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石墨,一种全新的写字工具
- 大唐:我咸鱼皇子,开局弹劾李二
- 吾誓当曹贼
- 2004字
- 2022-02-24 22:12:08
手执花名册的官吏略一思索。
感觉李治说得确实没啥问题,犹豫了两秒还是把手中的花名册递了过去。
“殿下,这些册子是留作对照科举学子的,可不能丢了或是不小心弄花了,否则到时候下官要倒大霉,您可不要乱来。”
把花名册递交过去的同时,官吏还不忘带着哀求的语气提醒一句。
李治摇头轻笑,安抚道:“放心好了,本王只是看几眼罢了,不会影响到你的工作的。”
他把花名册要过来,是为了确认每个学子对应的身份。
考试期间,所有的考生都会聚集在同一个地方。
这对李治使用慧眼识人的能力,观察每个人的能力值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但与此同时,他如果不清楚这些学子们的身份,就很容易挑选出错误的招募对象。
比如士族、官宦子弟,这些都不在他的招募范围之内。
但有了花名册就不一样了,他能一眼看出哪些是士族,哪些是寒门。
免得在挑选人才的时候,不小心挑中了士族中人,浪费大好青春。
学子们在官员们的带领下,相继入座。
而李治这边也在忙碌,不停地盯着每一个入座的学生,查看他们的各项数值。
看到数值稍微好一点的,他就会停下来翻越花名册,寻找相应的人物。
就这样,等到吏部主考官宣布考试正式开始的时候,李治已经观察完了所有的考生,把花名册还给了身边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官员。
“行了,该看的本王都已经看完了,剩下的就麻烦你们了,本王就不留在这里给你们添乱了。”
科举对大唐而言,是一次人才的吸收和筛选。
这无疑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李治跟进到这里,已经给考场带来了一些不便,没好意思继续留下去。
反正他想观察的都已经观察完了。
只需要等到科举结束之后,去一一拜访那些数值相对较高的人才就好。
至于会不会给朝廷争夺人才?
这事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说句不好听的,今天招募来的学子,那全都是给他预备的新鲜血液。
等这批考生出人头地,那得等几年,十几年之后。
他这顶多算得上是自己跟自己抢人才,抢朝廷的人才什么的,不存在的。
留下风中凌乱的吏部官员,李治迈步离开了现场。
而后,他捏了捏胸口上的一个物件,快步前往宫城。
今天进入皇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观察所有的考生,好让自己对这些人才心里有数。
除此之外,他还要推广一个新的物件。
至于该如何推广这个东西,那还是得靠李世民的权势强行推行下去。
来到甘露殿,在太监的带领下,李治成功找到了自己的父皇。
正在批奏折的李世民一看到李治过来,颇为意外地挑了挑眉。
“真是稀奇,很少见你主动来找朕,这次过来是有事相求?”
李世民好奇地问道,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等待李治的回答。
李治也不耽误,看到李世民有些忙碌,索性直奔主题。
他从怀里拿出了一个包裹在手帕里的东西,放到了桌面上。
“儿臣此次过来,是想让父皇您看一个东西,您看看能不能把这物件推广下去,让臣子用这东西来代替毛笔。”
“嗯?”
李治这话让李世民感到有些惊讶,他带着疑惑地目光眼神,把手帕解开。
当他解开手帕之后,就看到一根圆柱形的黑炭静静地躺在那里。
李世民把东西拿到手中,疑惑地问:“这是什么东西?”
李治向前迈出一步,伸手做了个索要的动作,李世民把东西放到他的手中。
而后,李世民就看到李治拿着那根小小的黑棍,开始在宣纸上书写。
笔走龙蛇过后,一手秀气的文字呈现在纸上。
不到细针粗细的线条组成一个个文字,挤满了宣纸的最上排。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汉魏王的《观沧海》。”
“全部写下来,竟然只占一行文书?”
“嗯……有点意思。”
李世民说着,朝李治张开右手。
李治二话不说,把手里的炭笔放在了李世民手上。
李世民拿到手里之后,按照李治刚才握笔的姿势调整了一下。
然后,他用相同大小的文字,在《观沧海》下面写下了《将进酒》。
不出意外,《将进酒》只占了不到两行的格子,就全部记录在纸上了。
同样是写字,毛笔只能写十多个文字的空间,用这支奇怪的笔来,能写进去上百个文字。
李世民听懂了李治的意思。
他这是要朝廷用这支全新的炭笔,来替换掉毛笔。
用这种方式来节省书写的空间,同时也是为了节省纸张的消耗。
“这是什么东西,是石炭吗?”
李世民看出了这支笔的价值,朝李治询问。
李治摇头,回答道:“不是石炭,而是石炭中夹带的一种异化产物,您可以把它称之为石墨。”
“石墨。”李世民点点头,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所以你找朕过来,是为了……?”
李治深吸了口气,严肃地道:“安排人大量开采石墨,用石墨来代替传统毛笔,作为主流的文字记录工具。”
说起这块石墨,其实是他偶然到手的。
来源是黄福带来的那一车煤矿,煤矿里不知怎的,夹带了几块石墨。
李治发现之后,简单地试验了一下,确定这就是石墨矿无疑。
换而言之,关中平原很可能存在天然石墨矿。
要是能把这些石墨开采出来,哪怕产量很少,一样可以代替毛笔,成为这个时代写字的主流工具。
只要把铅笔推广开来。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书本的制作成本。
这样一来,推广知识所耗费的成本就降低了。
想要打破知识垄断,也就有了实现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