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到美术馆去!美国艺术地图漫步
- 苏也
- 4755字
- 2021-12-27 11:25:16
自序
做一个美术馆里幸福的闲人
本雅明曾说,在19世纪的新兴资本主义大都市,例如巴黎这样的地方,当人人都在建高楼、搞生产时,城市的街头渐渐出现了一批漫无目的的游荡者。当现代社会的格局开始出现,在劳动高度分化的大都市里,以下三类人最容易成为繁忙都市风景里那些游手好闲、格格不入的游荡者:拾荒者、妓女和文人。
拾荒者翻开城市的一砖一瓦,搜寻现代生活中被人们嫌弃和遗忘的角落,他们揭开喧嚣和繁华的表面,触摸普通人不愿理睬的生活里子,在垃圾和荒芜中搜寻食物、搜寻财产、搜寻家园;而大部分妓女的工作地点也在城市的暗处,例如偏僻的街道、巷尾和里弄,她们白日里无所事事,在街头游走,日落之后便倚靠着路灯,浓妆艳抹,搔首弄姿,待客人上门后就会去找一个僻静的角落;再就是一些文人,这类人包括作家、诗人和艺术家,他们和拾荒者一样,可能也没个朝九晚五的正经工作,在城市的街角巷口闲逛,或者花光口袋里的硬币在露天咖啡店坐上一整天,观察石缝里的野草、雨后水洼中的死水、对街女人眼角流露出来的惆怅,在日常生活的种种之间搜寻生存的资料——所谓的灵感。
200年以后,我们口中的现代生活,从一个理想的摩登时代跨越到今天的“后现代主义”社会。我身边的每个人似乎都比本雅明所描述的19世纪的工人们还要热衷于事业与建设——大家都梦想着致富,都在拼命赚钱,没日没夜地赶车、赶场、赶时间,他们的嘴里满是创业、投资和IP(知识产权)升值,似乎只要语速放慢一点儿,就要被这个时代淘汰了。
而与此同时,我发现,在这个忙碌的社会里,城市中却也依然游走着一批闲逛的人:他们没有一份必须赶着早高峰去完成的工作,不太关心股票和楼市,他们的思维似乎与这个时代有点儿脱节,执着地做着不被多数人看好的事情——这大约就是文化拾荒。或许,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读过本雅明,明白这个一辈子也没个正经头衔的德国思想家的暗示:在城市的角落里,在生活的隐秘之处,在那些缺少人们关心的地方,或许正埋藏着历史的梦想,也恰有可能蕴含着大海里的珍珠。
而这些或许能焕发真理光芒的东西要由谁来发现呢?恰恰是这批游荡在都市中的闲人,这些少言寡语、无所事事的人。于是,像我这样的人,逆着人潮,背对公司大楼的方向,来到一座美术馆或博物馆的跟前,买一张几十元的门票,进去打量那些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我们不需要跟周围人攀谈,也不需要什么具体的收获,只是想寻一处心灵的栖息之地,便可以从午后一直逛到日落。在这个大部分人都在争先恐后创造价值的繁华都市里,我们这些逛美术馆的闲人,不小心就成为格格不入的、新型城市的游荡者。
我一直很害怕一句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你在镜子前看到的自己,永远和别人眼中的自己差了十万八千里。为了抵消这种真实的距离所造成的失落和不安,我们总应该找个方法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于是,一个满载理想且安静美好的地方便成了这样的去处。
中世纪的人让脚带他们去耶路撒冷朝圣,史铁生滚着轮椅来到“我的地坛”,我盘算着,要买张机票去纽约转转。如果用一句很“标题党”的话来描述这种心理需要,那就是:心灵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自从进入艺术的世界,我感觉似乎有一扇大门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打开了。这种感觉就好像曾经的我只会一种语言,而现在的我则可以听懂另一种语言,学会以另一种形式交流。新的语言不仅带来新的知识和内容,而且带来许多新的思维方式。艺术的学习让我感受到图像思维更大的魅力,而对艺术的体会让我更加明白什么是生活的包容。这种心情让我觉得没有什么比去美术馆更快乐和自由的了。
美术馆始终是一个充满仪式感与可能性的地方。在那里,你既是观众又是作者。在发现、观看、欣赏、品味一件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一个人居然可以经历起起伏伏的内心变化。如果每一个艺术家在他或她的作品中都是一个导演的话,那么你在美术馆里的那一面之缘,就是整部电影的高潮。你需要放慢脚步,打开眼耳口鼻和想象力,去寻找艺术家留给你的线索,去发现每个“导演”在这一秒的高潮内所安排的剧情,去体会那些或刻意或隐晦的细节安排。若是幸运,你会在这一秒的相遇中看懂艺术家在其中精心插入的前因和后果,在佩服和赞叹中被人类的创造力折服,并带走一段跌宕起伏的私人情绪体验。有什么样的交流和体会能比这样的过程更令人满意、更充实丰富呢?
虽说不是每个人都会在一幅作品前停留许久,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一件作品里看到类似电影那样的跌宕起伏,有的人只是去美术馆旅游,甚至去纳凉、去拍照、去会友,或者只是找个安静的地方放松、发呆。但是,在我的心里,美术馆的确是一个闲来无事便去走走的好去处。无论你的参观目的是什么,只要你坐在一个精心布置的环境中,面对四周的作品,就不可能脑中完全空白。我有时觉得,即便是盲人,也会在倚靠着大理石墙壁或坐在具有细腻触感的丝绒沙发上时对美术馆的世界脑补些什么,或者从旁人的窃窃私语中体会和想象出一种艺术的形式。
我曾在极致的美术馆环境中有过“这里就是天堂”的独特体验。但其实,并非世界上所有的美术馆都值得一去,就如同并非一座美术馆里的所有作品都值得一看,盲目崇拜很多时候是一种愚钝——懂得哪些才是真正值得花许多时间去琢磨的好作品非常重要,而这个寻找和搞明白的过程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对有些人而言,甚至是一辈子。所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值得一看的地方,才是有意义的参观。而找准什么样的美术馆才是值得一去的,应该是所有参观指南中最重要的一条。
选择历史悠久、参观人数多、行业内知名度高的大型美术馆,一般来说不会叫人失望。而事实上,一座美术馆的地位和影响力就足够成为你去那个城市的全部理由。例如,去阿姆斯特丹,你就一定要去看看凡·高博物馆,那里由凡·高家族艺术基金会建立,藏有世界上最多的凡·高真迹;如果你喜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瑰宝,那就一定要去看看乌菲齐美术馆,这座始建于1560年的艺术宫殿是佛罗伦萨留给全世界的无价宝藏;而到了纽约,你就一定不要错过第五大道上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如百科全书般辉煌的人类历史。
依照我过往的参观经历,我深感“提出问题”往往是欣赏和解读艺术作品的第一步。遇到一幅自己特别喜欢的画,一定要多看几眼,弄清楚艺术家究竟施展了什么魔法,才让你牢牢地定在了画框跟前。而遇到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作品,也不要因为第一眼看不懂就轻易放弃,更不要蔑视艺术家或美术馆的抉择;也许,多看几次,换一个角度,想象另一个时代背景,或者干脆瞅一眼艺术品的材料说明,读一读艺术家的自述文字,就可以发现读懂这件作品的关键。很多时候,越是第一眼就让我感到困惑的作品,越能引发我的思考,也许还能激发些更强烈、更深层的情感反应。久而久之,很多在美术馆中不能让我“一眼相中”的作品,倒是在几年之后,成为我最欣赏的大胆创作。
过去,美术馆总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因为美术馆总有一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规定,比如不要触碰展品、不要大声喧哗。但是,很多美术馆正在发生改变,变得更加友好,更加亲切,甚至伸出双臂,渴望拥抱。在今天,美术馆中的一部分当代艺术作品甚至是可以被触碰、被把玩、被拥抱的;今天的参观者,不再是一旁安静的观察员,而更像是一件艺术作品的使用者。
我们可以像约见一位老朋友一样走进一家美术馆,心情便是放松的。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时,我们可以先咨询一下工作人员,或者观察观察周围的人,最好去阅读一下这个作品的相关信息,看看这件作品是否可以被触碰,或者与它互动。幸运的话,这会是一件交互式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和美术馆都欢迎你进入,那么就请你大胆使用,尽情享受,融入作品营造的环境。然后,调动你的眼睛、耳朵、鼻子,按照指示触摸这些作品(如果可以触碰)。再基于你的感官所收集的一切信息,告诉自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个过程是否可以激发你的联想,从而获得某种快乐或忧伤的情愫?又或者,体验的过程是否让你丧失了一些感觉,从而落入艺术家设计好的圈套之中?
作为美术馆里幸福的闲人,我们在构建一件艺术作品意义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罗兰·巴特早就在《作者之死》中告诉我们:艺术的意义现在归于观众了。而事实证明,观众的想法和参与很多时候真的会影响一些艺术家的作品。美术馆里的人,通过提供他或她的个人反思、经验、意见和解释完成一件艺术作品所期待的精神对话,这是一种抽象的互动;还有些互动则显得更加直接,例如一些开放式的互动性艺术作品,若没有了参与者、没有了观众,作品甚至完全不成立。
其实,和任何一门学科一样,真正领会艺术的美好与作用也需要自身的学习和时间的投入。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美术馆就是我们最好的伙伴。它既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同学,更能成为你乐于与之交谈的老友。养成记录的习惯会很有效地帮助你学习,记录你在美术馆里看到的、想到的、体验到的一切,它们在日后都会伴随着那些精致的环境空间和充满创意的作品,留在你的心里,成为经验、知识和审美的信心。
美术馆是一个充满惊喜的盒子,里面塞满了各个时期、各个艺术家的奇思妙想,这个大部分时间都很安静的地方,实际上是一个思想交流的无声演唱会,不同时代的不同艺术家,用自己的声调,以独特的方式唱出心里的歌,表达自己的时代见解和艺术理想。所以,在缺乏背景知识的情况下,猛然间被放进一个精神世界无比喧嚣热闹的大厅,大脑一片空白,即便看不懂眼前的艺术品,这也很正常。
无论是出土的几千年前的物件,还是几十年前艺术家创作的数码艺术,任何时代的艺术作品都是其对应的社会文化和物质财富的产物。而不同于中世纪的艺术工匠或19世纪末的印象派画家,今天的艺术家面对的是一个更快、更新的世界,拥有更多、更强的技术语言。当代艺术家能够运用过去的艺术家所无法企及的方式和材料表达自己这个时代的声音,他们会关注和回应当前复杂的社会问题,自我表达、社会批评、科学研究、教育民众和启发新思维等内容都出现在艺术的生产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在作品中展现美、歌颂美、宣扬美。
所以,当我们在参观一座现当代美术馆,尤其是体验当代艺术家们的创新作品时,请摒弃在古典艺术世界中养成的观看习惯,不要问一幅作品“是不是够好看”“制作是否精美”“画得像不像”,而是问“这位艺术家要做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种想法是否有创新和启示的意义”,最后,再来想想你是否喜欢这位艺术家的表达方式。如果你同意他的观点,但是不喜欢他的方式,那么原因何在?把这些问题放在心里,对我们日后感受和理解当代艺术是有帮助的。开放的思想对于欣赏甚至赞赏我们现阶段的艺术有益,不能一味地诋毁或者膜拜,而是参与一种对话,思考我们周遭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当代艺术才有意义。
很多时候,身处美术馆的我们会在信息传递的森林中迷失方向,其实找到出路的最佳方式,就是多一点耐心,聆听森林里的各种声音,给每一件作品多一点机会,多看一点,多一份体验,多一些思考的时间。
在本书中,我收集和回味了多年来我在美国游览十几座美术馆的经历。有的美术馆我目前只去过一次,但是,即便只是那一个下午的徘徊,也让我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美好记忆;还有一些美术馆我去过很多次,比如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每年我都要在不同的季节去好几回,而且每次参观都觉得根本看不够。我希望把这些知名度很高或者有些小众的艺术场馆拿出来,跟喜爱艺术的你分享,也希望有朝一日,这些文字和图片能够在你亲临这些场馆的时候发挥些作用。
最后,我还是想说,艺术作品不一定都是传递美的,有很多当代艺术把反思作为首要功能。但是,去一个美术馆里走走,无论是洁白宁静的室内,还是阳光明媚的室外雕塑花园,那种被艺术作品包围的幸福体验,总是能给我带来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在繁杂的日常生活中带给我一种真正的内心平静。我希望,阅读本书的你,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在某一座美术馆中找到空间的隽永美感和心灵的纯粹宁静。
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