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讲求心与佛的交流,修佛就是修心。佛无处不在,佛不在表象,而在内心,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佛。佛并不是要众生崇拜他,模仿他,因为表象的相近不能代表本质的相同。佛是心灵打造的幻象,太过于执着外在,反而会迷失其中。心中有佛,便与佛有缘。佛法讲究机缘,禅,就是机缘,你懂得,无时不禅,无处不禅,无人不禅,无事不禅。不懂,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与禅无关。俗语云:讲者无心,听者有意,故无相禅师曰:“一切皆法也,一切皆禅也。”
1.灵魂安宁是修行的根本
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着人间的物相,内心散乱,就是终日打坐,也达不到禅的境界。
——慧能禅师
慧能禅师有一位弟子参禅时终日打坐,慧能禅师一次忍不住问弟子:“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弟子回答道:“我在参禅啊!”
慧能禅师说:“参禅并不只是让你终日打坐。”
弟子听到慧能禅师这样说,不明白地问:“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终日坐禅不可躺卧,才能守住容易迷失的心,洞察一切吗?”
慧能禅师说:“终日打坐只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并没有达到参禅的效果。”
弟子听得更加糊涂了。
慧能禅师接着说道:“禅定,并不是要一个人像木头一样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坐着,而是全身心要达到一种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着人间的物相,内心散乱,就是终日打坐,也达不到禅的境界。只有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得以清净安宁,才不会被世事所迷惑。”
弟子躬身问道:“人都是从俗世来的,世间的诱惑又那么多,师父请明示我怎样才能摆脱诱惑,不被世间之事所困扰呢?”
慧能禅师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心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将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
弟子听后恍然大悟。
佛经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过去有个人雕刻夜叉罗刹,他天天模拟夜叉罗刹的表情,想呀想的,想久了,不知不觉一脸横肉,变成很凶恶的样子。后来遇见一位法师,法师看到他一付恶鬼形象,觉得奇怪,就问他:“咦,您的脸怎么会变成这样?”
这个雕刻家很苦恼的如实回答:“我也不知道呀!我本来不是这样子的,我刻夜叉罗刹,刻着刻着就变成这样了。”
法师想了想,微微一笑:“原来如此,阿弥陀佛!施主,我看您换个方式,改雕刻菩萨的像吧,说不定另有造化呢!”
这个雕刻家别无他法,姑且一试,于是天天想菩萨的庄严,模拟菩萨的容貌,说也奇怪,日子一久,他的面相慢慢变得慈祥了,端庄了,比本来的面目还要善良多了,他这才知道心能转相,心里种什么因,心外就结什么果。
有些人生得庄严美丽,就很矜持得意;长得难看,就怨怪父母把自己生得丑陋。假如希望自己美貌,有尊贵的气质,那么,应该先净化自己的心。
人世间什么东西最快,人世间最快的是心念,心念一转,可达九天之外,可达五洋。任何东西都没有人的心念快,而且心念也决定人的善恶。
人和人之间是相同的,有人怨自己的运气不好,财运不旺,事业不顺等等。但仔细想想,不是运气不一样,而是心念不同。
淡然心语:
禅宗认为,一味苦修苦坐,执着于形式,是凡夫俗子的境界,并且也只是停留在生命的表层。心念不同则境界就不同。只有内心安宁才是真正的安宁,才不会被世事所迷惑,进而发现生命的真谛。
2.关照自己的心灵
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
——《华严经》
佛陀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非常有钱的富人,他娶了四个老婆。他最爱他的第四个老婆,所以给她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她想吃什么、喜欢什么衣服,富人都肯买给她。他也很爱他的第三个老婆,经常带着她出去游山玩水,每天都要去关心她,常常在她身边甜言蜜语,又造了漂亮的房子给她住。他同样也爱他的第二个老婆,因为她善解人意,每当富人有什么心事或困扰,他总是来找第二位妻子为他分忧解闷,互相安慰,只要和她在一块儿就觉得很满足。他的第一个老婆最能吃苦,帮他操持家里的上上下下,付出了很大的辛苦,然而这个富人却觉得他的第一个老婆年龄太大,人老珠黄了,富人几乎忘了她似的,根本很少去看她。
终于有一天,这个富人因生病而卧床不起,他知道自己在世间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他就想,我死的时候,我的四个老婆谁会愿意陪我呢?于是他就把四个老婆叫来一一问话:“我死的时候你愿意陪我一起进坟墓吗?”“想都别想!”第四个老婆丢下这句话,头也不回地走了。伤心的富人于是问第三个老婆:“我一辈子都爱你,你准备好同我一起去了吗?”“不!”这个老婆答道,“你死了,我就改嫁。”接着他问他的第二位老婆:“你是最善解人意的,现在,你能同我一起去吗?”对方答道:“这次我可帮不了你,我能做的至多是给你下葬。”
这时富人已经伤心至极,忽然,一个声音传来:“我陪你去,你去哪儿我都陪着你。”富人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原来是他的第一个老婆。望着这位因营养不良而骨瘦如柴的妻子,富人热泪盈眶地说:“我早该对你好一点。”这时富人才知道,真正可以和他永不分离的只有第一个妻子。
其实,富人的四个妻子各自象征着不同的寓意。
第四个妻子代表人的身体。人是最爱惜自己的身体,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可以不惜一切,但在人死去的时候,身体却不会随着你。
第三个妻子代表财富。一个人一生中即使再富有,不论是多么辛苦赚来的钱,到死的时候却一分一毫也不能带走。
第二个妻子代表人的亲朋好友。人生在世,彼此关心是顺乎天理,合乎民心的。但很多人往往是有目的的与亲朋好友相处,忘却了做人的根本。等到百年之后就谁也不记得谁了。
第一个妻子代表人的心灵。它和我们形影相随,生死不离,关系最为密切,但我们往往会忽略了它,只顾着去满足自己的欲望。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结交朋友,摆脱孤独,忙着赚钱,摆脱贫穷,忙着打扮自己,追求外表的华美,但却独独忘记关照我们的心灵。
当感到一切都拥有的时候,生命也快要走到了尽头,朋友、财富、美貌都即将离自己而去,而唯一能够长久陪伴自己的是我们的心灵,而因为自己的忽视,心灵早已疲倦。
淡然心语:
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佛家强调“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就是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嗔怒心和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在日常生活中过清醒、不被物欲所障、不被成见所迷的生活。
3.世界是心的影像
佛曰: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有一对老夫妇,非常贫穷,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而且还体弱多病,只能依靠乞讨过日子。他们只好在废弃的牛棚里面过夜。他们唯一的财产是身上那件又脏又破的衣服。
一天,老夫妻听说佛陀带着很多弟子到当地来接受供奉。两人都觉得如此难逢的因缘,绝对不能错失,总要凑一点儿东西去供奉。老先生病态的脸庞露出难得的笑意。
老婆婆忧虑地说道:“可是我们什么都没有,拿什么去供奉呢?”
老先生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说道:“我们身上还有一件衣服呀,就把这件衣服拿去供奉佛陀吧。”
老婆婆听了以后,觉得不妥,她说:“我们的衣服又脏又破,怎么能给佛陀供奉这么破旧的东西呢,再说如果我们把衣服拿去供奉,以后怎么出去乞讨呀?”
老先生说道:“今生我们如此贫穷,是因为过去不知道结缘布施。纵然因为施舍了这件唯上的破衣服而忍饥挨饿,也要种下一些因缘的种子,以便来生脱离苦海。”
于是,老先生便拿着自己破旧的衣服,羞涩地来到精舍。恰巧遇见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在用斋,老先生在门口踯躅着不敢进入。
佛陀慈祥地招呼他进来:“老人家,你不必害怕,到我座前来。”
老先生跪在佛陀的座前,恭敬地用双手把衣服呈献给佛陀,并说道:“慈悲的佛陀,请您接受弟子卑贱的供奉。”
“老人家,我满心欢喜接受你诚恳的供奉。你今日的布施将会和恒河沙数的七宝供养功德一样深厚。”
老先生听了佛陀的话,开心的回去了。满座的弟子闻到衣服所散发的难闻气味,都无法继续吃下去。
佛陀叫目犍连将老先生的衣服拿到江边去清洗。目犍连刚把衣服丢入江水之中,突然波涛汹涌,溅起千丈高的浪花,衣服如一叶扁舟在浪中载浮载沉。目犍连大吃一惊,于是立即运来须弥山,希望能够镇住惊涛骇浪。但是当目犍连尊者把须弥山投在江中,不仅没有平息翻滚的波澜,而且须弥山就像一颗小石头一样在水里翻腾。
目犍连赶忙跑回去向佛陀请教解决的方案。佛陀挑起一粒米饭交给了目犍连,轻描淡写地说:“你把这粒米饭丢在水中,看看结果能怎样?”
目犍连感到非常疑惑,但又不便询问,只好依照佛陀的指示将米粒丢在涌动如沸汤的江水中。霎时,江涛突然静如止水,仿佛一面明镜。
淡然心语:
佛法认为,世界上大的也不一定是最大,小的也不一定是最小。重要的是,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有一颗虔诚的心,才能换来虔诚的回报。
4.智者懂得合乎自然本性
世上的事物就是这样,任其自然,真正禅境。
——佛陀
一个炎热的夏季,突然下了一场暴雨。暴雨过后,阳光格外强烈,佛陀感到很饥渴,于是就叫侍者去前面不远处看看,有没有水喝。
侍者于是拿着盛水的容器去了。走了没多远,他就发现了一条小河。等到走近一看,河水污浊不堪,水面到处漂浮着一些杂物。于是他就转身回去了,告诉佛陀说:“河上漂着许多杂物,那水太脏了不能喝,我还是再找找看吧。”
佛陀说:“这条小河离我们最近,我现在口渴难耐,你不要再去找了,再去一趟刚才的那个小河看看吧。”
侍者心里非常不高兴,他想:我刚才已经都看过了,水那么脏,即使拿回来也不能喝,不是让我白跑一趟吗?
佛陀早已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对他说道:“你去了就知道,这次肯定不会白跑的。”
侍者只好又去了那条小河旁,这次再来,竟然大不一样,河水变得无比清澈、干净,侍者高兴地装了满满一大容器回去了。
侍者捧着装满水的容器,来到佛陀面前说:“刚才还是污浊不堪的河面,这次竟然变得那么清澈,太神奇了!”
佛陀说:“世上的事物就是这样,任其自然,真正禅境。”
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顺其自然,总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福州罗山道闲禅师有一次去拜会石霜禅师,便问道说:“心灵的知觉已现,却往往会被一大堆纷乱的念头束缚住。在这种起伏不定的时候,我该如何用功呢?”
石霜禅师回答说:“最好是正视它,直接把各种念头抛弃掉。”
道闲觉得这个回答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于是又拿这个问题去请教严头禅师。
严头禅师说:“那狂妄之心该止时便会止,顺其自然好了,管它干吗!”
淡然心语:
佛说,诸行无常,一切顺乎自然。很多事情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现代人心绪起伏不定,纷乱复杂,愚者总想改变一切,智者却能够顺其自然。
5.无我方能参禅
当无我的信念深植在一个人的内心时,他便可因而达到宁静、沉着和更泰然自若的境地。
——《佛陀的格言》
宋代有个名叫张九成的居士,原为侍郎,中过状元,也算是一个文人士大夫了。他有一个爱好,偏爱谈禅说道。他读了不少禅书经典,也参拜过许多禅师,但仍是“久之无省”,始终不能开悟。
有一天,他去拜访大慧宗昊禅师。
宗昊禅师是当时大名鼎鼎的老禅师。他的地位和影响在当时是很大的。老禅师见张九成急急忙忙地一大早就跑来朝庙,便问他:“你来干什么?”
张九成说:“打死心头火,特来参喜禅。”
大慧宗昊禅师的法号叫“妙喜”,故张九成说“特来参喜禅”。
刚一见面就口称要“参喜禅”。大慧宗昊禅师面对张九成的近乎直呼法号,即知来者根基不深,机缘未至。于是想试探他一下,便同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
“你为什么起得这么早啊!难道不怕家里的妻子同别人睡觉吗!”
张九成听了,顿时火冒三丈,气咻咻地说:“你这个愚昧无知的老秃驴,怎么敢说出这种话来?”
宗昊禅师忙上前用手制止他说道:“你刚才不是还说打死心头火吗?怎么我才轻轻一扇,你就大为光火?”
张九成闻听顿时哑然。
接着,老禅师又对他说:“禅者心应如大海深邃宽广,似秋月皎洁清纯。安然不动,闻而未闻,听时不惑,事过不留。禅者能见人之所未见,忍人之所不忍,能容纳一切,又超越一切,方能两袖一甩,一路清风;布履一双,踏破山河;仰天一笑,快慰平生。被外缘所牵动的人又如何参禅呢?”
张九成听完,合掌拜道:“谢大师指点。”
淡然心语:
参禅到何种程度,取决于心境的高与低、空与实。不静的人,即使离群索居,一旦遇到喧闹就会烦躁。远离人群只是为了自我,而人我本是一体的,动静也是相互关联的。如不能物我两忘,只知一味强调宁静,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安宁境界。
6.自由自在是心性的大解脱
不即不离,不住不着,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曾经有一个叫桃水的和尚,在禅林寺任住持的时候,认为禅并非只有在寺里才能修得。他对于修行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为了打破寺里的形式主义,他决定跟乞丐一起生活,行踪不定,世人都不知道他何去何从。
一天,在一个破旧的小草房里,一个人拿着一张如来佛像匆匆赶来。他对桃水和尚说:“你作为和尚却不参佛,这是说不过去的,我从庙里求来一张佛像,你快好好参拜一下吧!”
桃水接过佛像道了声谢,便把佛像挂在草屋的墙上,并用毛笔在佛像下面写了几行字:“如来佛啊,你这匆匆过客,你就在我这里暂时留宿一会儿吧!请别介意我的草房破旧和窄小,更不要因为我进天国之事烦扰了你。”
别人都是请神拜佛,对神无比的恭敬,不敢怠慢一点,而桃水和尚却随心自在的祭拜佛像,而毫不害怕别人的非议,这才是真正的随意自在的生活状态。
有人问,什么样才算是自由自在的人生呢?
一个和尚问衡州华光院范禅师:“牛头法融未见四祖时如何?”
禅师回答说:“自由自在。”
和尚又问:“见到四祖之后呢?”
禅师仍旧回答说:“自由自在。”
这两个“自由自在”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前一个“自由自在”是指内心原始的本真状态;后一个“自由自在”是指牛头法融见四祖道信后,经过四祖的点拨后,抛开了一切的烦恼和束缚,内心真正被关照,从而大彻大悟,获得了心性的大自在和大解脱。
淡然心语:
不自在是因为不懂得生活的真谛,世间的一切烦恼和束缚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人生应该像天上的云朵去留无意,水中的鱼儿自在洒脱。随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遇事时有随性随遇随缘的心态,就不至于心灰意冷,自信与从容才能促使我们重新出发。
7.平常心乃悟道之本
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佛家经典
南岳和尚出参六祖的时候,六祖问道:“你从哪里来?”
南岳和尚回答说:“我从嵩山来。”
六祖又问:“来的是什么东西?”
南岳和尚没有明白六祖的问题,就没有回答出来。
后来,南岳经过长时间的真心参禅后,终于悟出六祖慧能所指的“东西”。他回答慧能说:“说似一物即不中。”意思是:你要说它像什么,那你就会马上偏离它。
六祖听后又问道:“是否还需要自我修正呢?”
南岳答道:“我不敢说不可以修正,但我可以说决不会污染它。”
慧能听后心里暗自喜悦,于是就对南岳说:“这个不会污染的,正是我们要留心护持的。”
佛法本来平常,南岳回答的“决不会污染它”即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尘世间的一切妄念不过是生命中的烟云。心乱只因心在尘世,心静是因心在禅中。决定人生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心境。心灵纯净,就不会被外物所左右。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依样画葫芦,遵示照办,过不多久,跑回来说道:“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的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领悟。
世间事,不是一味执着就能进步的,读死书而不活用,不能获益。留一点空间,给自己转身;余一些时间,给自己思考,不急不缓,不紧不松,那就是入道之门了。
淡然心语:
尘世间的一切妄念不过是生命中的烟云。心乱只因心在尘世,心静是因心在禅中。决定人生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心境。心灵纯净,就不会被外物所左右。保持一个从容淡定的心态,有利于人们更加清醒深刻地认识自己。
8.不要落入患得患失的旋涡
人生真正的快乐,始于爱惜其他众生。
——海涛法师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
“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般下水了,年轻人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忙于做别的事情时突然来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牵挂得太多,太在意得失,所以他们的情绪起伏,并不快乐。快乐,是精神和肉体的朝气,是希望和信念,是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信心,是一切都该如此进行的信心。人们必须体验过痛苦,才能体会到生的快乐。现代人时常心为物役,有太多的患得患失,因此,错过了许多的快乐。
人生就是不停地奔波,我们总免不了跌倒或无端的迷失。无由的抱怨,愤怒的发泄,只能使自己更沮丧。既然命运如此,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快乐地接受命运的挑战,生命将会是另一种景象。
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们共同的心愿。但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又会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小失才能有大得;有局部之失,才能有整体之得。人生亦然。失去,本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
人在得意中常会遭遇到小的失败,后者与前者比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往往会怨叹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想既有的得。
譬如一位千万富翁,很可能因为失去了两百万元的账而郁郁不乐;一位经理可能因为遭受总经理的白眼而心萌去意。他们计较眼前的小不如意,却不想想自己已经是非常得意的人,正因如此,许多得意者反不如一般人活得快乐;甚至千万富翁自杀了,经理辞职了,到头来,这些得意的人由于自己的看不开,终于成了真正的失意者。
人生没有绝对的事。在某些时候,失去的同时也得到了,而且得到的远远比失去的要多。当你感到遗憾失去的同时,可能有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一个故事,说有个小伙子,还是穿开裆裤时,也记不得是哪一天,发现门前那堵墙上有一个闪光点,在阳光下生辉,艳丽无比。从此,朝思暮想,流连仰望。终于有一天,渐渐长高的小伙子决定爬上去看个仔细,百年危墙,高不可攀。近了,近了。最后,那只颤抖的手一把抓住了它,原来是一支破牙刷。他好失望,心情懊丧得很。事物的转换总是这样,小伙子在此之前,拥有一份好心情;一旦得到了那柄牙刷时,却又失去了昔日的那份特好的心情。这正如佛经上所说的:“失就是得,得就是失。”
得与失在我们心中,真是只有一线之隔,我们意以为得,就是得意;意以为失,就是失意,所以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也能得意在其中。秦王统一六国,兼并天下,也能失意于其间。大约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得既多,便是增加,也不觉得欣喜,稍有所失,便惶惶恐恐;所失既多,就是再失,也不感到痛苦,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如此说来,得意何尝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由呢?
更深一层想,我们人生最大的得意或失败,都无法由我们自己来左右。人生最大的得应该是“生”,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生命,不是最大的“得”吗?因为没有这个得,就没有以后的得,这是得的根本。而人生最大的失,应该是“死”,当这一刻来临,我们便抛出所得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这不是最大的失吗?这最大的得与失,我们尚且无法掌握,又还有什么得失好计较呢?
《孔子家语》里记载:有一天楚王出游,遗失了他的弓,下面的人要找,楚王说:“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人民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捡得,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
“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就我们个人而言,有得有失;就全人类而言,不是一样吗?这仿佛云来云往、雨来雨往,这世上总有晴朗与阴雨的地方;又正如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世间的一切总是继往开来,生息不断的。所以得与失,到头来根本就是一无所得,也一无所失啊!
患得患失的人,一生总是很苦恼的。他们对取舍疑虑不决,本来拥有一些自己并不需要而多余的东西,却又费尽脑汁想使这些东西不减反增。为这些终日烦恼,长此下去有损身心健康。与其担忧会失去,倒不如让它失去好了,换来了心情轻松和愉快,不是更好吗?
只要我们正视人生的得失,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洁;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丽。
正确认识得失,得到了也可能失去,无论你得到了什么,都不妨时常这样提醒自己。这样,得到了的时候就会倍加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至于无所适从。
不必为“失去”而难过,因为世间之物本来就是来去无常。我们所能做、所应做的只是在“得到”时珍惜它。
不能舍弃别人都有的,便得不到别人都没有的。会生活的人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只要这样一想,你就会有一种释然顿悟的感觉。
淡然心语:
生活中,我们牵挂的东西太多,太在意得失,所以我们情绪起伏,心事重重。人生苦短,总会有快乐与痛苦,当挫折与不幸来临时,不必对生活失去信心,更不能自暴自弃。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选择快乐地生活。只有那些在绝境中仍然能抓住一丝快乐的物种,才能领悟生命快乐的真谛。
9.开启内心的悟性
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
——《佛陀的格言》
有一个小沙弥,从小的时候就立志修行成佛。可是他虽然投身佛门三年,师父既不教他诵经,又不让他拜佛,总是叫他上山去砍柴,他感到很苦恼也很困惑,他想,要是这样下去,他什么时候才能够悟道呢?
师父似乎看出了小沙弥的心思,有一天师父问他:“你还在娘胎里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事呢?”
“还在娘胎里的时候,能做什么事呢?”小沙弥冥思苦想,也没有想出来。就对师父说:“弟子愚钝,请师父赐教!”
师父笑着说:“我不能说,我想听的是你的见解。想不出来你就继续去上山砍柴。”
小沙弥只好上山砍柴。晚上,小沙弥还是想着师父的问题,翻来覆去睡不着。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这天,小沙弥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可他脑子里总想着师父提出的问题。突然,一只奇怪的动物来到了他的眼前,小沙弥好奇地问:“你是什么动物,叫什么名字,怎么长得这样奇怪?”
那只奇怪的动物回答:“我叫‘悟’。”
小沙弥一听,心中非常高兴,心想:“好极了,它就是‘悟’。师父平时称赞的弟子不都是悟性高吗?我抓住它就可以回答师父的问题了。”
没想到那叫“悟”的动物立刻看出了他的心思,跳到一旁说:“你一看到我,就想抓住我,我不会让你得逞的。”
小沙弥吓了一跳,心想:“悟果然厉害,我还没说出来,它居然就知道了我在想什么。这样吧,我就装做什么都不知道,趁它不注意时再去抓住它。”
不料,“悟”又开口说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吗?想趁我不备将我抓住吧!告诉你,行不通的。”说完,“悟”转身就走。
小沙弥无奈之下,决定不再多想什么,便一心一意地砍起柴来。
不料,小沙弥手上一用力,只听“咔嚓”一声,斧头柄断了。断了的那一段飞了出去,不偏不倚地正好砸在了正走着的“悟”的头上,一下子就把它打昏了过去。小沙弥上去意外地捉住了“悟”,心中很是高兴。他捧着“悟”,脑中突然一片空明,感受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颤抖和喜悦。他感到,一切好像都为之而改变了。
于是他立即下山去告诉师父这一奇妙的变化:“师父如果当时就为我道破了禅机,我今天就不能有顿悟的感觉了。”他终于觉醒了。
师父高兴地对他说:“想要开悟,首先不能执着于‘开悟’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自证自悟,才能获得禅的真谛。”
淡然心语:
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我们苦苦追求,一心想得到什么的时候,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难以遂愿。而一旦不再执着于某个念头,就会从内心的纠缠中解脱出来。最重要的是用心去生活,不必妄求。凡事都需要日积月累,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10.随缘生活,烦恼自然销落
佛说:随缘自在,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是为生活的密行。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后唐保福禅师将要圆寂时,向弟子们说道:“我近来气力不济,想大概世缘时限已快到了。”
弟子们听后,纷纷安慰他说:“师父法体仍很健康。”
保福禅师安详地说:“时限已到,你们都不要欺骗我。告诉我,是去好呢,还是留好?”
有位弟子毫不考虑地答道:“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禅师哈哈一笑说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听了。”说完,就圆寂了。
佛说:随缘自在,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是为生活的密行。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人生在世,必须得学会接受现实,要学会随缘一世,这样才能活得自在。
法眼文益开始参禅的时候在庆辉禅师处,但是他始终不能悟道,于是,他就四处云游,希望接近纯真的自然,还可以拜访一些名师,得到他们的指教。
一次,法眼文益出行正好遇上了下雨,他就在附近的一个小寺院中避雨。寺院的方丈正好出行去了,只剩下几个随和的僧人和一个知客僧。很快法眼文益就和他们熟悉起来了。
当他们得知法眼文益四处云游时,便问他:“法师打算去哪里?”
法眼文益答道:“我也不知道,只是四处走走而已。”
知客僧说:“这样四处云游会得道开悟吗?”
法眼文益不假思索地回答:“云水随缘。”
周围的人羡慕地说道:“云水随缘。你好自在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法眼文益竟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原来自己一直急急忙忙寻找成佛的解脱,还不如自己的逍遥自在。
随缘就是一种人生适意的表现。如果像法眼文益禅师那样云水随缘,对待生活和生命,才是真正的悟禅之道。
人因为执着的东西太多,所以烦恼也就越多。许多人都希望在有生之年,顺顺利利地度过每一天,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所以,要学会自我调节,学会适应环境,学会随遇而安,才能化解一切不幸和痛苦。
佛家主张凡事都要顺其自然发展,一切都不可勉强;凡事都要随缘,人必须随着天定的因缘来处理事情。一个安于现实的人,能快乐度过一生;反之一个不满于现实环境的人,整天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只会害己害人。有些事在现在条件下行不通,就有等待时机的必要,就需要安于现状而不是心慌意乱。凡事强求而不遵循事物的基本规律就难行得通。
一个旅行者在草原上被一只狂怒的野兽追赶。旅行者为了逃生,跳到一口无水的井中,然而,井底有一条龙,正张着血盆大口想吞噬他。
旅行者不敢爬出井口,否则会被野兽吃掉;他也不敢跳入井底,否则会被巨龙吞噬。他抓住井缝里生长出来的野灌木枝条,死死不放。
他的手越来越无力,他感到不久就会向危险投降,那危险正在井口和井底两头等着他。他仍然死死地抓住灌木。忽然,两只老鼠绕着他抓住的灌木主枝画了一个均匀的圆圈,然后开始啃噬。灌木随时都会断裂,他随时也会落入龙的巨口。旅行者目睹着这一切,深知必死无疑,而在他死死抓住灌木的时候,却看见灌木的树叶上挂着几滴蜜汁,他便把舌头伸过去,舔舐着那或许是他最后的快乐。
面对失败挫折,学会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对挫败者的一剂良药,是人生的另一种坦荡,是一种成熟后的胸怀。
在罗阅祗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常听说舍卫国人民多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他心中十分向往,便想去舍卫国观光并学修佛法。
到了舍卫国,他看见有父子二人正在田中耕地、播种。忽然,有一条毒蛇爬到那儿子的跟前,将他咬死,然而那父亲不但不管儿子,反而接着干活,连头也不抬。
这个婆罗门大觉惊奇,便上前问他原因。
耕种者反问道:“从何方来,来此为何目的?”
这个婆罗门回答说:“我从罗阅祗城来,听说你们国家多孝养父母、信奉三宝,所以打算来求学修道。”
接着,婆罗门又问道:“你儿子被毒蛇咬死,你为什么不但不难过,反倒接着耕地播种?”
耕种者说:“人之生老病死及世间万物成之于天,皆为自然规律,忧愁啼哭能有什么用呢?如果伤心得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什么也不干,那不跟死人一样,活着的意义就不大了!你要进城,路过我家时,请替我捎话给我家人,说儿子已死,不必准备两人的饭菜了。”
这个婆罗门心里暗想:这个人可真不像话!儿子被蛇咬死,竟然不悲哀,反而还想吃饭,真没有人情味啊!
他进入舍卫城,来到耕种者的家,见到那人的妻子,便说道:“你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的父亲让我捎话说,准备一个人的饭就行了。”
那妇人听后,说:“人生即如住店,随缘而来,随缘而去,我这儿子也是一样啊!生是赤条条来,死亦赤条条去,任何人都不能违反这一规律。”
这个婆罗门又告诉了那死者的妻子,谁知她的回答也是如此。
他心中非常生气,对那女子说道:“你的丈夫已死,你难道一点儿也不痛心吗?”
那女子默然不答。
这个婆罗门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国家,他心里暗道:我听说这个国家人民如何慈爱、如何孝顺、如何供奉三宝,所以才想来这儿学习修道,没想到如今碰上这等没有人情味的人。这种人怎么配信佛修道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去请教伟大的佛陀。这个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向佛顶礼,退坐一边,一脸的愁云。佛陀已明白他的来意,故意问他为什么忧愁。
他回答说:“遇事不合我的想法,故而忧愁。”
佛陀又问:“遇上何事不合你所想呢?”
他如实向佛禀告了他路上所见之事。
佛陀说道:“善男子,这些人是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啊!他们知道人生无常,伤心悲哀无济于事,故能正视世间及人生的自然规律,也就没有忧愁!尘世之人不明白生死无常的道理,互相贪着爱恋,等到突发事件一来,即懊恼、痛苦,甚至痛不欲生,无以自制。正如人得了热病,高热谵语,恍恍惚惚胡说八道,只有经过良医诊治下药后,热退病愈,才不会再说胡话了。”佛陀接着又说:“世间俗人长时间被贪、嗔、痴三种烦恼袭扰,不能自拔。如果自己能明白无常之道理,能明白佛法苦、集,灭、道之道理,那么自然烦恼尽除。”
这个婆罗门闻佛所说,即自责道:“我真愚痴,不明佛法大义,现在一经佛说,如黑暗中见到光明,恍然大悟!”
于是他皈依佛法,并受持五戒,精进而修持出世之法。
随缘,佛家语,随着各种的因缘。佛教认为由于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使身心受到感触叫缘,因其缘而发生动作称随缘。
随缘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意境,更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思维方式。或者说,随缘是一种随着形势发展而行事的观念,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体现,是一种美满人生乐观的心态。
淡然心语:
人生的生死得失常常受外界因素的控制,并非是人力所能改变。要学会事事随缘,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做到宠辱不惊,得失坦然;让自己的心随缘适意,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