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没了吾等,谁来制衡齐楚浙三党?

现在在场的大部分人心中莫名的多出一种感觉,那就是时代变了。

之前万历年间,犯了点错误和政治斗争失利,也不过是被罢官除籍,识趣点的,自己辞官,还不用除籍,将来还有复起的机会

可现在呢?不说那剥皮填草,这个把他们派去西夷传播儒学陛下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就是打着传播儒学的流放啊,而且是流放到西夷国家那么远的地方。

能不能安全抵达西夷的国家都是一个问题。

“诸位,尔等以为陛下为何会想出这种事呢?”有人疑惑。

“还记得之前所说的格物院吗?以某看来定是那负责格物院的徐光启搞得鬼!”左光斗说道。

“此话怎讲?”

“这徐光启身为我大明的进士,不好好的熟读圣人之言,去跟那来自西夷的利玛窦学什么西学,把精力都放在了翻译西夷人的书籍上,还加入了西夷那什么天主教,简直就是欺师叛祖!”

“对,那徐光启定是见当今陛下喜爱木匠之事,便投其所好,蛊惑陛下弄了个格物院。”

“而这传播儒学的名头,多半是从西夷那里学来的,身处我大明的那些西夷,不就是叫什么传教士吗?”

这时,杨涟起身,正色道:“诸公,如今朝中奸佞小人当道,蛊惑天子,吾等应当上疏陛下严惩小人,以正朝纲!”

“没错,吾等要把天子引导正道上来!”

“汝觉得,天子会听吗?”一旁的韩爌见到几人又要变得激奋起来,波了冷水:“之前吾等弹劾方从哲,天子听了吗?”

“汝等此时在聚众弹劾,岂不是让陛下认为汝等在结党营私不成?”韩爌说话的语气有些不好,自己在白天面圣时,陛下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结党了,在这样一搞,韩爌觉得肯定会被牵连,他可不想被丢到西夷去。

“吾等怎么是结党营私?吾等也是为了社稷苍生啊!”杨涟说道。

“为了社稷苍生?可是陛下会这么认为呢?陛下会认为尔等结为朋党,陷害陛下的亲近之臣。”

“那韩阁老,难道吾等要坐视方从哲等奸佞之臣蛊惑陛下,祸乱朝纲吗?”

“当今陛下圣明,怎么会被奸臣给迷惑?”

“韩阁老,汝等意思是?”左光斗眉头微蹙,有些疑惑。

“左兄啊,在面圣前,吾也是和汝的想法是一样的。”接着,韩爌话锋一转,开口道:“而汝面圣时,陛下给某看了东厂抄家所得。”

“总财产,说不定已经可以比上大明一年的国税了!”

韩爌这话是有点夸张了,但是韩爌觉得陛下在像这样逮捕朝臣抄家,算上其在家乡的家财,能够比上国税了。

大明税收所得银钱在账面上是好看的不得了,可真是根本收不上那么多,为何?因为可以欠着。

韩爌清晰的记得,那账单上整齐的记载着,所得现银几何、银票几何、书画珠宝几何、名下田亩商铺有多少、名贵家具有多少,东厂都记得清清楚楚,算上其他乱七八糟的,将他们全部折现臣银子,那可是一笔不得了的数字。

“什么?”这一下杨涟有些懵,大明官员俸禄低,哪来那么多银子,这些银子肯定是来历不明。

一些人闻言也是莫不做声了,他们自己的底细他们自己是再清楚不过了。

“这就是陛下为何如此的原因吗?”

“嗯”韩爌点了点头。

“难道吾等就这样放过方贼了?”杨涟的说话声有些愤恨。

而身边人则是开口道:“那韩阁老,此时会不会牵扯吾等啊。”

话音落下,众人也是面露忧色。

“放心,要是吾等东林都被下狱,谁来制衡齐楚浙三党?”说完,韩爌便准备起身离开。

听了这话,一些人的脸色慢慢缓和,不会被牵连就好。

“最近,陛下为了制衡是不会在抓人下狱了,所以,最近赶快把自己手低的黑料能清理的都清理干净!”

“唉。”左光斗叹了一口气,听了韩爌所说的话,他明白陛下这是已经将东林定性为了朋党?这个事实,他之前还不愿相信,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左公,吾等该如何?”

“该如何?那就是把自己手中的黑料都清理干净!”说完,也是转身离去。

见到有人出来,不远处的一个人影也是慢慢的躲进夜色之中。

韩爌走出宅子后门,目光瞥向不远处的街道,总感觉有一人影闪过。

......

此时,乾清宫内。

“张爱卿,汝检举崔景荣贪污军饷?有何凭证?”朱由校说完,注视这御案下的张经世。

“回陛下,微臣在万历四十七年时任宣府巡抚时,就发现朝廷每次下发的军饷粮草总是缺额。”

宣府?这可是大明重镇之一啊,就连那发的军饷粮草都缺额,朱由校已经很难想象其他地方究竟如何了。

“待到微臣升迁至兵部侍郎,微臣才明白了,这些军饷都是被朝臣给贪污了,美其名曰:漂没!”

漂没,这是文官们专门为自己贪污军饷的行为取得美名,说起来,现在的大明士卒真是可怜,军饷没出京城就被了贪了,发出去后,还要被自己的长官克扣,这样一支连军饷都发不齐的军队,会有战斗力?

像满清入关后,那些以变节明军为主的绿营兵为何有那么强的战力,不就是因为满清能将他们养肥。

毕竟现在的军队,可不是后世那支敢一口气连揍十七个堂口的军队。

“所以,汝就上疏检举崔景荣?”朱由校瞥了一眼张经世。

朱由校记得历史上,因为辽东局势糜烂其以兵部侍郎身份督师出关,朱由校只记得了这么一点。

还有一点就是这个为官生涯大部分都是在担任地方官,泰昌元年才升迁至兵部右侍郎,到了天启四年就致仕了,总共才当了四年的京官。

“陛下,微臣以为崔景荣身为兵部尚书不可能不知情,其定是漂没军饷的同伙之一,就算其不知情,也有失察之责。”张经世朗声说道。

朱由校听后心情很不好,自己不久前,才把他调任为礼部尚书啊。

叫过一边的小太监,朱由校说道:“告诉魏忠贤,免去崔景荣一切职务,打入诏狱候审。”

“张爱卿就先退下吧。”

“微臣告退。”

张经世刚刚退出乾清宫,魏忠贤便慌慌张张的走进乾清宫。

“何事如此慌张?”朱由校看着慌张的魏忠贤开口问了一句

“皇爷,英国公检举成国公勾结辽东建奴!”说着,从怀中取出张维贤所写的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