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峰医案》整理与学术研究
- 苏绪林主编
- 1314字
- 2022-04-21 16:10:58
耳证门
陈明恩子理堂,耳痛、流脓。
方用当归 黄芪 甘草,服一剂,接服大补元煎一二剂。
外用胡豆叶挤水和冰片少许,先用红纸捻子[1]入耳扭干脓血,将药水滴入。
陈世纪母,患耳鸣。方用保元煎。
余昌炳,患头晕,耳鸣,怔忡 [2],筋惕肉,口干喜热饮,手足心热,心中不时怯冷,动则汗出,遇有小劳即觉不支,小腹时或胀痛。
示云:病由气血虚弱,火惫阳衰,头晕血虚也。阳足则气运,阳盛则血行,气血皆喜温恶寒,火惫则水寒,寒则滞,滞必凝也。耳常鸣者血不纳气,气不运血也,怔忡者即不纳不运也。血不纳血中之气则气无根,气不运气中之血则气无源,血生于心,而气出于肾,心虚则不下摄夫肾,肾虚则不上交于心,此怔忡之所由作也。血不舒内,肉者气不充外也,口干者火惫而不上蒸也。喜热饮,阳衰也,手足心热,阳衰阴极[3]也。怯冷,火衰水寒也。动则汗出,阳衰不固也。小劳不支,气血不充畅之故也。小腹时或胀痛者,又为水冷气郁,火衰土润也。
始用军姜 茯苓 丽参 牡蛎 龙骨 炙草,水煎服五六剂,效否另酌。
又用蛋茸汤:鹿茸三钱为细末,调鸡蛋和滚汤服。如烦热不寐,可用后方,鲜竹茹五钱、长灯心三钱,以水七碗煎取二碗半,分三次温服,服时加清油灯花[4]三粒为末调入。
余昌炳,再叩,遵服前方六剂,未获大效,接服蛋茸汤颇效,兹将病情再行细禀:病患头晕,隐隐作痛,脑鸣甚,耳鸣尤甚,声如风雨骤至,又不时如蝉大嘶一声,声震时筋即一惕,心日夜跳动,遇劳倍甚,筋骨不时疼痛,夜多小便,遇动即汗,口微渴喜热饮,再叩祈治。
方用桂枝 甘草 军姜 丽参 附片 半夏 黄芪 牡蛎 龙骨 桂圆肉,水煎多剂,茸蛋汤可多服久服。
【注释】
[1]纸捻子:用纸搓在一起制成的呈线条状的东西,在中医外科学中为吸脓引流器具。作用:一是将药粉送达疮疡深处;二是作引流用,可使患处脓液畅流;三是防止疮口粘连,造成假性愈合;四是借以探测脓腔、窦道的深浅、曲折及其方位。
[2]怔忡:为心悸的重症,多为器质性,常由久病体虚或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也可以发生,多持续心悸,日久不愈,不能自控,活动后加剧,病情较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
[3]阳衰阴极:阳虚到一定程度,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现象。
[4]灯花:灯心余烬结成的花状物。
【讨论】
1.陈明恩子之案中,将当归、黄芪、甘草合用可补血补气、润肠解毒、健脾益胃、提高机体免疫、改善体虚乏力等。但食用过多,容易上火,故仅服用一剂。外用纸捻子吸收脓液、去腐,再用胡豆叶捣烂取汁和冰片少许,共奏解毒生新之效。
2.余昌炳案中患者气血虚弱,不能上荣头面,故头晕、耳鸣。脏腑气血运行不利,故筋肉跳动。“心主血脉”“肾为气之根”,血虚不得载气,气则无根,气虚不能行血,血行则不畅。口干喜热饮,手足心热,心中不时怯冷,动则汗出为阴盛阳衰表现。初用龙骨牡蛎汤平肝潜阳、重镇安神;丽参补脾益肺、大补元气、安神、生津;茯苓宁心安神,解毒,利关节,增强免疫力。用后收效甚微,但蛋茸汤入肝、肾经,对于补肾阳、强筋骨、益精血很有效。再次分析病情,该案病情阴阳俱虚,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龙骨、牡蛎潜镇摄纳,使阳能固摄,阴能内守,而达阴平阳秘,附子、桂圆肉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黄芪补气、止汗。全方共达调阴阳、和营卫、交通心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