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两方会谈

张良听完这句话脑中不由地回忆起了当年韩国的时光,同时又将脑中的影子与面前之人融合。

看着那张熟悉的面孔张良好似下了决心缓缓说道:“先生,你说的希望是什么?”

“你今天不是看到了吗?”

“先生是说公子扶苏。”

“不错,如今的天下虽苦,但是还有一线希望,子房也见过扶苏了,不知子房觉得他怎么样?”

“的确是一个人杰,只是不知道与他的父皇比起来怎么样?但先生如此看重他,想必他应该有过人之处吧。”

“扶苏此人一身王者之气,行为做事倒也算得上光明磊落,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仁者之心,这点从他替皇帝检查四方感受到了秦法的严苛就能看到,而且在我之前他也曾经给嬴政上奏建议嬴政修改律法,只是他那时没有想到合适的办法所以一直被嬴政搁置,不过从这一点上,我断言希望就在他的身上。”

“可是我听说嬴政还有一个爱子十八公子胡亥。”

“这个我也知道,虽然我没有见过他,但想来子房应该从某人那里具体了解过吧。”

张良倒是没有闪避而是直言道:“不错,我从盖聂那里得知了一些情况,这公子胡亥深得嬴政的喜爱,但是我不明白先生为什么觉得将来能坐上那个位置的会是扶苏?”

“因为我相信子房。”

“我?”

“子房的才华我是非常的了解,虽然不苟言笑但的确是前年一见的王佐之才,他若是能够得子房相助此事未必没有可能。”

“先生太高看张良了。”

“不,子房太过内敛了,内敛到自己在骗自己。”

“先生我……”

“子房听我说完,我知道子房内心还在记恨韩国的仇恨,可当年的韩国是个什么样子相信子房比我更明白,同时我也相信子房还记得当年韩非兄的遗志吧。所以我更希望子房能去辅佐扶苏,不管是韩国也好秦国也罢这天下终究还是百姓的天下,子房若是能让天下百姓过得更好,我觉得韩非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

“可是先生,韩非的死跟秦国有关。”

“韩非的死的确可惜,但我从红莲那里得到一些情报来分析看,此事与嬴政扶苏无关,虽然嬴政当年把韩非下了狱,但对他依旧好生款待也没有动刑,而后来还派人将他放了出来。以我对嬴政的了解,他若是想杀韩非恐怕韩非绝活不过第二天。而韩非的死应该与阴阳家有关,毕竟从脖子有奇怪的印记这点来看除了阴阳家我也想不到其他人有这个本事。之前我在墨家救治一个身中阴阳咒印的小子,其特征就是脖子有一个印记。至于李斯甚至是阴阳家在这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我就不知道了,想来也是见不得光的,至于真相将来就看子房的了。”

“先生所说的那个小子可是天明?”

“也对,你应该也见过他了吧,他最近怎么样了。”

“他成为了墨家的新巨子,现在也成为了儒家的弟子。”

“这小子倒是好运竟然认识了你。”

“这小子倒是颇为有趣,不过先生之前所说的阴阳家李斯等人都是嬴政跟前的红人,凭子房一己之力怎么对付得了他们?”

“子房应该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人做事狠辣无情与扶苏的理念不合,而且这次刺杀应该是帝国内部出现了问题,子房只要想一想扶苏一死对哪些人最有利也就能猜测出一些眉目。”

“先生是说……”

“从种种迹象来看,这次刺杀出现的太巧合了,甚至连风险都恰到了好处,而且能派出这么精锐的刺客普天之下还真没有多少势力。那么我们不妨分析或者猜测,有些人是否已经联系在一起了,若是他们真的联合了那么他们的目标就绝对不会是一个扶苏这么简单。”

“先生的意思是说此次的刺杀只是表面,根本原因还是诸子之间......”

“所以我才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已经成为了对立面,那么将来不管是谁登顶那么对方恐怕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既然局面已经打开,子房为何不去落子。若子房胜出,那么你想要的答案恐怕随手可得。”

“先生之言很对但不知先生为何不落子。”

“我已经在落子了只是不想牵扯太深了。实话跟你说吧,我此行出来就为了几件事情,事情办完后我也要离开这里了,也不知道将来是否还有机会再见。”

“不知先生要去往何方?”

“当年师祖老子西出函谷关,如今我也想效仿先祖,所以……”

“先生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所以临别之际我还是想前来看看故人,子房应该知道我说的那些人在哪里吧。”

“他们现在都在一处山谷躲藏,先生要是相见的话请后天清晨在“有间客栈”相会。”

“时间也差不多了,临别之际我还是希望子房能以天下百姓为重,如此才不负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言,当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好好活着。”

张良没有言语,只是看着那道身影最后躬身一礼。

入夜,道问心的院中,道问心与扶苏相对而坐。

看着一脸睡意朦胧的道问心,扶苏倒有些局促,“先生,你对儒家怎么看?”

“站着看坐着看躺着看,实在不行你还可以凉拌。”

此话一出旁边在刺绣的弄玉几人脸颊开始泛红,想来应该没有憋住笑了出来。

扶苏脸色倒是没变但是眼神中的无奈还是被道问心看到了,于是道问心说道:“好了,还是回到正题吧。如今天下各种势力不少,有投入大秦的有反抗大秦的,但是观望者依然不少,所以我建议公子对儒家还是以怀柔为主,不过今天我看公子的神色好像与荀况先生认识啊。”

“那日我独自外出,碰到一伙劫匪幸好荀况先生与一个少年出手相助打退了劫匪,只是那个少年我觉得与帝国的通缉令上面的犯人很像。”

“有意思,公子才见过那人没多久后脚就有一份通缉令送到公子面前,公子你就不觉得太巧合了吗?”

“听先生一说我也想起来了,那日我与相国的宴会上突然出现几个刺客,若非章邯带领影密卫及时赶到,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可是我与相国相宴这件事决定前后也就三天,那些刺客是怎么知道的,甚至布置的还那么稳妥,而且当面对那些刺客时相国表现得还很平淡,好像知道要发生这件事一样,先生该不会是……”

“公子听说过一句话吗?”

“先生请讲。”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说句不恭敬的话,公子想一想,你死了对谁最有利。”

“不可能,我与他们血脉相连怎么会...”

“公子的确仁义但是公子应该明白,皇帝子女诸多而那个位置只有一个,你能确定你所有的兄弟都仁义吗?也许公子对他们某些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难以跨越但又必须跨越的障碍。此次刺杀若是成功了,公子应该清楚以那些人的狠辣阴毒,必然要将公子的死归于那些反秦势力的份上,说不定还要带上儒家,毕竟儒家的大名连皇帝都很清楚。”

扶苏没有说话就这样看着道问心。

“所以公子若是死了,那么以陛下对公子的看重,恐怕整个桑海会为公子陪葬,而儒家必定首当其冲。那些人为了平息陛下怒火,甚至还会不断地给陛下送上一些无辜的人当做反秦势力进而被陛下千刀万剐。到时候因为公子天下百姓将又要过上担惊受怕的日子。若是我所料不错,那些人为了帝位,公子的那些兄弟姐妹也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各种意外,而这些恐怕还不是最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