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 刘娜
- 17字
- 2022-04-11 18:04:02
第二章 电视剧:最典型的大众文化产品
一 乡村题材电视剧中的乡村形象
回顾中国的社会发展历史,乡土和农民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电视剧为代表的文艺作品也因此将其作为重要的题材来源。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电视剧是制作于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它将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作为核心要素。中国乡村题材电视剧滥觞于1978年的单本剧《三家亲》,它拉开了新时期电视剧发展的序幕。在这之后的30年间,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过程,既有黄金时代,也有惨淡时期。乡村题材电视剧虽然在曲折中前行,但其展现农村和农民的内核始终是不变的。在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瓜儿甜蜜蜜》、20世纪90年代的“农村三部曲”(《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21世纪以来的《刘老根》《当家的女人》《马大帅》等。这些作品借助丰富的内容、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多样的视角将乡村的发展过程、农民的命运和心理变迁过程一一展现出来。回顾创作发展过程,中国乡村题材电视剧不断挖掘新的视角,探索出新的美学风格,衍生出新的艺术形态。其承载的乡村形象也在时代流变和叙事更新中几经转化,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和样貌。本节试以我国乡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的时代脉络为线索,对我国电视荧屏上的乡村形象进行线性梳理和归纳。
(一)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1.乡村题材电视剧的概念辨析
题材是指文艺作品中所叙述的事件和现象,因此乡村题材电视剧就是描述农民与农村的电视剧。它又被称为“乡村改革剧”“乡村剧”“农民剧”“乡土剧”“三农剧”。
刘晔原指出:“乡村改革剧是指反映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即乡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前后乡村生活的剧目。”[1]
“乡村剧是指以现实乡村生活为全部表现对象的电视剧。乡村题材电视剧在电视剧中是一个亟待发展的类别。”[2]
乡村题材电视剧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电视剧类型,其主要表现农村的基本现状和农民的生活、思想、经历,反映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存状态和思想变迁。[3]
从广义上讲,一切表现农民、农村、农业(即‘三农’问题)的电视剧,都可以被称为乡村题材电视剧。而从狭义上讲,乡村题材电视剧以乡土作为故事背景,以农民作为主要故事人物,着力展现农民的生存情况、乡村的发展变化及乡村所出现的问题。[4]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都承认乡村题材电视剧是对农村和农民的描写和表现。因此,本章所讨论的乡村题材电视剧是将农村和农民的外部生活和内部精神作为表现对象的作品。
2.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电视剧是文化的载体,是大众媒介,更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大众艺术。农民作为中国最广大的受众群体,以他们为主要对象的乡村题材电视剧却一直被束之高阁,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随着“三农”问题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才出现了新的契机。
乡村题材电视剧一方面见证了我国乡村发展改变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丰富了我国电视剧的种类,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电视剧类型,因此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其一,乡村题材电视剧因其独特的描绘对象而更加贴近生活,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乡村离现代人的认知越来越遥远,只留下一种模糊的想象和记忆。而乡村题材电视剧可以给那些拥有乡村生活经历或者乡土情怀的人一种情感上的慰藉,使他们重温朴实的乡村生活。其二,乡村题材电视剧可以让那些远离乡村生活的城市人了解乡村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风貌,了解真实的乡村生活和农民形象,反映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累累硕果和不足之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大量的农村和农民,因此农村和农民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国家和国民的形象符号。乡村题材电视剧首先在题材方面就能够凸显中国特色,同时具有书写记录乡村历史变迁和观照农民心理变化的重要功能。
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乡村题材电视剧,如1988年至1992年推出的“农村三部曲”《篱笆·女人和狗》(1988)、《辘轳·女人和井》(1990)、《古船·女人和网》(199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大潮的兴起、城乡发展的割裂,乡村题材电视剧数量锐减,佳作难觅。21世纪伊始,乡村题材电视剧进入复兴期,200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八部乡村题材电视剧:《希望的田野》《刘老根2》《远山远水》《走进八里堡》《好爹好娘》《郭秀明》《三连襟》《烧锅屯钟声》。媒体戏称它们为“9亿农民8部戏”[5],表达了人们对乡村题材电视剧复兴的热切期望。自2004年开始,乡村题材电视剧大量涌现,优秀的作品也层出不穷,其中“乡村爱情”已自成系列。在收视方面,2006年内地电视剧的收视率统计显示,乡村题材电视剧占据了前5强中的3个席位。[6]
根据上述对乡村题材电视剧创作情况的简单梳理,结合对市场反响和作品发行情况的衡量,可以将乡村题材电视剧按照时间顺序初步划分为几个发展阶段:第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第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第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第四,21世纪初至今。
(二)乡村题材电视剧中乡村形象的时代流变
1.20世纪80年代初期
虽然乡村题材电视剧在早前就已经出现,但20世纪80年代才是电视剧大规模出现的时期。在1980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国庆电视台节目大联播”上,一批乡村题材电视剧集中亮相,其中包括《瓜儿甜蜜蜜》《信任》《浪花》等。尽管这几部电视剧拍摄的场面不算大,而且艺术上还显粗糙,但总体上可以看出乡村落实经济政策、落实干部政策后出现的欣欣向荣的新气象。[7]在这一时期,乡村题材电视剧的主题集中在展现乡村的新旧对比上,叙事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十年“文革”期间的政治路线给乡村、农民造成的破坏的控诉。如《葫芦坝的故事》《她从画中走出来》《春回桃花寨》等作品都对十年“文革”后的农村现状进行了深刻的描写。
二是展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发生的新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重要的历史节点,在这之后党和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发家致富的新政策,乡村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瓜儿甜蜜蜜》《老马识途》《家乡的玫瑰》等作为这个时期的作品,以乡村干部和农民党员为主角,以他们的先进事迹为主线,展现了当时农民拼搏向上的面貌和繁荣的农村经济景象。另外,此时的电视剧还展现了农村社会风尚的变化和观念的变迁。如《拆墙记》《婚前的烦恼》《新来的女售货员》等作品通过描绘日常琐碎、生活细节等,展现了农民思想观念的新旧碰撞和新旧交融,在对陈旧观念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宣扬了新的思想风尚。
三是描写了淳朴的乡村民风和单纯的乡民本性。如《水乡一家人》《山道弯弯》《山民》等作品都描绘了乡村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街坊邻里的和谐与宁静生活,展现了乡民的美好心灵,表达了对乡土文明的留恋与赞美。
总体来看,由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历史原因,20世纪80年代初期乡村题材电视剧的特点是在对过去的批判中讴歌未来,弥漫着欢欣愉悦的氛围。虽然有部分作品以悲剧呈现,但此时的乡村题材电视剧大都是轻松、幽默的,即使有苦难的开端,也会伴随着希望的结尾。这是由于当时整个社会充满希望、信心饱满的集体心态和时代气息对创作者的笔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乐观的创作环境,让电视剧的内容主题更加多元,涵盖了乡村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多个方面,为乡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繁荣打开了局面,为后续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2.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浪潮开始从城市渗透到乡村,打破了乡村传统的固有格局,衍生出各种现实的冲突和矛盾。此时的乡村题材电视剧拓展了其表现的深度,极大地超越了前一时期的创作高度,这一阶段成为乡村题材电视剧的黄金时期,其创作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讲述农民发家致富的故事,表现农民在心理、观念、思想等方面的内在变化。在人物上,经常将新型农民或农民企业家作为主角,故事的主线常为创业和致富的过程。与过去不同的是,在前一阶段的作品中,农民的创业过程是顺顺利利的,在这个时期则着重突出了创业过程中的艰苦磨难。这种困难不仅是外界带来的,也来自农民自身。长期生活在乡村的农民,被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和固有的观念、思维方式束缚住,因此在创业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让乡村变革的过程更加曲折。就像《葛掌柜》中融合传统和现代的农民企业家葛寅虎,他既有热情善良的品质,也保留了固执保守的一面。其他作品如《雪野》《庄稼汉》等也都“力图使镜头穿越单一的政治或经济层面,去对准变革中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的演进……对变革中的人进行立体的文化观照”[8]。
第二,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女性形象,如“农村三部曲”中的枣花、《雪野》中的吴秋香、《李小娥分家》中的李小娥等。这一时期将乡村故事的镜头瞄准女性,展现了女性在乡村社会中的生活状态,也引起了人们对乡村文化、传统的思考与探索。这些女性形象的情感状况、命运选择都体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的觉醒。
第三,过去许多影视作品所回避的乡村现实矛盾开始被一一提出。如《凤凰琴》就把落后的乡村教育和贫困的乡村教师双重困境表现出来,《黑槐树》则把乡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放上台面,《河弯弯路弯弯》更是大胆揭露乡村干部和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电视艺术透露的这些现实问题,让人无法再回避,只能直面思考。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乡村题材电视剧的整体特点可概括为少而精。虽然在数量上没有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在制作水平、叙事方式、现实关怀等艺术和审美方面都有极大的提升,社会影响力远远超过前一个阶段。当时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农民在社会发展中心理状况的变化过程,这些作品至今仍有许多借鉴意义。
3.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乡村题材电视剧已经逐渐在走下坡路,开始有衰落和边缘化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虽然创作还在继续,但是在众多题材作品的裹挟下,乡村题材电视剧显然已呈现一种弱小的态势,少有人问津。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经济改革和转型之路。在市场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下,受早期所建立的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农民生活的困境越来越明显,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三农”问题日渐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作为艺术受众的主要地位和优势地位就受到了冲击,乡村题材电视剧也出现了新特征。
第一,在数量上处于绝对的劣势。资料显示,2000年拍摄的电视剧共有1271部,比1999年提高了21%。[9]在整体创作基数都在增长的情况下,乡村题材电视剧却由于经济效益较低,数量屈指可数。
第二,乡村干部的艺术形象主体地位明显。在这个时期的乡村题材电视剧中,主角以乡村干部为主。如《乡党委书记》《村支书》《乡村女法官》《一村之长》等大量作品都把村干部塑造成一个解决乡村问题的英雄形象。同时,这类作品通过人物道德方面的冲突设置来强调村干部的英雄品质,将其塑造成道德楷模,弘扬高尚的情操。这个现象反映了创作者回避现实问题、迎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心态。这种创作方式会令原本就处于劣势地位的乡村题材电视剧更加边缘化。
第三,剧情中出现了新事物、新视点。在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背景下,新的事物和新的观念进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也出现在乡村题材电视剧中。在剧情上,有乡村青年通过发展科技致富的故事,有农民开办乡镇企业的曲折发展的故事,也有展现乡村民主选举和民主意识的故事,还有弘扬植树造林、造福百姓的事迹。《庄稼院里的年轻人》《春天的故事》《三选村官》《山青青、水清清》等就是这一类作品。
第四,喜剧形式再一次被搬上舞台。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之后,娱乐化趋势和消费主义也逐渐增长,成为影响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条件下,乡村题材电视剧再次以喜剧的形式回归观众的视野。喜剧形式能够顺应娱乐化的潮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其中最典型的是由赵本山主演的《刘老根》。喜剧的回归是乡村题材电视剧创作面对困境时顺应市场做出的改变,也是对20世纪80年代乡村喜剧的承袭。但是,随之产生的是乡村题材电视剧作品的低俗化、戏谑化。
第五,呈现地域文化。乡村题材电视剧明显地呈现为两种特色的地域文化流派:以《郭秀明》《好爹好娘》为代表的西北流派和以《农家十二月》《刘老根》为代表的东北流派。这得益于长期扎根西北和东北地区的剧作家们的生活经历和心灵感悟。
第六,彰显新型农民形象。在这一时期的乡村题材电视剧中逐渐出现了一批紧跟时代潮流、具有开拓进取时代精神的新型农民形象。这些新型农民形象的出现为乡村的建设燃起了新的希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刘老根》中的刘老根、《庄稼院里的年轻人》中的陆二凤和《白领农民》中的宫学斌等。
从整体上看,乡村题材电视剧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由于受到政治和经济影响而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不仅在数量上锐减,在作品的社会深度和艺术高度上也停滞不前。创作者也被这种现实情况重挫热情和锐气,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流于表面,少有出现深入书写农民心理和乡村变革的作品。他们也缺少批判现实的勇气,对社会矛盾见而不提,而是以家长里短取代种种社会议题。
4.21世纪初至今
“三农”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越发严重,并衍生为备受国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并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和指导方针出现之后,城乡政策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乡村社会在重新发展的同时也激发了艺术创作的活力。这一现实背景造就了乡村题材电视剧复苏的契机。
数量多、质量高、播出时间长、影响力深远是这一时期乡村题材电视剧的特点。2003年成为乡村题材电视剧发展关键的一年,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了《希望的田野》《刘老根2》《远山远水》《走进八里堡》《好爹好娘》《郭秀明》《三连襟》《烧锅屯钟声》等8部乡村题材电视剧,每一部都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好评。在这个契机下,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高潮开始出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乡村题材作品,如《当家的女人》《马大帅》《喜耕田的故事》等。这些作品不仅凭借精良的制作斩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还反映了一些引起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现实问题。
在表现内容上,批判精神和艺术含量都有所提高。乡村题材电视剧进一步深入挖掘并批判各类现实矛盾,创作者也勇于书写乡村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如电视剧《沃土》就揭露了部分乡村干部贪污腐败、滥用权力等官场黑幕。正是强烈的批判现实的精神提高了电视剧作品的艺术高度,也丰富了其精神内涵。随着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农民工作为一种新的群体出现,乡村题材电视剧也有了新的反映内容,城乡对比和城乡冲突被搬上屏幕。《生存之民工》展现了进城民工的生存状况,用客观冷静的现实主义风格代替了戏剧化的再创作。反映坚守土地的农民形象的作品也没有因此减少,《喜耕田的故事》中的喜耕田、《天高地厚》中的荣汉俊等都是坚守农村土地的农民。
历时性地回顾乡村和农民在岁月长河中的命运变迁是这一时期电视剧的突出表现方式。代表作品有《母亲是条河》《天高地厚》《插树岭》等。这些作品具有深邃的思想和磅礴的气势,对乡村的历史进行了全景式的回顾与呈现。它们通过底层文化的观点和多元的历史视角对乡村历史进行反思,对现实进行批判并对未来进行探索。这种具有特色的创作方式使乡村题材电视剧的艺术品格得到了质的提升。
在风格样式上,乡村题材电视剧出现了轻喜剧、乡村现实主义、严肃悲剧等多元化样式。其中,轻喜剧风格以《刘老根》为代表,乡村现实主义风格以《希望的田野》为代表,严肃悲剧风格则以严肃深沉的《生存之民工》为代表。除此之外,乡村题材电视剧在表现视角上也更加丰富,通过表现年轻农民爱情观念的社会视角、城市反哺农村的政治视角、反映新兴文化的文化视角等体现农民和农村的变化,电视剧《文化站长》《插树岭》等都有这类特点。
21世纪至今,人们通常选择以一种更加冷静和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三农”问题,并清楚地认识到乡村改革问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也彰显了中国电视剧创作市场正在进一步走向繁荣与多元。
(三)乡村题材电视剧中乡村形象特点的批判
1.被遮蔽的乡村与被想象的农民
乡村题材电视剧的一个长久主题就是表达农民脱贫的诉求,不管是20世纪80年代的《葛掌柜》、20世纪90年代的《山不转水转》还是21世纪的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呈现了这样的主题。例如,《刘老根》中刘老根带领村民开发旅游资源,让村民脱贫致富;《乡村爱情》中象牙山的乡民创办企业,生活富足;《女人的村庄》里张西凤带领妇女发展养殖业,成功致富。一系列的作品演绎了一个个皆大欢喜的乡村发展致富的故事。
农民形象的喜剧化在21世纪乡村题材电视剧创作中尤其引人注目。一些喜剧化和低俗化的农民形象是通过故意丑化的外在形象、幽默荒诞的语言风格和夸张的人物性格三个方面塑造的。有的乡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喜剧化农民形象,以有缺陷的形象出现,如口吃、结巴等,并且具有油嘴滑舌、尖酸刻薄、目光短浅等特点。
在文学领域中,对农民形象的描绘层出不穷。在文学创作中,农民勤劳善良却贫穷落后,他们是封建王朝兴替下的受害者。为了批判社会现实和实现思想觉醒的创作动机,农民最初时常以愚昧的形象出现,而正是这种特点使农民形象带上了喜剧色彩。这些形象能够通过诙谐的特征带给观众欢乐,又能让观众注意到农民被封建思想压抑的灵魂,这种喜剧是二元化的,蕴含着更深层次的表达。但是在21世纪的乡村题材电视剧中,农民的形象已经成为喜剧化的符号,仅仅发挥娱乐的功能。在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中,农民的形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三部曲”中的茂源老汉是典型的一家之主,不苟言笑,沉默严肃,《乡村爱情》中的刘能、谢广坤则咋咋呼呼。女性形象同样也有变化,从《女人的村庄》中的“悍妇”李二白到《趟过男人河的女人》中柔弱善良的胡山杏,就连《乡村爱情》中的谢大脚也从美丽善良的女人变成泼辣的怨妇。从乡村题材电视剧中农民形象的变化过程中,能够看出农民的形象正在逐步被改写,原本在农民身上的正面品质逐渐被负面特征取代。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建立,城市逐渐发展,农村逐渐落后,城乡差距日益明显。在经济改革浪潮之后,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农民工的现状被称为“进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中共中央从2004年至2014年连续十一年发布了关注“三农”问题的重要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尽管如此,乡村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不容乐观,比如农民工讨薪、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空心村等。这些现象与电视剧中呈现的乡村图景截然不同,电视剧中的乡村忽略了现实的复杂情况。电视剧在多种文化形态并存的社会中,是分析文化语境和审美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城市的观众而言,他们接触不到真实的乡村生活,只能依靠影像的传播来建构他们对乡村的模糊想象,而乡村题材电视剧中的乡村故事和农民形象会造成他们对乡村和农民的误解。
创作者和观众的城市中心立场也导致了对乡村和农民的遮蔽与想象。随着大力发展农村和现代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影视作品中对农村的呈现也过于偏向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内容围绕农村建设和农民发家致富的美好景象,造成了现实与文本的错位,忽略了对乡村图景的真实反映,没有把乡村作为现代化发展的一个产物,而是将其视为城市的附属品,失去了乡村的独特性。另外,影视作品对乡村呈现的话语逻辑往往基于城市的话语逻辑,利用城市的话语讲乡村的故事,乡村沦为城市故事的替代品,并没有真正呈现乡村,而是将城市的模式移植到乡村的背景中。此时影像中的乡村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2.泛滥与戏谑的“乡村式喜剧”
在创作环境上,我国的影视创作环境逐渐进入“轻时代”,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以轻松娱乐为特点,抛弃了宏大叙事和沉重现实。有学者这样解读“轻时代”:“这个轻有很多方面,题材、形态、受众、成本,都在以轻化来面对今天的市场竞争。”[10]与早年的大历史和大场面不同,影视创作通常选择一些婚恋、时尚等带有喜剧效果的轻型题材,减轻厚重感。其次,电视剧的风格、状态和调性都显得轻松活泼,作品整体有喜剧状态和情调。由此看来,乡村题材电视剧和农民形象的喜剧化正是“轻时代”的产物。
市场和商业利益的驱使是乡村喜剧盛行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我国电视行业发生了结构性的改革,电视台等电视剧制作机构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0世纪90年代中期,商业化、娱乐化等文化浪潮席卷社会,文化娱乐产业最早受到影响。城市言情、武侠等题材电视剧因满足了观众的娱乐审美需求而卖座,相反一些沉重的历史话题、社会现实作品则逐渐无人问津。在此之前,乡村题材电视剧一贯以写实的风格为主,相对沉重地表现乡村现实。在这种商业和文化情景下,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方式不得不进行改变。一些制作方发现原本无意设置的农民的闹剧受到观众喜欢,能博取观众一笑,他们为了迎合观众的喜好,逐渐将这种特征进行放大,并且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喜剧的形式和大团圆结局。因此,在乡村题材电视剧中真实的乡村图景、农民的心理变迁逐渐被遮蔽了,留下的只是千篇一律的故事,千人一面的形象。中国乡村的发展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经历了长时间的挣扎过程,农民在迷茫和困惑中匍匐前进。但是在电视剧的呈现中,这些都被掩盖起来,没有思索挣扎的适应过程,只有各种搞笑的闹剧。以农民工为主角的《马大帅》没有反映农民工在城市的艰辛,反而被描述成一部农民工奇遇记。“乡村爱情”系列中各类闹剧和广告裹挟了乡村的真实故事。乡村题材电视剧中的乡村和农民最终沦为文化浪潮和经济效益的一个商业符号,不具有自身的文学价值和审美含义,也缺乏社会深度。
随着城市商业文化的发展,作为表达客体的乡村在影像中的反映也受到资本话语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为了迎合观众的审美品位,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许多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向喜剧化和诙谐化发展,农民的形象也离不开“一身土味”,逐渐沦为迎合市场的产物,不仅使农民形象肤浅化、低俗化,更加深了城市大众对农民的刻板印象。农村和农民在影视的呈现中被塑造成娱乐角色而非通过影像被表达的个体,如此一来农民的话语权在无形中被弱化,他们的形象依据市场喜好塑造,迎合城市文化的想象与乐趣。城市与农村,处于不平等的两个对立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