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武术史话(典藏版)
- 任海
- 5399字
- 2021-11-26 11:20:50
一、少林武术
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秀丽的五乳峰和雄奇的少室山怀抱中,有一座佛教古刹——少林寺。在这一片佛门净土上发展出了声名远扬海内外的少林武术。少林武术在我国武术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武术的一块瑰宝,许多拳术的产生都与它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有“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说法。少林寺也被人们奉为武林圣地。但是,围绕着少林武术也有许多考无实据的故事,穿凿附会,真真假假,扑朔迷离,让人难以看清庐山真面目,使少林武术总是带着几分神秘的佛光。少林武术究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人们一直在争论不休,广泛流传于海内外的一种说法是印度来的达摩首创了少林拳。
菩提达摩像
菩提达摩(?—528或536年)是南天竺高僧,天竺禅宗第28祖和中国禅宗的初祖。他在南北朝时由海路到广州,又北上到了北魏(386—534年),在洛阳、嵩山等地游历并传授禅学。达摩主张寂坐修心悟禅,就是用静坐的方法来修炼。据说他曾在少林寺附近的“达摩洞”里,面对着洞中的石壁,端坐了九年,最后坐化而逝。由于他在修炼时全神贯注,石壁上竟然投射出他静坐时的形象,现在少林寺里还存着这块“面壁石”。达摩是怎样创拳的呢?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由于达摩本人一年又一年地静坐,身体容易疲劳,有时就得起来甩甩胳膊、踢踢腿,活动活动肢体,再加上时常还得对付山林中野兽的干扰,需要一些自卫的本事,于是达摩就发明了一种拳术,这就是少林拳的起源。另一种说法则是达摩在讲授经理时,看到下面听讲的和尚们一个个无精打采,形体也不舒展,为了让他的徒弟们强身健体,达摩就教给他们一套名叫“十八罗汉手”的拳,少林拳就是在“十八罗汉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这些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达摩创拳的故事还缺乏足够的证据,主要是后人编出来的。宋朝的道原在达摩死后500年,写了《景德传灯录》,在书中首次提出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坐逝而化”的说法,于是,达摩被奉为少林寺的初祖。又过了几百年,到了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一个号称“天台紫凝道人”的人,假托达摩,写了一部与健身有关的《易筋经》,又提出达摩创拳的说法。书中有一篇托名唐朝开国功臣李靖写的序文,这篇序文在道原的《景德传灯录》的基础上,又讲述了《易筋经》神奇的来历:达摩面壁处的石碑基座经过风吹雨淋,有所损坏。少林寺里的僧人在重新修整时发现一个用胶漆密封的石盒,试了各种方法都打不开,后来用熔化的蜡浇注才得以开启。发现盒中有两部书,一部是《洗髓经》,另一部就是《易筋经》。从这以后,又有一些书对达摩创拳的说法进行了演绎、发挥,使达摩创拳的说法更加活灵活现,达摩创“十八罗汉手”的说法就是这样出现的。
其实,少林寺早在达摩到来之前就有了。北魏的孝文帝在太和十九年(495年)就为来北魏的天竺高僧跋陀修建了这座寺庙。由于寺院建在少室山林木幽深之处,所以叫少林寺。因此,少林寺的始祖是跋陀,而不是许多人所说的达摩。史书上没有记载跋陀是不是会武术,但是,他一开始招收的小徒弟们似乎手脚都相当矫健。像惠光和尚年仅12岁,竟然可以站在井栏上踢毽子,一口气踢了500多次,正好让路过这里的跋陀看到,跋陀心中暗暗称奇,觉得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有这种本事,一定不是凡人,就收了他当徒弟。后来继承了跋陀的衣钵的北齐人僧稠也有一段神奇的经历。据说僧稠刚入寺时,身体单薄。当时少林寺的和尚很多,大家都喜欢在闲暇时角力摔跤,打打闹闹。僧稠初来乍到,就常受一些身强体壮的小和尚的戏弄,于是发愤练武,又吃了神人给的一大钵肉筋,于是变得力大无穷,一身武功,还有飞檐走壁的本事,以前欺侮他的那些和尚都吓得直给他磕头,不敢正眼看他(《朝野佥载》)。
这个传说虽然有夸张成分,但是至少可以说明,少林寺在一开始并不像其他一些寺庙,僧人们枯坐终日,就知道念经,没有身体锻炼。这里从一开始建寺,似乎就有一些习武的倾向。后人把少林武术归功于达摩,不过是想借达摩的名气提高少林武术的地位罢了。其实,少林武术不是靠附会达摩吹出来的,而是靠扎扎实实的过硬本领才名扬四海的。
据史料记载,少林武艺从隋末唐初开始闻名于世。在李世民削平群雄、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少林僧人志操、惠玚(yánɡ)、昙宗等曾帮助当时的秦王,也就是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擒拿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为李世民攻克洛阳立了战功(裴漼《少林寺碑》)。于是,昙宗和尚被封为大将军,其余的人因为不愿做官,都得到皇帝赏赐的紫罗袈裟。另外,李世民还赐给少林寺40顷田地和一具水碾。从这以后,少林寺的名声大振。
少林寺
随着少林武术名声的日益显赫,天下的英雄豪杰、武林高手,从五湖四海慕名而来,以武会友,交流武技,这样,少林武术汇集了四面八方的武技精粹。从宋代开始,少林武术先后汇纳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韩通的通背拳、马籍的短打等十八家拳法的精华,编成拳谱,流传后世。
据说在元朝,山西太原有一个酷爱武术的武林高手,名叫白玉峰。他个头不高,但身手矫健,精通武艺和气功,尤其是他的剑术相当精妙。白玉峰为人豪爽,喜欢交友。凡是路过太原的武林好汉,白玉峰知道了,就非要请到家中,热情款待,切磋武技。白家虽然很富,但由于他一门心思都在武术上,不理家务,坐吃山空,家业就败了下来。于是他干脆离开家乡,云游四方,以传授武艺为生。后来白玉峰与另一位武林高手李叟接受了少林寺觉远和尚的邀请到了少林寺。在少林寺,白玉峰将少林武术与自己的技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把少林旧有的罗汉十八手增加到一百七十多手。他认为练武有五个因素最为重要,这就是精、力、气、骨、神。这五大因素相辅相成,于是编出龙、虎、豹、蛇、鹤五种拳法。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李叟也把擒拿、棍法的绝技糅合在少林棍法中,并传授了大、小洪拳,对少林武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少林名声大振。由于觉远和尚通过遍访名师,成就了少林派武术的神妙绝技,后人尊他为少林拳法的“中兴之祖”。后来,白玉峰也削发为僧,号为“秋月禅师”;李叟在少林传艺十几年后离去。(1)虽然这个广泛流传的故事的真实性还值得探讨,因为元朝严禁民间习武,大概少林寺也不能例外,但是它反映了少林武术不断地从民间吸取营养的事实。还有不少民间武术家为了避祸,削发为僧,利用佛门保护自己,把自己的技艺带到少林寺。
少林棍法为武林一绝,但是少林棍法能达到这种高深的境界是与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俞大猷分不开的。俞大猷武艺高强,尤其是他的棍法非常高明。因久闻少林棍法的盛名,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年)俞大猷在南下赴抗倭前线的途中,专程前往少林寺一游。少林寺的住持小山上人让精通棍术的武僧给俞大猷表演。不料,少林棍僧的技艺使俞大猷非常失望。他坦率地批评道,少林僧人的棍法虽然名气很大,但已经失去真传。俞大猷的话使少林僧人大为震动,他们立刻表示要请俞大猷传授棍法。无奈此时俞大猷军务在身,不能久留。于是,小山上人选派了两个年轻而身手矫健的僧人宗擎和普从,跟随俞大猷前往军队学习。他们在俞大猷的指点下整整学习了三年,然后回到寺中又传授给其他僧人。就这样,有近100名僧人掌握了俞大猷的棍术,从此少林棍法更加精妙(俞大猷《正气堂集·新建十方禅院碑》)。
作为中国古代武术的圣地,少林寺也为培养武术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著名的明代武术家程宗猷(1561—?)就曾经在少林寺学习武术十几年,深得少林武术的精髓。他离开少林寺后,写出了《少林棍法阐宗》这一重要的武术著作。
少林武术在明代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给当时去嵩山的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明人王士性游少林寺时,亲眼看到了少林武僧们表演的拳术、棍术。在他的游记中称赞道“拳棍搏击如飞”。一个僧人的猴拳表演更是使王士性赞叹不已,他写道“盘旋踔(chuō)跃,宛然一猴也”(王士性《嵩游记》)。明代文学家袁宏道(1568—1610年)在看了表演后也情不自禁地将少林拳术称为“绝技”(王士性《嵩游记》)。
的确,在明代不仅少林寺里的武僧们一个个技艺高超,就是寺里的一些勤杂工,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尚武习武的环境里,耳濡目染,也不可小觑。有个叫边澄的宁波小伙子,力气很大,能够用肩膀顶住下山的车子。他听说少林寺的武功天下有名,就去少林寺当了一名烧火工。僧人们习武时,边澄常在一旁认真观察,用心琢磨。这样过了三年,少林寺的住持感到他劳苦了多年,准备教他几手,不料,边澄回答道,我已粗知一二。一试,果然身手不凡。后来,边澄离寺漫游各地,居然没有碰到敌手。一天,边澄到了姚江(今浙江省余姚市),在酒馆里与当地的一个豪门子弟发生冲突。这个豪门子弟与边澄角力,被击败,于是恼羞成怒,纠集100多人,拿着长矛,围攻边澄。有少林武功在身的边澄,泰然自若,在矛尖就要扎到自己身上的刹那间,忽然用佩巾缠住一支长矛,纵身一跃,便出重围。众人大吃一惊,扔下长矛,倒身便拜。后来,在明武宗年间(1506—1521年),日本人假借进贡窥伺边防,其中一些人精于枪术,听说边澄的武艺高强,就提出要与边澄较量较量。于是十几个人对边澄一人,日本人拿着枪直逼过来,只见边澄用大扒一挥,日本人的枪纷纷落地(《宁波府志》)。
少林武术之所以扬名天下,除了武技高超外,还与少林武僧在民族危难的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为民族赴沙场、洒热血有直接关系。在明朝,特别是在嘉靖年间,日本海盗经常入侵东南沿海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被人们称为倭寇。沿海一带的人民深受倭寇的祸害。抗倭成了明朝的一件大事。倭寇多是一些亡命徒,都有一些武术功底,使用的倭刀也锋利坚韧,很难对付。再加上有火器的配合,战斗力很强。明朝的军队屡战屡败,直到抗倭名将戚继光组织了精锐的戚家军,才改变了这一状况。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抗倭战争中,少林武僧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明嘉靖年间,少林派武僧月空带领30多个和尚组成了僧兵队伍,奔赴松江一带与倭寇作战。这些武僧,都有高超的武技,手持七尺长、30斤重的铁棍,所向披靡,立下了不少战功。后来,因地形不熟,失去后援,陷入敌人重围。倭寇伪装成明军乘虚而入,武僧全部战死(《吴淞甲乙倭变志》)。
因少林僧参加过反清复明的活动,在清代康熙年间,少林寺曾遭到焚毁。在少林曾遭受的三次火灾中,这一次最为严重,使少林武术的发展遭受了一次很大的挫折。不过,由于僧人们流落四方,也使少林武术在更大的范围传播开来。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清政府在雍正五年(1727年)下令禁止民间习武。命令地方官逮捕法办传授和学习拳棒武艺的人。这种高压政策使少林武术的发展受到限制。但是少林僧人和附近的民众并未因此停止练武,只不过是采用了更为隐蔽的方式,如采取远离山门、夜间练习等办法暗中练武,将少林武术一直延续了下来。道光八年(1828年)清廷的一个大官麟庆在巡视途中住进了少林寺,提出要看一看有名的少林拳术,僧人装作听不懂。为了让僧人放心,麟庆说:“我早已听说少林僧练武是为了保护名山,你们就不必对我打埋伏了。”方丈见他确实没有恶意,就派出几个武僧在紧那罗殿前演练一番。麟庆看后赞不绝口(麟庆《鸿雪因缘图记》)。
经过漫长岁月的积累,少林武术的内容日益增多,形成了一个由拳术套路、散打、器械和功法组成的武术体系,内容十分丰富。仅就少林拳来说,它不仅仅是指一种拳术。少林寺附近民众练习的地方拳,也都称为少林拳。因此,少林拳的套路很多,有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少林虎战拳、少林十字拳、少林脱战拳、少林罗汉拳、少林石头拳、梅花桩、炮拳等几十种。少林拳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讲究“拳打一条线”,就是说套路的起止进退全在一条直线上。少林拳还主张“拳打卧牛之地”,强调近战,在不出前后两三步的小小空间里决定胜负。因此少林拳的击法重实用,没有多少花架子,动作朴实,招式多变,力量运用灵活而有弹性,内静外猛。人们用“秀如猫,抖如虎,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来形容少林拳法。
少林武术还有多种多样的器械武术套路。在技击散打方面,少林武术也有独具特色的100多种击法。
另外,少林武术中还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练功方法,有“少林七十二艺”的说法,如:一指金刚法、双锁功、足射功、拔钉功、抱树功、四段功、一指禅功、铁头功、铁布衫功、排打功、铁扫帚功、竹叶手、蜈蚣跳、提斤斤、仙人掌、刚柔法、朱砂掌、卧虎功、泅水术、千斤闸、金钟罩、锁指功、罗汉功、壁虎游墙术、鞭劲法、琵琶功、流星桩、梅花桩、石锁功、铁臂功、弹子拳、柔骨功、蛤蟆功、穿帘功、鹰爪力、铁牛功、鹰翼功、阳光手、门裆功、铁袋功、揭谛功、龟背功、蹿纵术、轻身术、铁膝功、跳跃法、摩插术、石柱功、铁砂掌、一线穿、吸阴功、枪刀不入法、飞行功、五毒手、分水功、飞檐走壁法、翻腾术、柏木桩、霸王肘、拈花功、推山掌、马鞍功、玉带功、阴拳功、沙包功、点石功、拔山功、螳螂爪、布袋功、观音掌、上罐功、合盘掌等。(2)这些功法的内功用来练精、气、神,而外功、硬功用来练搏击中置敌于死命的绝招。如点石功、铁膝盖等,功成后可以用一指、一膝的力量在格斗中给人以致命的打击,至于轻功则可以使人身手轻捷矫健,腾走如飞。
显然,这样一个宏大的武术体系,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创造出来的。这里既有少林僧人们的智慧,又有民间武术家们的贡献。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下图是少林寺白衣殿僧人们练武的清代壁画。
少林寺白衣殿壁画(选自《中国古代文物图集》)
(1)无谷,刘志学. 少林寺资料集[M].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82.
(2)无谷,姚远. 少林寺资料集续编[M].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490 — 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