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IGBT模块的热模型

从IGBT模块的内部结构入手,结合瞬态热阻抗的概念,分析建立IGBT模块的热模型,为建立IGBT模块和变流器的电热模型打基础。

3.1.1 IGBT模块的内部结构

图3-1所示为IGBT模块的内部结构[23],自上而下分别为硅芯片、焊料层、陶瓷基板上铜层、陶瓷基板、陶瓷基板下铜层、焊料层和底板共7层,其中陶瓷基板的典型材料为Al2O3或AlN,底板典型材料为铝、铜或AlSiC,陶瓷基板和其上下覆铜层一般作为整体被称作直接敷铜基板(DBC)。

图3-1 IGBT模块的内部结构

图3-2为某IGBT模块内部的布局情况[25],从图中可以看到IGBT模块包含IGBT芯片、热电偶、二极管芯片、键合线、陶瓷层、覆铜层及各电极端子。

图3-2 某IGBT内部的布局情况

3.1.2 IGBT的瞬态热阻抗

所有的实际系统,当被加热时都有一定的吸热能力,称之为热容量,简称热容。热容Cth定义为物体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热容的大小和材料的密度ρ、体积V和比定压热容cp的乘积,其关系可表示为[26]

Cth=ρdAcp  (3-1)

式中,d为热传导方向上材料的长度;A为每层的面积。像电路理论一样,热路中的热阻和热容的乘积被定义为热时间常数τ,它反映了物体在被施加恒定热源时温度上升的快慢。

由于IGBT模块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一定的层次结构,并由不同的材料构成,使其内部的温度分布不均匀,而且在功率损耗驱动下会随时间而变化。通常,工程上只关注最高结温情况。当芯片温度场达到了热平衡时的芯片热阻称为稳态热阻。由于热时间常数的存在,芯片的瞬态温度场是时变的,通常用瞬态热阻抗来描述其时变特性。

对恒定功耗P的情况,假设热时间常数为τ,稳态热阻为Rths,则结温的温升曲线满足指数规律,可描述为

  (3-2)

式中,Ta为环境温度。当移除器件所加功率时,结温又按指数规律下降,即

  (3-3)

从而,瞬态热阻抗和稳态热阻之间的关系满足

Zth=Rths(1-e-t/τ)  (3-4)

对FZ1500R33HE3而言,其结壳之间的瞬态热阻抗曲线如图3-3所示。可以用Foster或Cauer等效热阻热容(RC)网络进行等效[28],这两种网络是等效的。相比之下,Cauer网络中的参数有其实际的物理意义,因此本书选用Cauer热路网络,如图3-4所示,其模型参数可从datasheet中获得,如表3-1和表3-2所示。更为详细和准确的热阻网络模型是对IGBT模块内部的每一层材料结构抽取其热阻和热容,构成7阶RC网络[29]。IGBT模块的从结到壳的热阻抗的解析表达式为

  (3-5)

图3-3 IGBT芯片结壳之间的瞬态热阻抗曲线

图3-4 FZ1500R33HE3的从结到壳的T型网络热模型

表3-1 FZ1500R33HE3内的IGBT芯片的热阻热容参数

表3-2 FZ1500R33HE3内的VDR芯片的热阻热容参数

3.1.3 IGBT模块的热模型

IGBT模块的热模型指的是一个热阻抗矩阵或者与其等效的热路网络,通过该模型,在给定芯片功率损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数值计算或是热路仿真的方法求出其结温、壳温等关键点温度的上升情况。在有限元仿真方法下,还可以建立有限元热模型[27,30~34]。用有限元方法建立IGBT的热模型具有原理简单、实现容易、运算准确、结果直观等优点,但也有网格数量大、运算速度慢、与电气模型连接困难的缺点[37],不适合进行快速瞬时的电热耦合仿真,因此需要探索适于瞬时电热耦合仿真的IGBT和变流器的解析热模型。

IGBT模块内部往往由多个IGBT芯片和VDR芯片并联而成。它们不仅分担IGBT模块流通的电流,而且每一个芯片都是热源,除了本身热源的自加热外,还受到其他热源的交互加热。因此,任一芯片的结温同时受到各个热源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相互之间的热阻抗,所有影响可以线性叠加。对FZ1500R33HE3而言,其内部有24个IGBT和24个VDR,如图3-5所示。

图3-5 FZ1500R33HE3内部的芯片布局

其各芯片的结温可求解如下:

  (3-6)

式中,热阻抗矩阵中的每一个热阻抗Zmnm=n=1,2,…,48)为第m个芯片在第n个热源加热下从芯片结到环境的总热阻抗。该阻抗矩阵有48×48个元素,太过复杂。考虑到IGBT模块内部的24个IGBT芯片功耗均近似相等(为Pv/24)、24个VDR芯片功耗均近似相等(为Pd/24),因此可对式进行简化:

  (3-7)

式中,热阻抗矩阵中的元素Zm,∑Vm=1,2,…,48)为第m个芯片在所有IGBT芯片均作为热源加热下从芯片结到环境的总热阻抗;元素Zm,∑Dm=1,2,…,48)为第m个芯片在所有VDR芯片均作为热源加热下从芯片结到环境的总热阻抗,分别计算如下:

  (3-8)

式中,Tjm,∑V为第m个芯片在所有IGBT芯片均作为热源加热下芯片结的温度;Tjm,∑D为第m个芯片在所有VDR芯片均作为热源加热下芯片结的温度。上述结温均是随时间变化的瞬态值,可以通过有限元仿真或是热测试的方法获得[38]。本书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给所有IGBT芯片施加单位阶跃功率损耗,仿真所有芯片的结温热响应曲线,从而得到所有IGBT芯片作为热源时各个芯片结到环境的瞬态热阻抗曲线。然后再换做所有VDR芯片施加单位阶跃功率损耗,用同样的方法又得到所有VDR芯片作为热源时各个芯片结到环境的瞬态热阻抗曲线。对各热阻抗曲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到Cauer结构的热阻热容(RC)网络。用于拟合的RC网络阶数越高,则拟合越准,但也更为复杂。为简化计算,本书选用一阶RC网络,因此瞬态热阻抗被等效成一阶RC网络。此时热阻抗Zmn的解析表达式为:

  (3-9)

式中,RmnCmn分为对应热阻抗曲线的稳态热阻和热容。

由于IGBT模块实际工作中,工程师并不需要关注每一个结的温度,而一般只关注最高的结温,因此式(3-7)还可进一步简化:

  (3-10)

式中,TjV_max为所有IGBT芯片中温度最高的结温,对应的IGBT芯片编号为xx<=12;TjD_max为所有VDR芯片中温度最高的结温,对应的芯片编号为yy<=12。确定其热阻抗矩阵,需要3次有限元仿真:第一次,对所有芯片施加功率损耗观察最高结温的IGBT芯片(记下编号x)和VDR芯片(记下编号y);第二次,仅对所有IGBT芯片施加功率损耗,求得第x个IGBT芯片和第y个VDR芯片的结温上升曲线,并进行拟合,得到相应的热阻抗Zx,∑VZy,∑V;第三次,仅对所有VDR芯片施加功率损耗,用同样的方法得到相应的热阻抗Zx,∑DZy,∑D

从而可得IGBT(FZ1500R33HE3)的热模型原理图如图3-6所示,对应的RC网络热模型如图3-7所示,可用于电路仿真。

图3-6 IGBT(FZ1500R33HE3)的热模型原理图

图3-7 IGBT(FZ1500R33HE3)的RC网络热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