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石(蔣士銓)
蔣士銓(一七二五—一七八五),字心餘(或作莘畬、心畬、辛畬、辛予、星漁等),一字苕生,號清容,晚號藏園、定甫(或作定翁、定庵),別署離垢居士。乾隆十二年丁卯(一七四七)舉人,二十二年丁丑(一七五七)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歷官至候補御史。著有《忠雅堂詩集》、《銅弦詞》、《忠雅堂文集》等。撰雜劇八種:《一片石》、《四弦秋》、《第二碑》、《康衢樂》、《忉利天》、《長生箓》、《昇平瑞》(以上四種合稱《西江祝嘏》)、《廬山會》,傳奇八種:《空谷香》、《桂林霜》、《雪中人》、《臨川夢》、《香祖樓》、《采樵圖》、《冬青樹》、《采石磯》,皆存。另有散曲《南北雜曲》。參見熊澄宇《蔣士銓劇作硏究》(中國戲劇出版社,一九八八)、林葉青《論蔣士銓的戲曲創作》(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一九九八)等。傳見袁枚《小倉山房文集》卷二五《墓志銘》、王昶《墓志銘》(同治《鉛山縣志》引)、阮元《揅經室二集》卷三《傳》、翁方綱《復初齋集外文》卷二《墓志銘》、《清代七百名人傳》、《清史稿》卷四〇九、乾隆《南昌縣志》卷二五等。參見蔣士銓《清容居士行年錄》(乾隆間刻《忠雅堂詩集》附錄)、陳述《蔣心餘先生年譜》(民國二十二年九月《師大月刊》第六期)、詹松濤《蔣心餘先生年譜》(民國三十七年《京滬周刊》第二四—二五期)等。並參上饒師專中文系歷代作家硏究室編《蔣士銓硏究資料集》(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王建生《蔣心餘硏究》(臺北:學生書局,一九九六)、徐國華《蔣士銓硏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二〇〇五)等。
雜劇《一片石》,《重訂曲海目》著錄,現存嘉慶間紅雪樓原刻《清容外集》本、清刻《藏園九種曲》本、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序紅雪樓刻《紅雪樓十二種塡詞》本(《不登大雅文庫珍本戲曲叢刊》第二二冊據以影印)、道光間重刻紅雪樓《清容外集》本、清姚燮編《今樂府選》稿本、清蔣知白廣東刻及咸豐同治間蔣立昂補刻《忠雅堂全集》本等。
一片石自序
蔣士銓
前明寧庶人婁妃沉江後,爲南昌人私葬。二百年來,無有志者。乾隆辛未春夜,南昌蔡書存先生謂余曰:“昔聞朱赤谷老人言,婁妃有墓,在城外隆興觀側。今廢矣,碑趺尚存,惜無能復之者。”余頷之。明日告青原方伯,意怏怏,急遣吏訪得其處,遂立碑表識之。
越三日,有鍾某來謁方伯,伏地拜不起,曰:“某本上饒婁氏裔,妃卽某先世祖姑。因避逆藩禍,易姓鍾,旋徙居隔江沙井。崇禎末,宗室子弟鬻妃墓,爲郡守陳公建生祠。守憫焉,索地券,益官牒一紙,給某家世守,戒勿更售。鼎革時,冢漸傾廢。後建上饒新建兩漕倉,以有妃墓故,虛其間隙地數丈。今市兒各構屋實之。”乃探懷中牒以獻,則硃墨符篆,居然前代物。方伯喜慰,信益篤。
或疑妃沉樵舍,有順流西下皖江耳,安得逆溯城闕?是獨不聞曹孝娥、叔先雄之故事乎?夫義烈之鬼,皮骨苟存,且有應聲逐人者矣,有反側鼎鑊中者矣,精氣不泯,可動天日。區區河伯,敢不迴旣倒狂瀾,成賢妃首丘之志?然則好爲議論者,固未可執方隅固陋之見,以斷其爲必無也。妃之窆也,余固未見,勝國官牒,則旣見之。豈鍾氏於百歲前,逆知有彭公其人,而預爲此贗物相待?是不辨而自明矣。
余時撰《南昌縣志》,乃紀其事,參雜《志》中。以地屬新建故,故“祠墓篇”中,例不得載。尚竊懼其弗播人口,霪雨溜簷,新蘚上四壁,現中塵薄若蒙縠,一燈熒熒然,乃起濡殘墨,衍其事爲《一片石》雜劇。其間稍設神道附會,精誠所感,又何必不爾耶!若詼笑點染,以鄉人言鄉事,曼聲拉雜,謂之操土音可也。山川落落,客有渡章江者,或向此石作寒山語,卽非方回,是亦解人矣。
穀雨日,鉛山蔣士銓苕生自識[1]。
題墓圖詩
蔣士銓
水際埋香太等閒,匆匆何處卜青山。玉魚金盌無人見,只有秋江似佩環。
斷碣銷沈劫後灰,已無華表鶴歸來。柴關土銼人稀到,消受官廚酒一盃。
聚米量沙計已空,唱籌聲合院西東。江城豈是無閒上,豚柵雞棲據此中。
遺丘畫就免傳訛,藝苑應摹陸法和。不許碑陰牛礪角,詞人經此定摩挲。士銓自題
(一片石)題詞
彭家屏等
曾向黃陵弔二妃,又尋荒冢與扶持。期將悵望千秋淚,灑向荒涼數尺碑。
鎮石消沉馬鬣封,一抔黃土二厫中。遺丘不若秦樗里,渭水邊旁夾兩宮。
標識匆匆去此都,那知好事有吾徒。何因乞得傳神手,粧點風流到老夫。
多謝挑燈譜赫蹏,一時傳唱大江西。他年小泊隆興觀,來聽秋娘按拍低。夏邑彭家屏青原[2]
釀窖將同殖業坊,卻勞重寫十三行。尋常來驗臙脂土,半是泥香半酒香。
孫許還應拜九原,同時忠烈各銜冤。笑他一丈降王纛,不及江神兩樹旛。
一齋家學驗閨門,大節分明死自尊。地下若逢莊烈后,故應攜手各寒溫。
兩行銀燭舞衫齊,悲壯纏綿入耳淒。不看新碑看法曲,卷端消得蔡邕題。華亭王興吾慎庵[3]
白幟書名獻逆俘,南昌冷落一魂孤。滄桑變後遺丘在,留畫詩人展墓圖。
更拓紅毹現宰官,墓門澆酒發長嘆。莫將裂石崩雲響,滴粉搓酥一例看。
蔣捷才名酒樣濃,江湖聽遍雨惺忪。少年曾否歌樓上,紅燭周圍幔一重。
不作喁喁兒女詞,愛將名節譜烏絲。胷頭義烈肩頭事,每藉柯亭笛一吹。北平黃叔琳崑圃
四年兩度過樵舍,每向斜陽一弔之。難得廬陵老居士,江頭題出淑人碑。
翬服沉江志可哀,殘軀眞賴土人埋。插秧時候農歌好,可有金蠶出墓來。
詞人題滿碧油幢,院本傳來果擅場。不道老夫門下士,竟能分壘敵髙王。秀水錢陳羣香樹[4]
刻意流傳見苦心,梨花寒食共探尋。才人妙筆神仙志,不要嬋娟諛墓金。
樵采雖難近墓封,民居攢簇竈烟蒙。可能別蓋杉皮屋,讓出遺墟地十弓。
指點斜陽碧水隈,煩他過客與低徊。一聲牙板無人和,合召湘靈鼓瑟來。常熟蔣溥恆軒[5]
不放廬山頂上雲,自噓餘氣作妖氛。從教茅土隨風捲,三尺孤墳遺細君。
想見貞魂獨立時,哀蟬落葉不勝悲。水邊沙際淒然唱,定有靈風捲畫旗。桐鄉程尚贇北涯[6]
節義偏教巾幗持,城南藁葬有誰知?暫將才子生花筆,寫作貞妃表墓辭。
一時新曲豔西江,小部徵來盡擅場。聞道淺斟低唱夜,翠簾爭認綠衣郎。錢塘宋樹桐門[7]
黃石磯邊霸業休,夕陽江上動人愁。銷沉戰骨餘多少?只有香魂占一丘。
些只何勞遣越巫,新詞譜就一燈孤。他時笛裂歌聲咽,卿是人間鬼董狐。濟南趙大經吾山[8]
廢壟消磨罷掃除,留將方伯表幽居。綿津也建西江纛,卻向蘇州禮六如。
飲恨何殊周郁妻,自憐不及衛樊姬。當時已分難同穴,應悔登船聽鼓鼙。
席上塡詞掌上謳,纔離兔穎入鶯喉①。哀絲苦竹愁人劇,博得靈妃破涕不?廣昌饒學曙芸圃[10]
曾勸狂夫莫渡河,鮫人淚冷較誰多?生平怕讀《劉英傳》,無奈彭城俯首何。
尚書端坐中樞省,宣撫頻班討賊師。莫嗟國傅無何敞,不敵妖人卞忌詞。
變盡《連廂》亡國音,招魂交付米嘉榮。當時舞殯而歌墓,不及秋墳鬼唱聲。新建裘麟超然[11]
冰肌懼濁喜清流,失節餘生若死休。一代紅顏亡國婦,古來留得幾人丘。
雨滴簷蕉助客哀,衍波箋上斷魂回。可知竹屋塡詞夜,暗有啼粧襝袵來。商丘陳淮望之[12]
捷書底用太匆匆,天子纔封鎮國公。不信君王能殺賊,受降城在石城東。
難挽西江淨洗兵,知來語驗鐵冠靈。還他護衛眞無識,愁煞監司胡世寧。
荒草斜陽自訴愁,檻車低咏足包羞。降王臭骨無埋處,讓與婁妃土一丘。
珊珊環珮是耶非,唱得香魂冉冉歸。各有心頭忠孝淚,一時賓客盡沾衣。寧都盧明楷端臣
有客登樓讀楚騷,黃沙吹面烈風髙。酒酣題壁江神見,忽聽空中奏八璈。
宴罷麻姑別彩鸞,山君海鶴出江干。賢妃淚滴豐碑字,還倚炊烟仔細看。
才人《片石》托傳奇,欲破黃溪渡口疑。驅逐青蠅全白璧,解嘲弭謗應如斯。
西山已醒雲烟夢,南浦無勞杜宇聲。料得水仙開口笑,一縑一字謝苕生。武寧汪軔輦雲[13]
一片苔痕是淚痕,年年杜宇哭黃昏。千巖萬壑信州路,生長婁妃何處村?
紅板輕翻幼婦詞,個儂心事幾人知?可憐跛足稱皇后,那及降王墮淚時。南昌楊垕恥夫[14]
過江飛蓋下天師,銜石孤蹤後代疑。不似景陽宮內井,斑痕猶涴舊胭脂。
風雨何須問武林,念家山破劇沉吟。按辭忍唱黃金縷,字字《離騷》屈宋心。
靈支翠羽大顛狂,可識水仙舊有王。珍重官奴更燭,搨碑另寫十三行。
彤管吟成絕妙詞,龜趺先立最髙碑。詞中有句分明說,長乞天龍好護持。廣豐徐曇穉亭[15]
漆燈雖滅寸心明,誰向秋墳種女貞?等出筆頭花一朶,烏絲闌上寫銘旌。
豈無絕世佳人冢,博得消魂過客詩。不許江頭留綺語,者堆香土亦男兒。武進龔起予鮮[16]
官牒猶存表墓詞,茆簷三面護荒基。不然一片埋香地,換作南昌太守祠。
遲遲一死素心違,覆體何曾盻寶衣?福命不如成祖后,殘碑題作庶人妃。鉛山汪汝淮溶川[17]
紀葬難尋墓大夫,百年流恨遍江隅。新詞傳得千秋信,一洗鄉人穢語污。
碑字分明屭贔知,魚扉當建水仙祠。從今不怕秋濤卷,定有江神與護持。
淚痕多少注春江,小部徵來韻繞梁。冷月照人聲慷慨,一時秋氣滿西堂。南昌謝逢泰蒼崖[18]
題碑纔表桓伊墓,又與婁妃志廢丘。能爲古人存朽骨,不相關處獨風流。
避禍何年易姓鍾,前朝官牒篆書紅。爭墩莫漫分王謝,守土還須學仲翁。
文章節義重千鈞,此意原堪泣鬼神。扶植風騷本忠孝,不知誰是賞音人?南昌鍾瑗蘧廬[19]
章門破浪下樓船,聲撼長江震遠天。一自虔南風雨後,埋香鬱鬱獨淒然。
花影曾無上錦庭,杜鵑猶帶血痕腥。豐碑雨過蒼苔蝕,不待樵人始再經。大庾戴涵元筤圃[20]
勾闌雜戲蓄深謀,大命何堪以暴求?天子氣纔明漢水,美人簪又過蘆溝。
從夫枉自效丁寧,滑路擔柴肯暫停?卻被商辛妃子笑,不曾呼得轉頭聽。
城陰屋角爨烟昏,小院中間覓墓門。驀唱一聲《河滿子》,燈前招出水邊魂。南昌于發祥定庵[21]
王匹都輸烈婦薨,漆燈金盌可無徵?家人小占江南土,只有斯丘伴孝陵。
明月空江響珮環,《終風》低咏恨難刪。臨河試種娟竹,定有當時血淚斑。新城陳守誠恕堂[22]
絚結沉江事可憐,貞妃殉國慘風烟。誰人酹酒冬青樹?冷落湘娥證水仙。
苔花一片夢沉沉,聞說殘碑鬼氣深。方伯風流能好事,重澆麥飯薦青岑。
麻姑仙醞蔗漿寒,招向吳峯約采鸞。樓上月明秋似水,雲吹烈魄下珠冠。
酒樓歌扇近清明,爲弔婁妃悶聽鶯。小掐檀痕記天寶,仙才褵褷蔣苕生。新建熊爲霖鶴嶠[23]
百計思量淚眼空,戰船催逼向江東。酒樓夢裏分明聽,斷碣猶存矮屋中。
數尺殘碑濕淚痕,江邊人靜哭黃昏。梨花二月城西路,似有靈旗掩墓門。
豐碑四尺倚江濱,細雨斜風墓草新。謗語傳訛今始雪,受他貞魄拜詞人。廣豐女史蔣婉貞清映[24]
(《不登大雅文庫珍本戲曲叢刊》第二二冊影印清乾隆四十六年序紅雪樓刻《紅雪樓十二種塡詞》本《一片石》卷首)
一片石題詞[25]
蔣士銓等
蝶是莊生化。絕纓冠、仰天而笑,閒愁休挂。自古人生行樂耳,檀板何妨輕打。窮與達漫漫長夜,騃女癡兒歡喜煞。嘆何戡已老秋娘嫁。須富貴,何時也? 十年騎瘦連錢馬。經幾多浮雲變態,悲歌嫚罵。南郭東方遊戲慣,場上誰眞誰假?吊華屋荒丘聊且。不見古人何足恨,笑文詞伎倆斯其下。我本是,傷心者。(右調【賀新涼】) 清容自題
下筆關風化。譜宮商、分明指點,芳蹤遺挂。二百年來堪恨事,盡把疑團翻打。瘞土處片時清罷,大字碑陰眞痛煞。問何如出塞昭君嫁!青冢怨,茫茫也。 知音只許王、關、馬。看幾多插科打諢,旁敲刺罵。免俗未能聊爾爾,說鬼東坡非假。表節烈難容聊且。握管自摹避自審,況低徊召伯甘棠下。用不著,空空者。(和前調韻) 鄱陽徐燾[26]
(同上《一片石》卷末)
[1] 題署末有印章二枚:陰文方章“蔣士銓印”,陽文方章“清容”。
[2] 彭家屏(?—一七五七):字樂君,號青原,夏邑(今屬河南)人。康熙六十年辛丑(一七二一)進士,授刑部主事。歷任江西、雲南、江蘇布政使。後以病乞罷。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因收藏明末野史,入獄,自盡死。著有《栗山世祀》、《左傳經世鈔參訂》等。傳見《清史稿》卷三三八。
[3] 王興吾(一七〇五—一七五九):字宗之,號慎庵,華亭(今屬上海)人。王鴻緒(一六四五—一七二三)孫,王圖煒子。雍正五年丁未(一七二七)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官廣西道監察御史、戶科給事中,出爲河南按察使,擢河南布政使,調江西布政使。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擢吏部侍郎,入朝途中,卒於舟中,年五十五。傳見《國史列傳》卷五四、《滿漢大臣列傳》卷五四、《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五八、乾隆《婁縣志》卷二六、光緒《重修華亭縣志》卷一二、光緒《金山縣志》卷一九等。
[4] 錢陳羣(一六八六—一七七四):字主敬,號香樹,一號修亭,嘉興(今屬浙江)人。康熙六十年辛丑(一七二一)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官至刑部左侍郎,謚文端。著有《香樹齋全集》(含《文集》、《文集續鈔》、《詩集》、《詩續集》)。傳見姚鼐《惜抱軒文集》卷一二《墓志銘》、沈叔《頤彩堂文集》卷一四《墓志銘》、于敏中《墓志銘》(《碑傳集》卷三四)、《清史稿》卷三〇五、《清史列傳》卷一九、《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七五、《國朝先正事略》卷一五、《漢名臣傳》卷二三、《國朝詩人徵略初編》卷二二、《湖海詩人小傳》卷二、《昭代名人尺牘續集小傳》卷二〇、《清代七百名人傳》等。參見錢儀吉撰《文端公年譜》(光緒重刻《香樹齋集》本附)、錢君祥補編《文端公年譜》(廬江錢氏年譜續編稿本卷一至卷三、民國七年排印廬江錢氏年譜續編本)。
[5] 蔣溥(一七〇八—一七六一):字質甫,號恆軒,常熟(今屬江蘇)人。大學士蔣廷錫(一六六九—一七三二)子。雍正七年己酉(一七二九),欽賜舉人。八年庚戌(一七三四),成進士,選庶吉士,直南書房。十一年,授編修;次年,遷侍講。乾隆時,官至東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卒,贈太子太保,謚文恪。奉敕編《御製詩初集》、《御製詩二集》。傳見《清史稿》卷二八九、《清史列傳》卷二〇、《漢名臣傳》卷二四、《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二三、《國朝先正事略》卷一三、《國朝畫徵續錄》卷下、《國朝畫識》卷一一、《清代七百名人傳》等。
[6] 程尚贇:字北涯,號萊山,桐鄉(今屬浙江)人。由例貢生,授江西南昌府通判。遷饒州府同知,歷署瑞州、吉安、九江、贛州府篆。經巡撫阿思哈保薦,擢知建昌府,卒於官。傳見光緒《桐鄉縣志》卷一三。
[7] 宋樹榖(約一七一四—一七八三):字笠園,號桐門,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副貢生。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任蒙城知縣。二十六年,授安徽蕪湖知縣。三十七年,任甘肅兩當知縣。四十七年,以冒賑案,戍黑龍江,年近七旬。明年,竟客死。傳見《隨園詩話》、《龍城舊聞》卷二、民國《黑龍江志稿》卷五七。
[8] 趙大經(一七三〇—一七八九後):字叔常,號春澗,又號吾山,德州(今屬山東)人。乾隆十八年癸酉(一七五三)拔貢,三十三年戊子(一七六八)舉人,授鄒縣教諭。三十七年後,任直隸樂亭知縣。四十六年,任武清(今屬天津)知縣。遷山西襄陵知縣,病卒於官。工詩文,善書畫。著有《閩遊草》、《春澗詩》、《嶧尾草堂詩》、《晴碧軒詩》、《初心齋詩》。傳見光緒《德州志略》、光緒《樂亭縣志》卷七、光緒《永平府志》卷五三、《晚晴簃詩匯》卷九三、《山東通志》卷一四五。
① 喉,底本作“侯”,據清紅雪樓藏板本《清容外集》本《一片石》改。
[10] 饒學曙(一七二〇—一七七〇):字霽南,號芸圃,又號筠圃、雲浦,廣昌(今屬江西)人。由副貢舉乾隆十二年丁卯(一七四七)鄉魁,十六年辛未(一七五一)榜眼,授編修。歷左右中允,轉侍講。官至武英殿通考館纂修官。著有《硏露齋詩鈔》、《硏露齋文鈔》。傳見蔣士銓《忠雅堂文集》卷五《墓志銘》、《詞林輯略》卷四、同治《廣昌縣志》卷六等。
[11] 裘麟(一七三三—一七六一):字超然,號青溪,新建(今屬江西)人。工部尚書裘曰修(一七一二—一七七三)長子。乾隆十八年癸酉(一七五三)舉人,二十五年庚辰(一七六〇)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旋卒於官,年僅二十九。傳見裘曰修《裘文達公文集》卷六《墓志銘》、同治《新建縣志》卷四八、《皇清書史》二一等。
[12] 陳淮(一七三一—一八一〇):字望之,號藥洲,商丘(今屬河南)人。由選貢捐納知府,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選授廣東廉州府知府。調韶州、廣州知府。後任福建鹽法道、浙江鹽道,擢安徽按察使。因罪革職。起復後,官至江西巡撫。傳見《清史列傳》卷二七、《滿漢大臣列傳》卷六六、《國史列傳》卷六六、《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一八六、《皇清書史》卷八等。
[13] 汪軔(一七一〇—一七六七):字輦雲,號魚亭,室名藻香館,武寧(今屬江西)人。甫冠,學於豫章書院。工詩,與南昌楊垕、南豐趙由儀、鉛山蔣士銓齊名,有“江西四子”之目。久困場屋,晚年以廩貢生授吉水儒學訓導,不數月而卒。著有《魚亭詩鈔》、《藻香館詞》。傳見蔣士銓《汪魚亭學博傳》(《碑傳集補》卷四七)、魯九皋《山木居士文集》卷一〇《汪魚亭墓志銘》、《清史稿》卷四八五、《國朝詩人徵略》卷三三、同治《武寧縣志》卷二三、同治《新城縣志》卷一〇。參見鄧長風《忠雅堂集校箋訂補》(《明清戲曲家考略三編》)。
[14] 楊垕(一七二三—一七五四):字子載,號恥夫,南昌(今屬江西)人。乾隆十八年癸酉(一七五三)拔貢,次年病卒。與鉛山蔣士銓、南豐趙由儀、武寧汪軔齊名,人稱“江西四才子”。著有《恥夫詩鈔》、《恥夫紀聞》、《芳悅錄》等。傳見林有席《平園雜著內編》卷一二《家傳》、《清史稿》卷四八五、《清史列傳》卷七二、《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四三五、《國朝先正事略》卷四二、《國朝詩人徵略初編》卷三三、《羣雅集》卷七、光緒《南昌縣志》卷三八等。
[15] 徐曇(一七二九—?):字雲蕤,號穉亭,一號迦城,廣豐(今屬江西上饒)人。乾隆十九年甲戌(一七五四)進士。三十一年(一七六六),授浙江分水縣知縣。三十六年(一七七一),遷安徽祁門知縣,以勞卒於署。著有《五粒山房一桄吟草》,李孔地爲之序。傳見同治《廣豐縣志》卷八、道光《祁門縣志》卷二一、道光《徽州府志》卷八等。
[16] 龔起:號予鮮,武進(今江蘇常州)人。生平未詳。
[17] 汪汝淮(一七一四—一七七五):字禹績,號溶川,鉛山(今屬江西)人。乾隆十二年丁卯(一七四七)舉人。四上公車,卒無所遇。居鄉築三中園,賦詩飲酒。著有《明堂圖考辨》等。傳見蔣士銓《忠雅堂文集》卷六《墓志銘》(收入《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四五六)。
[18] 謝逢泰:號蒼崖,一號西堂,別署蒼崖老人,南昌(今屬江西)人。官州倅。與蔣士銓父爲知交。青年時從父宦遊粵西,歸居東湖,別構亭館,爲觴飲燕息之地。士銓自幼卽從之遊。著有《寄吾草》,蔣士銓有《寄吾草序》(《南昌文徵》卷一〇)。
[19] 鍾瑗:號蘧廬,南昌(今屬江西)人。生平未詳。
[20] 戴涵元:號筤圃,大庾(今屬江西)人。生平未詳。
[21] 于發祥:號定庵,南昌(今屬江西)人。生平未詳。
[22] 陳守誠:字伯常,號恕堂,新城(今屬江西)人。陳道(一七〇七—一七六〇)子。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入貲爲員外郎,授浙江金衢嚴分巡道。於本邑創建新城書院。曾刻邵長蘅《古今韻略》。著有《和阮嗣宗詠懷》詩。
[23] 熊爲霖(一七一五—一七八五後):字浣青,號鶴嶠,一號學橋,新建(今屬江西)人。乾隆六年辛酉(一七四一)舉人,七年壬戌(一七四二)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檢討。陞侍讀,典貴州、陝西鄉試,充順天鄉試同考官。晚主嶽麓書院講席。著有《筮策洞虛》、《左氏紀事本末》、《鶴嶠詩鈔》、《紀行詩》(一名《熊爲霖詩集》)等。傳見《詞林輯略》卷四、《湖海詩人小傳》卷九、同治《新建縣志》卷四五、同治《武寧縣志》卷二六等。
[24] 蔣婉貞:號清映,廣豐(今屬江西上饒)人。貢士蔣謙女,張典室,蔣士銓堂妹。早寡,撫孤依父居。著有《希繡草》。
[25] 底本無題名。
[26] 徐燾:字公覆,號石田,鄱陽(今屬江西)人。性豪放,不治生產。專工詩古文,善南北詞曲。與蔣士銓爲忘年交。著有《咄咄吟》、《岫雲編》、《匪存詞》等。傳見同治《鄱陽縣志》卷一二等。