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如月和苏忆忧就这样分分合合,但千如月印象最深的便是这四次了。
第一次千如月知道是她错了,也不只一次向苏忆忧道歉,可剩下的三次呢,这三次都是她苏忆忧的莫名离开,只剩千如月一人独守寂寞,这一次,千如月似乎清醒了,知道苏忆忧和她只是简简单单的关系,知道走不进苏忆忧的心,便不想尝试了。
然而,第四次的莫名离开,又换来了第五次的重聚,还是一样,那日千如月是一如既往地一个人,而苏忆忧身边总是有很多人,苏忆忧却突然和千如月说起话来,千如月却在心里告诉自己:和苏忆忧之间只是权益之计,和她是走不远的。
嘴上虽是这么说,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可日子久了,便忘记了。
转眼间,她们能够相聚的日子只剩一年了,也是在“世代书香”学院的最后一年了,这一年她们便要去参加入考的科举试。
科举试是选中则可以去岳阳城“名门望族”的学院,选不中,则挥手而别入江湖。
千如月和苏忆忧这次重聚的时间最长,当然心中的疤痕也是最深。
“风拂杨柳影纤条,
金光轻散无湖州。
两岸绿条相妮美,
湖中倒影映千条。”苏忆忧对着千如月吟了一首诗。
“挺好的,但我听不懂!”千如月一脸疑惑,也是真的不懂。
“没文化,真可怕!连这都听不懂!”也不知苏忆忧是故意讽刺千如月,还是无心的,但这话千如月怎么听着都不满,论谁听了也都有些生气。
千如月这个人很直,对谁不满就直说出来,她还老实(这年头说人老实,其是说这人很蠢笨),她老实的不可理喻。
“就你有文采!就你诗意好!我听不懂你这大文人的诗词!”千如月很是生气地没好气道。
“你怎么了?”苏忆忧不知如何是好。
“没怎么!”千如月没好气的对苏忆忧说“我是不是得为你写一首诗呀,专门夸赞一下你这大文人的情操?!”
千如月本以为说完这些活,苏忆忧便会和以前一样不再理会她,然后俩人便又闹得关系僵硬,但她心里想:无所谓,离开就离开,反正都是权益之计,若不是权益之计,她也不会一次又一次地离开她。
然而,事情并不是千如月所预来的那样,千年难得的一次苏忆忧竟然道歉,说她不是故意的,听了这话,千如月总算是在心中也有了安慰。
随之她又不生气了,接着说“没事儿!只是你下次不要再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最后还讽刺说我没文化,真可怕之类的话,不然听了我会生气!”只是一小会儿,俩人便和好了。
不过在那日,千如月真的为苏忆忧写了一首《惜诗雨》的七言八句诗,其内容为:
“触景生情自古有,
画龙点睛少有来;
一生德华无人及,
出口成章别多词;
多情操而又多才,
漫天诗书唯诗雨;
可怜吾儿不得志,
终身只留杂文集。”
“触景生情的人,自古以来就有的,画龙点睛的人还少吗?一生的品德和才华无人能与之相媲美,随口一说便能成为几首好诗;情商高而又多才智,这漫天飘飞的诗书都由诗雨写的;只是可惜我儿怀才不遇,没有人知晓懂得他的文采,死后对世留下的只有《诗雨杂文集》”千如月对苏忆忧解释道这首她写的诗。
“好,你等着,我也给你提一首词!”苏忆忧听完后笑着回答说。
“好,我等着!”千如月打趣应和道,但她没有告诉苏忆忧,其实这首《惜诗雨》既写给苏忆忧的,也是写给她自己的,只是慨感自己触景生情、有些自作多情,无人懂她而已。
果然,几柱香的时间,苏忆忧拿着一首名为《赠秋雪君》的词来念给千如月听:
“北国雪景,以奇为本。地广物博,雪随风舞,人才百出。千秋之名,又似雪洁。甚矣,汝之惠无人及。
天下庇美,千秋之思。雪之纯,梅儿盛(繁)红似血。而今吾儿满面愁,能文亦能赋,受前人之思,后人之赞。可之行,有为人之,愿以改行之。”苏忆忧念完便问千如月:“需不需要我解释?”
千如月说需要,她倒想听听她是怎么“夸赞”她的。
……
“嗯,挺好的!”千如月又一次夸赞,只是有些应付差事,也没太过在意,这两首诗的内涵只有她们俩人知晓,但也是她们的秘密,他人只是知道她们彼此写了一首诗,并不知道:原来这首诗的背后竟是鲜血淋沥的创伤,是他人不知晓的讽刺!
因为,她们之间充满了讽刺和嘲弄,在她们欣喜的背后竟是惨绝人寰的悲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