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小学生习作是一个学习和练习的过程,教师本当积极地开启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丰富的生活聚集到他们的笔下,让他们的思想自由地飞翔,让他们敢想敢写敢歌敢哭,要他们真诚的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心灵世界……然而,长期以来,习作教学“应试”倾向比较严重,教师过早地按应试习作路数来教习作,受考试习作的影响,“应试八股”成了金科玉律,已经开始影响低年级的起步习作教学。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写,于是本来最鲜活的习作教学就走了样。我校以为小学习作教学只有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才能走出应试的死胡同。

一、全面发展之理念

习作教学倡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是因为习作教学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习作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学生人生的“史记”。他们在习作中创造并表达自己的理想、观点,在习作中不断审视自己,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我。习作是复杂的心志活动。其根本在于情感,在于对社会、自然的观察、思考、理解和探索。它有赖于作者生活视野的开拓、阅历经验的丰富和知识财富的积累。一篇好文章它的思想、情感是第一位的,习作技巧是第二位的。习作是一种将思维和语言文字联结在一起的精神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任何一种习作教学模式都不应束缚学生的手脚,禁锢学生的思想。目前小学习作教学的主流方式,把篇章结构、习作程序等条条框框放在第一位,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这些教条来写习作,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与他们的智商、情商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密切相关,能否写出好文章,首先取决自身素质和主观努力程度。习作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练”出来的,是“悟”出来的。许多老师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习作指导头头是道,习作讲评清清楚楚,批改习作认认真真,批语写得明明白白。学生听了,懂了,写了,改了,可是换一文题,还不会写。是学生不听老师的话吗?不是,是学生没有真正领悟习作精髓所在。只有当他们在大量的练笔中,找到感觉,超越自我,悟出门道,才能自觉避免失误,写出好文章。

小学习作“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创新生活;指导学生用五官去观察,用大脑去综合,用心去体验,用笔去描绘;帮助学生获得新体验:感情真、体验真,我手写我心;启迪学生新思维:创新思维,自由表达;教师通过有效而科学的新指导(方法新,指导细,见解新),引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想象,体现个性,充满灵趣,从而为今后的人生成长打好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习作教学是演绎教学的艺术与科学的精彩世界。习作教学的艺术在于营造气氛,创造心灵的共振,拨动心灵的琴弦,做好空间的文章;习作教学的科学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追求思维的创新,提高习作的效率,做好时间的文章。

倡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为了在习作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自由,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习作都是独特的生命体验,要利用这次机会,反映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展现自己的想象与创造,要借这个题目,表达自己的追求和寄托。习作教学是一种师生情感共振的生命发展的活动。在习作教学中,只有把教学目标与师生的活动完全统一起来,习作才有可能成为师生共同发展创新的精神活动。

二、全面发展之层面

小学习作教学要培养的是习作的基本能力。现今的小学教学往往没有把习作当作基本能力去认识,总是提出过高的要求。小学习作教学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现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自我觉醒,最终结果是人具有的本质属性:即认知自我,认知社会,认知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情感之间的内在价值的和谐发展。因此,“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应有三个发展的层面。

1、发展人生、丰富个性。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理解,习作教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有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人的智慧能力。人的特殊能动性如记忆力、观察力、感知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必然发展起来,并形成了稳定的认知结构和操作模式,最终达到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动性。二是发展人的个性。个性是人的独特心理,汇总其包括自我意识、情感、情绪、性格、价值观向、审美观等方面,只有把人发展成有独特个性的人,才能说教育立足于人了。三是发展人的社会生活的适应性。人总是生活在社会网络中,是群体生活,只有人学会社会交往方式、社会习俗、社会行为规范、群体情感意识方面,才能适应社会生活,才能处理好独特的我与社会关系。总而言之,人的发展是多方面,但大的基本要素即人的智慧能力、个性及社会性等。努力培养学生发展人生丰富个性,才能在习作教学中实现人文教育。

2、发展语言、提升素养。

从提高语文素养的学科范围来探索,习作教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有具体的目标。习作的总目标是“使他们具有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习作能力”。具体地说是指“四大方面,两个等级”。四大方面是指习作内容、习作形式、习作习惯和习作速度。“两个等级”指基础等级(基本要求)和发展等级(技巧和方法),其中每一项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语言文字方面:通顺→流畅→清新→生动而富有情趣。思想内容方面:观点正确→见解新颖。习作技巧方面:表达准确→布局合理→结构新颖→方法创新。篇幅多少方面:最高要求不封顶。最低要求一个年级100字。思维情感方面:尽显个性,尽显才情,尽显创新品质。习作态度方面:习作时不讲话,字体工整,标点规范,按时完成。在习作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应开放习作的评价理念,开放习作的评价方式,开放习作的评价过程,开放习作评价的尺子。要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让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冒尖,张扬个性,尽显少年蓬勃的个性之美。应尊重学生人格,扬长补短,鼓励冒尖,凡是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都可以被评为好。如本次习作的最佳开头人、最佳结尾人、最佳细节人,最佳字体人,最佳构思人,最佳态度人、最佳情感体验人等等,最佳越多越好。一次演讲要评出最佳选手,一次观察赛要评出最佳细心者,一次辩论会要评出最佳辩手。由于评价尺子的增加,人人都有被评为好学生的可能。由于鼓励冒尖,张扬个性,学生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得到满足。这对于形成理想、增强自信心、激励进取心产生了正面影响,而这些心理因素对习作取得新的进步又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而进入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个性评价,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使学生更加自信,走向成功。

3、发展情感、丰富体验。

从文章的角度来看,习作教学要发展人的情感,丰富人的生活体验。习作是什么,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教育家都一致地把习作指向心灵的层面。法国雕塑家罗丹说:“作品就是情感。”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晋代陆机在《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教育家叶圣陶则指出习作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由此看出,习作的本质是“物→情→辞”“物→意→文”的双重转化。“文章不是无情物”,习作是一个人心灵的产物。其心灵空间的大小决定了语言驰骋空间的大小。心灵原野越广阔,语言施展的舞台才会越大。习作是一个人生活的表达,映射着作者生活的充实与干涩;习作是一个人认识的反映,映射着作者对事物、事情的理解与见识水平;习作是一个人阅读的展现,是阅读经验积累的沉淀与倾吐;习作是一个人思维的显露,映射着作者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习作是一个人情意的投射,映射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对假、恶、丑的憎恨或真、善、美的热爱;习作是一个人思想的映照,映射着作者发现与创造的能力……

在习作教学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情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生活体验,挖掘情感之源;感悟感动,引领情感滋生;移情体验,诱发激情迸射;激发兴趣,点拨情感交流;指导梳理,善于加工感情;自由表达,鼓励自然抒情;充溢人文,巧妙提升感情;拥抱生命,力戒假情矫情。总之,教师善于激发情感、拨动心弦、富有趣味的教学,是习作教学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老师必须以真情引导学生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小学生在感动中敞开心扉、流露真情。“为了欢乐而出世的鸟,怎能坐在笼中歌唱?”习作指导和练习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放飞这群为欢乐而出世的鸟,诱导学生满怀激情、充满情趣、产生向往的快乐心态,自然而然地唤起学生对美的期待和向往,让他们飞向广袤的天空,放声歌唱!

三、全面发展之视点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小学习作教学是发展生命,发展智慧,发展个性的练习过程。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习作教学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习作的成功体验,引导学生明白:文章是人生智慧的火花,是人的生活创新的体验,是人的心灵个性的张扬。给文章注入生命,文章因此而鲜活;给生命注入知识,知识因此而厚重。指导学生为做人而习作,在内容上求真;以习作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习作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在教学中,注重激发情趣,引导学生体验乐趣,形成习作兴趣链,即基础习作七步循环圈:情趣促写→写而生乐→乐而需学→学而生悟→悟而生知→知而乐写→写生情趣→情趣促写……通过习作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

生活有多广阔,小学习作教学的天地就应当有多广阔。小学习作倡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应具有开放习作教学的视野,努力达到三个开放:①开放学生的习作生活。使学生体验游戏快乐写,留心观察细心写,听了故事及时写,想象故事想着写,优美文章模仿写,精彩影视看过写,快乐实践做了写,综合思考悟后写。②开放习作教学的形式。小学生可以高谈阔论辩论明理,小学生可以把生活见闻拿来信息交流,小学生可以读书体会交流心得,小学生可以读读议议评价分析,小学生可以玩玩游戏写写文章,小学生可以读读评评修改提高。③开放习作评价的方式。“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多一些表扬,就会多出一些习作天才;多一些激励,就会多出一些习作能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开放式习作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地争取“更好”,才是小学习作质量评价的永恒追求。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必须倡导自由习作。因为习作是“自鸣天籁”,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古往今来,凡是脍炙人口、能够感动人的作品,大多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只有自由,才能写出个性,才能抒发真情,才能“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在具体的教学中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语言文字。应通过富有情趣的指导,使学生明白,学习习作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使他们快乐地阅读,快乐地体验生活,快乐地思考生活,快乐地描述生活,久而久之,就可以使他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打造习作的兴趣链:激发习作的兴趣→体验习作的情趣→享受习作的乐趣。通过引导训练,使学生快乐地体验习作,快乐地体验习作的成功,使学生在习作练习的过程中学会习作,在快乐体验中,有话会说,有话想说,有话巧说,有话乐说。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自我心灵世界。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丰富的精神活动,思想火花迸放出的绚烂,使人的生活有了理想和激情,使人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和尊严。心灵世界丰富、热爱并关注生活的人,能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与快乐,发现哲理与幸福。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多彩,感受到人世间的真善美,思想而有了灵魂苦痛和幸福……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做真人,是习作教学应当承担的任务。当学生有了个人的思想,有了个人的人生感悟,有了独特的生命体验,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才有价值。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对美的追求,他有什么必要习作?那些假话连篇、无病呻吟的习作,既是对读者的一种折磨,也是一种自我欺骗,更可怕的是使人丧失尊严。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习作时,往往只说“先把你想的事情写出来”,这正是了解少年儿童思维特点的因势利导。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青少年来说,习作应当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可以通过习作展现自己的心灵;习作是一种创造,可以让思想自由地飞翔,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质的提高。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让他们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如果学生的想象力不足,那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可是如果学生畏惧习作,就无法获得习作的技能,他也就注定不可能获得想象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应树立开放的语文大课程观,改变教师中心观,“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和终身学习观,树立以发展导评价和以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才能使习作变得富有“诗意”,饱含“情意”,体现“创意”,带有“写意”。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习作教学将会走向生活化、实践化、综合化、智慧化的康庄大道,其教学活动将永远是生动的、活泼的、自主的、合作的、创造的、充满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