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痛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 池肇春主编
- 10字
- 2022-04-24 10:49:39
第8章 腹痛实验室诊断
第1节 粪便常规检查
正常粪便主要由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和无机盐及水等组成。粪便检查的主要目的是:①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情况;②根据粪便的性状及组成,间接地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系统的功能状况;③了解肠道菌群分布是否合理,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以协助诊断肠道传染病。
一、一般性状检查
(一)粪量
正常人大多每天排便一次,量为100~300g,随进食量、食物种类及消化器官功能状态而异。摄食细粮及以肉食为主者,粪便细腻而量少;进食粗粮及多食蔬菜者,因纤维素多,使粪便量增加。胃、肠、胰腺有炎症或功能紊乱时,因炎症渗出、分泌增多、肠蠕动亢进及消化吸收不良,使粪便量增加。
(二)颜色与性状
正常成人的粪便排出时为黄褐色圆柱形软便,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便。久置后由于粪便中胆色素原被氧化可致颜色加深,疾病情况下可见如下改变:
1.稀糊状或水样便
常因肠蠕动亢进或肠黏膜分泌过多所致。见于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肠炎、服导泻药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小儿肠炎时由于肠蠕动加快,粪便呈绿色稀糊状。伪膜性肠炎时呈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3 000ml或更多),并粪中可含有膜状物。艾滋病患者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时,可排出大量稀水样粪便。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时,排出洗肉水样便。出血坏死性肠炎者排出红豆汤样便。
2.黏液便
正常粪便中的少量黏液因与粪便均匀混合而不易察觉。若有肉眼可见黏液,说明其量增多。小肠炎症时,增多的黏液均匀地混于粪便之中;大肠病变时,因粪便已逐渐形成,黏液不易与粪便混合;来自直肠的黏液附着于粪便的表面。单纯黏液便的黏液无色、透明,稍黏稠,脓性黏液便则呈黄白色、不透明,见于各类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
3.脓性及脓血便
当肠道下段有病变,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或直肠癌常表现为脓性及脓血便,粪便中含脓或血的多少取决于炎症类型及其程度,如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暗红色稀果酱样,细菌性痢疾则以黏液及脓为主,脓中带血。
4.冻状便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常在腹部绞痛后排出黏冻状、膜状或纽带状物便,某些慢性菌痢患者也可排出冻状便。
5.鲜血便
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及痔疮等均可见鲜血便。痔疮时常在排便之后有鲜血滴下,且鲜血常附着于粪便表面。
6.黑便及柏油样便
成形的黑色便称黑便,稀薄、黏稠、漆黑、发亮的粪便,形似柏油,称柏油样便。见于消化道出血、红细胞被胃肠液消化破坏后变为正铁血红素、卟啉及硫化铁,后者刺激小肠分泌过多黏液。若上消化道出血50~75ml可出现黑便,隐血试验呈强阳性反应;如为柏油样便且持续2~3天,说明出血量至少为500ml。服用活性炭、铋剂等之后也可排出黑便,但无光泽且隐血试验阴性,若食用较多动物血、肝或口服铁剂等也可使粪便呈黑色,隐血试验亦可阳性,诊断时应注意鉴别。
7.白陶土样便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阻塞,使进入肠道的胆红素减少或缺如,以致粪胆素相应减少或缺如。行钡餐胃肠造影术后,可因排出硫酸钡使粪便呈白色或黄白色。
8.米泔样便
粪便呈白色淘米水样,内含有黏液片块,量大、稀水样,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患者。
9.细条状便
排出细条状或扁片状粪便,提示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
10.羊粪样便
粪便干结坚硬呈圆球状或羊粪状,有时粪球积成硬条状便。常因习惯性便秘、粪便在结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度吸收所致。多见于老年人及经产妇排便无力者。
11.乳凝块便
乳儿粪便中见有黄白色乳凝块,亦可见蛋花汤样便,提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全,常见于婴儿消化不良、婴儿腹泻。
(三)气味
正常粪便因含蛋白质分解产物,如吲哚、粪臭素、硫醇、硫化氢等而有臭味,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轻。患慢性肠炎、胰腺疾病、结肠或直肠癌溃烂时有恶臭。阿米巴肠炎粪便呈血腥臭味。脂肪及糖类消化或吸收不良时粪便呈酸臭味。
二、显微镜检查
一般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查阿米巴包囊时可加做碘液法,涂片后覆以盖玻片镜检,仔细寻找细胞、寄生虫卵、细菌、原虫,并观察各种食物残渣以了解消化与吸收功能。
(一)细胞
1.白细胞
常见为中性粒细胞,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肠道炎症时增多,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一般< 15个/HP,细胞因部分被消化不易辨认。结肠炎症时如细菌性痢疾,可见大量白细胞,甚至满视野。部分白细胞结构破坏,核不清楚,成堆分布,称为脓细胞。有的胞体膨大,吞有异物残渣,称为小吞噬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钩虫病)时,粪便中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2.红细胞
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肠道下段炎症或出血时可出现,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直肠癌、直肠息肉等。细菌性痢疾时红细胞少于白细胞,散在分布,形态正常。阿米巴痢疾时红细胞多于白细胞,多成堆存在并有残碎现象。
3.大吞噬细胞
为一种吞噬较大异物的单核细胞,胞体较中性粒细胞为大,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核仁多不规则,核仁1~2个,大小不等,胞质常有伪足样突起,含有吞噬颗粒及细胞碎屑。见于细菌性痢疾和直肠炎症时。
4.肠黏膜上皮细胞
多为柱状上皮细胞,呈卵圆形或短柱状,两端圆钝。生理情况下少量脱落的柱状上皮细胞多已破坏,故正常粪便中见不到。结肠炎症时,上皮细胞增多,常夹杂于白细胞之间,伪膜性肠炎时粪便的黏膜小块中多见,黏冻性分泌物中可大量存在。
5.肿瘤细胞
取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血性粪便及时涂片染色,可能发现成堆的肿瘤细胞。
(二)食物残渣
常在镜下观察到淀粉颗粒、脂肪滴、肌纤维、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植物细胞和植物纤维等。
(三)结晶
正常粪便中可见多种结晶,均无病理意义。而夏科-莱登结晶常与阿米巴痢疾、钩虫病等肠寄生虫感染及过敏性肠炎有关,同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如为棕色晶体,提示胃肠道出血。
(四)寄生虫和寄生虫卵
肠道寄生虫病的诊断主要靠镜检找虫卵、原虫滋养体及其包囊。随着人们卫生水平提高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粪中寄生虫卵已很少见到。为提高虫卵的检出率,需进行各种集卵法,如水洗粪便沉淀法或离心沉淀法、饱和盐水浮举法。此外,检查血吸虫毛蚴还可应用毛蚴孵化法。粪便中有意义的原虫类主要是阿米巴滋养体及其包囊。
三、细菌及真菌
粪便中细菌极多,占干重1/3,多属正常菌群。大肠埃希菌、厌氧菌和肠球菌是成人粪便中主要菌群,产气荚膜梭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多为过路菌,此外还有少量芽孢菌和酵母菌。上述细菌出现均无临床意义。肠道致病菌检查主要通过粪便直接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怀疑为伪膜性肠炎时,粪便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杆菌减少或消失,而葡萄球菌、念珠菌或厌氧性艰难梭菌增多,即菌群失调。疑为霍乱、副霍乱,取粪便生理盐水悬滴检查,可见鱼群穿梭样运动活泼的弧菌。某些腹泻患者稀汁样粪便涂片可见人体酵母菌,酷似白细胞或原虫包囊,可用蒸馏水代替生理盐水作粪便涂片,此时人体酵母菌迅速破坏、消失,而白细胞或原虫包囊则不被破坏。疑为肠结核或小儿肺结核不能自行咳痰者,可行粪便耐酸染色涂片查找结核分枝杆菌。若能进行粪便培养(普通培养、厌氧培养或结核培养),则更有助于确诊及菌种鉴定。真菌检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和化疗后患者,以白念珠菌最为常见。
四、化学分析
粪便的化学分析包括酸碱度反应、隐血试验、粪胆素、粪胆原、脂肪等,其中隐血试验最具有临床意义。
(一)隐血试验(occult blood test, OBT)
隐血指消化道出血少、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证明的出血,主要应用于消化道出血的筛查和鉴别。健康人大便OB为阴性,阳性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如药物致胃黏膜损伤、溃疡性结肠炎、钩虫病、胃溃疡、消化道恶性肿瘤等。
隐血试验传统上主要采用化学法,如邻联甲苯胺法、联苯胺法、氨基比林法、无色孔雀绿法、愈创木酯法等。邻联甲苯胺法灵敏度高,可检出消化道1~5ml的出血;联苯胺法、氨基比林法、无色孔雀绿法中度灵敏,可检出5~10ml的出血;愈创木酯法灵敏度差,出血达20ml方出现阳性。目前发展最快的隐血试验是免疫学方法,如免疫单扩法、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斑点法、胶乳免疫化学凝聚法、放射免疫扩散法、反向间接血凝法、胶体金标记夹心免疫检验法等。免疫学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度,主要用于检测下消化道,目前被认为是对大肠癌普查最适用的试验。
(二)消化吸收功能试验
消化吸收功能试验是一组用于检验消化道功能状态的试验,包括脂肪消化吸收试验、蛋白质消化吸收试验和糖类消化吸收试验。脂肪定量测定可以了解肝脏、胰腺和肠道的功能。粪便中脂肪增加见于肠道梗阻、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囊性纤维化、Whipple病、肝胆疾病等,婴儿粪便中排出的脂肪> 6g/d即脂肪泻。
(三)胆汁成分检验
1.胆红素
正常人粪便中不含胆红素,溃疡引起的腹泻、慢性肠炎、大剂量抗生素使用后可见胆红素阳性。
2.粪胆原
溶血性黄疸时,大量胆红素排入肠道被细菌还原导致粪胆原明显增加;胆汁淤积性黄疸时,由于排向肠道的胆汁减少而导致粪胆原明显减少,肝细胞性黄疸时粪胆原可增加也可不增加,视肝内梗阻的情况而定。粪胆原定性或定量对于黄疸类型的鉴别有一定价值。
3.粪胆素
粪胆原在肠道停留后进一步被氧化成粪胆素,当结石、肿瘤而导致胆总管阻塞时,粪便中因无胆色素而呈白陶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