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小 儿 调 理

小儿能否健康成长,做好养护是重要一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明确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主张与其病后求良药,不若病前能自防。《诸病源候论》中有专对小儿护理的记载:“不可令衣过厚,令儿伤皮肤,害血脉,发杂疮而黄。儿衣绵帛,特忌厚热,慎之慎之。”《小儿病源方论》中提出养子十法,即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五要心胸凉,六要小儿勿见非常之物与未识之人,七要暖脾胃,八者儿哭未定勿使饮乳,九者勿得轻粉朱砂,十者生后1周之内不可轻易频洗等,对于小儿保健十分重视。

一、新生儿期养育护理

新生儿初离母体,如嫰草之芽,气血未充,脏腑柔弱,胃气始生,阴阳未和,脏腑未实,骨骼未全,所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适应及调节能力不足,抵抗力弱,易患各种疾病,且病情变化快,全赖栽培调护,若稍有疏忽,可致夭折,甚或遗患终身。故细心养护尤为重要。

1.辨清生理状态

新生儿出生后,啼哭和安睡是其两项主要的生理活动。“哭则清气生,睡则浊气降,胸腹之间、上下左右气血贯通矣。”同时,几种特殊的生理状态不可被误认为病态。

马牙: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的散在、黄白色、碎米大小的隆起颗粒,又称“板口黄”“珠子黄”。因状如脆骨,形似马的牙齿而得名,是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分泌物积留所致。为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之一,在生后数周至数月可自行消失,不影响小儿健康,不应当随便加以处治。

螳螂子:新生儿口腔两侧颊部稍硬、隆起状的脂肪垫,又称“螳螂嘴”。民间有些地区对“螳螂子”有切割治疗的现象。实际上,螳螂子有助于吮乳,日后可自行消退,不必处治。若对螳螂子妄加切割,反而会造成损伤、出血、感染等,将会带来不良后果。

初生女婴阴道出血:有些女婴出生后5~7天,出现的阴道少量血性物流出,持续1~3天自止的现象,又称假月经。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初生乳核:女婴乳房的肿块。有些出生3~5天的女婴,乳房可能会出现蚕豆至鸽蛋大小隆起的肿块,不需要挤压或做其他处理,可在2~3天后自行消退。

胎记:皮肤表面出现的形状大小不一的棕褐色斑块。又称母斑。可在出生时就存在,也可在出生几个月后慢慢浮现。胎记是皮肤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增生,是黄种人的遗传特征之一。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

此外,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也是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状态。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第4~6天达高峰。足月儿在出生后2周黄疸退,早产儿可延至3~4周消退。

近年来,母乳性黄疸已成为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与母乳喂养率提高和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有关。其发生率由过去的0.5%~2%上升到近来的30%。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又称母乳喂养性黄疸,真正的母乳性黄疸是指晚发型。早发型患儿提倡早期开奶和增加母乳次数,可促进肠道蠕动和减少对胆红素的吸收。晚发型黄疸的原因尚未确定,可能是由于母乳中有未识别的因子,增加了肠道未结合胆红素的吸收。晚发型轻症者可进一步观察,不做特殊处理,而对晚发型中至重度者,可暂停母乳喂养2~3天,大多数黄疸可明显减轻,继续母乳喂养不会导致黄疸再次复发。黄疸消退延迟者,则非生理状态,应当及时诊断与治疗。

2.断脐护脐

胎儿在腹,脐带是孕母供给胎儿营养和进行物资交换的重要通道;婴儿出生后,啼声一发,口鼻气通,百脉流畅,应立即结扎脐带,消毒剪断包扎,防止邪毒入侵,以免引起脐风及脐部疾病。断脐后,新生儿开始独立生存,因此可将断脐作为先天与后天的分界线。

为了避免脐风及脐部疾患的发生,初生断脐尤当慎重。对于断脐的方法,历代医家列举了许多,现代医学认为,新生儿娩出1~2分钟后,即需在无菌条件下结扎脐带并剪断,脐带残端要用干法无菌处理,继以无菌敷料覆盖。若在特殊情况下未能保证无菌处理,则应在24小时内重新消毒、处理脐带残端,以防因不洁而感染脐风。

断脐后还需护脐,护脐也是预防脐风及脐部疾患的重要措施。断脐之后,脐部要保持清洁、干燥,并注意保暖以防风冷外侵,若护理不当,亦可致感染和脐风。脐带残端经4~10天可自然脱落,脱落前洒浴时勿浸湿脐部,注意避免污水、尿液及其他污物污染脐部,以预防脐风、脐疮、脐湿等疾病的发生。

3.拭口洁眼

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有呼吸前,由医护人员清除口腔内黏液,以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口中污血秽物随吸咽下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果新生儿口腔内黏液不及时清除,一旦啼哭后吸入体内,则可能发生疾病,甚至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故拭口法是保护新生儿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

拭口的方法有很多,清·陈复正《幼幼集成》认为应根据小儿的体质选择不同的药物:“小儿初生……若身面俱红,唇舌紫赤,亦知其必有胎毒,每日用盐茶,但不可太咸,以帛蘸洗其口中,去黏涎,日须五六次,每日洗拭,则毒随涎去……倘儿面唇淡红,此为胎寒,不可用茶,唯以淡姜汤洗拭,每日一二次足矣。”

在拭口的同时,要轻轻拭去眼睛、耳朵中的污物。新生儿皮肤上的胎脂有一定保护作用,不应马上拭去。但皮肤皱褶处及二阴前后应当用纱布蘸着消毒植物油轻轻擦拭,去除污垢。

4.祛除胎毒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新生儿祛除胎毒的传统方法,包括给新生儿服用少量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以减少遗患,对改善小儿热性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孕期恣食辛热甘肥,可以酿成五脏热毒;孕母心思郁怒太过,可以导致五志化火;父母淫欲之火,也可隐于父精母血,这些积蓄于父母体内的火热邪毒,往往可以通过精血或胞系遗传于胎儿,导致婴儿出生后易发诸如皮肤疥疮、流丹、湿疹、痈疖之类的疾病,或造成易患热性疾病的体质;婴儿初生时,口中秽液未及时清除而咽下,亦可引起疾病;父母原有的某些疾病(如梅毒)能遗传给胎儿,使婴儿也罹患同样的疾病。古人把这类疾病或引起这类疾病的病因都称为胎毒。胎毒重者,出生时常表现为面目红赤、多啼声响、大便秘结等,故小儿初生之时即须采取一定的方法祛除胎毒,以保障其健康。

自古以来,民间对初生小儿一直采用去胎毒的传统方法,即普遍用初生拭口和服用去胎毒药物,以清除从母胎中带来的热毒,用以预防某些疾病。现将常用之法简介于下,可以根据小儿体质选用之。①黄连法:取黄连2g,用水浸泡令汁出,滴入儿口中,黄连性寒,辨证属胎禀热毒者可用之,胎禀气弱或有蚕豆病者勿用。②甘草法:取甘草2g、金银花6g,煎汤拭口,并以少量喂服,对于胎毒轻者尤宜。③大黄法:取大黄2~3g,沸水适量浸泡或略煮,取汁滴儿口中,胎粪通下后停服。脾虚气弱者勿用。

现今临床中以上方法很少采用,应以新生儿出现的症状为依据,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5.洗浴衣着

新生儿皮肤娇嫩,需要谨慎保护,将体表污物、血渍拭干净后即可洗浴,否则易于引起感染。初生小儿洗浴时,应避免过寒过热,另外小儿神气柔弱,洗浴时应勿使其惊恐。

生后第3天再次洗浴,为“三朝浴儿”,俗称“洗三”。洗浴时水温以36~37℃为宜,并可在水中加入少许猪胆汁以祛除污秽,滋润肌肤。洗浴时将小儿托于左手前臂,右手持软毛巾,蘸水后轻轻擦拭小儿体表,动作应轻柔,并注意防寒保暖。勿将小儿没入水中,以免浸湿脐部。洗毕后将全身拭干,可在皮肤表面涂以少量新生儿润肤霜,并在皮肤皱褶潮湿处扑以少许爽身粉。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全,常出现低体温,故应注意保暖,尤其对胎怯儿及寒冷季节,须防冒受风寒。夏季则需防暑,衣被不能过厚或包裹过严,环境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发生中暑。衣服样式宜简单,宽松而少接缝,不用纽扣、松紧带等,以免损伤娇嫩的皮肤。尿布应柔软且吸水性强,勤换勤洗,有条件者可用一次性尿布,尿布外不可加塑料等物品包裹,以保持阴部皮肤的干燥清洁。初生儿形气怯弱,猝闻异声巨响,则会引起气血紊乱而作惊惕,故须襁褓得宜,使其肢体舒适固定,神情得安,方可避免或减少外界刺激的不良影响。

襁褓所用的棉布,应以柔软的旧棉布为宜。包裹襁褓所用的捆带,系扣应在身前或身侧,不要垫于腰部,以免损伤腰部的皮肤。捆绑时应松紧适宜,过松则易蹬开,过紧则影响气血流畅,且有碍于婴儿发育。

新生儿的衣着,应以柔软而吸水性好的拆洗干净的旧棉布做成为好,且宜宽松而使四肢活动不受限制。《诸病源候论》指出:“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宜时见风日,若都不见风日,则令肌肤脆软,便宜损伤。”并强调:“皆当以故絮当衣,莫用新棉也。”

提倡头要凉,背、腹、足要暖。宋·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谓:“头六阳之会,诸阳所凑也。头脑为髓之海,若热则髓溢汗泄,或颈颅肿起,或头缝开解,或头疮目疾。”又谓:“其背脊骨第三椎下,去骨两傍各一寸半,是肺俞二穴也,若背被风寒,伤于肺俞经,使人毫毛耸直,皮肤闭而为病,其证或咳,或嗽,或喘,或呕哕,或呕逆,及胸满憎寒壮热,皆肺经受寒而得之……肚者,是胃也,为水谷之海。若冷,则物不腐化,肠鸣、腹痛、呕哕、泄泻等疾生焉……足是足阳明胃经之所主也,俗曰寒从下起,此之谓也。”民间用菊花、蚕砂、绿豆皮做枕头,还习惯给新生儿戴露顶帽,将头囟露出,即是头宜清凉之意。腹为阴,宜常暖,提倡小儿戴肚兜,特别是药物肚兜,内装温阳散寒药物(白芷、防风、肉桂、附子、檀香、雄黄、艾叶等),既可防治腹胀、腹痛、腹泻等脾胃疾病,还有增进食欲、增强免疫的作用。

6.生后开乳

母乳喂养是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喂哺方法,尤其是新生儿。新生儿强调要尽早开乳。新生儿娩出后,应将其置于母亲身边,给予爱抚,并尽早使其吸吮母亲乳头,促进母亲泌乳。产后2~3天乳汁分泌不多时,应鼓励母亲坚持喂哺,以促使母乳分泌,有利于哺乳成功。尽早开乳可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减少生理性体重下降及低血糖的发生,并有利于母体的恢复。母乳喂养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喂养时间:婴儿出生后即可喂奶。应根据小儿个体的差异来决定每日哺乳的次数和时间,不应拘泥于教条。

哺乳方法:哺乳的时候,乳母应当用上臂托住小儿头颈部,使小儿嘴唇与乳房在同一水平线上。同时应间断哺乳:“若乳汁涌,恐儿咽乳不及,虑防呛噎,则辄夺之,令儿少息,又复乳之。如是数反则可。”古人还提出了诸多哺乳的禁忌,如《婴童百问》曰:“凡小儿乳哺,不宜过饱,若满则溢,故令呕吐……”

乳母的宜忌:由于母体患病可自乳汁传于胎儿,故乳母的宜忌必须谨守。乳母在哺乳期必须保持精神舒畅,注意避寒暑,调摄饮食,防止疾病。此外,乳母如果消化不良,也可影响胎儿健康。乳母在哺乳期间,还应慎服药物。因为药物本身为补偏救弊所设,不少药物皆可以从乳汁排出,婴儿饮乳后亦可能引起阴阳不和,发生诸疾。若乳母有病,非得服药不可,如系大寒大热或有毒之品,则应暂时断奶,待乳母病愈后再给婴儿喂乳。若乳母患有全身性传染病,则更应及时断奶。

7.母婴同室

母婴同室是中医历来所倡导的。母亲与其婴儿24小时全天候生活在同一居室,随时可将婴儿抱于怀中,亲昵、哺乳、轻拍使其安睡,观察婴儿的异常表现。古代医籍中关于母婴同室的记载,与今天所倡导的母婴同室观点是一致的,其科学性已被世界重新认识,并得到肯定和广泛应用。

8.谨慎用药

初生小儿如嫩草,克伐不可,补亦不能,尤不可妄用方药。《景岳全书》指出小儿不可乱用方药的原因:“小儿气血未充,而一生之盛衰之基,全在幼时,此饮食之宜调,而药饵尤当慎也……夫有是病而用是药,则病受之矣;无是病而是药,则元气受之矣,小儿元气几何?”《医学真传》详述了小儿用药原则:“甫离胞胎,脏腑之形未充,阴阳之气已立……间有小疾,多属本气不和,不宜妄投以药,即药亦当调其本气,若概以发散、清痰、清热之药投之,非唯无利,反害矣。”

现代医学认为,新生儿肝肾功能、酶系统及其转化功能皆不成熟,其解毒及排毒功能均差,若用药不慎或时间过长,极易导致毒副作用的出现。如中药中水银、朱砂、轻粉含汞,砒石、雄黄含砷,铅丹含铅等,初生婴儿当禁用。又如大量应用维生素K,可引起溶血性黄疸;磺胺类药物在体内可与胆红素竞争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影响间接胆红素的代谢,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增加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复方阿司匹林片等退热药,易引起新生儿出血,故遇发热者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出生1周内使用氯霉素,易引起中毒,导致心血管功能衰竭,出现“灰色综合征”等,说明对新生儿必须做到合理用药。当然,新生儿患病仍需及时诊治,但用药总宜细心审慎为要。

9.日常护理

新生儿居室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新生儿专用的食具和用具,使用前后要清洁消毒。母亲在哺乳和护理前应先洗手。尽量减少亲友探视和亲吻,避免交叉感染。注意防止因包被蒙头过严、哺乳姿势不当等造成新生儿窒息。

近二十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初生婴儿,特别是生后1周的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其他时期的小儿。脏腑柔弱、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小儿生理特点,以及发病容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小儿病理特点在新生儿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应高度重视新生儿期脏腑养育护理,使其能够安全、顺利地度过新生儿期。这对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存活新生儿后遗症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二、婴儿期养育护理

(一)喂养方法

婴儿喂养方法分为三种: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

1.母乳喂养

以母乳为主要食物,喂哺出生后6个月内婴儿的喂养方式,称为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喂养方式,也是最理想的喂养方式,应大力提倡。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物,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02年的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了《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推荐出生后4~6个月内的婴儿采取纯母乳喂养。

我国古代就有倡导母乳喂养的传统,古代医家就此论述颇多。初生小儿,哺以母乳为最佳,如清·曾懿《女学篇》中指出:“欲子女强,仍宜乳,故天之生人,食料也随之而生,故婴儿哺育,总以母自乳为佳,每见儿女自乳者,身体较为强壮。”明·龚廷贤《寿世保元》说:“儿生四五个月,止与乳吃。六个月以后方与稀粥哺之。”指出四五个月以内应当以母乳喂养为主,这一观点与现代婴儿喂养的原则完全吻合。

母乳喂养具有诸多好处。母乳中含有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物质,对促进婴儿的体格、智力发育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也是其他食品所不可替代的;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因子如各种免疫球蛋白等,具有增进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作用;母乳的温度适宜,方便又经济;母乳喂养可增进母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促进婴儿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育;母乳喂养可促进乳母催乳激素的产生和子宫的收缩及复原,抑制排卵,减少乳癌、卵巢癌的发病率。

新生儿娩出后,应在产后15分钟至2小时内尽早开乳。婴儿吸吮母亲的乳头,可反射性地促进母亲泌乳,故产后2~3天乳汁分泌不多时,应鼓励母亲坚持喂哺,以促使母乳分泌,有利于哺乳成功。母乳喂养时,应由乳母细心观察婴儿的个体需要,按其所需哺乳,即“按需喂给”,这也是当今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喂养原则。

90%以上的健康婴儿生后1个月即可建立自己的进食规律,一般每2~3小时喂1次,逐步延长到3~4小时喂1次,夜间逐渐停喂1次,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次哺乳时间为15~20分钟,也可根据婴儿个体差异适当延长或缩短,以吃饱为度。每次哺乳前,应做好清洁准备:母亲洗手,用湿热毛巾敷乳房、清洁乳头等;喂哺姿势宜取坐位,身体放松,怀抱婴儿,将其头、肩部枕于母亲哺乳侧肘弯部,侧身稍向上,尽量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行另一侧哺乳;哺乳完毕将婴儿抱直,头靠母肩,轻拍其背,使吸乳时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溢乳。若母亲患有严重慢性疾病,如严重心脏病、活动性肺结核、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以及长期应用抗癌药、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时,不宜哺乳;乳头皲裂、感染时可暂停哺乳,但要吸出乳汁,以免病后无乳;且不宜在小儿啼哭时强行哺乳。

婴儿8~12个月时,完全进食乳品、代乳品及辅食,而停止母乳喂哺的方法,称为断乳。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母乳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婴儿的消化功能也日趋完善,乳牙开始萌出,咀嚼功能增强,加之生后4~6个月起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已能适应非流质饮食,故婴儿8~12个月时可以完全断乳。从添加辅食到完全断乳的一段时期称为转奶期,在此期间应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增加辅食量,并试用奶瓶或杯匙喂食;同时注意不要骤然断奶,避免婴儿因消化功能不适应而产生厌食、吐泻等症。断奶时间视母婴情况而定,如婴儿患病或遇酷暑、严冬,可延至婴儿病愈、秋凉或春暖季节。

2.人工喂养

完全以乳制品、牛羊乳品或代乳品等为食物,喂养出生后6个月内婴儿的方式,称为人工喂养。人工喂养婴儿每天需要的总液量(奶、水等)为 150ml/(kg·d)。

乳制品均是以牛乳为基础而加以改造制成的。目前市售的常见乳制品为婴儿配方奶粉。婴儿配方奶粉是参照母乳的组成成分,对牛奶的营养组成及比例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使所含营养素的成分接近于母乳,含量更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喂哺婴儿时可直接加温水调配,不需煮沸,饮用方便。因此,目前已将婴儿配方奶粉作为人工喂养中乳制品的优先选择来源。但值得注意的是,婴儿配方奶粉仍不具备母乳的其他优点,尤其是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激素、活性酶等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婴儿配方奶粉应按年龄选用,用量为20g/(kg·d)。调配时奶粉与水的比例为1∶7,即用盛4.4g奶粉的小匙取一匙奶粉加30g温开水配成。

全脂奶粉是用鲜牛奶经高温灭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的乳制品,按重量1∶8(30g奶粉加240g水),或按体积1∶4(1匙奶粉加4匙水)加开水调制而成的,其成分与鲜牛奶相似。加热后的奶粉蛋白质会发生变性,更利于婴儿的消化和吸收,也可减少致敏的可能。同时,全脂奶粉更便于运输、携带及贮存。其缺点是挥发性脂肪、维生素等成分较鲜牛奶有所丢失。

最常用的乳品为牛乳。牛乳中乳糖含量低于母乳,故每100ml牛乳中可加蔗糖5~8g,全牛奶喂养的婴儿用量为100ml/(kg·d)。牛奶所含蛋白质高于母乳,但以酪蛋白为主,易在胃内形成较大凝块难以消化,故牛奶需加热煮沸后方可饮用,一可灭菌,二可使蛋白质变性,更利于消化;所含矿物质比母乳多3~3.5倍,可增加婴儿消化道、肾脏的负荷,需适当加水以降低浓度;同时,牛乳中缺乏母乳中含有的各种免疫因子,故牛乳喂养的婴儿患感染性疾病的机会增加。羊乳的营养价值与牛乳大致相同,凝块较牛乳细而软,脂肪颗粒大小与母乳相仿,但铁、叶酸及维生素等含量较少,长期喂哺而不添加辅食,易致婴儿贫血。

大豆类代乳品营养价值较好。制备时应补足所缺成分,可用作3~4个月以上婴儿的代乳品。3个月以下小婴儿消化能力差,最好不用大豆类代乳品。

同母乳喂养一样,人工喂养亦需要正确的喂哺技巧。特别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奶瓶、奶嘴、出奶孔和喂哺时奶瓶的水平角度等,并保证奶液的合理温度。

3.混合喂养

因母乳不足而添加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的喂养方法,称为混合喂养,又称部分母乳喂养,包括补授法和代授法。母乳不足,婴儿体重增长不满意时,除母乳喂养外,可用配方奶或牛羊乳加以补充的方法,为补授法,适宜于4个月内的婴儿。补授时,每日母乳喂养的次数照常,每次先哺母乳,再补充一定量的代乳品,直到婴儿吃饱。这种喂养方法可因经常吸吮刺激而维持母乳的分泌,因而较代授法为优。而一日内有一至数次完全用乳品或代乳品代替母乳的方法,为代授法,不利于泌乳的建立,只有在无法由母乳喂养的情况下,方可采用代授法。使用代授法时,仍应坚持母乳喂哺,每日应不少于3次,并维持夜间喂乳,以尽量延长母亲泌乳的时间。

4.添加辅食

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单纯喂乳已不能满足小儿机体需要,无论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婴儿,都应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并使婴儿的脾胃功能逐渐增强,以逐步适应普通食品的摄入。添加辅食的原则为: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并在婴儿健康、脾胃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辅食的添加顺序可参照表3-2。

表3-2 添加辅食的顺序

(二)婴儿护养

1.阳光和空气

阳光对人是不可缺少的,在婴儿尤为重要。要根据婴儿的年龄和不同季节的特点安排各种不同的户外活动。新生儿满月后即可抱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时间为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2~6个月的婴儿可由15分钟逐渐增加至2小时,6个月至1岁者可延长至3小时,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户外活动不仅可使婴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认识大自然,而且机体不断受到阳光、空气和风的刺激,可增强体温调节功能及对外界环境突然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及预防佝偻病的发生。《诸病源候论》中即提出了“时见风日”的科学养护观:“宜时见风日,若都不见风日,则令肌肤脆软,便宜损伤……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抱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硬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若常藏于帏帐之内,重衣温暖,譬如阴地之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任风寒。”指出了阳光、空气、风及户外活动对小儿健康的重要性。

2.衣着、卫生及睡眠

小儿衣着过暖,易生内热,使小儿筋骨软弱,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尤其是对寒冷的耐受能力降低,因而导致外感疾病发生。因此,应经常训练和锻炼小儿少穿一些,使其肌肤能更好地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增强对寒冷的耐受能力。《诸病源候论》提出的另一种重要的科学养护观就是“不可暖衣”:“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这些古人总结出的有效育儿经验,经临床实践证明,是一种增强小儿体质的有效办法,值得大力提倡。

南宋医家陈文中在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己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了一系列较为科学的育儿方法,并将其归结为“养子真诀”“养子十法”等,其中大部分是为护阳固阳而设,如“背暖”“肚暖”“足暖”“脾胃要温”,他的学术观点也颇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养子十法”体现了儿科预防医学思想,对后世儿科护理与保健学术思想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尽量选用纯棉制品。要保持婴儿的清洁卫生,勤洗浴,勤换衣裤,便后清洁臀部等。婴儿所需睡眠时间较长,要使之得到保证;同时要掌握婴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的生理特点,在哺乳、玩耍等日常安排上,注意培养并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良好作息习惯。

3.精神调摄

婴儿期是感觉、知觉发育的重要时期,视觉、听觉及其分辨能力迅速提高,要结合生活实践,教育、训练他们由近及远认识生活环境,促进感觉、知觉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避免暴受惊恐而扰乱心气致病。

(三)预防接种

婴儿时期脏腑娇嫩,卫外不固,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在6个月以后就逐渐消失,而后天免疫尚未建立,故易于发生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和传染病,尤其对各种传染病具有较高的易感性。因此,必须切实按照《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的规定,为1岁以内的婴儿完成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如发现生长发育异常、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疾病应及时干预和治疗。要合理膳食,使婴儿的脾胃功能逐步增强,注意饮食卫生,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婴儿期是小儿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飞跃期,此时婴儿的生长发育极为迅速,身长、体重日益增加,语言、动作发育、心理活动逐渐成熟和丰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保护其脾胃功能尤为重要,不但可以满足婴儿期的营养需求,同时为成年以后身体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中国传统的婴儿期保健措施,在现今越来越显示出对增强儿童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继承传统经验并加以宣传推广,并做好婴儿期的喂养、调护和预防接种等各项工作,对于保证婴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三、幼儿期养育护理

1.饮食调养

幼儿处于以乳食为主转变为以普通饮食为主的时期。此期乳牙逐渐出齐,但咀嚼功能仍差,脾胃功能仍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小儿病源方论》说:“养子若要无病,在乎摄养调和。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食物品种要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荤素搭配。同时,此期要注意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每日3次正餐,正餐间可适当给予2~3次以奶类、水果及其他稀软面食为主要内容的加餐。进餐需定时、定量、有规律,不挑食,不偏食。零食的添加当以坚果、水果、乳制品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数量和时机以不影响幼儿主餐食欲为宜。适当控制如糖类、碳酸饮料等含糖高的食物。此外,要训练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和独立进餐的能力。注意给小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避免喧嚣吵闹,以培养其集中精力进食的良好习惯。这一时期,不但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仍然较快的需要,还要防止食伤致病。因此,此期的饮食调养仍需由家长掌握。

2.起居活动

幼儿1~1.5岁学会走路,2岁以后能够并且喜欢跑、跳、爬高。与此同时,手指的精细动作也发展起来,学用匙,乱涂画;初步学会用玩具做游戏。幼儿学走路时需由成人陪护,防止跌跤,但是又要给孩子保留一定的自主活动空间,引导孩子的动作发育。

结合幼儿的年龄和相应的生理特点,培养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日需保证睡眠,时间从14小时逐渐减至12小时,以夜间为主,日间午休1.5~2.5小时为宜。睡眠时需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光线暗淡,同时应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防止吮手指、含奶头等不良习惯的形成。1岁让孩子坐盆排尿,1.5岁不兜尿布,夜间按时唤醒小儿坐盆排便,2~3岁后夜间可不排尿。平时注意观察小儿欲解大小便时的表情,使小儿早日能够自主控制排便。2岁开始培养其睡前及晨起漱口刷牙的卫生习惯,逐渐教孩子学会自己洗手洗脚、穿脱衣服。重视与幼儿的语言交流,通过对话、讲故事、唱歌、游戏等,促进幼儿语言发育与运动能力的发展,还应注意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鼓励其交朋友。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不在于让其学到多少知识,而是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其感知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引导、发掘其潜能,提高其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为以后的智力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疾病预防

幼儿生活范围扩大,患感染性疾病的机会增加,要训练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耐心教育,纠正其不良习惯,如吮手、脏手抓食品、坐在地上玩耍等,饭前便后要洗手,腐败污染的食品不能吃,早日不穿开裆裤,衣被经常换洗。幼儿的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发病率高,要防外感、慎起居、调饮食、讲卫生,才能减少发病;还要继续按计划免疫程序做好预防接种,以预防传染病。幼儿好奇好动,但识别危险的能力差,应注意防止异物吸入、烫伤、触电、外伤、中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学龄前期养育护理

学龄前期儿童较之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速度进一步减慢,但活动能力增强,智识已开,求知欲旺盛。虽然随着体质增强发病率逐渐下降,但也要根据这一时期的特点,做好保健工作,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1.体格锻炼

学龄前期小儿一般进入了幼儿园,也可能散居。要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小儿体质;要有室内外活动场所,幼儿园要添置活动设备,如摇船、摇马、滑梯、跷跷板、转椅,做操用的地毯、垫子,以及各种电子活动设备,有条件的还有戏水池、小型游泳池、运动场等;安排适合该年龄特点的锻炼项目,如跳绳、跳舞、踢毽子、保健操,以及小型竞赛项目等。各种活动和锻炼方法轮换安排,要在游戏和锻炼中学会与人交往,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

2.早期教育

要根据这一时期儿童的年龄大小和智力水平,采用多样形式教以各种常识,以启发其智慧,使之在与人接触、游玩中增长见识,提高理解和思维能力。学龄前期儿童好学好问,家长与保育人员应因势利导,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提问,尽可能给予解答。幼儿园有规范的学前教育,包括课堂教学和在游戏中学习;家庭中也可通过讲故事,看学前电视节目,接触周围的人和物,到植物园、动物园游览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孩子增长知识。明代医家万全曾提出“遇物则教之”的学习方法。要注意培养小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要有规律,举止言行要公正而有礼貌,生活要勤俭朴素,对人要团结友爱;在教育方法上循循善诱,耐心仔细,不可偏袒溺爱,不要打骂恐吓,以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强迫孩子过早地接受正规的文化学习,违背早期教育的规律,犯拔苗助长的错误。

3.疾病预防

这一时期的儿童体质增强,发病率下降,要利用此时机,尽可能根治某些疾病;防病的根本措施在于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同时,也要调摄寒温,《格致余论》说:“童子不衣裘帛,前哲格言,俱在人耳。”就是强调不要给孩子衣着过暖,否则会降低小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这一时期仍然要调节饮食、讲究卫生、避免意外。对幼儿期患病未愈的孩子要抓紧调治,如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辨证调补,改善体质,减少发病;对哮喘缓解期儿童扶正培本,控制发作;对厌食患儿调节饮食,调脾助运,增进食欲;对疳证患儿食治、药治兼施,健脾开胃,促进生长发育等;还要每两月进行一次体格测量,监测生长发育情况,每年做两次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按时预防接种,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五、小儿的抚触与调神

1.抚触

抚触,源于英文的touch,也译作抚摸、按摩,是一种将按摩疗法应用于婴幼儿,以促进婴幼儿体格和智力生长发育,以及增进母(操作者)子感情的一种医学补充和替代疗法,也是一种新的婴儿护理技术。抚触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国家,开始时是针对早产儿,因其良好的功效而在临床推广应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成为医院日常护理的一部分。

小儿抚触是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来刺激调节机体功能。这种方法无论是通过机体的神经、内分泌还是免疫系统发挥治疗作用,都离不开触觉和压力感受器等关键起始环节。各种感受器均能对以指揉法为代表的手法发生反应。指揉法刺激诸类感受器,能引导出同一形式的连续性神经冲动,并能引起接触区域以外部位的放电现象,表明其刺激反应不局限于施术点,具有传导性,深透性和与某些部位的关联性。婴儿抚触对患有自身免疫疾病、皮肤病、哮喘、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婴儿有意想不到的疗效。已有明确的实验表明,按摩有利于婴儿的发育,能增强婴儿免疫力和应激力,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婴儿的哭闹等,并能通过提高代谢率或减少不良反应促进早产儿体重增加。另一些实验发现,婴儿抚触可兴奋迷走神经,调节胰岛素和胃泌素分泌;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婴儿食欲,有利于身高、体重增长;还可促进β-内啡肽、5-羟色胺等的分泌,从而调节婴幼儿免疫功能;其最直接的影响为亲密母子关系。在健康婴儿方面,接受抚触的婴儿在各方面的发育指标明显超过了没有接受抚触的婴儿。人们很清醒地意识到了抚触对于小儿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意义。抚触疗法早已不再限于早产儿或身体及精神存在问题的婴儿,而是扩大到任何健康的婴儿;而且接受抚触的小儿亦不仅限于新生儿,而是包括婴幼儿在内,甚至学龄期的儿童。

(1)小儿抚触的意义:

综观传统按摩与新兴抚触这两种名称相似的治疗方法,我们会发现许多异同点:都是运用手法与小儿的皮肤接触,给予一定的刺激。不同的是,传统小儿按摩是在中医学脏腑经络等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防病治病的方法,强调手法及部位的准确性;而抚触疗法没有这些,更强调一种情感的交流和促进心理的健康发育,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如果能将小儿抚触与传统小儿推拿有机结合,强调倾注情感的按摩,摒弃通常抚触法中一把抓、无重点的按摩方式,吸取了中医学经络腧穴的理论优势,并结合中国传统小儿按摩的特色。这对于小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将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通过抚触,孩子会变得欢快活泼、面色红润,充满幸福和自信。而母亲也会心情舒畅,对自己的宝宝更加关爱。在触摸的过程中,母子间直接的身体接触和情感的传递增进了母子间的感情,培养育儿的信心。在抚触按摩中,当父母看到和理解孩子的反应时,心里会感到无比欣慰并做出响应,而孩子又会报以回应,这样双方会由此建立起亲情互动的关系。

(2)抚触的方法:

婴儿抚触疗法的程序为按头面、胸、腹、四肢、背、臀的顺序进行;其主要手法有摩、揉、推、抹、点、按、拍、擦,以及运动肢体关节等;抚触手法要求轻柔,以使小儿舒适和得到安抚为原则。具体方法为:

1)头面部4式,眉头、眼窝、人中、下巴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划出一个微笑状。

2)一手托头,用另一只手的指腹从前额发际向上、后滑动,至后下发际,并停止于两耳后乳突处,轻轻按压。

3)两手分别从胸部的外下方(两侧肋下缘)向对侧上方交叉推进,至两侧肩部,在胸部划一个大的交叉,避开新生儿的乳头。

4)放平手掌,从新生儿的右下腹至上腹,再向左下腹移动,呈顺时针方向画半圆。注意动作要特别轻柔,如果脐痂未脱落,请避开脐部。

5)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从上臂到手腕部轻轻挤捏,然后用四指按摩手背,并用拇指从手掌心按摩至手指。

6)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从大腿至踝部轻轻挤捏,然后用四指按摩脚背,拇指从足跟按摩至脚趾。

7)婴儿呈俯卧位,两手掌分别于脊柱两侧由中央向两侧滑动,然后以脊柱为中线,双手示指与中指并拢由上至下滑动四次。

8)双手按摩臀部。

(3)注意事项:

抚触不是机械的操作,按摩过程无论对于小儿还是按摩者(母亲、父亲等亲近的人或是医务护理工作者)都应该是一种惬意的、愉快的享受过程。小儿抚触按摩更注重与小儿的相伴相处,与他(她)保持身体的接触和情感的交流。因此,为了使按摩过程进行得顺利,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摩者自身的情绪要保持愉快平和:愉快的抚摩过程不但会给孩子带来舒适,也会给按摩者带来心灵的安宁与舒适,二者是互通、互动的。

2)初次为小儿抚触按摩应选择最佳时机:第一次的按摩通常选择在小儿清醒和高兴的时候进行。因为是初次,所以按摩者应注意手下的力量,要尽量轻柔,不可因用力过大引起小儿的反感情绪。按摩的同时,应密切注意小儿的表情,以了解到我们手下的刺激程度,从而适时调节。通常,按摩者与小儿对于抚触按摩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刚开始可以连续做三四天,逐渐地大人感到信心十足,而小儿也感到舒适以后,就可以将抚触按摩作为日常护理的一部分而坚持做下去。

3)抚触按摩要灵活:小儿不会像成人一样懂得如何配合。在抚触按摩的过程中,不必教条固执地非要按固定的顺序按摩。可以顺势调节小儿意愿的姿势,继续按摩最方便接近的部位,但仍要掌握一个从上而下的顺序,待到完成这一部分按摩后,可再回头来补上刚才遗漏的部分。

全身按摩应当与局部按摩有机结合。在小儿身体不适于全身按摩时,可实施局部按摩,如耳、手掌、足底的按摩。

4)特殊小儿的抚触按摩:有些小儿从一开始就喜欢被人抚触按摩,有些要经过几天才能习惯,而有些小儿几个星期都不会适应,尤其是新生儿。新生儿由于刚出生不久,在出生过程中,头部通常会受到产道的强力挤压而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在出生后一定时间内,会有不适的感觉。难产、产伤、脐带绕颈的小儿尤其如此。因此,新生儿应避免头颈部的按摩。按摩时如果小儿表现出不高兴或哭泣,可以改用别的手法,如果还不行,就要停止,用毛巾将小儿包裹后抱起来,轻轻安抚小儿,使其安静下来;可以在小儿放松后再试,或改天再试。

有些小儿很敏感,而有些反应较慢一些。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感觉系统有不同的要求,或需轻抚,或需重按。存在感觉障碍的小儿,无论是听觉障碍、视觉障碍等,为了让他们有效地发挥天赋能力,都应该多进行抚触按摩以刺激其产生反应。对于触觉反应迟钝的小儿,尤其要用重压手法;对于听觉障碍的孩子,在抚触过程中一定要不停地与他(她)说话以刺激听觉能力;而对于视觉障碍的孩子,抚触按摩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触摸是这些孩子与外界进行交流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抚触,让孩子感到舒适与安全,使其了解自己的肢体有多长,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在被抚触按摩的同时,孩子也学会了主动触摸别人来进行交流,从而了解周围的世界。为视觉障碍的小儿进行按摩时,应尽可能地保证总有一只手与孩子的身体保持接触,并和他(她)说话以使其安心。

5)按摩者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小儿皮肤娇嫩,因此按摩者应注意勤修剪指甲,在按摩时应摘除戒指等首饰物,以防在抚触按摩过程中划伤小儿。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要留长指甲,在按摩时则要尽量用指腹接触小儿。

全身抚触按摩要暴露大部分小儿的皮肤,裸露的小儿很容易失去体温,使用按摩油往往也会降低体温。因此,要注意保持房间的温度,尤其是冬季。对于身体素质比较柔弱的小儿,应适当遮盖不按摩的身体部位;而对于比较健壮的小儿,可使其皮肤暴露。

另外,介质使用不当可造成某些危害,如芥末油或橄榄油可能影响新生儿皮肤的屏障作用,而葵花籽油中丰富的亚油酸则对皮肤的完整性和通透性的改善有促进作用。

2.调神

神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精神状态和思维活动。《内经》中所说的“心藏神”“心主神志”的神,就是指这一方面而言;其二是指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所表现于外的征象,是对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即通常所说的“神气”。调神,即调养精神情志。调神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主动颐养精神、调摄情志,增强健康意识,改善生活行为方式等,保护和增强人的身心健康;通过修身、内守、导引、疏泄等措施调神静心并及时排解不良情绪,恢复心理平衡,生活愉悦,达到形神统一、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认为形是神的特质基础,是神的生命表现;强调神对人体生命具有主导作用,能协调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因此,中医养生保健既应注重形的保养,更应注重调神养生。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是由心所主,调神即是养心,通过调理脏腑功能,使机体气血运行通畅,达到神旺而形强。小儿具有“心常有余”“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且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对外界刺激易引起强烈反应,因此接触异物、异声则易受惊,造成气机紊乱而出现惊悸不安、惊厥等。中医学认为心主惊,肝主风,故小儿调神保健尤为重要。小儿心神健旺,则五脏六腑得以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机体气血畅达,营卫通利,身心健康。

六、小儿疾病调理措施

儿科疾病的调理措施基本与成人一致,但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其生理、病因、病理学特点,故小儿在治法运用、药物选择、药物剂量、给药方法、给药途径上都具有许多特点。调理小儿疾病的方法很多,有药物内治法、药物外治法、非药物疗法等,应根据儿科特点,针对不同病症,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恰当地选择调理方法,发挥中医学特色与优势,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药物内治法

药物内治法是使药物直接进入体内的治疗方法,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具体应用时要注意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用药原则
1)及时正确审慎:

小儿生理病理上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体属“稚阴稚阳”,患病后传变迅速,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因此,要掌握有利时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主动,力求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变化,以保证辨证治疗的准确性。治疗用药又必须果断,否则容易贻误病情,使轻病转重,重病转危。因此,只要诊断辨证无误,则需大胆果断用药,不可犹豫不决。由于小儿阴阳稚弱、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用药稍有不当,极易损害脏腑功能,并可促使病情变化,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随时决定继续用药或调整剂量,使用药更趋合理,避免伤正,用药要精当,特别对大苦大寒、大辛大热大补的药物更应慎用。《温病条辨》指出:“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捉风捕影,转救转剧,转去转远。”指出了儿科用药的难点和注意点。因此,治疗儿科病证,既要及时正确果断、大胆用药,又要细心思索、审慎从事。

2)处方轻巧灵活:

小儿生机盎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在治疗时,处方要根据患儿的体质特点、病情轻重及脏腑功能,轻巧灵活,不宜呆滞,不可重浊,不得妄加攻伐。特别对于峻下克伐、毒性峻烈之品,更当慎用,即便有是证而用是药,达到一定的效果,也应中病即止,以“用药少、剂量轻、疗效高”为儿科处方原则,本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衰其大半而止”“以平为期而不可过”的原则,不可过剂。并要注意使用时机、法度和剂量,以免耗伤小儿正气,要充分发挥小儿机体内在的调节功能,恢复机体的生理平衡,否则非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还会导致阴阳、脏腑之间新的不平衡,不利于疾病恢复,甚或影响生长发育。

3)重视先证而治:

疾病过程中证候不是孤立、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小儿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特点,寒热虚实的变化较成人快,更应见微知著。患病之后,邪正交争、消长转化,产生表里、寒热、虚实的不断演变,如《景岳全书》所说:“治病之则,当知邪正,当权重轻。”因此,除强调整体观外,还要以发展变化的动态观去认识疾病过程,重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邪正消长和盛衰变化,以随证处治;甚至要能预测病情的变化,先证而治,挫病势于萌芽之时,挽病势于欲成未成之际,防止传变,达到治病防变的目的。尤其是外感热病,病情发展迅速,小儿体质稚嫩,易于损阴伤阳,取药煎药服药需要一段时间,更需要熟谙各种热病的传变规律,在相应的证候出现之前预先落实治疗措施,先发制病。

4)注意顾护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精微是由脾胃运化水谷之气以化生。小儿的生长发育、脏腑的充实,全赖后天脾胃化生精微之气以充养,疾病过程中,正气的恢复也要靠脾胃健运生化,对于先天不足之病证更需靠后天脾胃之气来充养。而小儿脾常不足,易遭损伤。儿科医师应十分重视小儿脾胃的特点,处处维护脾胃,尤其是在患病之后,治疗用药勿伤脾胃,饮食调理顾护脾胃,以期保证水谷精微之气的化生,养正祛病。

5)不可乱投补益:

补益之剂对体质虚弱者有增强机体功能、助长发育的作用。但是,由于药物每多偏性,有偏性即有偏胜,故虽补剂也不可乱用。小儿生机蓬勃,只要乳哺得当,护养适宜,自能正常生长发育。健康小儿不必靠药物来补益,长期补益可壅滞脾胃、妨碍运化功能,甚至产生性早熟等疾病;或者小儿偶受外邪,或痰湿食滞,未能觉察,若继续服用补益之剂,则是闭门留寇,恋邪助邪。即使确有虚证,也要明确虚的性质、部位、程度,分辨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并顾及小儿脾胃的运化能力,合理应用各种补益之法,切不可滥用补益之剂。

6)掌握用药剂量:

要综合考虑小儿的年龄、体质、病情轻重、药性峻缓等因素,恰当使用药物剂量。同时,小儿用药时间较短、中病即止,服药时多有浪费,故小儿中药用量与成人比较,绝对量需少,相对量则较大。为方便计算,小儿中药投药量可按成人比例折算,一般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婴儿用成人量的1/3,幼儿用成人量的1/3~1/2,幼童用成人量的1/2~2/3,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用量。当然,这是指汤剂方的用药总量,具体的药味多少、每味药的用量,还要根据药性、常用量、病情需要,以及医师的经验来确定。

(2)给药方法:

目前儿科临床常用的内治给药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口服给药法:

经口给药是一种传统的给药途径,临床广泛应用。口服中药的剂型要根据病情及小儿的依从性来综合考虑。一般急病、重症首选汤剂,慢病轻症首选成药。中成药又有固体制剂如丸、散、片、胶囊等,液体制剂如合剂、口服液、糖浆、膏剂等。小年龄儿童首选液体制剂,若是用固体制剂也要掰开、研碎、水调后服用。小儿汤剂的煎法,一般先煎、后入、包煎、烊化等药物的处理与成人基本相同,但煎煮时间、煎出药液量又不同于成人。每剂药煎两次,年龄越小,煎取的药液量需越少,一般新生儿10~30ml,婴儿50~100ml,幼儿及幼童120~240ml,学龄期儿童250~300ml。煎煮后,一般1日2~3次分服,也可根据病情及小儿的接受情况减少或增加服药次数。对抗拒服药的小孩,要教给家长正确的喂药方法:固定小儿头手,喂药者用两手指紧按两腮上下牙间使其开口,用小匙将药汁送至舌根部,将小匙竖起,使之自然吞下。也可用市售灌药器吸取药液后,伸入小儿口内舌根部推入。哺乳儿可在哺乳前利用其饥饿感将药物装入奶瓶中,令其吮吸一部分,其余部分可在两次哺乳之间喂服。切勿捏鼻强灌,以防呛入气管。另外,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在药液内稍加适量食糖矫味,使之便于服入。对幼童以上小儿,最好还是采用说服劝导方法,争取患儿主动配合服药。应用发汗、泻下药物时,一般以得汗、得泻为度,适可而止,避免损伤正气。

2)蒸气及气雾吸入法:

用蒸气吸入器械或气雾吸入器,使水蒸气或药物气雾由患儿口鼻吸入,进入气道,使药物吸收而达到治疗作用。用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并可用定量阀门控制剂量,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可用于婴幼儿不能口服或不愿意口服者。吸入时可将蒸气对准口鼻,或将管口含于口中,通常每次吸入15~30分钟。

3)经鼻给药法:

对于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儿,可采取鼻饲给药的方法,取消毒后鼻饲管轻轻由鼻腔插入食管至胃中,用针筒吸取药液,徐徐注入鼻饲管内。另有用药末吹入鼻腔内取嚏的吹鼻法,可用于治疗窍闭神昏高热等病证;将药液滴入鼻腔内的滴鼻法,多用于治疗鼻渊、鼻鼽等鼻病。

4)直肠给药法:

取导尿管作常规消毒后,轻轻插入肛门直肠中,用针筒吸入药液缓缓注入直肠,称灌肠法;将药液倒入点滴瓶中,接上输液管,使药液徐徐滴入直肠中,称滴肠法。直肠给药法使药液通过直肠吸收以治疗疾病,此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小儿服药难的问题,而且对于外感发热、肠胃疾病、水毒内闭等病证有较好的疗效。

5)注射给药法:

将供肌内注射、静脉滴注的中药注射液,按要求给予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点滴、穴位注射等。有直接进入体内、作用迅速的优点,但也要注意观察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内治法则:

在审明病因、辨清证候、分析病机之后,应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治疗方法,正如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所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中医对药物内治法的研究从古迄今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根据儿科临床特点,可组合成以下常用治法。

1)疏风解表法:

主要适用于外邪侵袭肌表所致的表、卫诸证。由于外邪郁于肌表、开阖失司,可用疏散风邪之汗法,使郁表的邪毒从肌腠外透而解。因小儿腠理疏松,发散解表须有度,不可过用,否则有汗多亡阳之虞。主要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两法。

2)止咳平喘法:

主要适用于邪郁于肺,痰阻肺络所致的咳喘诸证。小儿肺脏尤娇,易伤难调,咳喘病的病位主要在肺,与五脏相关。本法以宣肃肺气为基础,按证候配以清肺、温肺、润肺、化痰、平喘、止咳、解表诸法。若是咳喘久病,每由肺及肾,出现肾虚的证候,可加入温肾纳气的药物。

3)清热解毒法:

主要适用于邪热炽盛的实热证,如温热病、湿热病、斑疹、痢疾、血证等。其中有甘凉、辛寒、苦寒、苦泄、咸寒等不同的治法,并按邪热之在表、在里,属气、属血,入脏、入腑等不同部位,合理选方用药。此法常用苦寒清降之品,易伤脾耗气,对于脾胃素虚,气血不足,阴液亏虚者当慎用,必要时须与养血、益气、健脾、滋阴等法配合使用。

4)消食导滞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饮食不节,乳食内滞之证,如积滞、呕吐、伤食泻、腹痛、疳证等,具有消除乳积、食积的作用。小儿脾胃薄弱,若饮食不节,则停滞中焦,导致脾胃运化、受纳功能失职,升清降浊功能失司,轻则脘腹胀痛,不思进食,重则泄泻呕吐,甚至迁延形成疳证。食滞内积常用消食化积法,食积不消用导滞下积法。临证还可针对所伤之食物选择使用相应的消导药物,如麦芽擅消乳积,山楂能消肉食积,六神曲善化谷食积,莱菔子擅消麦面之积,均可随证选用并重用。

5)运脾开胃法:

主要适用于脾胃失调、纳运失职所致之证。脾为后天之本,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于脾胃功能有更多的需求,故小儿脾常不足,易为多种原因所伤发生脾胃疾病,如厌食、积滞、呕吐、腹痛、疳证等。运脾之法在于消除妨碍脾运的各种病理因素,恢复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运脾法包括燥湿助运法、理气助运法、消食助运法、温运脾阳法。

6)补脾健脾法:

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弱的小儿,如泄泻、疳证及病后体虚等。按照脾之气、血、阴、阳不足的证候,分别有补脾气、养脾血、滋脾阴、温脾阳四法。儿科使用补脾法时,要注意适当补以运脾之品,以免碍滞脾运。

7)补肾培元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胎禀不足,肾气虚弱及肾不纳气之证,如五迟五软、遗尿、解颅、哮喘等,具有滋阴填精、温壮元阳、补肾固本的作用。按其证候不同,分为补肾益阴法、补肾填精法、温补肾阳法、阴阳并补法。

8)回阳救逆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元阳虚衰欲脱之危重证候。

9)安蛔驱虫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肠道虫证,如蛔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等,具有驱除肠道诸虫,阻止蛔虫妄动的作用。蛔虫变化多端,可合并蛔厥(胆道蛔虫症)、虫瘕(蛔虫性肠梗阻)等,发生这些情况,当先安蛔缓痛为主,待病势缓和后,再予驱虫。

10)通腑泻下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积滞便秘,邪热内结之证。本法亦是治疗外感热病的常用治法之一,且逐邪不拘结粪,只要无腹泻便可取用。其作用效应快捷,常可起到迅速扭转或控制病情的作用。根据里实证成因不同,本法可分为通腑泻热、泻下逐水、润肠通便、驱虫攻下等法。

11)凉血止血法:

主要适用于血溢脉外而出现的各种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出血,如咯血、吐血、鼻衄、齿衄、紫癜、尿血、便血等病证,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血热妄行常用清热凉血法,脾不摄血常用益气摄血法,阴虚火旺常用养阴凉血法。

12)活血化瘀法:

主要适用于各种血瘀之证,以及各种久病痼疾、疑难重症,如癥瘕、紫癜、肾病、哮喘、肺炎喘嗽等,具有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作用。基于“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的理论,活血化瘀方中常辅以行气之品。

13)镇惊开窍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等证,具有镇静苏醒的作用。小儿暴受惊恐,神志不安,热极生风,项强抽搐,热入营血而神昏、惊厥;痰浊上蒙而惊风抽搐;感受时邪秽浊之气而吐泻昏厥等。

14)利水消肿法:

主要适用于水湿停聚,小便短少而水肿的患儿,具有通阳化气,渗湿利小便的作用。小儿水肿的发生,外因责之为感受风邪、水湿或疮毒入侵,内因责之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若为湿邪内蕴,脾失健运,水湿泛于肌肤者,则为阳水;若脾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聚为肿,则为阴水。

2.药物外治法

药物外治法是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药物置于小儿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以发挥治疗作用的方法。

(1)药物外治法的优点:

小儿大多不愿服药、害怕打针,特别是婴幼儿,给药尤为困难。而小儿肌肤柔嫩,脏气清灵,药物容易透达,外治之法,作用迅速,可直达病所,能在无损伤的治疗中取得疗效,而且使用安全、毒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应证广、易于推广,是对药物内治法的重要补充。因此,这是家长寄予希望和医务人员努力寻求的一种治疗方法,故自古有“良医不废外治”之说。临床实践证明,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单独运用药物外治法治疗或与内治法配合应用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外治诸法,其机制与内治诸法相通,外治法通常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按经络腧穴选择施治部位。《理瀹骈文》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可见,外治与内治的运用与取效机制是一致的。

(2)药物外治法的种类:

儿科临床常用外治法,主要运用一些药物进行敷、贴、熏、洗、吹、点、灌、嗅等。这些方法,药简效捷,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1)熏洗法:

是利用煎煮中药所用量的药液及蒸气熏洗人体外表的一种治法,它借热力将药物作用于局部,促进气血畅达、腠理疏通,达到解表清热、祛风止痒、透疹解毒等治疗作用,多用于小儿出疹性疾病、汗证、皮肤病及局部肿胀疼痛等病证。熏洗过程中注意室内避风,熏洗完毕后应及时擦干患处,避免受凉。

2)涂敷法:

是将新鲜的中草药捣烂,或用药物研末或中成药粉加入水或醋调匀后,涂敷于体表患处的一种外治法,可起到清热解毒、温中止泻、活血消肿、利尿摄尿等作用。多用于痄腮、疮疡、哮喘、肺炎喘嗽等病证。

3)罨包法:

是将药物置于皮肤局部,并加以包扎的一种外治法,多用于汗证、积滞等病证。如用皮硝包扎于脐部,治疗积滞;用五倍子粉加食醋调和包脐内,治疗盗汗等。

4)热熨法:

是将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盐、姜、葱)炒热后,用布包裹以熨患部或腧穴的一种外治法。主要是借助热力,使药物直达病所,有温中散寒、畅通气机、镇痛消肿等作用,常在寒证、虚证或气滞引起的多种痛证中使用。使用热熨疗法,应注意选药须对症,用药精简,随用随炒,药包应温热适度,以免药力不能透达或烫伤皮肤。

5)敷贴法:

是将药物制成软膏、药饼,或研粉撒于普通膏药上,敷贴于局部的一种外治法,此法不仅可使药力直达病所,而且可使药力由表及里以调节阴阳、脏腑、气血,拔毒外出,解毒活血,而达到预防与治疗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泄泻、哮喘、遗尿等病证。

6)擦拭法:

是用药液或药末擦拭局部的一种外治法,主要用于小儿口腔、鼻腔、外耳及皮肤,有活血止痛、祛风止痒等治疗作用。如冰硼散、西瓜霜擦拭口腔,或用淡盐水,或银花甘草水拭洗口腔,治疗鹅口疮、口疮;用紫草油治疗小儿红臀等。使用此法时应操作轻柔。

7)药袋法:

根据病情需要,选药配合成方,将药物研末,装入袋中,做成香袋佩挂于小儿胸部,或做成肚兜系于腹部,或做成药枕当枕头,或做成马夹、背心穿戴,用以防治小儿疾病的治疗方法。药袋疗法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根据病情辨证选择药物。

3.小儿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因操作方便,痛苦、损伤小,只要适应证选择正确则效果显著,受到患儿及家长的广泛欢迎。小儿推拿取穴和操作方法与成人有所不同:在经穴方面提出五指经穴通联的观点。小儿推拿除了运用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外,还有许多专用于推拿的特定穴位,多集中在头面和上肢部;这些穴位的形状不仅有“点”,还有“线”和“面”。有特有的复式手法及常用基础手法;操作上则宜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手法的轻重快慢,应根据患儿的体质强弱、病情的寒热虚实辨证论治,切忌操之过急。在临床操作中,一是强调先头面、次上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的程序;二是强调手法的补泻作用;三是重视膏摩的应用,和使用葱汁、滑石粉等介质进行推拿。总之,推拿治疗小儿疾病,除应重视整体观念和正确运用辨证论治外,还要照顾到小儿生理、病理等方面的特点,方能取得预期效果。

4.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包括针法与灸法,常用于治疗遗尿、哮喘、泄泻、痢疾、痹证、惊风后遗症、脑炎后遗症、胎黄动风等疾病,以及多种小儿急症的抢救。小儿针灸所取的经穴与成人基本相同。但由于小儿接受针刺的依从性、耐受性较差,故一般采用浅刺、速刺、轻刺激的针法,而且所取的穴位宜少而精,临床又常用腕踝针、耳针、激光穴位照射等治疗方法。小儿灸法常用艾条间接灸法,艾炷灸壮数宜少、艾炷宜小。艾灸时间不宜过长,与皮肤要有适当距离,以皮肤微热、微红为宜。

5.灯火灸法

灯火灸法是用灯心草蘸植物油点燃,灼灸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温经通络、疏风散寒、散结消肿、活血化瘀、祛风止痒等作用。古人用治脐风、惊痫、风痰闭阻、猝死等。现代用灯火灸角孙穴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有效。但是,对邪已入里的实热证,久病体弱、久热消渴、阴虚火旺等证,均不宜采用此法。

6.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有促进气血流畅、营卫运行、祛风散寒、舒筋止痛等作用,常用于肺炎喘嗽、哮喘、腹痛、泄泻、遗尿、背痛等病证。拔罐疗法一般用于3岁以上儿童,婴儿不用,幼儿慎用。儿科拔罐采用口径较小的竹罐或玻璃罐,低年龄患儿可用橡胶罐、塑料罐。留罐时间较成人短。取罐时注意先以示指按压罐边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自行脱落,不可垂直用力硬拔。若是高热惊风、水肿、出血、严重消瘦、皮肤过敏、皮肤感染的小儿,不可使用此法。

7.割治疗法

本法有调和气血、促进脾胃运化、疏通经络、息风定痫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疳证、哮喘、癫痫、遗尿等病证。割治部位常取两手掌大鱼际处。具体操作方法:将两手掌大鱼际部位消毒后,用拇指揿住刀口旁约1cm处,用0.4cm宽的平口手术刀直戳割治部位,创口约长0.5cm,然后挤出赤豆大黄白色脂状物,并迅速剪去,使皮肤复原,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其上,若有出血则稍加压迫,然后用绷带包扎。5日后即可解除包扎。在包扎期间,注意防止感染。

8.刮痧疗法

用边缘光滑的刮具如牛角片、嫩竹板、小汤匙等,蘸润滑油或清水,或药液、药油,在体表某些部位反复刮擦,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疏经活络,调整脾胃等功能。五脏背俞穴皆分布于背部,刮治后可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此法可广泛用于儿科痧证、多种肺系疾病及脾系疾病等。现代医学研究分析,此法首先作用于神经系统,借助神经末梢的传导以加强人体的防御功能;其次可作用于循环系统,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环增强,淋巴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同时还有明显的退热镇痛作用。但危重病症、急性传染病,刮治部位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饱食后或饥饿时不宜使用。

9.饮食疗法

本法又称“食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食物或添加适宜的中药制备成膳食或药膳,利用食物寒热温凉的偏性和不同功能,达到防治疾病、养生健体的目的。食疗不以攻邪为长,而侧重调节机体功能、促进病体康复。某些食物具有药物的功能,并且具有和药物一样的“性”“味”“归经”。食疗古方有溯源汤、阳春白雪膏、茯苓饼等。现代用山楂糕、鸡内金粥治积滞,茯苓粉粥、怀山药粥治脾虚,甘蔗汁治热病后期伤阴等;还研制了多种药膳,可供不同体质的小儿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