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为什么对弟弟下毒手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生于1559年,卒于1626年,生于建州(现今辽宁新宾)左卫奴隶主家庭。努尔哈赤年少时酷爱武术,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很小就以武艺高强而闻名各部。他承袭建州左卫都指挥职务后,凭着自己的武功和才干统一了建州女真征服了海西女真等部,并于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建元天命,正式称汗,同时创造满文、建立八旗制。公元1618年,他树起反明的大旗,带领他的军队接连攻克了抚顺、辽阳等城,并将自己的汗国即“后金”的都府迁往沈阳。1626年,努尔哈赤身患因中箭而导致的毒疽,死于瑷鸡堡(今沈阳市南),其后代将他埋葬在福陵尊称为清太祖。

努尔哈赤为后来的大清三百年的江山事业打下了根基。其实,在努尔哈赤战场拼杀、艰难创业的背后,还有一位为大清王朝立下赫赫功劳的人物,那就是他的同胞弟弟舒尔哈齐。由于不为人知的历史原因,后人没有给予他特别的关注。可是舒尔哈齐的子孙在清王朝的政治舞台上却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备受后来帝王的重视。咸丰皇帝在河北热河避暑山庄驾崩时,留下的亲笔遗诏上就清楚写出让亲王载垣、端华、尚书肃顺等八人辅政,此八人号称“赞襄政务八大臣”。端华、肃顺系同胞兄弟,当时人称“端三肃六”,而他们都是舒尔哈齐的八世孙。

努尔哈赤有弟兄五人,但称得上同胞手足的只有三弟舒尔哈齐和四弟雅尔哈齐。1583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被明军误杀,努尔哈赤继承了父祖的职位,统领建州左卫,还受封敕书、马匹。当时的努尔哈赤25岁,舒尔哈齐20岁。兄弟俩为报父祖的血仇,秣马厉兵,不出几年,就在建州异军突起,不但让周围女真各酋刮目相看,就连明朝和周边的朝鲜也都知道这兄弟二人习兵多智,志向不小。明朝当政对兄弟二人采取诱导的政策,高官厚禄,努尔哈赤晋升都督,加龙虎将军衔,舒尔哈齐也被明廷授予副都督,因此在建州内部人称舒尔哈齐为“二都督”。当时,凡军机大事,努尔哈赤兄弟二人密议,决定之后,雷厉风行。但是到了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建州女真内部统一,灭掉了海西女真哈达、叶赫二部,有精兵劲卒数万,虎视辽东,窥探中原有帝王之势的时候,舒尔哈齐却突然去世了。据《清实录》所记,1611年8月19日舒尔哈齐“薨,年48 岁”。在日后清朝的官修史书中,舒尔哈齐对清王朝的丰功伟绩也无记载,这实在耐人寻思。

那么,舒尔哈齐是如何死亡的呢?史实中对他何以致死,丧礼如何,全没有交代。当时明朝方面的记载是“奴酋忌其弟舒尔哈齐兵强,计杀之”。“努尔哈赤杀其弟舒尔哈齐,并其兵。”明代黄道周更是详细描述了这场骨肉相残的悲剧:“酋疑弟二心,佯营壮第一区,落成置酒,招弟饮会,入于寝室,锒铛之,注铁键其户,仅容二穴,通饮食,出便溺。有二名裨将以勇闻,酋恨其佐弟,假弟令召入宅,腰斩之。”在清代的老档案《满文老档》中记载,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3月间,努尔哈赤以舒尔哈齐图谋自立为由,杀舒尔哈齐一子及一僚属,削夺了他所领的军民,两年后,舒尔哈齐死去。如果当时的舒尔哈齐拥有军队,当然不可能束手就擒。所以努尔哈赤用计囚禁,杀其亲信,是不可避免的。看来,明朝人说努尔哈赤杀害胞弟,多半不是误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最为亲密的兄弟两人同室操戈、骨肉相残?其中有权力之争的缘故。和努尔哈赤一样,舒尔哈齐也是明朝廷任命的管理建州女真的官员,又有自己掌控的兵马,如果他能听从兄长的指挥,自然相安无事,但舒尔哈齐偏偏又是高傲难制的人,处处要和兄长分庭抗礼,比个高低,兄弟之间难免矛盾重重。虽然舒尔哈齐不及其兄兵强马壮,他还是决心离开兄长。这对努尔哈赤来说,无疑是在自己身边又树立一个敌人,由此努尔哈赤起了杀心。关于这场内部的残杀,有人指出这不单是权力的争夺,而是一场“叛明”和“拥明”的斗争,明朝政府很注意扶持舒尔哈齐来削弱努尔哈赤的独立势力,于是重建了建州右卫。新设右卫的住址位于现在辽宁铁岭的东南。这样看来,努尔哈赤杀弟的疑案牵扯的问题还涉及到很多方面,一时难以完全澄清。

不过舒尔哈齐被其兄有意诛除的史实基本上已经得到公认。清初的诸王冤案后来有不少得到了平反,惟舒尔哈齐案未得昭雪,一方面是因为努尔哈赤的子孙们不愿承认其祖有杀弟的恶名;另一方面,在清后帝看来,努尔哈赤杀弟也是出于维护大清基业的目的,因此不能推翻太祖首定的铁案。舒尔哈齐之子济尔哈朗后被封郑亲王,一直到清朝末年,舒尔哈齐子孙世代袭爵,即俗称“铁帽子王”。这一点,也可以说是清皇室对舒尔哈齐为大清帝业开创之功的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