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见证历史 鉴证自己
- 见证:新闻里的贵州20年
- 肖菡
- 3647字
- 2022-10-26 14:40:33
张兴
经过有效传播的新闻,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和传播新闻,就是为历史留下生动可信的见证。肖菡这本《见证——新闻里的贵州20年》,让人感觉到恰如其分。既表明了她在二十多年记者生涯中持之以恒的初心,又通过对过往作品的梳理回顾,令人信顾地展示了新闻这种不可替代的特定功能。
本书中有篇“自序”,其中一段话读来格外令我感动,她这样坦言心声:“许多重要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会议,记者有幸参与、知情、采写,并与许多重要和普通的人有幸对话、交流、交友。记者生涯由此让人生变得更有深度、广度、厚度,视野的丰富多彩也能让人在纷繁复杂中保持几分笃定。”进而,不容置疑得出结论:“用笔和文字记录和见证时代,这正是新闻作品穿越时光后最大的价值所在。它让后来的读者,能够看到今日生活的来时路,体会到当下幸福生活的创造过程。”
其实,这不仅仅是作者在总结自己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跃然纸上的,还有一位有幸见证历史者火热的情怀和使命感、责任感、获得感。通读《见证》集中选收的一百多篇作品,正好能与她的这些感受和结论形成互补互动的印证。诚如作者所言,作品集“字里行间见证了贵州发展的脚步和印记。”
尽管这种“见证”有其特定的观察和叙事范围,不可能涵盖发展的方方面面,也不会全然回荡着黄钟大吕的声音,其中不少篇什,本是源自生活的一些瞬间镜头,让人伴随小桥流水、云淡风轻的感觉就能读下去,可产生的阅读效果却是“见微知著”。不同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在整体上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起云涌,见证了奋斗者们为创造历史的真情付出、不懈奋斗和可敬可亲,同时,也见证了寻常百姓对生活变化的真切感受。用笔和文字,见证发展中的贵州历史,作为事实,这已经断然无争。
新闻作品怎样才能获得如此效果?当然需要生活在一个伟大时代的作者,面对脚下这片土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催人奋进的人与事,能够长久保持泉涌般绵延不绝的激情,能够矢志不移地去观察去守望去倾诉去表达。然而,这些充其量只能算作一个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记者面对丰富的新闻资源,思想的向度、观察的角度、表现的维度,都必须保持鲜明的个性。唯如此,见证历史的作品才会有力度、有温度,才能在可信、可感、可思的氛围中,启示人、鼓舞人、引导人。
《见证——新闻里的贵州20年》告诉我们,肖菡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行。
通过梳理浸润点染在作品中的努力痕迹,可以认为她为了准确真实地见证历史,在自己的新闻写作中一以贯之地秉持着“四性”。
——坚持新闻作品在传播上的首发性。
首发性与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可信度和导向作用密切关联。一般社会公众,对于某些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关键决策过程,乃至那些不可不关注的事物走向,在与闻上往往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呈现着“不在现场”的遗憾。有思想、有责任心的记者,应该当好读者的“眼睛”和“耳朵”,勉力为公众构建和重现最接近事实真相,最包含事件核心内容的“新闻现场”,尽可能满足人们对“首发效应”的渴求。
肖菡作为一位曾经较长时间从事时政报道的记者,运用并发挥在新闻资源上先知情、先获取甚至先参与的优势,对“优先”获得的新闻素材精心梳理、用心剪裁、倾心组合,追求这种读者既渴盼又认同的效应,而且追求的天地不断拓展,延伸到时政以外的其他报道领域。这在她的新闻作品中有迹可循。
全国“两会”年年开,读者年年希望在会议报道的“首发性”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我曾经十余次参与或组织贵州日报全国“两会”报道,深知其中艰辛和不易。读肖菡收入《见证》集中此类题材作品,却让人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2013年3月,她参加了全国人大会议贵州代表团专场记者会,会场里吸引了上百家境内外媒体近300名中外记者,频频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贵州省领导同志提出事关贵州的种种问题。作者在《祝福一片起飞的土地——贵州代表团专场记者会侧记》一文中,却只紧紧瞄准一个关注点:欠发达地区如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贵州人想告诉外面的人他们在干什么,外面的人想知道贵州人将怎么干?如此一来,“新闻眼”再加“首发优势”,一件篇幅不长的新闻品作品就有了沉甸甸的传播分量。
《贵州旅游再造地质血统》,则把我们带入另一种风景。旅游、地质,两个看似隔山般的行业,能不能联袂为贵州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另辟蹊径?读者需要记者的“首发”解惑释疑。记者把观察、思考和传播上升到一个高度——贵州的旅游资源要上档次,创品牌,就必须提升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打出独特旗帜。用新闻事实印证了两个新鲜观点:让地质科技代替浅显的旅游解说词;地质调查研究成果应该在旅游开发中发挥新作用。一篇注重“首发性”的作品,为读者的认知和想象拓展出全新的天地。
《奏响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最强音——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诞生记》《旱灾面前 我们亲如一家》《向前梦想 满帆启航——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贵州代表团侧记》……《见证》集中多篇作品,都称得上注重“首发性”的精心之作。选择多种角度,运用不同手法,通过“首发”力求把更多读者带入“新闻现场”。这样来见证历史,显现出坚实的力度。
——追求新闻作品在表达上的故事性。
古人云,文以载道。从特定角度解释,这种“文”就是既有逻辑性、又富感染力的“文采”,新闻作品要有文彩,通过故事性来体现是一个重要手段。肖菡通过自己的新闻作品证明:勤于、乐于也善于讲故事,对历史的见证,就会除了力度,还有温度,就会更加深入人心,打动人心。
从《见证》作品集中,不难寻到这样的实例。
来自基层的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刘乔英,在北京开会期间,手机上突然收到将近500字的短信。千里之外的一位青年农民工,辗转连线女代表,想请她转达希望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帮助和支持力度,更好地为“三农”和农民工服务的心声。记者肖菡不仅仅止步于对事情的新奇感,更进一步挖掘后面的故事和人物关系,写出的短通讯《手机短信里的心里话》,称得上是一个隽永的新闻小品,既映射了人民代表与人民血肉关系,也见证了人民代表确实心系人民。
系列新闻故事《为了妈妈 好好读书》《美在孝心善行 贵在责任担当》《鲲鹏基金献出爱心 道德呼唤丈夫归来》《爸爸归来 我会克服困难撑起家》《爱心牵挂小哥俩》,读后发人深省。
作者似乎有意无意间借鉴了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手法,一环扣一环,一波接一波地展开贵阳“摆摊救母”小哥俩故事所引发的社会关注,由此见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见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今价值。省委书记真情牵挂,社会各界倾力关爱,出走的丈夫和父亲被道德呼唤回归,小哥俩在大爱滋润下愈发坚定创造新生活的信心……一个个新闻事件变成了一个个温馨的故事,“润物细无声”地传播正能量,其效果是更让人感同身受,心悦诚服。
这样的传播方法,这样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在《见证》一书中远不止一例两例。
——体现新闻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亲近性。
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的新闻作品,对生活领域、生活内容和生活情趣不断丰富的公众读者,越来越没有吸引力。怎样与他们之间建立平视互动的关系,让新闻作品更有亲近性,于新闻写作者而言,是不可回避的急迫问题。不如此,你所希望见证的历史,读者会在认同感上产生较大的距离。
肖菡写生态文明,把它定格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且与几个普通市民群众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给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些“凡人小事”,口号和理念顿然变换为个性化的“亲近感”。随之自然而然得出结论:每个人都能通过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参与,直接影响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生态文明是一种生活方式》)
残疾人,是她在新闻写作中观察较细、着墨甚多的一个社会群体。在一篇篇相关文稿中,“亲近性”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样的生命 一样的阳光——第八届全国残运会贵州代表团直击》,让我们听得到摘取首金游泳选手的心灵律动,引我们走进爱心撑起的羽毛球之家,还能体会到志愿者和盲人运动员姐妹情深,进而相信每个梦都有机会怒放。
亲近性产生吸引力,吸引力决定新闻传播和见证历史的质量,这应该是肖菡新闻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
——突出新闻作品在内容上的思辨性。
要把思辨色彩浓烈的新闻作品写好,很考验作者的眼力、心力和功力。
收入《见证》集中的《我省软件业蓄势待发》《筑城飞来一只美国“鸡”》《“夜郎”:贵州当仁不让的品牌》《苗绣“牵手”国际时尚品牌》等几篇新闻作品,细读之后,看得出作者尽心尽力的探索轨迹。这些稿件的写作往往因问题疑惑而源起,有些则是由某种现象引发的前瞻性展望,但一个共同特点是:凭借新闻事实说话,要么释疑解惑、要么鼓舞士气,思辨的光芒,始终巧妙地同作者的思考、新闻人物的思考、新闻事件展示的必然走势交织在一起,使作品在力度、温度、亲和度之外,又增添了深度。相信大家在品读以后,定然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催发出新的思考。
肖菡想通过新闻作品见证的贵州二十年,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新闻里的贵州20年”不可能将难忘的二十年风景尽收眼底。但她一直不言放弃,一直在奋斗,一直在拼搏,见证历史的同时,也在鉴证自己。这正是《见证》作品集最引人注目、最令人感奋的亮点。
是为序。
(作者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原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