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不朽经典,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而流传。它阐述严密,说理透彻,立论准确,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在古典哲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品。《墨子》内容广博,涉及哲学、政治、逻辑、伦理、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本书由墨子本人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写成。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墨子》可能略输文采,无《论语》之简约深远,无《孟子》之雄辩放旷,无《荀子》之缜密精细,无《庄子》之奇诡悠远,但《墨子》一书强化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多元性,它对文章逻辑思维、主体结构及表述方式的实用性具有重大意义。

《墨子》原有71篇,现存53篇,是他一生言行的忠实写照。全书可分五组:从《亲士》到《三辩》等七篇为墨子早期著作,有墨子早年“习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儒家痕迹,对后来各篇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从《尚贤上》到《非儒下》共二十四篇,系统反映了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十大命题,是《墨子》一书的重点部分;《经》上、下,《经说》上、下及《大取》、《小取》六篇,专说名辩和物理、光学等内容,是研究墨家逻辑思想和科学技术成就的宝贵资料;《耕柱》至《公输》五篇是墨子言行记录,体例与《论语》近,乃墨子弟子所辑录,是研究墨子事迹的第一手资料;《备城门》以下二十篇《含已佚九篇》,专讲守城技巧与城防制度,是研究墨家军事学说的来源。

《墨子》的政治思想,主张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反对任人唯亲,主张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墨子》的伦理思想,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人们不分贵贱,都要互爱互利,这样社会上就不会出现以强凌弱、以贵欺贱、以智诈愚的现象。《墨子》的哲学思想,主张把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类,闻知是传授的知识,说知是推理的知识,亲知是实践经验的知识,拓展了知识的范畴。《墨子》的逻辑思想,主张辩论要分析是非正伪,审查治乱规律,弄清差异所在,判别利害,解决疑似,是研究中国逻辑思想史的重要依据。《墨子》的军事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所以它的军事理论主要是积极的防御战术,看似不如兵家的军事思想深刻周到,却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理愿望。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子是宋国君主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也是先秦诸子中唯一的自然科学家,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有“非儒即墨”之称。他是战国初期一位主张言行合一的哲学家、科学家和为平民发声的实干家。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甚至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墨子曾经从师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汉书·艺文志》称:“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吕氏春秋·当染》中记载:“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淮南子·要略》也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但后来他逐渐对儒家繁文缛节感到厌倦,最终舍弃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子一生的活动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代表普通百姓,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

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影响深远的学派,但在后来的历史中几乎销声匿迹,从秦汉至清中叶,历代统治者均不提倡《墨子》之学,读书人也绝少理会,以至于两千多年间没什么学者研究或批注该书。长时间在历史中的沉默,影响了对其深层思想的诠释,墨子的思想与精神只好潜藏在中华文化的暗流中。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墨家勇于落地实干,相对偏重于向内探寻和拓展的儒道两家都是一种异类。其次,儒家倾向于将思维限定在政教伦理范畴,而墨家科学精神对这种偏颇表达了异议。最后,墨学的兼爱说主张没有等差的爱,从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儒家君臣父子尊卑的秩序,正如司马谈评墨家礼制说:“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只是到了近代以后,孙诒让、梁启超、章炳麟、章士钊等人才开始把墨辩逻辑与西方逻辑和印度因明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使后期墨家逻辑思想再次受到重视,并有了新的发展。

中国早在商代就已经比较普遍地应用了十进制记数法,墨子则是对进位制概念进行总结和阐述的第一个科学家。正如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中所说:“商代的数字系统是比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同一时代的字体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这其中墨子的贡献功不可没。同时,墨子既不讳言功利,又反对亏人自利;既不虚华,又有生命担当,对于现代社会也有指导意义。

我们这次注释的《墨子》,对原文作了详细的注释和翻译,适合不同古文水平的爱好者阅读,由于此书是诸子百家的经典古文读物,对于学生全面了解历史和古文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