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儿脏腑推拿形成与发展

小儿推拿学是中医推拿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儿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推拿临床的广泛应用而逐步形成,是千百年来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的结果,对我国小儿的健康成长以及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小儿药证直诀》概括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说明小儿疾病多与脏腑有关,在临床治疗中往往配合脏腑辨证及脏腑推拿,久而久之,在各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中都能发现小儿脏腑推拿的影子,如赵鉴秋教授的小儿脏腑点穴等。

小儿脏腑推拿是以中医基础为基本理论,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术者运用特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特定的部位或穴位,来调整小儿脏腑气血经脉,平衡阴阳,达到防病、治病、保育的目的,同时小儿脏腑推拿又是一门技能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外治方法。

结合小儿推拿发展史,小儿脏腑推拿形成与发展大体有以下几个阶段:

1.晋隋唐时期

晋隋唐时期,是推拿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推拿按摩在内科、外科、妇科、急症治疗、养生保健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小儿推拿也散见其中,此期是小儿推拿的奠基时期。

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第一次记载了捏脊治疗腹痛的方法及操作要领,即:“卒腹痛……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为小儿捏脊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如今的小儿捏脊流派的形成正是得益于此,也可以说是小儿脏腑推拿雏形的开端。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正处在上升阶段,我国的临床医学得到蓬勃发展,其时的重要著作《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集中记载了推拿按摩在这一时期的杰出成就。在隋代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宫廷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内设医学博士,专门教授徒生,开设了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和角法五门专科。到了唐代,在已有的基础上更加完善,除按摩博士外,尚有按摩师、按摩工、按摩生;按摩成为宫廷医学教育的四大科目之一,已上升到与医药、针灸并列的重要地位。此外,按摩除作为养生保健的方法为贵族提供服务外,亦在当时社会医疗上广泛运用于疾病的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介绍了膏摩治疗多种小儿疾病,如“中客忤”“项强欲死”“鼻塞不通”“涕出”“夜啼”“腹胀满”“不能乳食”等;急证也可运用,如:“治少小新生肌肤柔弱,喜为风邪所中,身体壮热,或中大风,手足惊掣,五物甘草生摩膏方。”书中还首次将膏摩用于小儿保健推拿,书中说:“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是一部较全面的中医各科综合著作,书中记载用按摩小儿头部及脊背法,以防治小儿夜卧不安,即“小儿夜啼至明不安寐……亦以摩儿头及脊验。”

2.宋元时期

北宋名医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医儿科学体系形成的重要著作之一,该书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诊断方面创立“面上证”“目内证”等。该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小儿推拿正是在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广泛的推拿临床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宋代《苏沈良方》中有掐法治疗脐风口撮等症,是宋代少有的一项关于小儿推拿疗法的成就,预示着推拿正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总之,晋隋唐宋元时期,按摩推拿学的快速发展,使得小儿推拿孕育其中,也见小儿脏腑推拿之雏形,为后来推拿治疗小儿脏腑病及小儿推拿行成独立体系奠定了基础。

3.明清时期

中医学取得了显著发展,推拿学也日趋成熟,小儿推拿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学术体系。小儿推拿自成体系主要有以下依据:①小儿推拿专篇和专著出现。②按摩改称推拿。《小儿推拿秘诀》首次提到推拿,指出:“余惟小儿无七情六欲之惑,弟有风寒水湿伤食之证,且初生脏腑脆薄,不经药饵,稍长又畏药难投,惟此推拿,一着取效于面步掌股皮肉之间”,“倘能察其病证,循其穴道,施以手法,而汗吐下三者,尤能得诀,大者又稍兼以药饵,未有不随试而效者也。”小儿多不能合作,需医者持拿而推之,故称推拿。③名医辈出,名著繁多。如《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小儿推拿广意》《幼科铁镜》《幼科推拿秘书》《厘正按摩要术》等。④学术水平较高。

在上述主要著作中,基本上勾勒出现代小儿推拿的轮廓。除了一般穴位介绍和病症治疗外,还有如下学术特点:①总结出小儿推拿的手法特点。如平稳着实,轻快柔和,灵活熟练,运用自如。②颇具特色的推拿补泻理论。如“旋推为补,直推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左揉为补,右揉为泻”;以及“随经为补,逆经为泻”等。③丰富多彩的复式操作手法。如现在常用的“二龙戏珠”“双凤展翅”“凤凰展翅”等30多种复式操作手法均是这些著作提出来的。④总结出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如《保赤推拿法》有“医者于用法时,具全副善念慈心……”强调医德和专心致志;“医者己大指食指皆不可修留爪甲”,强调修指甲;“医手最宜轻稳,莫致儿皮肤疼痛”,强调手法轻快。⑤小儿推拿与时间医学相结合。如《小儿推拿秘诀》提出:寅卯发,目上视,手足摇,口流涎,头项强,法当多推肝经,推肾经,宜用地黄丸,泻肾丸。小儿推拿应在下午,如《幼科铁镜》提出“若用推拿须下午,推拿切莫在清晨”,《保赤推拿法》认为“盖上半日阳气正盛,在儿关窍推拿多不能入”。

总之,小儿推拿形成独立体系和快速发展主要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末清初。多元化的手法和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使小儿推拿流传至今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小儿脏腑推拿在这时期也引起众医家的重视,明代陈氏著的《保婴神术按摩经》,是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又称《小儿按摩经》。此书总结了明代以前的小儿推拿成就,记述了陈氏本人的许多实践和创见,认为小儿无七情所干,其病多在肝、脾两脏,且十分推崇用推拿治疗小儿病症,为小儿脏腑推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张振鋆的《厘正按摩要术》强调在小儿病诊断方面,除了四诊常用的方法外,更需配合胸腹按诊法;在穴位方面,对小儿手上特定穴位加以归纳整理,将以脏腑命名的穴位,均列于手五指掌面的一二三节,较之前更为明了。小儿脏腑推拿理念及运用一直贯穿于小儿推拿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4.民国时期

此时期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党政府扼杀、歧视中医,加之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整个中医事业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小儿推拿更是如此。然而由于其确切的临床疗效,中医和小儿推拿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仍然被继承并顽强地向前发展。民间推拿医家在继承和发扬小儿推拿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许多小儿推拿名家都是在这一艰难困苦的时期中成长起来的,如山东的小儿推拿就至少有三个流派,此外还有湖南湘西刘开运小儿推拿、北京冯氏捏脊流派,河南陈宇清的胃病推拿法治疗小儿脏腑病等,他们成了新中国开拓小儿推拿事业的中坚力量。

5.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医疗政策的正确导向,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呈现出学术繁荣、百花齐放的景象。小儿推拿亦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相继开设了小儿推拿科,小儿推拿的临床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但用于治疗小儿内、外、骨伤、五官各科疾病,还包括初生儿疾病、杂病及部分传染病等。可以说,凡是儿科疾病都进行了推拿治疗尝试,并且注意观察、总结和分析其临床疗效。

在科研上,对于手法、穴位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探讨。如北京、安徽等地系统观察了捏脊疗法对患儿胃泌素、肺功能、血压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证实了小儿推拿对小儿消化、呼吸、循环、免疫等系统的功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