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髓细胞与组织病理诊断学
- 卢兴国 叶向军 徐根波
- 1345字
- 2021-12-18 02:59:33
第一节 概述
图8-1 红细胞系造血的不同阶段和抗原表达
HSC为造血干细胞;CMP为髓系共同祖细胞;BFU-E为红系早期祖细胞,CFU-E为红系晚期祖细胞
由红系祖细胞经原始红细胞不断分化、增殖和成熟的细胞系列(图8-1),称为红系或红细胞系(erythronerythroid lineage)。红系细胞可分为三个阶段:祖细胞、有核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红系祖细胞(erythroid progenitors)为功能性定义,为比原始红细胞早的前体细胞,形态学上的原始红细胞中可能包含了这一祖细胞。迄今认识的红系祖细胞至少有两种:红系早期祖细胞(burst erythroid forming unit, BFU-E)和红系晚期祖细胞(erythroid colony-forming units, CFU-E)。在体外培养,BFU-E显示大的爆式集落,含有数百个细胞,而CFU-E为小集落。
有核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和中幼红细胞都有分裂增殖功能。从原始红细胞开始,经过4~5次分裂可以生成16个或16个以上的红细胞(图8-2),这是骨髓有核细胞分类计数中,评判红系细胞生成是否存在成熟不佳或无效生成的大致的基值。
图8-2 红系细胞有效增殖放大与无效生成
无效生成为骨髓有核红细胞在发育至红细胞前破坏,可以根据进入外周血红细胞生成总量(代表有效造血)与骨髓内红细胞生成总量的差(正常约占10%)进行推算,通常根据骨髓有核红细胞增生数量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的关系粗略推算(详见第三章)
有核红细胞(幼红细胞,红系前体细胞)最早由Ehrlich分类为两个主要类型:病理性有核红细胞和正常有核红细胞。前者取名巨幼变有核红细胞(megaloblasts),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 MA)和早期胚胎性造血的血液;后者见于形态正常的幼红细胞,取名正常有核红细胞(normoblasts)。后来,以区分Wright-Giemsa染色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分别称为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主要有Normoblastic、Rubriblastic和Erythroblastic 3种不同的命名系统,美国以第一种常用,欧洲常用第三种,中间一种都较常用(表8-1),与粒细胞的命名平行。
表8-1 有核红细胞的3种命名系统
从幼稚到成熟,红系细胞最显著的形态变化是细胞大小和胞质染色性变化。最大的细胞是原始红细胞,随着细胞逐渐成熟,胞体和胞核逐渐收缩变小,而胞质的染色性,则由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RNA)丰富的强嗜碱性(原始红细胞),逐渐随血红蛋白合成增加变成浅红色(血红蛋白着色)。幼红细胞的核形基本维持圆形状态(图8-1)。通常,红系细胞阶段的划分依据于胞核的收缩程度,但因胞质染色性变化非常显著,在一般情况下也作为评估细胞成熟的形态指标。
红细胞造血中,最重要的体液调控因子是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BFU-E上有较少(20~50个)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 EPOR),故对EPO反应较弱。在CFU-E和原始红细胞上数量增加(接近1 000个),并在之后的红系细胞中出现下降。在正常情况下,EPO作用于造血的含量稳定;当EPO含量增高时,促使红系祖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加快增殖并减少凋亡(见第五章),造血亢进;EPO减少时,红系祖细胞不能有效进入增殖和分化,细胞凋亡增加,红细胞生成减少。与EPOR相应的是细胞膜上运铁蛋白受体(CD71)数量的锐增。这一特性变化反映了幼红细胞合成血红素时铁的需求增加,红系细胞在成熟过程中表达许多相应的特征性抗原,就造血和红系增殖性肿瘤而言,EPOR和血型糖蛋白A(glycoprotein A, GPA)与血型糖蛋白C(GPC)及E-cad最为重要。细胞膜上EPOR的多寡影响造血,GPA和GPC及E-cad在鉴定可疑红系肿瘤性疾病中提供免疫表型的证据。如GPA阳性有核红细胞异常表达铁蛋白H、CD71和CD105,可以预测形态学上的病态造血,敏感性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