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1 中学生亲子依恋与心理素质的横向关系

一 研究假设

依恋理论认为,儿童从小与父母等重要他人建立的安全依恋关系对其个体心理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反之,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将会导致个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症状(Bowlby,1982)。亲子依恋用于表征青少年与父母形成的依恋关系,是指青少年与父母建立的深层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Armsden & Greenberg,1987)。既往实证研究也证明,青少年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可以预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Kenny et al.,1998;金灿灿等,2010)以及个性心理特征(Li et al.,2015;Pan et al.,2016;Song,Thompson,& Ferrer,2009)。社会适应和个性心理特征正好是心理素质的主要成分。同时,学生心理素质理论认为,心理素质是中学生的重要心理品质,它形成于个体与环境(家庭、学校、社区等)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中(Zhang,Wang,& Yu,2011),中学生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属于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形式。因此,根据依恋理论和学生心理素质理论可以推测,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心理素质有重要影响。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尽管儿童的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近来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在儿童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儿童某些能力的发展是更加重要的(Paquette & Bigras,2010;Paquette,Coyl-Shepherd,& Newland,2013;伍新春等,2012)。元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母亲,父亲的教养行为与0~5岁儿童的焦虑症状的相关性更高,尤其是父亲的挑战性教养行为(Moller et al.,2016)。然而,另一个英国大样本(11286个被试)实证研究发现,相比于父子关系和父亲的抑郁情绪,母子关系和母亲的抑郁情绪对3岁儿童的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更大(Malmberg & Flouri,2011)。而且,实证研究发现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对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功能和适应结果有不同的影响(Brumariu & Kerns,2010;Liu,2008)。研究发现,相比于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对初中生的抑郁(Liu,2008)、小学生的抑郁(de Minzi,2010)、小学生的社会自我效能感(Coleman,2003)、大学生的社会能力(Rice,Cunningham,& Young,1997)的预测作用更强。目前关于父亲和母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作用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父亲与母亲的作用是不同的。

此外,研究发现性别和年龄可以调节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比如,父子依恋对中学男生焦虑的预测作用大于中学女生(van Eijck et al.,2012),母子依恋对中学女生自尊的预测作用大于中学男生(Song,Thompson,& Ferrer,2009);母子依恋对初中生自尊的预测作用大于高中生(Song,Thompson,& Ferrer,2009),父子依恋对高中生焦虑的预测作用大于初中生(van Eijck et al.,2012);等等。因此,青少年性别和年龄可能调节青少年亲子依恋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

研究1采用全国大样本问卷调查探讨中学生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并比较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作用,同时检验学生性别和年龄的调节作用。根据以上理论依据和文献综述,研究1提出如下假设:

(1)父子依恋、母子依恋正向预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2)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预测作用有显著差异;

(3)性别和年龄调节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二 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六大片区(华东、东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中每个片区抽取初一到高三年级各一个班级,共抽取学生1620人,其中有效作答学生1506人,有效率为92.96%。其中,华东地区247人,东北地区204人,华中地区299人,华北地区275人,西北地区259人,西南地区222人;初一266人,初二222人,初三212人,高一273人,高二280人,高三253人。1159名学生报告与双亲一起生活,占76.96%;111名学生报告仅与母亲一起生活,占7.37%;28名学生报告仅与父亲一起生活,占1.86%;208名学生报告没和双亲一起生活,占13.81%。所有学生的年龄范围是10~20岁,平均年龄为15.21岁,标准差为1.83。被试的其他人口学特征见表2-1。

表2-1 被试人口学特征

(二)调查程序

在全国六大片区中的每个片区选取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在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进行调查。采用班级团体施测,利用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完成。在发放问卷前,经过训练的老师告知学生此次调查纯粹是为研究所用,调查结果不会告诉研究者以外的任何人,调查结果对学生没有任何影响,请学生放心作答。学生自愿参与,在作答过程中随时可以退出,不会造成任何负面后果。本次调查采用匿名自我报告方式,学生作答完成后交给负责老师。

(三)测量工具

1.亲子依恋问卷

采用Armsden和Greenberg于1987年编制的亲子和同伴依恋问卷的亲子依恋分问卷(Armsden & Greenberg,1987)。该问卷被用于评估被试感知到的与父亲或母亲的依恋关系质量。问卷采用五点计分方式,从1(从不这样)到5(总是这样)。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各包括25个题项,共50个题项,父子依恋与母子依恋的题项相似。父子依恋或母子依恋具体又分为三个维度,即信任、沟通以及疏离。信任维度的题项如“当我为某事生气时,父亲能理解我”;沟通维度的题项如“父亲鼓励我讲出我自己的困难”;疏离维度的题项如“我很容易因为父亲感到心烦”。以往的研究已经证明了IPPA的信效度(Armsden & Greenberg,1987),也包括在中国群体中的验证(Song,Thompson,& Ferrer,2009)。本研究样本中父子依恋三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5(信任)、0.84(沟通)、0.67(疏离);母子依恋三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5(信任)、0.85(沟通)、0.71(疏离)。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本研究采用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信任、沟通、疏离作为潜变量父子依恋或母子依恋的三个测量指标。

2.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

采用张大均团队修订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包括34个题项,分为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适应能力三个维度。例题如“我常会根据学习任务选择学习方法”“我常常怀疑自己的价值”“我是一个比较受欢迎的人”。问卷采用五点计分方式,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以往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胡天强、张大均,2015;张娟等,2015)。本研究样本中心理素质三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9(认知)、0.82(个性)、0.75(适应)。建立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时,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适应能力作为心理素质潜变量的三个测量指标。

3.人口学变量

本研究数据分析时包括的人口学变量有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家庭住址以及父母受教育水平。性别编码方式为1代表男生,2代表女生。年级编码方式为,7=初一,8=初二,9=初三,10=高一,11=高二,12=高三。为了方便分析年龄差异,把所有被试分为初中组和高中组,初中组编码为1,高中组编码为2。是否独生编码方式为,1=独生子女,2=非独生子女。家庭住址编码方式为,1=城镇,2=农村。父亲或母亲受教育水平编码为,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或中专,4=大专或以上。

(四)数据分析方法

首先对所有样本做描述和方差分析。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同时控制人口学变量。数据分析所用软件是SPSS21.0和Mplus7.0(Muthén & Muthén,1998~2012)。因为数据的非正态分布,在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时,采用稳健极大似然估计方法(MLR)。因为χ2值对样本量比较敏感(Marsh,Hau,& Wen,2004),它只作为数据拟合好坏的参考指标之一。为了评估假设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研究考察了几个标准化的拟合指标,包括CFI、TLI、RMSEA、SRMR。模型拟合比较好的标志是,CFI>0.90,TLI>0.90,RMSEA<0.06,SRMR<0.08(Hu & Bentler,1999)。采用Mplus7.0中的“Model Test”命令检验模型中路径系数的差异,参考指标为Wald χ2(1)的p值,如果小于0.05说明差异显著(Wang & Wang,2012)。为了准确检验性别和年龄的调节作用,我们根据性别和年龄把所有被试分为四组,包括初中男生组(n=372)、初中女生组(n=328)、高中男生组(n=384)、高中女生组(n=422)。

三 结果

表2-2和表2-3总结了所有学生以及根据性别和年龄划分的不同组学生的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以及心理素质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表2-2 平均数和标准差

表2-3 平均数和标准差(初中男生、初中女生、高中男生、高中女生)

(一)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以及心理素质水平的性别和学段差异

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心理素质的性别和学段差异。把心理素质当作因变量,性别(男生和女生)和学段(初中和高中)当作两个自变量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同时控制家庭住址、是否独生、父亲受教育水平以及母亲受教育水平等协变量。结果发现,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1,1498)=5.51,p=0.019,偏η2=0.004,Cohen’s d=3.33,男生(M=3.48)心理素质水平高于女生(M=3.41);学段的主效应显著,F(1,1498)=39.16,p<0.001,偏η2=0.025,Cohen’s d=8.99,初中生(M=3.53)心理素质水平高于高中生(M=3.36);性别和学段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498)=3.21,p=0.073,偏η2=0.002。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的性别和学段差异。分析时把依恋水平作为因变量,把亲子依恋类型(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作为被试内变量,性别和学段作为被试间变量,家庭住址、是否独生、父亲受教育水平以及母亲受教育水平作为协变量。结果发现,父子依恋水平(3.64)与母子依恋水平(3.88)有显著的差异,F(1,1498)=12.57,p<0.001,偏η2=0.01;也发现了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亲子依恋水平(M=3.70)低于女生(M=3.81),F(1,1498)=12.45,p<0.001,偏η2=0.008;同时发现了显著的学段差异,初中生亲子依恋水平(M=3.80)高于高中生(M=3.71),F(1,1498)=9.59,p=0.002,偏η2=0.006。重要的是,亲子依恋类型与性别有显著的交互作用,F(1,1498)=6.55,p=0.011,偏η2=0.004。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对于母子依恋,男生(M=3.80)得分显著低于女生(M=3.95),F(1,1498)=19.58,p<0.001,偏η2=0.01;而对于父子依恋,男生(M=3.61)和女生(M=3.67)得分没有显著差异,F(1,1498)=3.07,p=0.080,偏η2=0.002。此外,对于父子依恋,初中生得分(M=3.70)显著高于高中生(M=3.58),F(1,1498)=12.28,p<0.001,偏η2=0.008;但对于母子依恋,初中生(M=3.91)和高中生(M=3.84)得分无显著差异,F(1,1498)=3.37,p=0.067,偏η2=0.002。其他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不显著。

(二)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作用以及差异比较

在进行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之前,先通过验证因素分析(CFA)对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此外,测量模型也提供了相关矩阵,以致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被估计,同时也可以估计观察协变量到每个潜变量的路径系数。测量模型的参数估计呈现在表2-4中。模型拟合指标表明测量模型拟合较好,χ2(56)=289.71,p<0.001,CFI=0.962,TLI=0.939,RMSEA=0.053[90%confidence interval(CI)=0.047,0.059],SRMR=0.026。父子依恋与母子依恋对应三个维度(信任、沟通、疏离)的残差修正相关。心理素质认知和个性维度修正相关。父子依恋三个维度的因子负荷分别为0.857、0.832、-0.668;母子依恋三个维度的因子负荷分别为0.887、0.859、-0.621;心理素质三个维度的因子负荷分别为0.690、0.709、0.715。

表2-4 测量模型相关矩阵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作用,并比较作用大小的差异,同时控制观察协变量(家庭住址、性别、年级、是否独生、父亲以及母亲受教育水平)。模型对数据的拟合较好,χ2(68)=417.00,p<0.001,CFI=0.950,TLI=0.934,RMSEA=0.058(90%CI=0.053,0.064),SRMR=0.064。采用“Model Test”命令检验父子依恋与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父子依恋(β=0.374,p<0.001)对心理素质的作用显著大于母子依恋(β=0.248,p<0.001),Wald χ2(1)=3.89,p=0.049。具体数据见表2-5。

表2-5 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标准路径系数

表2-5 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标准路径系数-续表

(三)性别和学段对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与心理素质关系的共同调节作用

我们采用群组分析(初中男生、初中女生、高中男生、高中女生)检验性别和学段的共同调节作用。同样地,家庭住址、是否独生、父亲和母亲受教育水平在模型中作为协变量。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结果较好,χ2(244)=524.87,p<0.001,CFI=0.949,TLI=0.940,RMSEA=0.055(90%CI=0.049,0.062),SRMR=0.080。除了高中男生组中的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路径系数(β=0.125,p=0.109)不显著以外,其他群组中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作用均显著(见表2-6)。

然后,采用“Model Test”命令检验不同群组中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作用及差异。结果发现,仅在高中男生组,父子依恋(β=0.432,p<0.001)对心理素质的预测作用显著大于母子依恋(β=0.125,p=0.109),Wald χ2(1)=4.35,p=0.037,在其他群组中,父子依恋与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预测作用没有显著差异。另外,结果还发现母子依恋对高中男生(β=0.125,p=0.109)心理素质的预测作用显著小于对初中男生(β=0.372,p<0.001)的预测作用,Wald χ2(1)=4.39,p=0.036。详见表2-6。

表2-6 性别和学段对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与心理素质关系的共同调节作用

四 讨论

研究1检验了中学生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作用及差异,同时检验了性别和学段的共同调节作用。首先,心理素质的性别和学段差异分析结果发现,男生心理素质水平高于女生,这与此前王极盛、赫尔实、李焰(1998)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男生的情绪更稳定、更自信,而且更有主见;还发现初中生心理素质优于高中生,这个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王极盛、赫尔实、李焰,1998;王鑫强,2013;董泽松,2016),原因可能是高中生正处于埃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确立阶段,他们在确立自我同一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心理困惑,同时学生从初中到高中以后会面临更大的学业压力。同时,关于父子依恋、母子依恋的性别和学段差异的结果发现,男生亲子依恋总体水平低于女生,具体表现为,母子依恋水平方面男生显著低于女生,父子依恋水平方面男生与女生无显著差异,因为中国家庭的权威结构和传统性别角色期望都可能加强青少年的母女依恋关系,尤其是父亲对男孩的社会偏好。初中生亲子依恋总体水平高于高中生,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Song,Thompson,& Ferrer,2009),因为高中生面临考上理想大学的学业竞争压力,他们可能与父母沟通的机会较少,使得亲子依恋关系减弱。中学生母子依恋水平高于父子依恋水平,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母亲承担了照料儿童的主要责任,儿童更可能与母亲形成亲密的母子依恋关系。这些结果也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Pan et al.,2016)。

其次,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均有较强预测作用,这个结果与假设1一致;而且,父子依恋的作用显著大于母子依恋,尽管青少年感知到的父子依恋水平相对更低,这个结果验证了假设2。以往研究发现,父子依恋对中学生的心理弹性预测力最强,母子依恋对心理优势感预测力最强(琚晓燕、刘宣文、方晓义,2011),父子依恋对中学生抑郁的预测作用大于母子依恋(Pan et al.,2016)。这些结果都支持了父亲参与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理论观点(Bretherton,2010;Lamb,2004;Pleck,2007)。父亲参与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形成社会能力和自主能力(Grossmann et al.,2008;Rice,Cunningham,& Young,1997)。高社会能力和自主能力是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而且,当中学生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与父亲的情感联结更能带给他们应对的力量和心理弹性,从而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结果可能与文化也有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代表坚强、勇敢、力量、耐挫,而且父亲在家庭里比母亲有更大的权威,孩子更容易从父亲那里学到男性的特殊品质,进而影响其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总之,该结果表明,在培养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过程中,父亲不但不能缺位,而且还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最后,对不同群组的检验表明,相比于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更强作用仅出现在高中男生中(高中男生的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作用不显著);母子依恋对高中男生心理素质的作用显著小于初中男生,这个结果验证了假设3。从结果可知,对初中男生来说,父子依恋与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作用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当男生从初中升入高中以后,父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作用几乎没有变化,而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作用显著降低且变得不显著,结果导致父子依恋对高中男生心理素质的作用显著大于母子依恋。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高中男生变得更加自主且性别角色意识增强,他们不再渴望与母亲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而更愿意与父亲沟通交流,把父亲当作自己的榜样,遇到挫折时更愿意寻求父亲的心理支持(Bögels & Phares,2008;Grossmann et al.,2008)。因此,对于高中男生来说,如果他们与父亲建立了较高水平的父子依恋关系,那么他们的心理情感需要可以得到较好的满足,进而促进其心理素质积极发展。然而,高中男生与母亲的母子依恋关系不能很好地满足他们这个时期的心理情感需求,对其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较小。这个结果提示我们,对于高中男生,父亲尤其需要重点与他们建立良好的父子依恋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并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第一,我们仅收集了横断数据,这些数据只能揭示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不能证明关系的方向,以后应该考虑收集这些变量的纵向数据。第二,我们采用自我报告测量所有变量,将来研究可以考虑加入家长或教师他评方式收集数据。第三,同伴依恋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关注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对心理素质的影响及其差异。未来研究可以考虑检验同伴依恋对心理素质的作用。

总之,本研究表明,中学生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均对心理素质有重要影响,而且父子依恋的作用显著大于母子依恋,尤其对于高中男生。将来的预防和干预策略可以针对父亲来开发,目标就是帮助父亲理解改善父子依恋关系对培养中学生的健全心理素质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