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肝脏包虫病

肝脏是人体最适宜包虫寄生的器官,肝包虫病占人体包虫病的70%~80%。丰富的血液供应和营养条件为包虫生长发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无论是囊型包虫还是泡型包虫,都能在肝内完成其感染、生长发育、衰变直至凋亡的全部生物学演变过程。寄生于不同组织器官的包虫,其基本生长方式与病理特征是一致的,但以肝包虫最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也最为典型,而其他组织器官的包虫则可能仅仅表现为其生长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或单独类型,而不是全部过程,从而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影像学表现。肝包虫病临床多为囊型肝包虫病,约占90%,但以泡型包虫病对人体危害更大。

囊型包虫病

包虫囊肿可单发或多发,以肝右叶为多见,也可同时累及左右两叶,最大可达20~30cm。包虫囊壁分内囊和外囊两层,两者之间有1~2mm的间隙,从而形成包虫囊肿所特有的“双层壁”结构。当包虫发生退变或囊内外压力变化时,内囊可破裂塌陷并从外囊分离,呈带状卷曲漂浮于囊液中。中晚期囊液吸收浓缩,囊壁钙化,活性降低或失去活性。根据其生长方式和病理特征,影像学可分为:单纯囊肿型,约占28.1%,可单发或多发,囊壁呈“双层壁”改变,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多子囊型,约占25.3%,反映了包虫旺盛的再生能力和生物学活性;内囊分离型,约占5.4%,提示包虫退变、生物学活性降低;实变钙化型,约占36.3%,提示包虫逐渐失去生物学活性;混合型,约占4.9%,反映了包虫病不同的感染和生长阶段,以及术后复发的特征。

肝包虫病经常出现并发症,使影像学表现更为复杂多样,最常见继发感染形成脓肿,包囊破裂可引起广泛腹腔种植转移,穿破胆管可引起黄疸和胆绞痛。

泡型包虫病

肝泡型包虫具有恶性肿瘤样浸润性生长方式,以密集小囊泡、坏死液化、远处转移和钙化为特征,在人体内可长期生存。早期多无明显不适与临床症状,随着肿块生长可导致肝组织代偿性肿大,肝功能异常,门静脉高压,常累及肝门或侵蚀胆管出现梗阻性黄疸,肝功能失代偿等,晚期常发生脑、肺或全身多脏器转移,预后不良。影像学可分为:结节型,约占6%~7%,可单发或多发;巨块型,占50%~60%,肿块多在5cm以上,大者可达20cm左右甚至浸润全肝;坏死液化型,约占20%;钙化型,钙化可伴随其全过程。晚期发生广泛钙盐沉积钙化,逐渐失去生物学活性;混合型,同时出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改变,占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