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模猪场猪病高效防控手册
- 常德雄编著
- 11436字
- 2021-12-23 10:14:42
第二章 规模猪场的有效消毒
第一节 消毒基础知识
当前,随着养猪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发展,猪只大群体、高密度饲养已成常态,猪只所受到的应激越来越多,为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某些原来处在小群散养条件下危害性不大的疾病,也可能会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由于猪育种技术的发展,生产性能不断提高,生长发育迅速,育成期短,周转快,使不同日龄之间的猪出现交叉感染的概率也大。同时,为了控制细菌病的继发或并发感染,有些养殖场户增加疫苗种类、免疫剂量和次数及滥用、过量使用抗生素的问题突出,造成病原耐药性增强,发病后难以挑选有效药物,且猪机体内的有益微生物被杀死,菌群严重失调,更影响了猪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的发挥。
为了保证猪免受这些微生物的侵袭,快速健康地生长,必须有严格的消毒措施以消除养殖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只有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理念,才能保证养殖生产顺利进行。
一、消毒及有关概念
(一)消毒
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外环境(各种物体、场所、饲料、饮水及动物体表、黏膜、浅体表)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微生物,从而阻止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消毒的含义有两点:消毒是针对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消毒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只要求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而不要求把所有病原微生物全部杀死。
用于消毒的药物称为消毒剂,即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
(二)灭菌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及环境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微生物、非致病性微生物及其芽孢、霉菌孢子等。灭菌的含义是绝对的,是指完全破坏或杀灭所有的微生物。因此,灭菌比消毒的要求高。消毒不一定能达到灭菌的程度,而灭菌一定是达到消毒后的更高要求。
用于灭菌的化学药物叫灭菌剂。
(三)防腐
防腐是指阻断或抑制微生物(含致病性微生物和非致病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止活体组织受到感染或其他生物制品、食品、药品等发生腐败的措施。防腐只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并非必须杀灭微生物,与消毒的区别只在于效力强弱的差异或灭菌、抑菌强度上的差异。
用于防腐的化学药品称为防腐剂或抑菌剂。一般常用的消毒剂在低浓度时就可以起到防腐剂的作用。
二、消毒的意义
当前饲养成本不断上升,养殖利润不断缩水。这种情况下,除了饲料原料、饲料、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外,养殖成活率低、生产性能差也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增强消毒意识,加强消毒管理,提高成活率及生产性能,是养殖者亟须注意的问题。
(一)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其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畜禽)、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其他畜禽的途径)及易感畜禽群(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其中,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方法是消毒、杀虫和灭鼠。因此,消毒是消灭和根除病原体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兽医卫生防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预防和扑灭传染病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猪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分为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是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方式,是纵向传播。经胎盘传播,是指产前被感染的怀孕动物,通过胎盘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染给胎儿的传播方式,比如猪瘟、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等,都可以经胎盘传播;经产道传播,是指存在于怀孕动物阴道和子宫颈口的病原体,在分娩的过程中,造成新生胎儿感染的现象,比如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等都可以经产道传播。
水平传播是指动物群体之间或动物个体之间的横向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指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影响下,通过传染源和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传播的方式。这种传播方式较少,当猪发病或携带病原体时,可通过交配、舔咬的方式传染给对方,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狂犬病。如猪患口蹄疫时,病猪的水疱液中含有大量的口蹄疫病毒,如果别的猪舔或拱到病猪的水疱时,该猪就会被染上口蹄疫,这种传播的特点是一个接一个地发生,由于传播受到限制,因而不易造成广泛的流行造成大的伤害与损失。间接接触传播指病原体必须在外界因素的参与下,通过传播媒介侵入易感动物的方式。
1.空气传播
主要是病猪在咳嗽、喷嚏和呼吸时,可以传播病菌引起感染。这类疾病有猪气喘病、猪肺疫、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某些在外界生存力较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炭疽杆菌、丹毒杆菌及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从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排出,或从处理不当的尸体上散布在地面和环境中,干燥后随灰尘一道飘扬于空气中,当易感猪吸入后可受感染。把病原体和分泌物从呼吸道中喷射出来,形成飞沫,在空气中飘移,当易感动物直接接触到带有病原体的飞沫而发病,这种传播方式是空气传播。另一方面,当飞沫的水分蒸发后,就形成了由细菌、病毒以及飞沫中的干物质组成的飞沫核,易感动物接触到飞沫核而被感染,这种传播方式也叫空气传播。所有的呼吸道疾病均可通过飞沫传播,而只有少数疾病能通过尘埃传播,如结核病、炭疽病、猪丹毒。
2.经土壤传播
病原体随患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或动物尸体进入土壤,从而使土壤被污染,而易感动物如果接触被污染的土壤,就可能会被感染。如炭疽杆菌病、破伤风、猪丹毒都可形成抵抗力很强的芽孢,在土壤中生存较长的时间。因此,对于能通过污染土壤而传播的传染病,要特别注意病猪的排泄物所污染的环境、物品和尸体的处理,防止病原体落入土壤,以免形成永久性的疫源地,后患无穷。但由于现在绝大多数都采用水泥地面进行圈养,所以这种传播方式非常少见。
3.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播
对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途径的传染病有重要意义,即通常所说的病从口入。易感猪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饲草和水源,而被感染的传播方式。如猪瘟、口蹄疫、仔猪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等多种传染病均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
4.经物品用具传播
如果医疗器械或其他物品被污染,而易感动物接触到了这些被污染的物品,也能被感染。比如注射针头、体温计等与病猪接触密切的物品,没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再给易感猪注射,可引起人为的传播,易感猪就极易被感染。在实践中这样的例子不少,教训颇为深刻。
5.经活的媒介传播
活的媒介包括人类、蚊、蝇、野生动物、鼠等。日本乙型脑炎主要就是经活的媒介传播,如蚊、蝇叮咬患病动物后,再去叮咬易感动物,就会使易感动物发病。老鼠可将伪狂犬病毒传播给易感动物。人虽不会得猪瘟,但可将猪瘟病毒机械性地传播给易感动物。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节肢昆虫 包括蚊、蝇、蝶、蚊等。通过这些昆虫传播疾病的特点是有明显的季节性,如炎热的夏季,蚊子滋生,也是猪乙型脑炎、猪丹毒等疾病的流行高峰期,因为这些疾病可以通过蚊子的刺螫传播。家蝇虽不吸血,但活动于猪群与排泄物、病死尸体和饲料之间,可机械性地携带和传播病原。由于这些昆虫都能飞翔,不易控制,可将疾病传播到较远的地区。
(2)野生动物和其他畜禽 可以感染多种动物的共患病,如伪狂犬病、李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这些疾病也可传染给猪。有些猪病是由于机械性地携带病原而引起流行的,如猪瘟、猪口蹄疫等病,其中以鼠的危害最大。此外,狗、猫及各种飞鸟、家禽也易进入猪场,可能传播弓形虫病、猪囊尾蚴病等。因此,要求猪场内禁止狗、猫、家禽等动物入内,重视灭鼠,避免鸟类飞进猪舍。
(3)人 饲养人员、猪场的管理人员、兽医人员以及参观者,若不遵守防疫卫生制度,随意进出猪场,都有可能将污染在手上、衣服上、鞋底上的病原体传播给健康猪。有些人畜共患病如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还能由病人直接传播给猪,所以猪场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
传染病的传播多种多样,途径较多,也比较复杂,每种传染病都有自己的传播途径。有的传染病只有一种传播途径,如皮肤霉菌病,只能通过破损的皮肤伤口感染;但大多数病有多种传播途径,比如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白痢、猪丹毒等大多数传染病,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
消毒是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猪只,使传染病不再发生或流行的重要手段。
(二)消除非常时期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猪的疫病水平传播有两条途径,即消化道和呼吸道。消化道途径通常是指带有病原体的粪便污染饮水、用具、物品,主要指病原体对饲料、饮水、笼舍及用具的污染;呼吸道途径主要指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被感染动物通过咳嗽、打喷嚏和呼吸等将病原体排入空气中,并可污染环境中的物体。非常时期传染病的流行主要就是通过这两种方式。因此,对空气和环境中的物体消毒具有重要的防病意义。动物门诊、兽医院等地方也是病原微生物比较集中的地方,做好这些地方的消毒工作,对防止动物群体之间传染病的流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预防和控制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从国外引进的种猪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多渠道引进,又不了解被引进国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配套措施,在引进种猪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入了疾病,使疾病流行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势:老病未除,新病又出;非典型化、混合感染占据主流;控制和净化难度增大。
面对猪病流行的新形势,消毒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有些疫病,在尚未确定具体传染源或流行特点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场所和动物体等进行的消毒(预防性消毒),可以预防和控制新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一旦发现新的传染病,要立即对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胴体、血污、居留场所、生产车间以及接触过病猪和其产品的工具、饲槽、工作人员的刀具、工作服、手套、胶鞋、病猪通过的道路等进行消毒(疫源地消毒),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切断其传播途径。
(四)维护公共安全和人类健康
养殖环境不卫生,病原微生物种类多、含量高,不仅能引起猪群发生传染病,而且直接影响到猪肉产品的质量,从而危害人的健康。从社会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角度来看,兽医消毒工作在防止和减少人猪共患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维护人类环境卫生、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通过全面彻底的消毒,可以阻止人猪共患病的流行,减少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三、消毒的分类
(一)按消毒目的分
根据消毒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
1.疫源地消毒
疫源地消毒是指对有传染源(病猪或病原携带者)存在的地区进行消毒,以免病原体外传。疫源地消毒又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两种。
(1)随时消毒 是指猪场内存在传染源的情况下开展的消毒工作,其目的是随时、迅速杀灭刚排出体外的病原微生物。当猪群中有个别或少数猪发生一般性疫病或有突然死亡现象时,立即对所在栏舍进行局部强化消毒,包括对发病和死亡猪只的消毒及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场所和物体的立即消毒。这种情况的消毒需要多次反复地进行。
(2)终末消毒 是采用多种消毒方法对全场或部分猪舍进行全方位的彻底清理与消毒。当被某些烈性传染病感染的猪群已经死亡、淘汰或痊愈,传染源已不存在,准备解除封锁前,应进行大消毒。在全进全出生产系统中,当猪群全部从栏舍中转出后,对空栏及有关生产工具要进行大消毒。春秋季节气候温暖,适宜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春秋两季要进行常规大消毒。
2.预防性消毒
预防性消毒也叫日常消毒,是指未发生传染病的安全猪场,为防止传染病的传入,结合平时的清洁卫生工作、饲养管理工作和门卫制度,对可能受病原污染的猪舍、场地、用具、饮水等进行的消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定期消毒 根据气候特点、本场生产实际,对栏舍、舍内空气、饲料仓库、道路、周围环境、消毒池、猪群、饲料、饮水等制订具体的消毒日期,并且在规定的日期进行消毒。例如,每周一次带猪消毒,安排在每周三下午;周围环境每月消毒一次,安排在每月初的某一晴天。
(2)生产工具消毒 食槽、水槽(饮水器)、笼具、刺种针、注射器、针头。
(3)人员、车辆消毒 任何人、任何车辆、任何时候进入生产区均应经过严格消毒。
(4)猪只转栏前对栏舍的消毒 转栏前对准备转入猪只的栏舍彻底清洗、消毒。
(5)术部消毒 对猪的免疫注射部位、手术部位进行消毒。
(二)按消毒程度分
1.高水平消毒
杀灭一切病原微生物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消毒剂包括: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2.中水平消毒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即达到了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消毒剂包括:碘类(碘伏、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己定碘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3.低水平消毒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类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类(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四、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消毒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了解和掌握这些因素,可以指导正确进行消毒工作,提高消毒效果;反之,处理不当,只会影响消毒效果,导致消毒失败。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毒剂的种类
针对所要消毒的微生物特点,选择恰当的消毒剂很关键,如果要杀灭细菌芽孢或非囊膜病毒,则必须选用灭菌剂或高效消毒剂,也可选用物理灭菌法,才能取得可靠的消毒效果,若使用酚制剂或季铵盐类消毒剂则效果很差;季铵盐类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杀菌作用的阳离子具有亲脂性,杀革兰氏阳性菌和囊膜病毒效果较好,但对非囊膜病毒就无能为力了。龙胆紫对葡萄球菌的效果特别强。热对结核杆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但一般消毒剂对其作用要比对常见细菌繁殖体的作用差。所以为了取得理想的消毒效果,必须根据消毒对象及消毒剂本身的特点科学地进行选择,采取合适的消毒方法使其达到最佳消毒效果。
(二)消毒剂的配方
良好的配方能显著提高消毒的效果。如用70%乙醇配制季铵盐类消毒剂比用水配制穿透力强,杀菌效果更好;苯酚若制成甲苯酚的肥皂溶液就可杀死大多数繁殖体微生物;超声波和戊二醛、环氧乙烷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可提高消毒效力;另外,用具有杀菌作用的溶剂如甲醇、丙二醇等配制消毒液时,常可增强消毒效果。当然,消毒药之间也会产生拮抗作用,如酚类不宜与碱类消毒剂混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宜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肥皂等)及碱类物质混合,它们彼此会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不溶性物质,从而降低消毒效果。次氯酸盐和过氧乙酸会被硫代硫酸钠中和。因此,消毒药不能随意混合使用,但可考虑选择几种产品轮换使用。
(三)消毒剂的浓度
任何一种消毒药的消毒效果都取决于其与微生物接触的有效浓度,同一种消毒剂的浓度不同,其消毒效果也不一样。大多数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与其浓度成正比,但也有些消毒剂,随着浓度的增大消毒效果反而下降。各种消毒剂受浓度影响的程度不同。每一消毒剂都有最低有效浓度,要选择有效而又对人畜安全并对设备无腐蚀的杀菌浓度。消毒液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浓度过高,一是浪费,二会腐蚀设备,三还可能对猪造成危害。另外,有些消毒剂浓度过高反而会使消毒效果下降,如酒精在75%时消毒效果最好。消毒液用量方面,在喷雾消毒时按每立方米空间30毫升为宜,太大会导致舍内过湿,用量小又达不到消毒效果。一般应灵活掌握,在猪群发病、温暖天气等情况下应适当加大用量;而天气冷、肉猪育雏后期则用量应减少。
(四)作用时间
消毒剂接触微生物后,要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杀死病原,只有少数能立即产生消毒作用,所以要保证消毒剂有一定的作用时间。消毒剂与微生物接触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接触时间太短往往达不到消毒效果。被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数量越多完全灭菌所需时间越长。此外,大部分消毒剂在干燥后就失去消毒作用,溶液型消毒剂在溶液中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五)温度
一般情况下,消毒液温度高,药物的渗透能力也会增强,消毒效果可加大,消毒所需要的时间也可以缩短。实验证明,消毒液温度每提高10℃,杀菌效力增加1倍,但配制消毒液的水温不超过45℃为好。一般温度按等差级数增加,则消毒剂杀菌效果按几何级数增加。许多消毒剂在温度低时,反应速度缓慢,影响消毒效果,甚至不能发挥消毒作用。如福尔马林在室温15℃以下用于消毒时,即使用其有效浓度,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消毒效果,但室温在20℃以上时,则消毒效果很好。因此,在熏蒸消毒时,需将舍温提高到20℃以上,才有较好的效果。
(六)湿度
湿度对许多气体消毒剂的作用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方面:
一是消毒对象的湿度,它直接影响微生物的含水量。如用环氧乙烷消毒时,细菌含水量太多,则需要延长消毒时间;细菌含水量太少,消毒效果亦明显降低。
二是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每种气体消毒剂都有其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如甲醛以相对湿度大于60%为宜,用过氧乙酸消毒时要求相对湿度不低于40%,以60%~80%为宜;熏蒸消毒时需将舍内湿度提高到60%~70%,才有效果。直接喷洒消毒剂干粉处理地面时,需要有较高的相对湿度,使药物潮解后才能发挥作用,如生石灰单独用于消毒是无效的,须洒上水或制成石灰乳等。紫外线消毒时,相对湿度增高,反而会影响穿透力,不利于消毒处理。
(七)酸碱度(pH)
酸碱度(pH)可从两方面影响消毒效果:一是对消毒剂的作用,pH变化可改变其溶解度、离解度和分子结构;二是对微生物的影响,病原微生物的适宜pH值在6~8,过高或过低的pH有利于杀灭病原微生物。酚类、次氯酸等是以非离解形式起杀菌作用,所以在酸性环境中杀灭微生物的作用较强,碱性环境就差。在环境偏碱性时,细菌带负电荷多,有利于阳离子型消毒剂作用;而对阴离子消毒剂来说,酸性条件下消毒效果更好些。新型的消毒剂常含有缓冲剂等成分,可以减少pH对消毒效果的直接影响。
(八)表面活性和稀释用水的水质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大分子聚合物可以降低季铵盐类消毒剂的作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会影响季铵盐类的消毒作用,因此在用表面活性剂消毒时应格外小心。由于水中金属离子(如Ca2+和Mg2+)对消毒效果也有影响,所以在稀释消毒剂时,必须考虑稀释用水的硬度问题。如季铵盐类消毒剂在硬水环境中消毒效果不好,最好选用蒸馏水进行稀释。一种好的消毒剂应该能耐受各种不同的水质,不管是硬水还是软水,消毒效果都不受什么影响。
(九)污物、残料和有机物的存在
灰尘、残料等都会影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料槽、饮水器等用具消毒时,一定要先清洗再消毒,不能清洗消毒一步完成,否则污物或残料会严重影响消毒效果,使消毒不彻底。
消毒现场通常会遇到各种有机物,如血液、血清、培养基成分、分泌物、脓液、饲料残渣、泥土及粪便等,这些有机物的存在会严重干扰消毒剂消毒效果。因为有机物覆盖在病原微生物表面,妨碍消毒剂与病原直接接触而延迟消毒反应,以致对病原杀不死、杀不全。部分有机物可与消毒剂发生反应生成溶解度更低或杀菌能力更弱的物质,甚至产生的不溶性物质反过来与其他组分一起对病原微生物起到机械保护作用,阻碍消毒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有机物消耗部分消毒剂,降低了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如蛋白质能消耗大量的酸性或碱性消毒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易被脂肪、磷脂类有机物所溶解吸收。因此,在消毒前要先进行清洁。当然,各种消毒剂受有机物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在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氯制剂消毒效果显著降低;季铵盐类、过氧化物类等消毒作用也明显地受到有机物影响;但烷基化类、戊二醛类及碘伏类消毒剂受有机物影响比较小些。对大多数消毒剂来说,当有有机物影响时,需要适当加大处理剂量或延长作用时间。
(十)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不同,而且每种消毒剂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消毒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地选用消毒剂。
为便于消毒工作的进行,往往将病原微生物对杀菌因子抗力分为若干级,以作为选择消毒方法的依据。过去,在致病微生物中多以细菌芽孢的抗力最强,分枝杆菌其次,细菌繁殖体最弱。但根据近年来对微生物抗力的研究,微生物对化学因子抗力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感染性蛋白因子(牛海绵状脑病病原体)、细菌芽孢(炭疽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芽孢)、分枝杆菌(结核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真菌(念珠菌、曲霉菌等)、无囊膜病毒(亲水病毒)或小型病毒(腺病毒等)、革兰氏阳性菌繁殖体(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囊膜病毒(亲脂病毒等)或中型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其中,抗力最强的不再是细菌芽孢,而是最小的感染性蛋白因子(朊粒)。因此,在选择消毒剂时,应根据新的排序加以考虑。
目前所知,对感染性蛋白因子(朊粒)的灭活只有3种方法效果较好:一是长时间的压力蒸汽处理,132℃(下排气)30分钟或134~138℃(预真空)18分钟;二是浸泡于1摩尔/升氢氧化钠溶液作用15分钟,或含8.25%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作用30分钟;三是先浸泡于1摩尔/升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1小时,然后以121℃蒸汽处理60分钟。杀芽孢类消毒剂目前公认的主要有戊二醛、甲醛、环氧乙烷及氯制剂和碘伏等。酚类制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类等消毒剂对畜禽常见囊膜病毒有很好的消毒效果,但其对无囊膜病毒的效果就很差;无囊膜病毒必须用碱类、过氧化物类、醛类、氯制剂和碘伏类等高效消毒剂才能确保有效杀灭。
消毒对象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数量越多,则消毒越困难。因此,对严重污染物品或高危区域(如孵化室及伤口等破损处)应加强消毒,加大消毒剂的用量,延长消毒剂作用时间,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五、消毒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养猪户在消毒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致使消毒达不到理想效果。常见消毒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一)未发生疫病可以不进行消毒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猪传染病的发生要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畜禽养殖中,有时没有疫病发生,但外界环境存在传染源,传染源会释放病原体,病原体就会通过空气、饲料、饮水等途径,入侵易感猪群,引起疫病发生。如果没有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疫病的发生。因此,未发生疫病地区的养殖户更应进行消毒,防患于未然。
(二)消毒过的猪群就不会再得传染病
尽管进行了消毒,但并不一定就能收到彻底的消毒效果,这与选用的消毒剂品种、消毒剂质量及消毒方法有关。就是已经彻底规范消毒后,短时间内很安全,但许多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飞禽、老鼠等媒介传播,养殖动物自身不断污染环境,也会使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所以必须定时、定位、彻底、规范消毒,同时结合有计划地免疫接种,才能做到猪只不得病或少得病。
(三)消毒剂气味越浓、效果越好
消毒效果的好坏,主要和消毒剂的杀菌能力、杀菌谱有关。目前市场上一些先进的、好的消毒剂没有什么气味,如季铵盐络合碘溶液、聚维酮碘、聚醇醚碘、过硫酸盐等;相反有些气味浓、刺激性大的消毒剂,存在着消毒盲区,且气味浓、刺激性大的消毒剂对猪只呼吸道、体表等有一定的伤害,反而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四)饮水消毒的误区
饮水消毒目的是要把饮水中的微生物杀灭或者减少,以控制猪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如果任意加大消毒药物的浓度或让猪长期饮用,除可引起猪只急性中毒外,还可杀死或抑制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对猪只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饮水消毒要严格控制配比浓度和饮用时间。
(五)带猪喷雾消毒的误区
随着规模化养猪的不断发展,带猪消毒已成为规模化猪场常规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之一。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猪场存在很多带猪消毒的误区,如果操作不当,不但不会降低疫病风险,反而会损害猪群健康。常见的猪场带猪消毒误区有:
1.带猪消毒就是将猪舍中的病原微生物全部杀死
从“带猪消毒”的字面意义上理解,很容易让大家认为,带猪消毒就是要将猪生存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全部杀死。但猪是活的生命体,生命体喜欢的是自然、清新的环境,而自然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无处不在的微生物。生命体如果脱离微生物环境,就像生活在真空里,很难长期生存。由于规模化猪场的饲养密度大,猪舍内环境质量非常差,各种微生物的数量严重超标。有数据显示,在正常无疫情的情况下,密闭式猪舍在寒冷季节和温暖季节舍内空气中细菌浓度分别是舍外空气的1100倍和500倍,半开放式猪舍空气中的细菌浓度是舍外的110~580倍。因此带猪消毒的目的是要降低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使其不能够对猪群的健康造成危害,而不是要将猪舍中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全部杀死。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我们也能认识到,不论多么高效的消毒剂,都不能100%地杀灭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也不可能24小时连续进行带猪消毒。所以,猪场应该重新认识带猪消毒的目的,避免陷入误区。
猪场带猪消毒的目的除了降低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外,还应包括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特别是猪场冬季时为了保温,减少通风,猪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以及悬浮颗粒物含量大幅增加,这些有害物质会破坏猪的呼吸道屏障,增加呼吸道及其他疾病发病率。所以猪场在选择消毒剂时还应考虑到消毒剂的空气清新作用。比如可以选择弱酸性的消毒剂,中和舍内的氨气。中药消毒剂一般选用具有芳香化浊类的名贵中药,提取物的pH多在6左右,除了可以中和舍内氨气,还具有散发芳香、化浊的作用,明显改善猪舍内空气质量。
2.带猪消毒应选择杀菌效果最好的消毒剂
市面上消毒剂的种类非常繁多,猪场在选择消毒剂时,不但要看消毒剂的杀菌效果,还要看其对猪体自身造成损害的程度。比如强酸、强碱类的过氧乙酸和火碱,对猪的皮肤、呼吸道黏膜会造成严重的损伤;戊二醛对眼睛、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长期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会使皮肤表皮老化,消毒剂通过皮肤进入机体后产生慢性中毒并积聚,难以降解。严格来说,所有的化学消毒剂都会对猪体自身造成损害,特别是对猪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只是损害的程度有所不同。因此,猪场在选择带猪消毒剂时除了看杀菌效果,还要看消毒剂的毒性,应选择既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又不会对猪群健康造成损害的消毒剂。
3.带猪消毒频率随意调整
很多养猪人认为,既然消毒不能将猪舍中的病原微生物全部杀死,就没有必要经常消毒,只是每月偶尔象征性地消毒1次,或者听到外面有传染病疫情时再进行消毒,其实这些做法是非常错误的。猪群每天都通过呼吸、粪尿向体外排出大量的病原体,我们必须通过消毒来减少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如果任由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繁殖,当其超过猪群自身的抵抗能力时,就会造成猪群发病。所以规模化猪场应该每2天带猪消毒1次,至少做到2次/周。这样才能确保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不会对猪群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北方有些猪场的保温设施比较落后,舍内温度较低,这种情况下带猪消毒不但会降低舍内温度,同时增加舍内湿度。这时猪场应采用灵活的应对措施,比如选择在中午温暖的时候进行消毒;在过道地面铺撒白灰,以降低舍内湿度;选择具有挥发性的中药消毒剂悬挂到舍内,适当降低带猪喷雾频率等。
(六)消毒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消毒浓度是决定消毒液杀菌(毒)力的首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也不是浓度越高越好,如96%以上酒精不如70%酒精的杀菌效果好。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很多,要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消毒目的选择不同的消毒剂,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消毒方法等。消毒剂对动物多少有点影响,浓度越高对动物越不安全,搞好消毒工作的同时还应时刻关注动物的安全。
(七)消毒前环境清扫不重要
由于养殖场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如粪便、饲料残渣、畜禽分泌物、体表脱落物,以及鼠粪、污水或其他污物,这些有机物中藏匿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这会消耗或中和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严重降低了消毒剂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所以说彻底清扫是有效消毒的前提。这里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就清扫消毒在清除病原中的重要程度来看,清扫占70%,消毒只占30%。也就是说,要重视清扫,要清扫之后才消毒。
(八)长期固定使用单一消毒剂
长期固定使用单一消毒剂,细菌、病毒也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同时由于杀菌谱有限,可能不能杀灭某种致病菌,使其大量繁殖,并对消毒剂产生耐药性。因此,最好几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轮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