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尚不完善,厨余果皮等易腐垃圾混合收集,处理处置过程中极易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硫化氢(H2S)、氨气(NH3)等无机化合物,引起严重的恶臭污染。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原本位于郊区的大部分固废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填埋场、好氧堆肥设施、垃圾运输车和中转站等)正逼近城市人口稠密区,使得受恶臭影响的人群范围不断扩大,处理设施邻避效应突出,社会公众影响恶劣。固废处理设施释放的恶臭物质具有种类多、成分复杂、宏量和微量混合、点面线源结合等特点,其混合性和时变性完全不同于一般工业源的臭气排放,亟需对固废处理设施释放的恶臭源强进行系统、精准的研究。此外,固废处理设施的恶臭释放和迁移扩散受多种因素交互影响,污染范围波动显著,准确模拟恶臭物质在大气中的迁移扩散规律是开展恶臭污染评估与管理的重要前提。

本书笔者及其团队对各类固废处理设施的恶臭源强和迁移扩散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测试和模型模拟研究,为恶臭污染的科学评估与卫生防护距离的划定奠定了理论基础。全书内容分为5章:第1章介绍了恶臭的产生及其危害,并基于恶臭物质的嗅阈值,建立了针对市政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恶臭污染评估指标体系;第2章阐述了不同垃圾处理处置设施中,不同工艺过程与工艺环节的恶臭源强及其产生、释放和扩散规律,揭示了恶臭物质随工艺过程等因素的变化特征和机制,并利用第1章获得的恶臭污染评估指标体系,识别了相应设施的指标性恶臭物质;第3章介绍了不同类型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施恶臭物质的释放特征,并通过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模拟实验,明确其恶臭物质的释放规律,获得了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施源强估算公式并进行了验证;第4章介绍了污泥处理设施的恶臭污染特征;第5章论述了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源恶臭物质迁移模拟软件系统的使用模拟结果,并实测验证。全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针对性,可供从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恶臭污染控制、风险评估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阅。

本书融入了笔者以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固体废物控制研究所多年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固废处理设施的恶臭污染特征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源强解析和污染迁移扩散两方面,源强解析旨在明确造成恶臭污染的物质种类和嗅味特征,并为污染迁移的计算模拟提供基础数据;污染迁移扩散则是研究特定源强所造成的污染影响范围。本书由陆文静、王洪涛、赵岩等编著,具体编著分工如下:第1章由陆文静等编著;第2章由赵岩等编著;第3章由张妍等编著;第4章由郑国砥等编著;第5章由刘彦君等编著。全书最后由陆文静统稿并定稿。另外,本书内容涵盖多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也结合了参加环保公益重点项目各合作单位的研究成果,参与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对于他们对本书的编写、材料的提供和整理所做的贡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著者水平及编著时间,书中不足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提出修改意见。

陆文静

2020年6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