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伤筋动骨,把筋养好才能活动自如

“伤筋动骨一百天”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说法,意思是说,患者伤筋断骨后愈合起来大概需要一百天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患者应该好好疗养,不能着急,更不能乱动。关于这种说法,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争论,而争论的焦点则主要是骨折之后是否真的需要100天才能够痊愈。

有人认为,骨折愈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第一期称为血肿机化期,指骨折后6~8小时内血肿开始形成凝血块,随后毛细血管及各相关组织、细胞等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使骨折断端初步连接在一起,全部耗时大约2~3周。第二期称为原始骨痂形成期,所谓骨痂,指骨头受伤后的伤痂,即皮肤愈合初的血痂。这一时期,骨折断端的纤维结缔组织,经过软骨细胞的增生、变性、钙化而骨化,一共需要约4~8周。第三期称为骨痂改造期,指原始骨痂进行改造,成骨细胞增生,相关骨组织也逐步完善,使骨折断端形成骨性连接,大概需要8~12周。就这样,历时大约3个月,骨折完成伤处愈合。所以人们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是有道理的。

然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骨折愈合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身体情况、损伤部位、损伤程度等,“伤筋动骨一百天”只不过是一种简单朴素的认识,不能一概而论,如股骨骨折的小儿一个月左右就可基本愈合,成年人则往往需要3个月以上才能愈合。有些骨折,如股骨颈骨折,患肢固定超过一百天也未必愈合,更谈不上活动了。

事实上,这些说法都是有道理的,但是没有抓住这句话的精髓。其实,“伤筋动骨一百天”的关键点不在骨,而在于筋。

前面已经说过,筋在人体中起到联系骨,组成关节和活动关节的作用,任何导致筋的位置、顺序、结构、走行方向异常的因素,均能使筋的作用失常或丧失,也就是所谓的“伤筋”。一般来说,骨折患者都会伴有伤筋,而相对于骨骼愈合来说,伤筋动骨之后,筋的修复则更加困难。

所谓“爵主骨生髓”,只要一个人的肾没有问题,那么骨头自己就可以愈合,可以生长,并且骨折的地方如果愈合得好,是会和原来一样的。然而,筋就不同了,它本身是不会愈合的,是需要增生出来的瘢痕把断裂或者撕裂的地方连接起来的,叫做瘢痕愈合。一般来说,伤筋动骨之后,患者很容易发生重力性水肿、肌萎缩、韧带松弛、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或后遗症,这些都是由于筋没养好造成的。由于筋出现了问题,自然就会减缓骨的愈合,即使骨完全愈合了,没有筋的拉动、连接,也是不能自由活动的。

那么,伤筋动骨之后怎样养筋,才能让它在这一百天左右的时间里顺利恢复呢?这里我们给大家几点建议:

1.在4~6周内固定患肢

在医学上,人体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时间一般在4~6周左右。这段时间内患者应该固定患肢以促进损伤的修复,很多伤筋患者之所以留下后遗症,大都是因为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严格固定患肢而导致的。另外,患肢在4~6周后应该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否则容易引起筋缩。

2.息怒养筋

中医认为:“肝主筋,其华在爪”。肝的精气充足,方能养筋。反之,肝虚则筋气不舒,筋自然得不到滋养。另外,中医还认为,“怒伤肝”,所以我们在伤筋之后,一定要注意调节情志,不要动不动就发怒,这对身体的恢复极为不利。

3.合理膳食

强筋健骨首先需要合理膳食的保证。中医认为,“辛养筋”,伤筋之后,多吃一些姜是有好处的。另外,再给大家推荐一种“酒蟹”,在古代是皇帝的御用养筋方,养筋效果非常好。方法为:用清酒和盐把蟹浸一夜,拿掉螃蟹排出的脏物,再加上花椒和盐,另外在干净的器皿里加一些酒,倒入原来浸蟹的汁,一起烧开,冷却后倒入蟹中,汁必须将蟹完全浸没,这样就可以了。这种酒蟹可以佐餐食用,每次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