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赋能:深度剖析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第2版)
- 王建伟
- 1773字
- 2022-01-04 16:37:17
第2版序
一台挖掘机在山头作业,但其驾驶室内并没有操作员,开挖掘机的人正坐在山下的远程遥控仓内操作机器。
3万平方米的“黑灯工厂”内,各类机器人精密配合,每天10万吨钢卷从这里发往全球,智能制造车间正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
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高压线发出了“突突”的报警声,远在万里之外的电气公司的工程维修人员马上通过液晶屏对设备进行数据分析,查看具体是什么零部件出了问题。
推进生产智能化、开展远程运维、打造柔性生产链……我国工业互联网方兴未艾,以数字化赋能制造业。未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将让工厂更“聪明”,让工人更“省力”。
2017年11月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正式成为国家级战略,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战略性变革的理念,不是简单的网络,不是简单的平台,也不是简单的模式,它是系统化的,是对工业制造业理念的大变革,可引导技术脉络、管理体系等变革。
2018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到2020年年底,初步形成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在鼓励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条件的行业协会建设本区域、本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分期分批遴选了1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培育了一批独立经营的企业级平台,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测试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30万家以上的工业企业上云,培育超过30万个工业App。
2020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做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重要部署。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短短几年的时间,我欣喜地看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政府、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工业互联网深度打造了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了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并且在一些相关优势产业落地,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遥想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的第二年,部里正在加紧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部署,急需一位具备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工作基础的干部,当时还在部装备工业司任职的我接到任务后欣然赴岗任职,谁曾想这一干就是十几个年头。在这期间,紧紧围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这一主线,我们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陆续出台政策文件、组织实施工程试点,推动“两化”融合工作体系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尤其是从2016年开始,看到欧美主要国家以及大型跨国企业都将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方向,我们大胆开拓创新,将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新阶段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在当前的工作中,我了解到地方主管工业互联网的政府官员、相关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架构等还存在认知不足,为了向他们讲解宣贯,我有了创作一本关于中国工业互联网图书的打算,我的目标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论述什么是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如何落地,能产生什么作用。为此,我策划并主编了《工业赋能:深度剖析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图书推出后,确实起到了向广大读者进行科普宣传的作用,我在不同场合和政府官员、企业家交流时,也得到了他们及时的信息反馈。
这本书已经出版2年多的时间了,出版社的编辑找到我,希望能够对新时代下工业互联网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新。确实,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如何能够把新技术创造的价值落实于实际问题中,如何能够由浅入深不断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基础打得牢,才能走得远,否则,只会如过眼云烟。工业互联网的架构已经到了2.0版本,我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发挥好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价值,重在一个“实”字。我也愿意用我的思考帮助企业夯实信息化与互联网融合的基础,用好技术红利,做好应用场景。沉淀才可能成就金字招牌。我也愿意与各级主管工业互联网工作的政府官员、企业深度交流,共同努力,打造互联网与制造业跨界融合新高地,助力建设制造强国,磨砺兴国之器,夯实强国之基。
202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