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成片的桑树连绵起伏着,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让人心潮澎湃。此刻,王雪松就站在山坡上,看着被风儿吹动的桑树林和公司门口那进进出出的货车,他终于忍不住流下了两行热泪:心里一直悬着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王雪松的家乡地处丘陵,经济向来贫困,交通不便,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家乡就只有手工养蚕一条出路。生活就如同一条干涸的河流,沉闷得让人想逃离。那个时候每家每户养殖的规模很小,一户人家往往只能养十几个蚕匾。蚕匾由竹子编织而成,呈椭圆行,有一张长方形桌子般大小。
每次放学回到家,王雪松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放下书包去听蚕宝宝吃桑叶发出的声音。它们吃桑叶,吐丝,将自己裹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成了一个椭圆形的球。每天作业做完了以后,王雪松就会帮爷爷喂蚕。他从背篼里抓出一把又一把桑叶,慢慢地均匀地撒到小小的蚕上。不一会儿,整个蚕房就发出一阵一阵的“沙沙”声了。
为了养蚕又不影响种粮食,家乡的人动了很多脑筋,最后摸索出一条有用的路子:把桑树种在田埂上。这样既可以种桑树收集桑叶养蚕,又可以照常在土地里种庄稼,养蚕的人家就多了一笔不错的收入。每到养蚕的季节,父老乡亲们就会背着大大小小的背篼出去采集桑叶,直到满载而归。
村里的王小二是出了名的好吃懒做,有一次看到王雪松一家出去采桑叶,他穿着那件发黑发皱的绿色大衣,两只手揣在大衣荷包里,对王雪松的爷爷说到:“建刚叔,一家子又出去采桑叶啦?这一趟能挣几块钱?要我说,还不如好好歇一歇”。王雪松的爷爷白了他一眼,只说了一句:“总比你混吃等死的来得强”,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夏天的时候,往往蚕对桑叶需求很大,王雪松有的时候会和爷爷奶奶一起去采集桑叶。回到家的时候,往往已经热得一身的汗。当把蚕喂了以后,爷爷就会拿出烟斗,坐在房外的石坎上,一口一口狠狠地抽会儿烟,伴奏的是蚕房里蚕子吃桑叶的声音。这个时候,爷爷脸上往往会有得意的笑容。
大学毕业以后,王雪松回到家乡开始了养蚕的事业。这个想法让他经历了很大的质疑,在父母眼里,好歹是大学生,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最后又回家养蚕,那算什么有出息呢?
父亲生气地说:“好不容易供你读了大学,到头来又回到这个地方种地?
王雪松皱了皱眉,说道:“爸,我想把我们这儿传统的养蚕技术发扬下去,再说了谁说在农村就不能出人头地呢?”
父亲瞪大了眼镜: “出人头地?回到这个穷地方能有什么出息?这么多人都想到大城市去,你却想回来!”
“我有自己的想法,我也相信这个选择不会错!”说完,王雪松才发现自己的声音提高了不少。
“老子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供你读大学,不是为了你和我们一样还是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说完父亲转身离开,他的嘴角忍不住一阵抽搐,早已见白的头发让他看起来苍老了不少。
父子俩不欢而散,王雪松的母亲看他们吵得厉害,不知道该劝谁,也不知道谁对谁错,只能任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晚上,王雪松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感到自己的心里没有着落。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不支持自己的选择,不理解自己的想法,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闯出一条路来,但他始终认为养蚕是家乡的传统技术,应该有人继续做下去并不断发展。
接下来的几个月,父子俩都没有怎么说话。王雪松的父亲感觉在村里快抬不起头来,每次遇见人只管埋着头走路,不愿和人拉家常。堂弟问他:“树仁哥,听说雪松回来了,你可得好好劝劝他,都说人往高处走,他该到城里去才对呀!”他只阴沉着脸:“年轻人自己的事,我管不着。”王雪松也察觉到了异常,自从他回家乡后,乡亲们每次遇见他总远远地议论着什么,但当他一走近,他们就什么都不说了。
王雪松实在没有时间去理会那多,因为他实在太忙了。他开始学习怎么养蚕,向互联网学习,向家乡的老年人请教,还参加了县上组织的养蚕技术培训班。后来,王雪松创建了桑都蚕桑科技有限公司,和村民们一起用现代养蚕技术去养蚕,开发桑叶茶、桑椹酒、桑叶菜、蚕丝被等蚕桑相关产品。家乡的土地很多都流转给了王雪松经营的公司,每年进行分红,家乡的很多乡亲们都到他的公司帮忙种桑树、杀虫、采桑叶,养蚕…公司每个月按时给前来帮忙的乡亲们发工资,概不拖欠。
陆陆续续的游客来到王雪松的公司旅游,参观蚕种车间、育蚕车间等车间场所,体验采桑叶、养蚕,喝桑葚酒。许多学校把这里当做教育实践基地,带领学生们前来体验蚕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王雪松和乡亲们看到了新的机遇,开起了一家又一家农家乐,招待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又进来了几辆拉蚕茧的货车,王雪松从椅子上起身前去招呼。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比较忙的时候,生产车间的蚕茧要拉到就近的公司去加工成衣服、蚕丝被,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
忙碌空闲的时候,王雪松总想起爷爷坐在石坎上抽着烟斗脸上挂着得意笑容的模样,那是他对爷爷最深刻的印象。
收获的喜悦是对疲惫和和委屈最好的慰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