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血液系统疾病

一、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于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Hb)合成减少的一类贫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形态学改变,具有特定铁代谢指标的改变。铁缺乏包括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和缺铁性贫血期三个有序的连续发展阶段。据WHO资料,IDA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贫血类型,至少占贫血总患病率50%以上;我国2004年调查结果显示,7个月~7岁儿童IDA患病率为7.8%,其中<1岁婴儿IDA患病率高达20.8%。大量研究证实,缺铁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功能等。

【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多胎、胎儿失血及孕母严重贫血等。

2.铁摄入减少

长期单纯母乳喂养,未使用铁强化配方乳喂养,饮食中含铁量低等。

3.铁的吸收障碍

胃肠道疾病及肠黏膜细胞铁代谢相关分子基因突变。

4.生长发育过快

婴儿期和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铁需求量大。

5.铁丢失增加

慢性胃肠道出血、月经增多、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危险因素】

1.早产儿(提前出生3周以上)、低出生体重儿。

2.母乳喂养儿在6月龄后未及时补充富含铁的食物。

3.未使用强化铁配方的乳制品喂养婴儿。

4.1岁内仅喂牛乳(牛奶中较高的钙浓度会抑制铁的吸收)。

5.存在慢性感染,或限制饮食的儿童。

6.青春期女孩经期量大或持续时间长,造成铁丢失增加。

【诊断要点】

(一)病史询问要点

1.仔细的病史有助于识别贫血及病因,还有助于估计持续时间。

2.IDA高发年龄是6个月~2岁,营养性因素是此年龄段主要原因,其次注意有无失血。应仔细询问辅食添加情况;进食量、性质,有无偏食;有无慢性失血、黑便或寄生虫感染。青春期女孩应了解饮食情况,有无节食,月经量、持续时间、有无血块等。

3.常见症状 包括面色苍白,乏力,食欲缺乏,头晕,易于感染,行为改变,腿痉挛,甚至异食癖。

(二)体检要点

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口角炎,严重持续性缺铁性贫血者可出现匙状指甲、舌炎、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脾脏肿大,甚至心率加快、气促、心脏扩大等贫血性心脏病表现。婴幼儿可出现生长速率下降。

(三)辅助检查要点

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外周血涂片、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蛋白电泳、胎儿血红蛋白测定、大便隐血、血铅含量、骨髓穿刺等。

1.全血细胞计数

显示贫血严重程度。慢性IDA时,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表现,即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下降。血小板计数往往上升,血白细胞计数可以增高。

2.外周血涂片

是评估贫血的重要步骤。IDA时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改变,血小板通常增加。不同于地中海贫血,IDA时靶形细胞不存在,红细胞大小不一和异形红细胞不多见。

3.铁代谢指标

典型表现为SI、SF均下降,TIBC上升;SF下降已具有诊断意义。SF正常可见于IDA合并其他潜在疾病,如肝炎、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骨髓铁染色显著减少甚至消失是诊断“金标准”。

(四)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儿童IDA的诊断主要参照2008年中华儿科分会血液学组和儿童保健学共同制定的儿童IDA的诊断标准:

1.Hb降低,符合WHO儿童贫血诊断标准,即6个月~6岁<110g/L,6~14岁<120g/L。

2.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 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pg,MCHC<310g/L。

3.具有明确的缺铁原因 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4.铁剂治疗有效 铁剂治疗4周后Hb上升≥20g/L以上。

5.铁代谢指标符合IDA诊断标准 下述4项中至少满足2项:①SF<15μg/L;②SI<10.7μmol/L(60μg/dl);③TIBC>62.7μmol/L(350μg/dl);④转铁蛋白饱和度(TS)<15%。

6.骨髓可染色铁显著减少甚至消失。

7.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鉴别诊断】

注意与其他小细胞性贫血,如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铅中毒等鉴别,尤其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之一地中海贫血鉴别。

【治疗】

1.一般治疗

加强营养,均衡饮食,摄入富铁食物。

2.对因治疗

明确原因,治疗原发疾病。

3.补充铁剂

是IDA治疗的关键环节,掌握治疗原则。

(1)选择易于肠道吸收的二价铁剂,如硫酸亚铁。

(2)选择口服铁剂。

(3)按每天补充元素铁4~6mg/kg计算需要的铁剂量。

4.铁剂治疗的注意事项

(1)可与橙汁同时服用,补充维生素C,促进肠道铁吸收;避免与牛奶、茶和咖啡同时服用。

(2)疗程充足:铁剂治疗至贫血纠正并恢复体内的铁储备,疗程需2~3个月。

(3)门诊随访有助于判断疗效,并明确任何潜在原因。一般铁剂治疗3~4天后网织红细胞上升,7~10天达高峰,2~3周后降至正常。治疗2周后Hb浓度开始增加,每周上升约1g/dl,直至正常水平,提示铁剂治疗有效。

(4)如对铁剂治疗反应差,应注意查找其他潜在的干扰原因,如存在慢性活动性失血,口服依从性差,与钙剂同时服用影响吸收等。

5.成分输血

严重贫血伴有心血管功能不稳定时。

【预后】

1.一般能识别危险因素,及时诊断治疗,预后良好。

2.中、重度IDA可导致缺氧,加重原先的潜在的肺部和心血管疾病。

3.儿童IDA可导致婴儿神经发育受损,生长速度减慢;儿童学习能力下降,出现行为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有报道,严重的IDA与智商(IQ)降低、认知能力下降和发育迟滞有关。

【预防】

1.人工喂养婴儿如选用强化铁的配方乳,喂养情况良好,则一般无需额外补充铁剂。

2.纯母乳喂养的足月婴儿,从4月龄起给予补充铁剂;早产儿则从生后2~4周开始补充铁剂直至1岁,并补充富含铁的食物。

3.4~6月龄时给予婴儿富含铁的固体食物,比如铁强化米粉、肉泥和豆泥。

4.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红肉、鸡肉、鱼、豆类和深绿色叶蔬菜铁含量丰富,补充这些食物有利于补铁。

5.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膳食铁的吸收。可以提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来增强铁吸收,比如柑橘类水果、哈密瓜、草莓、甜椒、西红柿和深绿色蔬菜。

6.孕妇补充铁剂,可以增加胎儿对铁的利用,并增加出生后体内铁储存。

【公众教育】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铁生物利用度较高。

2.加强医师教育,以确保其识别铁缺乏和IDA的能力和及时诊治的能力。

【转诊】

一般IDA较少需要转诊。

1.不能识别贫血原因时,可转诊。

2.不能明确出血原因,需要消化内镜检查明确时可转诊。

3.严重贫血时加重潜在疾病导致呼吸急促,循环不稳定,心功能不全时需要转诊。

4.铁剂治疗未达预期效果而不能明确原因。

【诊治流程图】

见图6-1。

图6-1 儿童缺铁性贫血诊治流程图

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致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贫血,形态学呈大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本病起病缓慢,高峰发病年龄在6个月~2岁。

【病因】

1.摄入不足

叶酸主要来源于绿色蔬菜、水果和豆类,维生素B12仅来源于动物性食物。长期单纯母辅食导致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单纯羊乳喂养易致叶酸缺乏;长期素食为维生素B12缺乳喂养未及时添加乏的重要原因。

2.需要增加

婴幼儿和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快,叶酸和维生素B12需要量增加。

3.肠道吸收障碍

慢性腹泻、炎性肠病等小肠疾病和小肠切除可致叶酸吸收障碍;内因子缺乏、严重的胰腺外分泌不足、长期腹泻等为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的常见原因。

4.代谢障碍

药物是影响叶酸代谢的常见原因,如甲氨蝶呤和磺胺;先天性叶酸和维生素B12代谢异常。

【诊断要点】

1.病史询问要点

了解有无喂养不当、药物、胃肠道疾病或手术史。

2.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表现,部分出现肝脾大、轻度黄疸,严重者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可伴有厌食、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表现和虚胖水肿、毛发纤细稀疏等;神经精神症状为维生素B12缺乏的突出临床表现: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及嗜睡,运动和精神反应落后甚至倒退,严重者出现震颤、手足无意识运动、共济失调、感觉异常和抽搐。

3.血象检查

①MCV>100fl,呈大细胞性贫血;MCH>32pg,但MCHC正常。②外周血红细胞大小不等,卵圆形大红细胞为MA显著特征,可见数量不等的巨幼变有核红细胞。③红细胞数量减少更显著。④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现象出现早。⑤网织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4.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

血清叶酸水平降低<6.81nmol/L,维生素B12水平降低<75pmol/L,是诊断MA的重要依据。

5.骨髓象

增生活跃,红系为主,骨髓有核细胞巨幼变。

【诊断标准】

1.有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外周血呈大细胞性贫血(MCV>100f l),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5叶者>5%或有6叶者出现。

3.血清叶酸水平<6.81nmol/L、红细胞叶酸水平<227nmol/L、维生素B12水平<75pmol/L。

4.骨髓呈现典型的巨幼型改变,无其他病态造血表现。

5.试验性治疗有效。

【治疗】

1.一般治疗

改善膳食结构,除乳类外,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2.叶酸和维生素B12替代治疗

①叶酸剂量和疗程:5mg/次,每天3次,连续数周到临床症状消失,血象恢复正常;②维生素B12剂量和疗程:0.5~1mg单次肌内注射,或每次1mg,每周2~3次,连续数周到临床症状消失,血象恢复正常。

【预防】

1.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孕妇注意营养保健,平衡膳食,使总热能、蛋白质、铁及维生素C摄食量达到日需量标准。

2.对孕妇已存在的营养素缺乏症及时进行治疗。

3.对以羊乳及其制品喂养的婴儿,或缺乏维生素B12乳母单纯以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给予叶酸1mg和维生素B120.5~1mg,可取得预防效果。

【患者教育】

1.从母亲孕期抓起,均衡膳食搭配。

2.纠正婴幼儿不良进食习惯。

3.提高家长对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防治意识。

【转诊】

发生以下情况需转至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一步评估治疗:

1.重度贫血表现心功能不全者。

2.严重神经精神症状出现震颤、手足无意识运动、共济失调、感觉异常和抽搐。

【诊治流程图】

见图6-2。

图6-2 儿童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治流程图

三、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也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近年来也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mmune thrombocytopenia),是一种免疫系统介导的疾病,表现为血液循环中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以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为主要表现的出血性疾病,多数急性起病。尽管大多数急性ITP,尤其是儿童期ITP,呈自限性,症状轻,但仍有0.5%~1%的严重ITP儿童(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9/L)出现颅内出血,其中半数是致命的。

【流行病学】

1.发病率

因儿童ITP轻症多见,因而确切发病率未知。男孩多见。冬季高发,夏季是发病低谷。

2.发病年龄

各年龄期都有,发病高峰1~6岁。

【病因与发病机制】

ITP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针对血小板膜抗原的自身抗体吸附在血小板表面,导致脾内破坏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增加,循环中血小板寿命因此缩短,加上骨髓巨核细胞增生代偿不全,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儿童ITP往往与前驱病毒感染或预防接种有关。

1.病毒感染

往往在病毒感染后数周急性起病。目前发现与ITP有关的病毒有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CMV 病毒、肝炎病毒(A、B、C)、风疹病毒等。

2.预防接种

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可能观察到暂时性血小板减少。

【诊断要点】

(一)病史询问要点

1.急性ITP见于既往健康的孩子突发起病,如果有慢性疾病、慢性感染、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等征象,提示可能存在其他疾病,ITP并不是正确诊断。

2.前驱病毒感染史 发病前2~3周有无病毒感染史。

3.前驱预防接种史 有无减毒活疫苗接种史。

4.了解之前应用的所有药物,包括非处方药以排除药物相关的血小板减少。

5.了解出血倾向及严重程度判断 出血部位,有无活动性出血(牙龈渗血,静脉穿刺部位渗血,鼻出血,月经过多持续时间延长,血尿,黑便等),面色,精神状况,出血持续时间。

6.颅内出血可能性评估 注意有无头痛,精神萎靡或烦躁,频繁呕吐,凝视,惊厥,肢体活动障碍等表现。

(二)体检要点

1.记录瘀点、瘀斑,血肿及部位,新鲜出血抑或陈旧性出血。

2.一般见于既往生长发育良好、健康的儿童。

3.如果存在脾脏肿大,一般排除ITP。

4.提示严重ITP的征象 ①广泛瘀点瘀斑,静脉穿刺部位渗血,齿龈出血,出血性大疱提示合并重度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增加;②精神萎靡或烦躁,高血压或心动过缓,神经系统检查双侧不对称,瞳孔大小不一,眼底检查视盘模糊、视网膜出血,提示颅内出血可能。

(三)辅助检查要点

1.外周血检查 ITP时仅表现为血小板变化,计数<100×109/L。如有贫血和(或)中性粒细胞减少提示可能存在其他潜在疾病。

2.外周血涂片 红细胞和白细胞形态正常;血小板形态通常是正常的,有数量不同的大血小板;如果所见大部分为大血小板,近似红细胞的直径,或缺乏颗粒或有异常颜色,提示遗传性血小板疾病可能。部分有淋巴细胞或非典型淋巴细胞数量增加,提示近期的病毒感染。

3.注意抗凝剂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血涂片下可见血小板凝聚,如更换抗凝剂(如肝素)后复测,血小板计数正常水平可考虑此诊断。

4.骨髓细胞学检查 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伴成熟障碍。红系和髓系前体细胞检查正常。

5.影像学检查 如怀疑严重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可进行CT或MRI检查。

【诊断标准】

采用201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学组发表的“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的诊断标准,如下:

1.至少两次血常规检测仅PLT<100×109/L,血细胞形态无异常。

2.皮肤出血点、瘀斑和(或)黏膜、脏器出血等临床表现。

3.一般无脾脏肿大。

4.须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如低增生性白血病、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血液学异常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继发于其他免疫性疾病,以及感染和药物因素等。

【鉴别诊断】

ITP诊断是排他性的,必须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他病因作鉴别,如:

1.白血病。

2.骨髓异常增生症。

3.再生障碍性贫血。

4.药物副作用。

5.假性血小板减少。

【并发症】

1.颅内出血及其他脏器严重出血

自发或外伤引发的颅内出血是ITP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报道,17%儿童出现严重出血。

2.治疗相关的并发症

如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其他免疫抑制剂及脾脏切除的副作用。

【预后】

1.预后良好,83%的儿童ITP呈自限性。

2.超过50%的患儿在2~8周内康复。

3.不到1%的患者发病时出现致命的出血。

【治疗】

大部分急性ITP儿童不需要治疗,呈自限性,可以自行缓解。部分复发。治疗的目的是提升血小板计数至安全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1.无出血,或出血轻微(如仅有皮肤瘀点、瘀斑),可观察。

2.糖皮质激素 减少血小板破坏、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稳定从而减少出血,是急性ITP初始的一线治疗药物。口服泼尼松最常用,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价廉,副作用有限,泼尼松1~2mg/(kg·d),最大剂量60mg/d。紧急情况下静脉应用甲泼尼龙取代口服泼尼松。

3.静脉丙种球蛋白 是二线用药,已应用多年。常规剂量为800~1 000mg/(kg·d),使用1~2天。

4.血小板输注 控制临床严重/危险的出血,不建议用于预防。

5.如对静脉丙种球蛋白,传统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仍有活动性和(或)严重出血,可考虑利妥昔单抗或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

6.规范治疗6~12个月,血小板计数未能上升到安全范围(≥30×109/L),可考虑脾切除术。

【患者教育】

1.糖皮质激素治疗期及完全停药1~3个月内,禁止预防接种。

2.急性期或出血量多时,要卧床休息,限制患儿活动,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

3.随访血小板计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创伤。

4.忌硬食及粗纤维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

5.避免服用阿司匹林。

【转诊】

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转诊至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一步评估治疗:

1.需要血液专科医生会诊时。

2.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出现呕血、便血;或并发颅内出血,出现颅内高压表现时。

3.治疗6个月无好转,血小板未至安全水平,需要请外科医生会诊时。

(赵 醴 单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