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场弊案

考完以后,王守仁和一般的考生一样,等待着发榜,关注着自己能否榜上有名。但是,那年到了通常应该发榜的日子,却没有发榜。士子们敏感地察觉到,出了什么问题。

确实,王守仁那年的会考,风波迭起,惊心动魄,发生了明代科举中有名的“科场案”。在发榜之前,朝廷收到了有人科举作弊的举报。为此,朝廷拖延了发榜的时间。

如上所述,当时主持考试的考官为李东阳和程敏政。[21]

有人举报:“江阴富人徐经鬻题于敏政家僮。”[22] 这是说,江阴有一个姓徐的有钱人家,花钱买通了出题目的程敏政家的家僮,从他那里得到考题。

那年的会考,还涉及几个人物。后来非常有名的唐寅(唐伯虎)也参加了那次考试。他在前一年乡试得中“解元”,主持吴郡乡试的是梁储[23],非常赏识唐寅的才华。考试完毕,他把唐寅的考卷带回京城,和程敏政等朋友喝酒时谈论其人,并把他的卷子给人看,加以称赞。据说,引起了有关人士的注意和妒忌。[24]

明代的朝廷中,不乏敢言者。(设立科道等监察机构,允许“御史”等言官上书言事,乃明代政治体制的一个特色。)这消息被户部的官员华昶得到[25],于是立即上疏弹劾。指名道姓地指出:今年考官程敏政将题目“卖与江阴徐经、苏州唐寅(戊午新解元),二生先以题问人,且骄于众,败露至此,百口难掩”。[26]

华昶在当时以敢言闻天下,曾上疏纠弹时弊,倡言:“天下之财聚于大官,大官之财聚于内府。”也就是说天下小民的财物,皆被皇帝内府搜刮去了。有点天不怕地不怕,敢为天下呼号的气质,孟子所谓“浩然正气”在身,“虽千万人吾往矣”[27]。他这一上书,朝中哗然。

明朝对于考试作弊的处罚相当严厉。景泰年间顺天乡试,就发生过舞弊案,朝廷作了处罚。[28]这次,又接到这样的举报,弘治皇帝大怒,立即下命彻查。

被劾的程敏政感到委屈,上书辩解说没有此事。但承认自己在家中,或有疏忽,不经意间透漏了一些关于考试的消息,被家人得知,或有不妥的地方。

鉴于当时还没有发榜,于是,弘治下旨,程敏政停止阅卷,核查全部考卷。[29]礼部尚书徐琼命当时的主考官李东阳,会同所有五位考官,将场中凡是经过程敏政批阅的卷子全部重新校阅,查看是否有弊。如发现有涉及作弊者,一律除名。[30]

于是就不能如期发榜了。

王守仁的考卷,如前所述,恰恰是程敏政批阅过的,当然是要重新严加审核的。

经过查核,结果是,被举报的两个人,都不在录取名单之中,也就是说,程敏政并没有特地照顾那两位据说是买了考题的学子。但是,在复核官员给皇帝的报告中,还是指出程敏政等确实有行为不妥处。[31]

推迟了三天,总算在那年的二月二十九日发榜,录取了三百名新科进士。王守仁是二甲进士的第七名。[32]

事情本该结束了。不料此时,又生出新的风波。同为考官的林廷玉又上疏,说,根据自己在考场中所见所闻,程敏政确有六条可疑之处。也不知怎么回事,这次弘治下令,把程敏政和林廷玉都关进了监牢,又派人查证。结果是程敏政被勒令致仕,举人徐经还有那位因此霉运而成名、后来更加有名的文人——唐寅等十余人落榜为民。[33]

华昶举报不实,降职到南京当太仆寺典簿,林廷玉则被贬到海州当州判。

总之,这场会考,风波迭起,人心惶惶,举世瞩目。

设想一下当时在等候发榜的王守仁的心情,虽没有什么文献记载留下,但按常理推测,可以想象是一种怎样的情境。

这场科考案和王守仁有关,还因为在其背后,官场中还有涉及王守仁父亲的传说。[34]

在回味这一段经历时,肯定会令王守仁感受到朝廷政坛在端庄肃穆的氛围下,较量和争斗的暗流在涌动。

王守仁之所以被录取,当然主要是因为他的考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能还因为科场案中对立的双方,以及最后审核的官员,都对他的考卷作了很高的评价。当是经过复核后,才被录取,可谓出没惊涛骇浪。会试完毕,还有最后一关的“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根据《弘治十二年进士登科录》的记载:

三月十五日殿试。

三月十八日发榜。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为伦文叙、丰熙、刘龙。

第二甲九十五名,赐进士出身。所列前六人的名字为:孙绪、林廷!、罗钦忠、杨廷仪、陆栋、王守仁。

第三甲,二百零二名,赐同进士出身。[35]

经历过多年数次落榜的辛酸,又经历了这次考场的风波,王守仁终于正式跨进了明朝的官场,开始了新的生活。

回首往事,同年考生,升降有自,处境迥异。面对着这样的周边形势,面临着如此的朝廷,一个满怀壮志的青年官员,一个有着独立观念的人,将如何行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