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痛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 池肇春主编
- 8656字
- 2022-04-24 10:49:39
第3节 体外标记免疫分析诊断
一、概述
标记免疫分析技术(immunolabelling technique)是将已知抗体或抗原标记上易显示的物质,进行的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从而对被检测成分达到定性或定量甚至定位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提高了抗原和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的特点,可以通过检测标记物,了解抗原-抗体反应情况,从而间接测出微量的抗原或抗体。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常用的标记物有酶、荧光素、放射性同位素、胶体金及电子致密物质等,可作为示踪剂。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可分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测定,前者用于组织切片或其他标本中抗原的定位,后者用于液体标本中抗原或抗体的测定。体外标记免疫分析诊断以标记免疫测定技术为主。
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是当前临床超微量检测的重要技术。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按研究进展,可分为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基因工程等。以往检测方法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或免疫放射分析技术,由于放射性核素存在污染环境、半衰期短等缺点难以实现自动化,限制了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国际上多已发展为化学发光、酶放大发光、电化学发光或时间分辨荧光等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技术。许多常规测定项目逐渐发展为全自动仪器分析,临床检验分析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
体外标记免疫技术目前包括以下几种:
(一)放射免疫分析
体外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物为示踪剂,以特异性结合反应为基础,采用放射性测量为定量手段,在体外进行机体内物质种类和含量的检测。主要用来测定患者血清或体液中的激素、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物浓度等。该法将具有极高灵敏度和高度特异性,灵敏度可达纳克(ng)至皮克(pg)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是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原,标记抗原和未标记抗原同时与限量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可逆性的竞争结合反应,最终形成的放射性复合物与被测物的含量呈负相关。放射免疫分析根据检测方法,分为竞争性体外放射分析和非竞争性体外放射分析。非竞争性体外放射分析也称为免疫放射分析(immunoradionmetricassay,IRMA)。按反应体系,可分为液相放射免疫分析和固相放射免疫分析。
1.液相放射免疫分析
液相放射免疫分析是将待检标本(含抗原)与定量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已知抗原和定量的特异抗体混合,经一定时间的作用后,分别测定免疫复合物和游离部分的放射性。根据用非标记抗原做成的标准曲线,可确定待检样品中相应抗原的含量。液相放射免疫测定的另一种类型是IRMA,试验时受检抗原与过量的标记抗体反应,然后加入固相的抗原免疫吸附剂,以结合游离的标记抗体,经离心后测定上清液中放射性强度,从而推算出标本中抗原的含量。
2.固相放射免疫分析
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是将吸附到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与待检标本(含抗体)作用,然后加标记抗体。测定结合于固相载体的放射性,判定结果。该法既可用已知的标记抗原测抗体,也可用已知的标记抗体测抗原。当前RIA发展的方向是以试管固相作为取代常规液相法的换代技术。试管固相法在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完成后不必加分离剂和低温离心程序,只需测量管的放射性便可得出待测物浓度,操作简便、快速,适合大量临床样品的检测。尤其以洗涤代替分离和离心,降低了非特异性结合,提高了方法精密度和准确性。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方法也可分为竞争性固相法和非竞争性固相法,并可演变成多种测试方法。
(二)酶免疫分析
酶免疫分析(enzyme immunassay,EIA)是以酶标记的抗体、抗原作为主要试剂,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酶催化底物反应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结合起来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最早应用的酶免疫分析是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属非均相免疫测定。此外,检测方法还有均相免疫测定和抗原竞争法。酶免疫测定无需昂贵的仪器设备,操作简便,无放射性污染,应用较广泛,特别是常用于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三)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s,FIA)是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或抗原)分子检测相对应的抗原(或抗体)分子的技术。该法是以荧光素,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罗丹明等标记抗体或抗原,以检测标本中抗原或抗体的方法。免疫荧光技术也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即荧光抗体染色和荧光免疫测定。
荧光抗体染色是用荧光抗体浸染可能含有抗原的细胞或组织切片,若有相应抗原存在,则抗原与荧光抗体结合而使荧光素不被洗脱,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发光的物体,从而达到定位检测目的。
荧光免疫测定在基础与临床医学的研究及疾病的诊断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其按反应体系可分均相法和非均相法。均相法常利用荧光的某些特性,如荧光的激发、吸收、猝灭等设计试验,无需作结合的与游离的标记物分离。双标记法即为均相荧光免疫测定的一种类型,检测试剂为FITC标记的抗原和罗丹明标记的抗体。当两种标记物标记的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后,使两种荧光素靠近,由于FITC的发射光谱能被罗丹明吸收,从而使FITC的荧光明显减弱。非均相法限于实验室条件、试剂和容器或载体的非特异性荧光干扰等,应用不及ELISA广泛。
(四)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通过测量发光强度检测待测物质的一种技术。常温下一些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使其产物或反应中间态分子激发,形成电子激发态分子。当其衰退至基态时,所释放出的化学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发射,这种现象称为化学发光。能产生化学发光反应的物质称为化学发光剂或化学发光底物。常用的发光剂为鲁米诺、异鲁米诺和丫啶酯类化合物。由于最后测定的是光子的量,无放射性污染,并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精密度,试剂稳定,可进行全自动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包含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同时发射出光子,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产额。
1996年发展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在发光反应中加入了电化学反应,并结合各种免疫测定的先进技术,是目前较先进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系统。目前CLIA包括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3种。
二、临床应用
(一)胃泌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1.正常参考值
国内报道正常人空腹血清胃泌素为20~160ng/L;餐后增高2~3倍。
2.临床意义
(1)胃泌素血症:
高胃酸性高胃泌素血症见于胃泌素瘤、胃窦黏膜过度形成、残留旷置胃窦、慢性肾衰竭。肾功能恢复后,胃泌素水平大多恢复正常,如果不能恢复,常提示有萎缩性胃炎的可能。胃泌素反应性增强见于贲门失弛缓症、十二指肠溃疡病。无胃酸或低胃酸引起的继发性高胃泌素血症见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奥美拉唑后胃酸缺乏等。
(2)胃泌素瘤:
本病患者胃泌素常> 500pg/ml,甚者高达1 000pg/ml。如浓度很高,常提示已有转移。当空腹血清胃泌素> 1 000pg/ml,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者,可确立本病诊断。测定值高于200pg/ml而低于500pg/ml者,提示为本病,应作激发试验如胰泌素及钙离子试验。
(3)恶性贫血:
患者的空腹血清胃泌素显著增高,平均值为1 000pg/ml,甚至高达10 000pg/ml。
(4)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由于肾功能破坏导致胃泌素排泄的减少,血清中胃泌素浓度增加。
(5)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血钙过高,刺激胃黏膜分泌胃泌素,血清中胃泌素浓度明显升高。
(二)抑胃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抑胃肽(gastric inhibitory polypeptide,GIP)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刺激胰岛素释放、抑制胃的蠕动和排空、刺激小肠液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1.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空腹抑胃肽浓度为75~500pg/ml;活性型抑胃肽(1-42)浓度为1.6~100.0pg/ml。
2.临床意义
(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在耐胰岛素状态时,过量营养可使GIP细胞增生,血中GIP水平明显升高,同时有高胰岛素血症。
(2)十二指肠溃疡:
空腹GIP与正常人无差异,而进餐后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上升快、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故GIP应在进餐后测定。
(3)尿毒症:
患者血中GI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为(1 006 ± 145)pg/ml。由于尿中GIP浓度甚微,所以推测GIP主要在肾内代谢而不经尿排泄。
(4)乳糜泻:
患者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绒毛萎缩,GIP细胞数目减少,GIP释放减少。部分高胃酸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由于GIP分泌不足,抑酸作用减弱,致高胃酸的环境而造成溃疡形成。
(三)胰泌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胰泌素具有如下生理作用:①强烈刺激胰腺腺泡细胞外分泌腺分泌水和碳酸氢钠。②增强胆囊收缩素收缩胆囊的作用,促进胆汁排出。促胰酶分泌有加强作用。③抑制餐后胃泌素释放和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刺激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五肽胃泌素刺激人胃酸的分泌;抑制生长抑素的局部释放和刺激胰岛素分泌。④抑制胃肠道平滑肌收缩,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张力;增加幽门括约肌的张力,抑制胃排空,抑制胃肠蠕动,延缓胃液和固体食物的排空。
1.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空腹胰泌素浓度为5~10pg/ml。
2.临床意义
(1)高胰泌素血症:
胃酸分泌增多的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以及晚期肾功能衰竭这三种情况下胰泌素水平明显增高。卓-艾综合征患者空腹血浆胰泌素水平可高于15pg/ml。
(2)十二指肠溃疡:
部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胰泌素分泌量少于正常。胰泌素分泌不足可使胰液强碱性不足,不能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形成溃疡。
(3)肠炎:
乳糜泻和“小肠黏膜结肠化”肠炎患者,空肠指状绒毛消失,表面黏膜萎缩,肠黏膜中内分泌细胞功能减退,血中胰泌素水平降低,不能刺激胰腺分泌大量的碳酸氢盐,不能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故常伴空肠溃疡。
(4)饮酒:
一般量的饮酒可导致免疫活性的胰泌素的释放增加。
(四)胆囊收缩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具多种生物作用:具有刺激胆囊收缩和兴奋胰酶分泌的作用。对肝胆汁分泌和小肠腺分泌有一定刺激作用。胆囊收缩素在调节协调胃肠活动方面起多种作用,是进食量控制的重要介质。主要为促进胰腺腺泡分泌胰酶各种消化酶,增强胰碳酸氢盐分泌和胃排空,刺激胆囊收缩与Oddi括约肌松弛,排出胆汁,调节小肠、结肠运动。CCK是一种神经递质,作用于迷走神经传入纤维,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刺激胰酶分泌。与胰泌素具有协同作用。进食后,蛋白质水解产物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一种胆囊收缩素释放肽,刺激小肠黏膜Ⅰ细胞分泌CCK。CCK可作为饱感因素,调节摄食。
1.正常参考值
30~300pg/ml(1.0~3.1pmol/L)。
2.临床意义
(1)脑脊液或血浆CCK增高:
见于慢性胰腺炎导致的胰酶缺乏,胃泌素瘤导致的胃酸增高而刺激CCK分泌,以及肾功能衰竭患者。
(2)血浆CCK减低:
见于乳糜泻等小肠疾病、服用H2受体阻断剂的患者。乳糜泻病变部位多在小肠上部,由于CCK主要由小肠上部释放,因此乳糜泻者血浆中CCK浓度降低。
(五)胰高血糖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胰高血糖素是一种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具有很强的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起到增加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是与胰岛素生理功能相反的一类激素。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肝糖原合成,促进葡萄糖异生及分解,使血糖明显增高;促进脂肪的分解,使血中游离的脂肪酸增多;还可使氨基酸加速进入肝细胞,脱去氨基,经糖异生途径转化成糖。胰高血糖素可使心肌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等多种生物反应。胰高血糖素还可以促进胰岛素和胰岛生长抑素的分泌。
1.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空腹胰高血糖素血浆浓度为50~100ng/L。
2.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糖尿病、饥饿状态、急性胰腺炎、高渗透压状态、AMI、低血糖反应、外科手术、应激状态、肝硬化、肾功能不全。
(2)降低:
见于胰腺摘除、重症慢性胰腺炎、垂体功能减低症、不稳定型糖尿病、胰高血糖素缺乏症。
(3)胰高血糖素瘤:
胰高血糖素瘤是一种罕见的胰岛A细胞肿瘤,多见于女性发病。常伴有消瘦、低蛋白血症、贫血、皮疹、胃炎等。
(4)糖尿病:
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停止给药后,血浆胰高血糖素迅速升高;恢复胰岛素治疗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可恢复至正常。
(六)血管活性肠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又名舒血管肠肽,是由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直链肽,是神经递质的一种。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心、脑、肺、胃、肠、肺等器官都有VIP存在,它是一种既非肾上腺素能又非胆碱能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VIP能舒张血管,增加心脏输出,促进糖原分解,抑制胃液分泌,刺激肠分泌和脂解作用。VIP可以松弛消化道平滑肌,参与调节胃肠运动;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还可以促进泌乳素(PRL)的分泌和血管加压素(VP)的释放。此外,尚有较强的血管舒张作用、支气管扩张和平滑肌松弛作用,具有很多免疫系统细胞的活性,是一个促分裂剂。VIP能舒张血管、增加心脏输出,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从肝动脉开始,对内脏血管作用较强,但对股动脉无作用;促进肠液分泌的作用很强,对胰腺的促分泌作用弱;可抑制胃液的分泌,对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产生抑制作用。食管下括约肌的舒张则是由迷走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VIP介导的,VIP又通过促进靶细胞合成NO而使平滑肌舒张。VIP与一些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发生疾病时会引起VIP含量的变化。近年来研究表明,VIP也是一种生长因子,它对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和分化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1.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空腹血浆为5pmol/L左右。脑脊液中VIP约为血浆中10倍。
2.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嗜铬细胞瘤、成纤维细胞瘤、类癌综合征、甲状腺髓样癌、肝硬化。
(2)VIP瘤:
常增高,如超过1 000ng/L具有诊断价值。
(3)髓样白血病:
因含有VIP的不成熟白细胞由骨髓进入血循环,测定外周血中白细胞的VIP含量可作为有无不成熟白细胞的判定标志。
(七)弹性蛋白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弹性蛋白酶具有明显的β脂蛋白酶作用,能活化磷脂酶A,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血清脂质,降低血浆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阻止脂质向动脉壁沉积和增大动脉的弹性,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脂肪肝作用。
1.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血中弹性蛋白酶水平为55~370ng/dl。
2.临床意义
(1)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时,血清弹性蛋白酶迅速升高,直到炎症治愈。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弹性蛋白酶升高更明显,其升高水平提示病变的严重程度。
(2)胰腺癌:
胰腺癌诊断中检测弹性蛋白酶优于淀粉酶,病变侵犯部位不同,血清弹性蛋白酶水平也有所不同。胰头癌患者弹性蛋白酶明显升高。胰体、尾部癌患者则糖抗原19-9(CA19-9)阳性率高,如两者联合测定,可进一步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
(3)男性生殖道感染:
炎症过程主要变化之一为多形核白细胞分泌大量蛋白水解酶,如弹性蛋白酶等。检测精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E)有助于诊断男性生殖道感染造成的不育症。
(八)胰蛋白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胰蛋白酶(trypsin)是胰腺外分泌的一种蛋白酶,胰液中主要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胰蛋白酶作为消化酶而起作用,能消化、溶解变性蛋白质。它能在小肠选择性地水解蛋白质中赖氨酸或精氨酸的羧基端肽键,进而分解为氨基酸。胰蛋白酶能对未变性的蛋白质无作用。胰蛋白酶还能限制分解糜蛋白酶原、羧肽酶原、磷脂酶原等其他酶的前体,起活化作用。糜蛋白酶原则由胰蛋白酶激活为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都能分解蛋白质,两者共同作用时,可使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胰蛋白酶对活细胞的蛋白质以及有活性的消化酶不起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胰腺细胞内的胰蛋白酶原无活性,但在病变的情况下胰腺组织受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胰腺炎时,因某些因素会激活胰蛋白酶,后者又激活了其他酶反应,对胰腺发生自身消化作用,促进了其坏死溶解。
1.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血清免疫活性胰蛋白酶浓度为(285 ± 125)ng/ml。
2.临床意义
(1)升高:
见于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囊肿性纤维化、糖尿病等。大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胰蛋白酶明显增高,半数以上的胰腺癌及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蛋白酶也增高。但也有20%非胰性腹痛患者,特别是胆囊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胰蛋白酶也会增高。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胰蛋白酶和淀粉酶平行升高,其峰值可达参考值上限的2~400倍,两种胰蛋白酶的分布和急性胰腺炎的类型及严重程度有关。轻型者80%~99%为游离胰蛋白酶原1及极少的结合型的胰蛋白酶1;而重型者游离胰蛋白酶原1可低到胰蛋白酶总量的30%,大部分以结合形式存在,它可以和α1抗胰蛋白酶或α2巨球蛋白结合。
(2)降低:
见于慢性胰腺炎后期、胆道疾病、慢性胆囊炎等。
(3)尿胰蛋白酶:
由于胰蛋白酶原的分子量比较小(25kD),所以很容易由肾小球滤出,但是肾小管对两者的回吸收却不同,对胰蛋白酶原2的回吸收低于胰蛋白酶原1。因此,尿中前者的浓度较大。在急性胰腺炎时,尿中胰蛋白酶原2的浓度明显升高。
(九)胰岛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能促进脂肪酸的合成,增强脂肪酸的酯化作用,促进脂肪细胞将脂肪酸酯合成为脂肪,促进细胞从血液中摄入脂分子,并将其转化为三酰甘油,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有利于生长与发育;胰岛素可以促进动脉壁肌肉放松,增加血液流速;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1.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血清胰岛素为2.6~24.9mU/L或17.8~173pmol/L。
2.临床意义
(1)糖尿病:
游离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胰岛素含量过低,可导致糖尿病。
(2)低血糖:
见于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胰岛细胞瘤或癌。糖原异生被抑制,不规则和自发的胰岛素分泌是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检测胰岛素有助于了解葡萄糖/胰岛素比值和有关胰岛素分泌情况,如甲苯磺丁脲试验、胰高血糖素试验、口腹葡萄糖耐量试验及饥饿激发试验等。若怀孕期间糖耐量降低,需要及时治疗。
虽然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量经常是通过测定C肽来判断,但仍有必要测定胰岛素。例如,治疗剂量的非人源性胰岛素可导致产生胰岛素抗体。在这些病例中,检测血清胰岛素的浓度反映了游离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胰岛素含量,而C肽测定反映的是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总量。
(十)C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C肽(C-peptide)是一条含有31个氨基酸(AA 33~63)的单链多肽,C肽是一种生物活性肽。有证据表明,C肽替代剂和胰岛素一起服用,可以阻止1型糖尿病进一步发展或减缓其长期并发症发生。尽管常规糖尿病监测时不要求测定C肽,但它是决定个体化治疗的有效手段,个体化治疗在理想长期新陈代谢控制方面非常必要。
1.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空腹C肽血清浓度为0.78~1.89ng/ml或0.25~0.6nmol/L;尿C肽浓度为(74 ± 26)ng/ml或(81 ± 36)μg/24h。
2.临床意义
(1)低血糖:
C肽、胰岛素和葡萄糖测定被用于辅助鉴别诊断低血糖症(假性低血糖症和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低血糖症),C肽测定是基础,包括禁食后、刺激后和抑制后试验。怀疑患有胰岛素瘤的患者发生低血糖时,测定血糖与胰岛素比值有助于诊断。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发生低血糖,测定C肽可鉴别其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对于经常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测定C肽如超过正常范围,可认为是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如低于正常,则为其他原因所致。
(2)糖尿病:
C肽水平测定可应用于糖尿病分型及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的功能。因为内源性胰岛素抗体较多,在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与胰岛素本身浓度相比,通过C肽浓度反映内源性胰腺胰岛素分泌情况更可靠。因此,C肽测定可以辅助评估1型糖尿病早期残留胰岛B细胞的功能,以及鉴别诊断潜在的成人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和2型糖尿病。无论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初病时都应通过检测C肽或胰岛素水平以判断胰岛B细胞功能。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血浆C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由于外周血中C肽被肝细胞摄取少,更能反映胰岛B细胞分泌时的浓度,加之其基础清除率稳定,不受多种因素影响,故C肽释放试验曲线下面积优于胰岛素释放试验,更能代表胰岛B细胞功能。另外,对于应用外源性胰岛素的测定,由于C肽与胰岛素抗体无交叉反应,不受胰岛素抗体干扰,外源性胰岛素又不含C肽,故C肽测定显得更为重要,从而了解胰岛B细胞功能情况,对于指导治疗有积极作用。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测定C肽,可判断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真实水平。
(3)胰岛移植和胰腺切除术:
接受胰岛移植的患者,测定C肽以评价移植后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胰腺切除术后检测C肽,持续判断胰岛B细胞功能。
(4)胰岛素瘤:
测定C肽有助于胰岛素瘤的诊断及手术的效果评定,若术后血中C肽水平仍很高,说明胰岛素瘤组织有残留。若在随访中C肽水平不断上升,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大。
(5)肝肾疾病:
患肝炎或肝硬化时,肝脏对胰岛素摄取减少,血中胰岛素水平有升高趋势,而C肽受其影响小,血中C肽与胰岛素比值降低。肾功能不全时C肽降解减慢,血中C肽水平升高,C肽与胰岛素比值明显高于正常。
(6)C肽浓度降低:
常见于下列情况,包括饥饿、假性低血糖症、低胰岛素血症(NIDDM、IDDM)、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ddison病)和胰腺切除根治术后。
(7)尿C肽测定:
尿中C肽排泄量将用于评估妊娠期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稳定患者的胰腺功能。生理状态下每日尿中排出C肽占4%,因尿C肽可反映受检者一段时间内血中C肽的平均值,两者相关性好,且尿C肽具有不受胰岛素原的影响、留取标本方便等优点,近年来尿C肽测定被国内外所采用。
(池肇春 李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