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胃学说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核心的学术思想
脾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五脏之一,位居中焦,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对维护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起着核心保证作用。因为脾主运化,生化气血分别输送到心、肝、肺、肾等脏器组织。通过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又把代谢产物降至下焦,尿液类的浊水和粪便分别从小便、大便排出体外。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循环不息。如心主血、肝藏血,其血皆由脾生化的气血源源不断地供给,分秒不能中断,中断则危及生命;又如肺主气,其营养精华之气亦来源于脾;又如肾生精、主水、主二便的功能全赖脾胃生化的气血不断的供给。精血同源,肾所生的精髓皆由气血转化而成。如«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又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生动地描述了人体消化功能的全过程、血液循环路径以及代谢物的排泄。其中脾胃起着中焦枢纽作用。这些功能与西医学的消化、血液循环、代谢排泄等功能是不谋而合的,佐证了中医的科学性。
从疾病的病理上,脾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和康复等全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如«黄帝内经»精辟阐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里指的气,主要就是从脾胃化生的气血精微营养物质,一针见血地论述了脾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脾的运化、化生气血功能正常则正气旺,能抵抗邪气的侵袭,不易患病则身体健康。相反脾的运化、化生气血功能失职以致正气不足,抵抗力低则易罹疾病。
从疾病的治疗上,脾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疾病治疗的成与败。正如“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高度概括了脾胃功能在治疗疾病上所起的主导作用。又例如呼吸系统疾病大多有咳嗽、痰多,这不仅与肺和气管等密切相关,而且往往与脾的功能息息相关,如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的经典治法是培土生金,通过健脾益气则能治愈肺的一些慢性疾病。中医理论的“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通过调治脾胃即能祛除肺系疾病的病理产物——痰。痰除则咳喘、痰鸣等悉减。肺系疾病在康复期基本都要通过调治脾胃以补益肺气、提高肺主气和卫外功能,则易康复,能够防御外邪侵袭。对例如肝脏疾病的治疗,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强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经典治法。历千余年历史医家的临床实践无不证明肝病从脾论治的上工治法。余在半个世纪的临床中治疗数以万计病人,例如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腹水、肝癌术后或放化疗后都从脾论治,取得显著效果。有的晚期肝硬化腹水,用健脾化湿、理气通络的纯中医治疗,从60多岁到85岁仍精神奕奕。又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无论是心、脑梗死,还是供血障碍,都与痰瘀密切相关。凡是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聚湿成痰。脾虚生化气血乏力,气虚不能率血之行,停滞为瘀。脾虚则升精匮乏,则易致脂质等沉积。脂、瘀、痰等都是心脑血管内所形成的血栓、斑块的启动因素,也是加速心脑血管硬化的罪魁祸首。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广泛采用从脾论治,能明显提高疗效,得到不少医界有志之士的共识。又例如对肾、膀胱慢性疾病的治疗,中医专家的普遍认识是,从脾论治既能促进肾功能的改善,又有利于加速对代谢废物的排泄,从根本上坚固生命之根本。
中医五脏的脏不只是解剖的名称,五脏的象乃是广义的,是功能、内在联系、讯息传递、控制分析、定位分析、鉴别取舍等诸多功能系统的高度概括。对脾不能简单地看成解剖的脾,更重要的是从其运化、生化气血,主肌肉、主四肢等参与、支持、协调等诸多系统功能来理解。在治疗中逆转诸多系统制约脾功能因素,恢复各自的正常功能,则脾功能正常。脾功能正常,则五脏的生克、制化等正常运作,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藏象学说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从五脏论治是核心治则,从脾胃论治是系统综合治疗的体现。从以上五脏的生理、病理、防治原则以及脾胃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足以说明脾胃学说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