿滞所造成。
一些血脂偏高的人,脸色会偏黄、偏暗,有一些污浊,好像洗脸的时候没有洗干净的感觉,中医叫作黄而暗浊。这也属于脾虚湿滞的范畴,不能限于西医的病名而在治疗与辨证上不知所措。
鼻尖淡黄色是脾气虚,患者不愿意吃饭,稍微吃一点儿东西肚子就胀,不吃不胀,吃完就胀,很可能还会大便失常,也会逐渐消瘦。
如果淡黄色出现在两侧的鼻翼,那是胃气虚。胃气虚的人虽然想吃,但是他吃不下、吃不多,吃进去之后就难受,而且不消化。
如果面部黄而且浊,就是脾湿或者肝胆湿热,均要从脾胃上调理。
三、大眼袋是脾虚
脾胃主运化水谷,脾胃功能直接影响肌肉功能和体内脂肪的代谢,脾胃功能减弱,水湿运化不畅,皮肤和肌肉缺乏营养、松弛无弹性,久之则出现眼睑下垂,形成眼袋。
当眼袋较大时,可能就要谨慎是否脾虚了。提高脾胃功能可以辅助消除眼袋。
四白穴祛斑、去黑眼圈
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四白穴位于面部,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2厘米处(或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处),按压时有酸痛感即是。
四白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用示指(食指)轻轻揉压3分钟,可消除脸部浮肿,还能改善皮肤干燥和眼部疲劳。
四白穴又被称为美白穴,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脾胃虚弱,在脸上最容易形成黑斑。常按四白穴,不但能消除脸上的斑点,祛除小皱纹,还可以治疗大眼袋和黑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