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烈感化偷牛人

  中国有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说明,人不是一成不变的。

  古往今来,变化之人不胜枚举:平民变皇帝,罪人变功臣,良人变娼妓,“公仆”变罪人……

  然而变化不是无端的,它需要一定的前提和条件。仅以窃贼变君子而言,起码需要两点,第一,窃贼的良心未泯,第二,外部感化使其有良心发现。

  王烈感化偷牛人就是如此。

  三国时代,有个北海(今山东潍坊等地区)读书人,名叫王烈。

  王烈虽然不是个做官的人,但因为他关心百姓,处事公道、善于化解邻里乡亲们的矛盾,因此在周围百姓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们遇到什么事情都愿意告诉他。有了摩擦、矛盾,人们也都去找他评理。每次王烈都能以理服人,使闹矛盾的双方都心服口服。

  有一次,一个行为不端的人偷了邻居一头牛。当他拿到市场上正准备卖钱时,被牛的主人抓住了。

  偷牛人觉得自己做了不光彩的事情,就连连向失主赔罪,并要求惩罚他。失主原谅了他。

  偷牛人最后说:“我一时糊涂,偷了你的牛,很是惭愧。我发誓今后决不再干这种事了。但我要求你不要将这事告诉王烈。”偷牛的事情,传了出去,过了几天还是传到王烈那里。

  王烈听到偷牛人有悔改的决心,就买了一匹布,托邻居将布送给偷牛人。

  王烈送布给偷牛人的事,很多人听说后都不太明白。有一个就去问王烈:“那个偷牛人,自己做了贼,很害怕让你知道,而你反而送一匹布给他,这是为什么呢?”

  王烈回答说:“这个偷牛人,不愿意让我知道这件事,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既然知道羞耻,就不难改邪归正。我送布给他,是想激励他痛下决心,真正重新做人!”

  过了一年。有一天,一位老人挑着沉重的担子赶路,累得满头大汗,停在路边歇息。这时走过来一个人,对老人说:“你这么大年纪,挑这样重的担子,怎么得了呢?我来帮助你吧。”说完就挑起了老人的担子。

  那人挑起担子,一直走了好几十里地,等到了老人家门口,才放下担子。没等进屋休息就要走。老人十分感动,问他的姓名。那人说:“这点事情算不了什么。”转身就离开了。过了几天,那位挑担的老人出门探望朋友,并带了一把宝剑,准备送给朋友。走到半道上,不小心将宝剑失落。等到老人发现,才急急往回寻找。远远看见一人,站在路旁,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人。

  老人走到那人跟前,正要询问,一看竟是上次帮助他挑担的那个人,手中拿着老人失落的宝剑。还没等老人说话,那人就开口了:“这宝剑是您失落的吗?我已在这里等候很久了。”老人真是高兴,拉住那人的手说:“我应该怎么谢你啊?上次你帮我挑担,连姓名也没告诉我。今天又拾到我的宝剑,等着还给了我,你真是个君子啊!这回你一定要告诉我你的姓名。否则我会心中不安的。”

  那人见老人如此恳求,只好把姓名告诉了他。

  老人回到家中,一直在心中感激那个拾剑人。他想,地方上出了这样一个拾金不昧的好人,应当让王烈知道才好。于是老人找到王烈,将两件事都告诉了他。

  王烈听了也很感动,说:“世上竟然有这样品德高尚的人,可是我却没有与他见过面,真是惭愧啊!”

  于是,王烈按照老人告诉的姓名,四处打听这个做好事的人究竟是谁,住在哪里。一打听原来竟是那个偷过牛的人。王烈感到非常意外,那个偷牛人不但改正了错误,还自觉地做了那么多好事。他非常激动地对人说:“一个人受到了感化之后,改恶从善的程度真是难以估量啊!”

 

  【简评】

  对待犯错误的人,不能一棍子打死。应当采取治病救人的态度,相信他,鼓励他改正错误。王烈对偷牛人在表现出有悔改之意时,送一匹布以激发他的改正错误的决心。他的做法使偷牛人产生了自尊自爱的情感,不但改邪归正,还树立了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可见以情感化人是一种很有效的思想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