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译者的话

亲爱的读者,您手中这本《给父母的建议》,收集的是苏联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年)关于家庭教育的著述。

苏霍姆林斯基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农民家庭,十七岁时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除了卫国战争时期在前线作战和身负重伤住院治疗的一年多时间,他始终没有脱离中小学校的实际工作。他在乌克兰一所普通的农村十年制学校——帕夫雷什中学工作23年,从1948年开始担任这个学校校长,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早在青年时代,苏霍姆林斯基就认定“学校工作是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工作”。他把自己的一部著作命名为《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他也确实把自己的心血和全部生活献给了地球上最光辉的事业——教育。

在苏霍姆林斯基眼里,教育是个整体,教育面对的是儿童完整的精神世界,没有也不可能有孤立的“智育”“德育”“劳动教育”……促进儿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苏霍姆林斯基长年坚持在学校实际工作中研究和检验教育理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一生的教育劳动都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从五十年代中期起,苏霍姆林斯基就作为一个成熟的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活跃在苏联教育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他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成为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他的教育著作被誉为“先进教育经验的完整的总结”,是“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苏霍姆林斯基极为勤奋,在不算太长的一生中写了41本书,600多篇论文,1200篇供儿童阅读的故事和童话。他的著作被译成30余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发行量达400万册。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两次获得列宁勋章,多次获得苏联奖章,1957年当选为俄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8年被授予乌克兰功勋教师称号,1968年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同年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眼里也没有孤立的学校教育。他把家庭教育比作树木的根须,供养着学校教育这棵大树的树干和枝叶。他坚信“家庭是滔滔大海上神奇的浪花,从这一朵朵浪花上能够飞溅出美好。如果家庭没有孕育人世间美好事物的神奇力量,学校所能做的,就永远只能是再教育了”。他说“学校教育的成果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础上的”。因此,建立完备的“学校—家庭教育体系”,就成为苏霍姆林斯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创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和家长一起研究应该怎样为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他把家长组织起来,利用家长集体的力量,积极有效地开展学校教学教育活动。他把家长学校的工作看作学校领导必须去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说“没有家长学校,就不会有真正的家庭—学校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养育孩子是一种把理智、情感、智慧、能力融合在一起的复杂劳动,他说“没有什么比父母教育孩子更加需要智慧的了,我一生都在努力探求这种智慧”。这本《给父母的建议》,就是苏霍姆林斯基长期探求的结果。这是一本关于家庭、婚姻道德修养和子女教育的书,是一本精辟生动的“家庭教育学”。在这本书里,作者会告诉您青年人应该怎样对待爱情和婚姻,应该怎样为建立家庭、教育子女做好精神、道德的准备;会告诉您教育孩子是一种需要付出全部精力的崇高事业,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好公民、好劳动者、好的父亲和母亲,也是您对社会的贡献,也同样能向社会证实您的价值;他会告诉您,家人间的相互关心和尊重是最具有教育力量的精神财富,夫妻相亲相爱、相互忠诚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气氛;他会告诉您怎样积极而谨慎地使用家长的权利,怎样使自己在孩子的心目中变得高大,怎样使孩子心灵的琴弦变得敏锐,只要轻轻拨动,就能和父母产生共鸣;他会告诉您怎样爱孩子才能使他真正幸福,怎样教育孩子才能使他懂得回报父母和社会;他还会告诉您应该怎样启发孩子的智力,怎样保护孩子心灵的纯洁,怎样让他懂得珍惜自己的尊严和人格……

您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会碰到枯燥、晦涩、让人望而却步的“理论”,也不会听到教育家教师爷般装腔作势的说教。不会。这是谈话,是作者与家长、儿女及所有读者的倾心交谈。它说的是现实生活中家长教育子女的痛苦和欢乐、教训和经验。它热情洋溢,富有诗意,既有精辟的理论概括,又有生动具体、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还穿插着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趣传说和故事。译者相信,无论您已经是孩子的父母,还是正沉浸在恋爱幸福之中的青年男女;无论您是幼儿园或中小学、大学的教师,还是研究机构的教育科研人员,读一读这本《给父母的建议》,都一定会有所收益。相信您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会像译者一样,被作者的热情、坦诚、睿智和人格所吸引、所感动,会随着作者感人肺腑的谈话,反思自己在爱情生活、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中的对错与得失。

读者面前的这个中译本,是根据莫斯科青年近卫军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俄文本翻译的。1992年夏天,译者在基辅拜会苏霍姆林斯基的夫人阿·伊·苏霍姆林斯卡娅和女儿奥·瓦·苏霍姆林斯卡娅,她们把这本书送给译者作为纪念。现在她们授权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它的中译本,借这个机会,译者向她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祝福!

限于译者的水平,译文中难免有谬误不当的地方,在此恳请读者批评指教。

罗亦超

2014年5月于鹏城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