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儿脏腑推拿发展史

第一节 脏腑推拿发展源流

推拿是用手或器械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使机体产生相应反应,用以预防、治疗伤病的医术,是中医学的瑰宝,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与伤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推拿古称“按摩”“按跷”“案杌”等,如《素问·血气形志》曾记载:“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汉书·艺文志》中,也列有《黄帝岐伯按摩》十卷篇目。可见,我国很早就把推拿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脏腑推拿是指运用推拿(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以腹部为主)的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以治疗因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内科、妇科及儿科等病症的中医外治疗法,是中医推拿(按摩)疗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脏腑推拿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殷墟出土发现的甲骨文中就记载了20多种病名,如“蛊”,《说文解字》曰:“蛊,腹中之虫也”,这个病名的确定,说明当时已对体内的疾病有所认知。有学者认为脏腑推拿操作手法最早记载于《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此外,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了振腹、摩腹、摩脐上下并气海、按胁等操作手法。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提到了按腹人工呼吸法,其主要用于自缢的急救操作:“正救自缢死……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但随着朝代更替和封建思想的影响,脏腑推拿这一身体接触较大的治法就渐渐不被人们所接受,有关的医籍也被删改,仅在宫廷之中及道家被保留和使用,导致后世对脏腑推拿的传承和了解甚少。据安纯如道人口述,腹部按摩起源于五台山,具体年份不详,于明末清初时传入民间,当时安纯如道人在保定周边传授脏腑推拿疗法,他的弟子中就有王庆传、胡秀璋等人。新中国成立后,脏腑推拿逐渐有所起色,王文、王雅儒、骆俊昌、胡秀璋等人专注于从事脏腑推拿,形成了有特色的脏腑推拿方法,如“脏腑图点穴法”“骆氏腹诊推拿”“胡氏腹部推拿法”,等等,流传至今。

脏腑推拿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地域人文医学的不同,也表现出不同的学术流派特点。

脏腑图点穴法学术特点:脏腑图点穴法的主要治疗原则是通过调整冲、任、督三脉的经气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其手法种类精简,注重旋转补泻,书中提出九字手法,分别为补、泻、调、压、推、拨、分、扣、按。并且首创阑门穴,位于脐上1.5寸,操作程序为先腹部任脉,后腰背部督脉,同时使用多个穴位。

骆氏腹诊推拿手法学术特点:骆氏腹诊推拿手法首先要掌握腹诊的技巧,通过腹诊来判断疾病的性质,进而按八纲辨证方法确定推拿的治疗原则,并且需要练就“视之不见,触之如电”的手法基本功,常用温、补、和、通、消、汗、吐、下等治疗八法,尤其擅长慢性胃病、肠炎、胆囊炎等疾病的治疗。

胡氏腹部推拿法学术特点:王金贵认为胡氏腹部推拿法的核心思想是应用五种气体的划分及四种导疗的应用,治疗时,腹部的按揉推运配合背俞穴,以此达到通经络、通脏腑的作用。在胡氏腹部推拿的基础上,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创新,逐渐形成具有天津地区特色的津沽推拿流派。

其他脏腑推拿学术特点:①刘冠军创立的长白山通经调脏流派以“经络—脏腑相关”理论为基础,认为患者多阳虚体寒,治疗上以扶助正气、温煦脏腑经脉为主,通经、调脏手法相结合,操作核心以推法、摩腹法为主,达到气机调达、阴阳平衡。②隋卓琴古法腹部按摩:隋卓琴是津门古法腹部推拿名家刘希曾的弟子,其腹部推拿主取上、中、下脘三穴,主穴善用按法,并分层次、分补泻,操作时要求形神合一、守神聚气,手法柔和渗透,柔中寓刚。

此外,脏腑推拿在流传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经典文献,《延年九转法》是其中的代表作。该法将导引功法和腹部推拿融为一体,全套功法包括八种摩腹方法和一种上身摇转法,以按摩为主,导引及静功为辅,重在摩腹。该书认为脏腑推拿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消内生之百症。《胃病推拿法》是当前对于脾胃病推拿记载较详细的文献之一。陈宇清老先生在书中提到了十八个胃病推拿手法,与传统手法操作不同的是,陈老先生在书中更强调的是手法操作的部位及方向,每一个手法都会有相应的几种手法顺序,并配以操作部位的体表操作方向图,不同的操作顺序对应的适应证也是各不相同的。此外,陈宇清老先生十分重视腹诊这一概念,如医案胃扩张症中,患者会有腹壁弛缓,胃的扩张部分向左侧凸隆,或向下低降;医案胃吐酸症中,其诊断依据中有一项为胃部血行障碍,神经过敏,略微抚摸,外皮发红,就有充血现象。这一系列的腹诊方法,不但丰富了传统的诊断依据,同时也能作为推拿疗效的一个标识,帮助判断进一步该如何操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