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PMS)是反复发生在月经前,以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易怒或情绪淡漠、水肿、头痛、乳房胀痛、下腹坠胀、腰骶部疼痛、疲乏、食欲或旺盛或偏食、嗜睡为主的一组症候群,影响女性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月经来潮后自然消失,多发生在30~40岁的育龄妇女,约20%~30%的妇女经前有各种不同的症状,其中2%~10%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中医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分别称之为“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发热”“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经行泄泻”“经行眩晕”“经行浮肿”“经行情志异常”等。

一、病因病机

发病机制不明,因各种症状反复发生在黄体晚期,故有性类固醇激素分泌失调学说,后又发现许多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物质与发病有关,近几年较重视精神社会因素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目前认为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精神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本病的发生。脑神经递质学说认为,应激反应控制情感的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节物质,如5-羟色胺、阿片肽、单胺类等在月经周期中对性激素的波动和变化敏感。脑5-羟色胺含量降低与抑郁型精神症状和摄食增加有关。严重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具有抑郁型精神症状和摄食增加的患者,可以通过选用增进5-羟色胺介导的神经传导类药物,可明显改善症状。阿片肽和单胺类在黄体晚期暂时性下降可引起紧张、忧虑、易激动和攻击行为。维生素B6缺陷学说认为维生素B6是合成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辅酶,服用维生素B6可减轻抑郁症状。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形成与经前、经期特殊生理状态有关。经前血下注血海,全身阴血相对不足;经期血海由满而溢,由盛而虚,气血变化急骤;经后经血外泄,阴血更加不足。如患者素体虚弱,或阴阳偏盛偏衰,或情志所伤,使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而致本病发生。常见病因有肝郁、脾虚、肾虚、血瘀、血虚。

二、临床表现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PMS)既没有能提供诊断的特定症状,也没有特殊的实验室诊断指标,诊断的基本要素是大多发生在经前1周左右,开始逐渐加重的焦虑或抑郁、水肿、头痛、乳房胀痛、疲乏、食欲增加、嗜睡等精神和躯体两大类症候群,至月经前2~3天最为严重,月经来潮后突然消失。

三、诊断要点
(一)精神症状

(1)焦虑 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易怒、急躁、失去耐心,细微繁琐之事可引起感情冲动乃至争吵,苦恼而不能自制。

(2)抑郁 无精打采,闷闷不乐,情绪淡漠,不愿与人交往和参加社会活动,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判断力弱。严重时精神错乱,偏执妄想,产生自杀倾向。

(二)躯体症状

(1)水潴留 常见水肿部位为面部、手足,有的下肢有凹陷性水肿,体重增加。

(2)疼痛及其他症状

①头痛:经前双侧或前侧头痛,部位不定,常见于面颞部或枕部。可于经前数日出现,伴有恶心,时轻时重。

②乳房胀痛:经前7~10天乳房饱满、肿胀及疼痛,乳头及乳房外侧痛重,甚至衣物摩擦即疼痛。月经来潮疼痛完全消失为其特点。

③盆腔痛:经前盆腔坠胀和腰骶部疼痛,月经来潮后缓解。

④其他症状:疲乏,食欲增加或表现为过度摄食,喜食甜食,嗜睡,主观感觉不安或失控。

四、鉴别诊断

PMS与精神病的鉴别非常重要,尤应注意PMS的精神症状与精神障碍的鉴别,有时需精神科医师协助诊断,详细询问病史,掌握PMS发生的时间特征。

五、治疗措施

因PMS发病机制未明,西药尚无特效药,一种西药仅针对某一个症状;西药的不良反应和有些药物的价格昂贵也限制了其用药。中药治疗应为首选,不但能明显改善症状,而且无毒副作用。

(一)支持疗法

(1)宣传教育 PMS的处理首选是情感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认识PMS及树立自信心。这种精神安慰治疗对相当一部分患者有效。另外对患者家庭成员讲解PMS的有关保健宣传也十分重要,让患者家庭成员了解PMS周期性发作的规律性,理解和宽容PMS的过失行为,减少不良刺激。

(2)饮食指导

①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缓解症状,提倡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饮食,可改善抑郁、紧张、易怒、疲劳等情绪。

②限制盐的摄入:减少盐的摄入量可减轻水肿。

③PMS患者应减少或避免咖啡的摄入,咖啡因可能增加焦虑、紧张、抑郁及易怒等症状。

(3)其他 适量的运动,轻松的音乐,放松训练,生物反馈等有辅助作用。

(二)西药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一般治疗无效的患者,西药治疗主要针对精神症状明显者。

(1)口服避孕药 口服含性激素的避孕药可抑制排卵,而达到治疗目的。

(2)达那唑 每天100~400mg,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睾酮衍生物,为抗促性腺激素制剂,通过抑制排卵及卵巢性激素分泌而起作用。对疼痛、行为改变、嗜睡、焦虑有效,但长期应用会出现男性化和肝功能损害。

(3)促性腺素释放激素抑制剂 如亮丙瑞林3.75mg,每月1针。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造成低促性腺素、低雌激素状态,可达到类似卵巢切除的效果以缓解症状。长期使用有降低雌激素的不良反应,类似更年期的阵发性烘热、阴道干涩、骨质疏松等,而且价格昂贵。

(4)抗抑郁剂

①百忧解:每天20mg,整个月经期服用,对PMS的精神症状有效。

②帕罗西汀:每天10~30mg,症状控制后减量,整个月经期服药。对抑郁和焦虑及一般症状有效。

(5)抗焦虑剂 佳乐定(阿普唑仑),每次0.25mg,每天2~3次。自黄体期开始应用,月经来潮2~3天停药,适于明显的焦虑及易怒者。

(6)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安体舒通(螺内酯),20mg,每天2~3次。可减轻水潴留,对精神症状亦有效。但不可长期服用,以防止高钾血症。

(7)前列腺素抑制剂 甲灭酸,250mg,每天3次,于经前12天用药。可减轻经前期的各种疼痛,有胃溃疡病史者禁用。

(8)维生素B6 每日口服100mg,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关系,并抑制催乳素的合成而改善症状。

(三)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本病分虚实两大类,虚者以脾、肾、血虚为主;实者以肝郁、血瘀多见。治疗应本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针对病因进行辨证施治。由于本病的发生与月经周期有关,因此服药应在月经后半期,以调整脏腑、阴阳、气血为主。

(1)肝郁证 症见经前乳房胀痒作痛,或可触及硬块,伴胸胁少腹胀痛,易怒,精神抑郁,喜叹息,情绪不宁,头痛头晕,肢体肿胀,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治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用柴胡舒肝散加减(柴胡、枳壳、炙甘草、白芍、川芎、陈皮、香附)。乳房胀痛甚者加橘核、荔枝核、王不留行、路路通。乳胀有硬结者加夏枯草、穿山甲。头痛头晕、口苦、经行发热者,上方去川芎,加丹皮、栀子、石决明、夏枯草。若腹泻,加白术、防风。

(2)血瘀证 症见经前或经期头痛剧烈,腰背酸痛,肢体肿胀,按之随手可起,脘闷胁胀,经色紫暗有块,量少,舌边有瘀点,脉弦涩或细涩。治以调气活血,祛瘀通络。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丹皮、乌药、香附、甘草)。若肢体肿胀加益母草、泽兰、茯苓皮、槟榔活血行气消肿;腰膝痛甚加鸡血藤、牛膝、桂枝、虎杖化瘀通络止痛。

(3)血虚证 症见经期或经后头痛头晕,心悸失眠,肢体疼痛、麻木,或行经发热,形寒肢冷,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以养血益气。方用八珍汤加减(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4)脾虚证 症见经前或经期腹泻,面浮肢肿,神疲肢软,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舌胖淡,苔白腻,脉沉缓。治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方用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加扁豆、薏苡仁、山药、砂仁、莲子健脾化湿,肢肿明显加猪苓、防己、泽泻、补骨脂温阳化气行水。

(5)肾虚证

①肾阳虚证:症见经期或经后大便泄泻或五更泄,面浮肢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缓。治以温肾扶阳,健脾利水。方用健固汤(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巴戟天)合四神丸(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肢肿加桂枝、泽泻温阳渗湿。

②肾阴虚证:症见乳房胀痛不能及衣,或午后潮热,手足心热,或口舌生疮,咽干口燥,或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滋肾育阴。方选左归饮加减(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茯苓、甘草)。口舌生疮者加知母、黄柏、五味子、丹皮滋阴清热;头痛头晕加菊花、钩藤、黄芩、白蒺藜平肝潜阳;心烦失眠加酸枣仁、柏子仁、龙骨宁心安神。

2.中成药

(1)加味逍遥丸 6g,每日2~3次,用于肝郁化热证。

(2)逍遥丸 6g,每日2~3次,用于肝郁脾虚证。

(3)血府逐瘀口服液 10~20mL,每日2~3次,用于血瘀证。

(4)八珍冲剂 10~20mL,每日2~3次,用于气血两虚证。

(5)参脉饮 10~20mL,每日2~3次,用于气阴两虚证。

(6)知柏地黄丸 6g,每日2~3次,用于肝肾阴虚内热证。

(7)香砂六君子丸 6g,每日2~3次,用于脾虚证。

3.其他疗法

(1)百合莲子粥 鲜百合50g,莲子10g,粳米100g,蜂蜜30g。将前3味洗净加水适量煮沸后改小火,煮至莲子熟,加蜂蜜即可。经前1周服至月经来潮,适用于经前精神紧张者。

(2)杞菊山药粥 枸杞子15g,菊花10g,山药20g,粳米100g。先将菊花水煎汤去渣取汁,入余3味小火熬至粥状。以上为1日量,早晚空腹食用,经前1周始连服7天。适于阴虚肝旺之头痛。

(3)冬瓜饼 冬瓜、大麦面粉各适量。冬瓜去瓤切碎,与面粉和后成饼,蒸熟或烙熟即可食用。适于经前水肿。

六、预防调护

月经前出现轻微的不适对健康无影响,通过一般的情绪、生活调整即可。症状明显者,宜早用中药治疗,避免发展到症状严重而影响生活、工作,甚至人际交往。

(1)调节情志 家庭成员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对其精神刺激,可适量运动,或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

(2)调节饮食 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经前应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饮食,限盐、限咖啡,可减轻精神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