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园城市发展报告(2020):发展新范式
- 潘家华 陈蛇主编
- 3288字
- 2022-04-08 18:26:46
创新城市发展范式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代序)
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进的一个标志,就是发展范式的创新、完善和固化。农耕文明时代生产力低下,与人类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发展范式,表现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在土地资源匮乏情况下,精耕细作,温饱为要;旱涝灾变无常,农业生产盈余有限,难以支撑规模庞大的非农人口。城池功能在防务,市场交易供求低。因而城镇规模小,功能弱,壕沟高墙,画地为牢。
工业革命开启社会文明新时代,热值高度密集的化石能,强劲便捷灵巧的机械力,大容量远距离高速度的交通运输网、能源电力网、信息互联网,催生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范式,专业化细分工、规模化大生产、空间上高集聚,地不分南北,季不论冬夏,时不顾昼夜,生产力高度发达,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大量盈余,积累雄厚财富。农业生产力剧增,人类跨越农耕文明的马尔萨斯陷阱,而衣食无忧;制造业效率攀升,工业文明的发展范式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求。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人口随制造业产能规模扩张而汇聚,产品服务交易供需两旺。不同于农耕文明的因防而建城,工业文明的城市发展,因工业生产而选址,据规模需要而扩张,随供求对接而成市。农耕文明的挖沟筑墙而空间约束的城池,显然不能满足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张的工业文明的城市发展需要。
工业文明发展范式下的城市建设,似乎不受“边界”约束。人口规模可以呈数量级剧增,农耕文明时代以千人为单元的镇,轻而易举地被工业文明在规模上升级为万、十万、百万、千万人,狭小空间范围的城市群,更是可以达到亿级水平。相伴随的,是城市空间从方圆一平方公里,到十、百、千,乃至万平方公里的层级,一些城市群的地域空间,则超过十万平方公里的量级。但是,工业文明社会形态下的城市发展范式,也是有边界的,不仅是简单的行政层面的辖区边界,也包括制度层面“中国特色”的城乡户籍隔离,但最具普遍意义的,是物理层面的“建成区”范围,即城区人口居住、产业占用、服务所在、大容量高频次交通可及的“地表硬化”和“人工绿化”的非农业用地。这一依赖于资本投入和技术路径的摊大饼均质化的城市发展范式,在许多方面,例如教育、医疗、文化等各种优质便捷高效的城市公共服务,让人们感到“城市让生活比乡村更美好”。但久居钢筋混凝土的有限空间,我们钻地下、我们攀高楼,我们似乎难以接受大自然的服务了,或者说,在拥挤的城市空间有限的大自然服务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了。于是,依靠技术手段,我们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焚烧厂、拓展地下空间;我们建公园、截水源、养花草。悠然见,人为再造的“自然”,不论技术如何先进,毕竟不是自然。却原来,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美好生活的城市、令人向往的乡村。工业文明范式下的城乡发展,鱼和熊掌似乎不可以兼得。在生态文明范式下,“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美好”和“向往”可以融为一体吗?这就需要创新城市发展范式。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考察时,从社会文明发展范式转型的视野和高度,提出建设公园城市;2020年1月,又进一步要求把成都建设成为“公园城市示范区”。显然,公园城市所凝练的发展范式内涵,远远超越了工业文明“水多了掺面,面多了加水”的技术范式,例如增绿的森林城市、花园城市,减碳的低碳城市,去污的卫生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减灾的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各种技术的集大成者生态城市、文明城市等。
公园城市的范式内涵,首先在于“公”,体现在其开放性、共享性、可达性。公者,共也。城市园林或园林城市中的园林,有空间封闭、定向服务的内涵。苏州园林、皇家园林,花木有致,曲径通幽,优美秀丽。然而,规模小、数量少、造价贵、费用高,阳春白雪,享用者寡。广义或范式意义上,公园城市的“公”,并非狭义的园林绿地的开放共享可达,而在于城市边界、城乡空间的开放、共享、可达。“公”,突破了农耕文明的深沟高墙,突破了计划经济的城乡藩篱,超越了工业文明“建成区”的技术范式,也打破了“画地为牢”的行政割裂。经济交融、市场共荣、生态可达、资源共享、城乡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次在于“园”,体现在其多样性、包容性、系统性。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新范式意义上的“园”,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技术层面的“园艺”或视觉空间上的“园林”。所谓多样性,实际上是“多园性”,多园融合,涵盖绿地生态狭义的休憩地公园,提供就业生产场地的工业园或产业园,供给教育医疗文化等城市服务的幼稚园、大中小学校园、医院、影剧院,居民生活居住的家园,乃至“粮袋子”“菜园子”——种植园、养殖园。公园城市,必须是包容性的,不应该是单一的或简单排他的。但是,多园包容,不是杂乱无章的,既不厚此薄彼,也不平均主义,而是多园融合、多园互补,系统一体。
再次在于“城”,体现在便捷性、舒适性、宜业性。“城”的内涵,源于工业文明的发展范式,但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通过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加以改造和提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和工具,是工业文明的技术结晶;各种生活设施的便利和舒适,也是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的结果;制造业提供就业岗位,劳动报酬是生活之必需。因而,新范式不是也不能否定工业文明的技术创新与引领。新范式的“城”,是要以人为中心,服务于人,指向为民,而非交通容量唯大而大、生活设施以奢悦人、就业机会均等不歧视社会弱势群体。一些城市为了“体面”“光鲜”,多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而忽略了城市的人民性。例如电动摩托车,方便快捷;闹市区街边经营,行方便聚人气。一些城市管理者懒政而“一刀切”,商铺匾牌千篇一律,以工业文明的“几何刚性”整齐划一,缺失了人性。一些商业广告,动辄“皇家”“尊贵”“国宴”,忽略了健康、品质、普惠。公园城市的“城”中就业,是体面的就业,有尊严的就业,有安全保障的就业,可以确保衣食住行无忧的就业,是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的就业。
最后在于“市”,体现在活力、效率、创意上。“市”的内涵,传承农耕文明的集市、工业文明的市场特质。集市上、市场内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表现的是市井的活力;商品和服务的价值通过交换得到实现,寻求和提升的是生产效率;“货比三家”、信息集散、交流磋商,旨在改进、创新。当然,公园城市的“公”、“园”、“城”和“市”,必须是一体的,不能相互割裂。任何单一的特征,需要融入其他要素,才能发挥公园城市的整体效用。如果“市”没有开放性,不具“公”的特质,公园城市就不会有活力、效率和创意。“城”所提供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于满足“园”的需要,提升“园”的效能。
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需要新的城市发展范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成都市所实践的公园城市,表明城市发展的范式创新与变革。准确理解公园城市所凝练的范式特征,科学展现公园城市的“公”、“园”、“城”和“市”,把公园城市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和抓手,可为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转型提供经验和范例。美丽中国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敲锣打鼓喊着口号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建,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建。成都市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极的重要动力源,国家科技创新的新高地,生态资产的富集地、保值增值区和优质生态产品输出源地,率先高质量加速建设公园城市,打造美丽成都。
成都市委、市政府以极高的政治站位、务实的责任担当、敢为人先的创新锐气,共识一意,勠力同心,全域共创,公园城市建设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和骄人的成绩。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相关院所和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携手,利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平台,协同国内公园城市相关学术团队,从学理上探寻公园城市的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从实践中提炼总结成都各区县、学校机关企业的创意经验和成功案例,记录中国公园城市的建设进展,提出改进和加速公园城市建设的政策和建议。作为本书的主编,感谢成都市委、市政府、各区县各部门的指导支持,感谢研究与撰写团队的高质量高效率工作。本书作为系列出版的年度报告的第一本,许多尚在探索之中,不完备、不理想,甚至错谬之处,需要我们改进,也欢迎读者批评指正,共同为公园城市建设而努力。
不揣冒昧,将肤浅认知形成短文,代以为序。
2020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