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全科医学基础

第一节 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及产生基础

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又名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是面向个人、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符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综合性二级专业学科,其专业领域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和群体健康融为一体。

全科医学最早起源于18世纪欧美的通科医疗(general practice),19世纪初Lancet杂志第一次把那些受过医学训练而个体开业的行医者称为“通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随后,由于专科的发展,通科医疗逐渐没落。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人口的老龄化、疾病谱与死亡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变化、民众健康观的变化,以及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压力和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医疗机构功能的分化,均对既往以医院为基础、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科医疗服务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人们开始呼唤社区通科医生的回归。面对大量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患者,在服务时间上,要求长期和连续;在服务地点上,要求以家庭和社区为主;在服务内容上,要求生物、心理和社会全方位;在服务类型上,要求预防、保健、护理、教育、咨询和医疗并重;在服务方式上,要求医患双方共同参与。显然,专科化的现代医学已经不能应对这一挑战,需要有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和新型的医学学科来满足这些需求。在此背景下,全科医学于20世纪60年代正式诞生,1969年,全科医学被批准为美国的第20个医学学科;1971年,美国家庭医师协会成立;1972年,世界家庭医师组织(WONCA)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成立,这些事件在全科医学发展中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科医学的理念被引入我国,198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了国内首家全科医生培训中心;1989年11月,第一届国际全科医学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的全科医学学科正式诞生。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全科医学和通科医疗的英语名称都是general practice,但全科医学并不是以往所称的通科医疗,全科医学是在通科医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产生的一门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是传统通科医疗的升华,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产物。

全科医学的学科功能定位是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其核心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初级保健服务”,这是全科医学最鲜明的专业特征,也是部分国家称其为家庭医学的原因所在。同时,全科医学也是一门践行现代医学模式,具有整体医学观,高度重视人文服务,具有民族和地域特点的学科。全科医学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医学学科,而且包含了社会医学、社区医学、行为医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康复病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等医学相关学科,它的灵魂就是整体医学观和系统整体性的方法,因此全科医学可认为是一门广度上的医学专科。

(马 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