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蚕蚀性角膜溃疡的审因论治

蚕蚀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较少见而难治的眼病。张健教授自1980年以来,共治疗25例,除2例改西医手术外,其余23例皆获痊愈。现谈谈对本病的认识与治疗。

(一)病因病机

本病1887年由莫伦(Mooren)首次报道。我国宋元时代的《秘传眼科龙木论》中有类似本病的“花翳白陷”的记载,《审视瑶函·花翳白陷》中更有生动的描述:“凝脂四边起,膏伤目坏矣,风轮变白膏,低陷如半粃,总是见瞳神,也知难料理。”说明本病的病位在黑睛,从周边部慢慢向中心扩展,虽初起瞳神无损,视力完好,但亦应知此病为难治之症,须速救。其病因多为外感风热毒邪,肺肝火炽于内,内外相搏,攻冲风轮所致;或为阴血不足,复感风邪而成。

(二)辨证论治

1.内治

(1)若为肺肝风热者,症见黑睛四周聚起白翳,状如花瓣,或如鱼鳞,羞明流泪,红赤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治法:疏肝清热。方剂:加味修肝散。药物:羌活10g,防风10g,菊花10g,刺蒺藜10g,桑螵蛸10g,栀子10g,黄芩 10g,连翘 10g,当归 10g,荆芥 10g,赤芍 10g,大黄 10g[后下],麻黄5g,薄荷 5g[后下],木贼 5g,川芎 5g,甘草 5g。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温服。

(2)若为肝胆实热者,症见翳从四周蔓生,中间低陷,形如浅槽状,或如蚕食状扩展,蔓延至瞳神,瞳神紧小,白睛混赤,胞睑红肿,头目剧痛,烦躁口渴,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治法:清肝泻热。方剂:洗肝散。药物:当归尾 10g,防风 10g,生地黄 10g,苏木 10g,菊花 10g,刺蒺藜 10g,羌活 10g,赤芍 10g,川芎 6g,薄荷 5g[后下],红花 5g,蝉蜕 5g,木贼 5g,甘草 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3)若为阴血不足者,症见黑睛翳陷进展缓慢,白睛红赤不显,眼痛、流泪等现象时轻时重,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治法:养血祛风,退翳明目。方剂:养血祛风退翳汤(经验方)。药物:玄参15g,熟地黄 15g,生地黄 15g,白芍 15g,当归 10g,麦冬 10g,木贼 10g,羌活 10g,防风10g,菊花10g,刺蒺藜10g,蝉蜕5g,川芎5g,甘草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2.外治

(1)琥珀散:乌贼骨 3g,硇砂 15g,琥珀 15g,马牙硝 15g,珊瑚 15g,朱砂15g,珍珠30g。共研极细末,令匀,每日3~5次,点于目翳处,令目久闭。

(2)滴用散瞳剂(如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以防瞳神干缺。

(三)病案举例

病案1:

陈某,女,48岁,湖南省常德人,于1982年4月12日初诊。右眼红赤流泪,疼痛生翳月余。曾在外院诊为“蚕蚀性角膜溃疡”,经维生素、抗生素、激素及环磷酰胺等治疗无效。查视力右眼0.8,左眼1.5。右眼黑睛10点到1点方位边缘混浊,有2片白翳陷凹,形如花瓣;2%荧光素钠溶液染色呈阳性。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西医诊断:蚕蚀性角膜溃疡(右眼)。中医诊断:花翳白陷(右眼)。辨证:肺肝风热证。方用加味修肝散,先后去大黄、麻黄、川芎,加蝉蜕 5g,车前子 10g[包煎],生地黄 15g,石决明15g[先煎],决明子10g。并配合外用琥珀散点眼。共服中药32剂,右眼红赤消退,黑睛上方遗留少许薄翳,视力提高到1.0后停药。

病案2:

孙某,男,21岁,湖北省蒲圻县人,于1981年5月16日入院。左眼剧痛生翳半年,伴口苦,大便秘结。查视力右眼1.5,左眼0.4。左眼白睛混赤,黑睛下方混浊凹陷,2%荧光素钠溶液染色可见黑睛从4点到9点方位有3mm宽呈月牙形着色区,有潜掘状边缘,病变区可见细小赤脉伸入。舌质红,苔黄,脉弦。西医诊断:蚕蚀性角膜溃疡(左眼)。中医诊断:花翳白陷(左眼)。辨证:肝胆实火证。方剂:洗肝散加大黄15g[后下],芒硝15g[后下]。外用琥珀散点眼。服药7剂,便通症减,续用洗肝散,先后减薄荷、苏木、红花,加蛇蜕 3g[包煎],决明子 15g,石决明 15g[先煎],熟地黄 15g,车前子10g[包煎]。续服54剂,左眼黑睛下方仅留少许薄翳,视力恢复到1.2出院。

病案3:

熊某,女,55岁,湖南省长沙市人,于1982年11月16日初诊。左眼患“蚕蚀性角膜溃疡”,曾三次在某院住院,行角膜板层移植和巩角膜移植术。近2个月来,左眼疼痛时轻时重,伴头晕目眩。查左眼视力0.2,黑睛颞侧半部及白睛大片瘢痕翳障,并有赤脉伸入,2%荧光素钠溶液染色有两处小花瓣状着色区;舌质淡,脉细弱。西医诊断:蚕蚀性角膜溃疡(左眼)。中医诊断:花翳白陷(左眼)。辨证:热邪伤阴、风邪未尽证。方用养血祛风退翳汤,先后加石决明 15g[先煎],决明子 10g,蛇蜕 3g[包煎],车前子10g[包煎],密蒙花10g。外用琥珀散及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滴眼。共服药42剂,左眼疼痛消失,视力0.4,仅黑睛遗留瘢痕障迹,余症全消。

(四)体会

本病位于黑睛,黑睛为肝之精气升腾而成。黑睛在五轮学说中为风轮,位于眼球前方,后接白珠,内包神水,以涵养瞳神。黑睛晶莹清澈,菲薄娇嫩,易招风邪热毒之侵袭,若肺肝火炽于内,则内外相搏,攻冲风轮而发为本病。总的治疗法则是祛除邪气,消退翳障,控制发展,防止传变他症,使其早期愈合,缩小和减少瘢痕障迹。症初起,多系肺肝风热,治宜疏风清热;若病邪入里,多为肝胆实热,治宜清肝泻热;病久者,多为正虚邪留,宜扶正祛邪。在审因论治内服中药的同时,局部用药不可忽视。临床中曾对内服中药数十剂不效的患者,后来配合外点琥珀散而获奇功。对于病情较重波及瞳神者,应及时配合局部散瞳,以防瞳神干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