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地铁站火灾扑救难点

2.2.5.1 人员疏散难

(1)客流量大,疏散通道狭长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每天的客运量非常大。例如,2015年北京地铁年乘客量达到32.5亿人次,其中12月31日北京地铁创下单日客运量最高值,达到1194.69万人次,这么大的客流量要确保乘客安全有序疏散很难。

地铁站的垂直高度一般为13~15m,有的更深;一般设有2~6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大多数的站厅层到达地面出入口还要经过较长的通道,并且站厅层有闸机等,火灾事故时会阻碍疏散。如果地铁站发生火灾,站台层人员疏散需要经过站台层楼梯、站厅层、闸机、地铁站出入口,火灾时大量的人员向楼梯、通道和出入口处汇集,极易拥挤堵塞。

(2)高温浓烟影响疏散 地铁站的照明完全依靠人工照明,当发生火灾时,正常照明会被切断,只有应急照明。并且火灾产生的浓烟会削减应急照明灯光的强度,淹没疏散指示标志和安全通道,使乘客迷失方向。根据日本的疏散测试,人戴上墨镜在陌生的地下空间行走,水平部分的速度为0.33m/s,比正常速度降低了75%,楼梯段的速度为0.29m/s,比正常速度降低了55%。同时人员是从站台层向上疏散,和烟气的扩散方向一致,严重影响疏散速度。

(3)允许逃生的时间短 根据日本所做的关于地铁站火灾的试验,尽管车厢是不易燃烧的材料,但起火后,快则1.5min,慢则8min之后就会出现对人体有害的气体,2~5min内,车厢内烟雾淹没看不清安全指示标志,试验证明允许乘客逃生的时间只有5min,如果乘客的衣物等着火,允许逃生的时间会更短。

2.2.5.2 火情侦察难 

首先,地铁站火灾现场的能见度低,使得侦察员无法迅速确定起火点;其次,侦察员对地铁站复杂的环境不熟悉;最后,高温浓烟及嘈杂的环境会使得侦察人员的判断能力和反应灵敏度都会下降,因此火情侦察难度大。

2.2.5.3 内攻灭火难

(1)内攻线路少 地铁站发生火灾,只能以车站出入口作为灭火进攻路线,但地铁站一般只有2~6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并且火灾时每个出入口都是逆向疏散的人群;进入地铁车站的出入口狭小,用于灭火的大型设备无法直接进入地铁站内,因此只能靠消防员从出入口逆向人群进入地铁站内进行内攻灭火。

(2)能见度低,进入困难 地铁站火灾产生大量烟气无法排出,导致地铁站内能见度降低,消防员进入时可能会迷失方向,产生恐惧心理,降低行进速度,甚至找不到火源位置;地铁站火灾可能导致站内照明系统失灵,消防员只能靠移动照明系统照明进行内攻灭火。

(3)热辐射强,无法靠近着火点 地铁站火灾热量无法排出,消防员着防护服,采取交叉掩护的战术灭火,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热辐射和高温对消防员的影响,但无法在火灾发展阶段或者很长时间接近火点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