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理论与学术规范:构建中华文明史的哲学思考
- 焦培民
- 3099字
- 2022-04-02 17:02:52
一 中国古代历史观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通过对历史的观察,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历史观念。古代历史观以天命史观和圣贤史观为共同特征。早在20世纪20年代,李大钊就曾有过精辟的概括:“古昔的历史观,大抵宗于神道,归于天命,而带有宗教的气味。当时的哲人,都以为人类的运命实为神所命定。国社的治乱兴衰,人生的吉祥祸福,一遵神定的法则而行。天命而外,无所谓历史的法则。即偶有重视王者、圣人、英雄、豪杰而崇之以为具有旋乾转坤的伟力神德者,亦皆认他们为聪睿天亶、崧生岳降,托神灵的庇佑以临治斯民。故凡伟人的历史观、圣贤的历史观、王者的历史观、英雄的历史观、道德的历史观、教化的历史观,均与神权的历史观、天命的历史观有密接相依的关系。”[1]天命史观和圣人史观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把历史发展的规律“神圣化”“神秘化”,认为只有少数的英雄、圣贤才能够接受天命、代表天命左右历史的发展。古代历史观也是民本史观,承认“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认为“民者,万世之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承认国运兴衰与是否顺应民心有直接的联系,天命、圣人也必须顺应民心。天命史观和民本史观看似矛盾,实则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历史观念。根据对历史演变特征的看法,古代历史观又可分为退化史观、进化史观、循环史观三种类型。
(一)退化史观
老子的道德退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随着技术的进步,道德水平不断退化,日益丧失淳朴善良的天性,变得狡诈自私,整个社会也陷入纷争和战乱,即所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2],他的理想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3]。孔子也提出了历史由五帝大同向三王小康和春秋乱世退化过程的观点。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4]孔子还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5]孔子心中的大道就是公正无私、博爱和谐的社会秩序,他看到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大夫执政、君不君的现象,认为这是无道之世,希望社会“克己复礼”,回到周公制礼作乐的时代,这也是一种退化史观。事实上,五帝时代并非全如孔子所说,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美好社会,也有人说,“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仪,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6],“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7],“舜逼尧、禹逼舜……人臣弒其君者也”[8]。这些人眼里,五帝时代如春秋战国一样充斥着等级差异、争权夺利和战争刑戮。可见,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或受时代的局限,或受自身经历和阶级立场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往往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和片面性。
(二)进化史观
进化史观以法家为代表。《韩非子·五蠧》中说: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9]
韩非子把历史划分为上古之世、中古之世、近古之世三个阶段,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客观情况和圣人明君的创造实践。韩非子认为执政者的思想和实践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前进,不能保守僵化,更不能复古倒退。
(三)循环史观
这种历史观认为历史在某些方面是循环变化的,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战国邹衍开创的五德终始论,以五德相克为顺序,认为王朝按照土、木、金、火、水依次更替。黄帝土德,夏朝木德,商朝金德,周朝火德,秦朝水德。邹衍的著作已经失传,他的观点见于《吕氏春秋》: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10]
这段文字实际上是为秦灭周做理论上的准备,认为秦灭周是五行相代、自然规律。现在看来,《吕氏春秋》对以上黄帝及夏商周三代的定性并没有科学性,但它为秦灭周及统一六国,为新王朝的建立提供了天命论基础。秦始皇采纳五行相胜之说,宣布秦为水德;汉武帝亦采此说,宣布汉为土德。
西汉中后期,刘向、刘歆将五德终始论改为以五德相生为顺序,对历代王朝重新定性,这一理论为后世沿袭,直到南宋灭亡。各帝、各朝之德如表1-1所示。
表1-1 五德相生历史观下的各帝王、朝代的“德”[11]
五德论在宋代遭到公开批评。欧阳修言:“自古王者之兴,必有盛德以受天命。或其功泽被于生民,或累世积渐而成王业。岂偏名于一德哉。至于汤武之起所以救弊拯民,概有不得已者。而曰五行之运有休王,一以彼衰,一以此胜,此历官术家之事,而谓帝王之兴必乘五运者,缪妄之说也。”[12]元明清三朝不再因袭五德说,而以民本、道德来论证政权的合法性或正统性。
此外,西汉董仲舒还提出“三统论”,认为王朝更替按“黑统→白统→赤统”的次序循环更替。新王朝改正朔、易服色,“三统”与“三正”“三色”相配,即黑统建寅(以一月为正)、色尚黑,白统建丑(以十二月为正)、色尚白,赤统建子(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三统与朝代对应,夏为黑统,殷为白统,周为赤统,汉继周为黑统。新王应“通三统”,存二王后。[13]《三统纪》“推伏羲为天统,色尚赤。神农为地统,色尚黑。黄帝为人统,色尚白。”[14]而根据曹魏的推算,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商、周则为三组“黑白赤”的循环,汉为黑统,魏为白统。[15]《三统纪》和曹魏推算的黄帝“统色”存在差异,《三统纪》为白,曹魏为黑。由此可见,帝王和朝代的“统”并非客观存在,而是推算者加上去的,无论是五德论还是三统说,都是根据政治需要对以往朝代进行“定性”和取舍。不过,三统论主张,每一个朝代都应“通三统”,强调了对历史传统的批判继承,这是值得肯定的。五德、三统之论为历史上的王朝更替提供了合理说辞,带有天命论的色彩,并没有科学依据,但抛开内容,单就其“形式”而言,循环史观与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否定之否定颇有相似之处,反映了古人对历史规律的思考,是有值得借鉴之处的。
历史是退化的、进化的还是循环的,这取决于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立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其发展又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因角度或立场不同,对历史盛衰或循环的概括都有一定道理,不能认为退化史观、循环史观是错的,而进化史观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